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器官移植教学中的伦理问题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赵闻雨 曾力 《西北医学教育》 2014年第1期141-144,共4页
随着器官移植教学的广泛开展,在教学中常会遇到一系列复杂的伦理道德问题。本文分析了教学中可能出现的伦理问题,提出应立足我国国情,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在教学中以法律为准绳,以道德为支撑,正确引导,同时注意学员伦理决策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器官移植学 伦理 道德
下载PDF
器官移植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赵闻雨 《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第10期86-87,共2页
由于我国的国情及器官移植的特殊性,器官移植教学在现阶段陷入了困境。如何在目前形势下提高器官移植教学的质量,是摆在医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课题。
关键词 器官移植学 医学教育 困境
下载PDF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在器官移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浩 宋少华 +2 位作者 杨璟辉 倪之嘉 傅志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84-1289,共6页
器官移植是各种终末期疾病的最终治疗手段,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使细胞性排斥反应得到有效控制,而体液性排斥反应即供体特异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仍是造成移植失败甚至受体死亡的重要因素。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在超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排... 器官移植是各种终末期疾病的最终治疗手段,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使细胞性排斥反应得到有效控制,而体液性排斥反应即供体特异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仍是造成移植失败甚至受体死亡的重要因素。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在超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医学界对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的认识还很有限。本文就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检测与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供体特异性抗体 体液性排斥反应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发生机制 检测 治疗
下载PDF
移植后糖尿病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董骏峰 薛强 +2 位作者 滕飞 赵渊宇 殷浩 《器官移植》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5-150,共6页
实体器官移植极大地延长了终末期疾病患者的生存时间,但器官移植受者术后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会导致移植后糖尿病(PTDM)的发生风险增加,从而使感染、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风险升高。近年来,随着PTDM诊断标准的不断完善,临床医师对其... 实体器官移植极大地延长了终末期疾病患者的生存时间,但器官移植受者术后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会导致移植后糖尿病(PTDM)的发生风险增加,从而使感染、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风险升高。近年来,随着PTDM诊断标准的不断完善,临床医师对其认识越来越深入,与2型糖尿病相比,PTDM在病理生理特征和临床进展上存在着明显差异,需采用不同的治疗策略。及早识别器官移植受者的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和干预对于改善受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以及降低受者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就PTDM的诊断、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师早期识别并干预PTDM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移植后糖尿病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 糖皮质激素 巨细胞病毒 排斥反应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五酯胶囊对肾移植受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傅尚希 王立明 +2 位作者 朱有华 周梅生 张雷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09年第4期275-278,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五酯胶囊提高肾移植受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可能性。方法:将50例肾移植术后长期服用他克莫司的受者(>6个月)作为研究对象,他克莫司和五酯胶囊同时服用的受者为五酯胶囊组(26例),单纯口服他克莫司的受者为对照组(24例),... 目的:探讨应用五酯胶囊提高肾移植受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可能性。方法:将50例肾移植术后长期服用他克莫司的受者(>6个月)作为研究对象,他克莫司和五酯胶囊同时服用的受者为五酯胶囊组(26例),单纯口服他克莫司的受者为对照组(24例),检测两组他克莫司血药浓度谷值及肝、肾功能和空腹血糖,作为临床评价指标。结果:五酯胶囊组服药1周后他克莫司血药浓度谷值比服药前增加了(3.051±0.774)ng/mL,增幅达56.91%,服药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服药后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停用五酯胶囊1周后,他克莫司血药浓度谷值明显降低,降幅达35.36%,停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他克莫司和五酯胶囊联用对肝、肾功能指标无明显不良影响,对4例肝功能异常的受者有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作用,未发现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导致停止治疗的记录。结论:五酯胶囊能明显提高他克莫司血药浓度谷值,同时可能对肝功能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酯胶囊 他克莫司 血药浓度 肾移植
下载PDF
上海多器官保存液保存离体大鼠肝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周智华 崔心刚 +3 位作者 韩秋成 张纯 李朴清 朱有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观察上海多器官保存液(Shanghai-mutil-organsolution,SMO液)对离体大鼠肝脏的保存效果,探讨应用SMO液保存离体供肝的可行性。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SMO液、UW液和HTK液保存组,建立离体肝脏单纯低温保存模型,保存液保存8、16、24、36h... 目的观察上海多器官保存液(Shanghai-mutil-organsolution,SMO液)对离体大鼠肝脏的保存效果,探讨应用SMO液保存离体供肝的可行性。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SMO液、UW液和HTK液保存组,建立离体肝脏单纯低温保存模型,保存液保存8、16、24、36h分析肝脏组织能量代谢情况,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和肝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保存16、24、36h,SMO液组肝组织三磷酸腺苷(ATP)、磷酸腺苷总量(TAN)及Atkinson能荷(AEC)均明显高于同时点HTK液组(P<0.05),与同时点UW液组无显著差异;形态学检查见SMO液组组织损伤较同时点HTK液组轻,除细胞肿胀较同时间点UW液组明显外,其余表现基本一致。保存24、36h,SMO液组凋亡指数明显低于HTK液组(P<0.05),而与UW液组无明显差异。结论SMO液对大鼠离体肝脏的保存效果总体上与UW液相当,优于HTK液,仅在防止细胞水肿方面较UW液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器官保存液
下载PDF
外周血CD4^+T细胞的ATP含量与肝移植后早期感染的相关性 被引量:6
7
作者 董家勇 李瑞东 +8 位作者 殷浩 郭闻渊 林峰 邹游 张晓军 吴幼民 丁国善 傅志仁 王正昕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46-1148,共3页
目的探讨CD4+T细胞的ATP含量与肝移植术后早期(术后1个月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集85例肝移植患者、6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全血标本,术前、术后1、2、4周及感染当日和经治疗后体温正常3d各1份;用Immu-KnowTM免疫细胞功能测定试剂盒... 目的探讨CD4+T细胞的ATP含量与肝移植术后早期(术后1个月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集85例肝移植患者、6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全血标本,术前、术后1、2、4周及感染当日和经治疗后体温正常3d各1份;用Immu-KnowTM免疫细胞功能测定试剂盒检测CD4+T细胞的ATP值。结果感染组ATP值在术前较低,术后第1周达到低谷,显著低于同期非感染组(P<0.01)。经ROC曲线分析,术后第1周的低ATP值对诊断肝移植术后感染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当截断值为161μg/L时,其诊断感染的敏感度为85%,特异度为91%。感染当日的ATP含量降低与感染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经抗感染治疗体温正常3d后,其ATP值较感染当日明显升高(P<0.01)。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CD4+T细胞的ATP值动态变化与肝移植术后感染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监测肝移植术后患者该指标对评估其免疫状态、预防和诊治感染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感染 CD4^+T淋巴细胞 三磷酸腺苷
下载PDF
巴利昔单抗在预防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倪之嘉 丁国善 +7 位作者 于勇 傅宏 施晓敏 郭闻渊 马钧 王正昕 赵彩 傅志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8-680,共3页
目的:评估巴利昔单抗免疫诱导治疗在预防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肝移植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7例患者术后应用巴利昔单抗免疫诱导及三联免疫治疗(巴利昔单抗组).113例患者仅接受常规三联免疫... 目的:评估巴利昔单抗免疫诱导治疗在预防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肝移植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7例患者术后应用巴利昔单抗免疫诱导及三联免疫治疗(巴利昔单抗组).113例患者仅接受常规三联免疫治疗(对照组),比较二组间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年巴利昔单抗组的急性排斥反应率明显低干对照组(8.5%vs 28.4%.P<0.05);巴利昔单抗组的术后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31.9%vs 26.5%,P>0.05).两组间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无显著差异。结论:肝移植术后在常规三联免疫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巴利昔单抗可明显减少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且不增加术后感染和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与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利昔单抗 肝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结直肠恶性肿瘤的诊疗(附6例报告)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磊 邹游 +6 位作者 滕飞 傅宏 倪之嘉 施晓敏 高晓刚 宋少华 郭闻渊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07-1111,共5页
目的了解肝移植术后结直肠恶性肿瘤(新发结直肠癌及肝癌结直肠复发)的发病情况,探讨病因、诊疗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1996年5月至2011年3月共982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非肿瘤肝移植患者483例,术后存活1年以... 目的了解肝移植术后结直肠恶性肿瘤(新发结直肠癌及肝癌结直肠复发)的发病情况,探讨病因、诊疗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1996年5月至2011年3月共982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非肿瘤肝移植患者483例,术后存活1年以上有391例,结直肠发生新发恶性肿瘤3例(发病率为0.76%),其中,2例结肠癌行姑息切除,分别于发病后6个月或3个月死亡,另1例为直肠癌,手术后存活已10个月。(2)肿瘤肝移植患者499例,出现肿瘤复发140例,复发率为28.06%,其中结肠复发3例,占复发的2.14%,均行再次切除术,分别于发病后14、4、7个月死亡;未见直肠复发病例。结论肝移植术后结直肠恶性肿瘤虽较为少见,但总体预后不佳,需在术前及术后详细排查及尽早处理以改善预后,定期结肠镜检查对于该病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应列为肝移植术后常规随访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新发肿瘤 结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下载PDF
西罗莫司在肝移植术后肾功能损害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晓君 傅志仁 +3 位作者 王正昕 郭闻渊 李瑞东 傅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1-462,共2页
肾功能损害是肝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由于目前主要的免疫抑制药物钙神经素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CNI)如环孢素A(Cyclosporine,CsA)和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均具有肾毒性,给术后康复带来困扰。西罗莫司(siroli... 肾功能损害是肝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由于目前主要的免疫抑制药物钙神经素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CNI)如环孢素A(Cyclosporine,CsA)和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均具有肾毒性,给术后康复带来困扰。西罗莫司(sirolimus,SRL)作用机制与CNIs不同,无肾毒性,不引起肾小球滤过率的减少及肾功能损害。我中心对20例肝移植术后发生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改用SRL预防排斥反应,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急性肾功能衰竭 西罗莫司
下载PDF
CD4^+T淋巴细胞内ATP含量与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董家勇 李瑞东 +6 位作者 宋少华 倪之嘉 郭闻渊 林峰 丁国善 傅志仁 王正昕 《器官移植》 CAS 2010年第4期208-210,215,共4页
目的探讨CD4+T淋巴细胞内三磷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含量与原发性肝癌(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 64例次肝癌肝移植,56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纳入该研究。采集外周血标本,用ImmuKnowTM免疫细胞功能测定试剂盒检测C... 目的探讨CD4+T淋巴细胞内三磷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含量与原发性肝癌(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 64例次肝癌肝移植,56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纳入该研究。采集外周血标本,用ImmuKnowTM免疫细胞功能测定试剂盒检测CD4+T淋巴细胞内ATP值。根据样本采集时肝癌肝移植患者是否发生肝癌复发,将采集的64份全血标本分为非复发组(51份)和复发组(13份)。结果健康对照组、非复发组、复发组的CD4+T淋巴细胞内ATP含量分别为(459±121)ng/ml、(308±101)ng/ml、(138±97)ng/ml,复发组的ATP值明显低于非复发组和对照组。ATP值降低(<147ng/ml)时肝癌复发的风险明显增加,与肝癌复发存在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CD4+T淋巴细胞内ATP含量与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具有良好相关性,监测肝癌肝移植术后患者的上述指标对评估其免疫状态、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移植 CD4+T淋巴细胞 三磷腺苷
下载PDF
77例肝移植门静脉血栓处理经验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正昕 丁国善 +6 位作者 郭闻渊 傅宏 倪之嘉 施晓敏 马钧 赵彩 傅志仁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中门静脉血栓的处理方法及其对肝移植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98例次肝移植临床资料,77例(占12.9%)患者有门静脉血栓,其中39例系Ⅰ级,24例系Ⅱ级,12例系Ⅲ级,2例系Ⅳ级。对Ⅰ,Ⅱ级的门静脉血栓患者施行血栓切除或...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中门静脉血栓的处理方法及其对肝移植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98例次肝移植临床资料,77例(占12.9%)患者有门静脉血栓,其中39例系Ⅰ级,24例系Ⅱ级,12例系Ⅲ级,2例系Ⅳ级。对Ⅰ,Ⅱ级的门静脉血栓患者施行血栓切除或取栓术;Ⅲ级血栓患者采用取栓术或肠系膜上静脉架桥的方式重建供肝门静脉;对Ⅳ级血栓采用改良的门腔静脉半转流术。结果Ⅰ,Ⅱ级血栓组移植肝功能恢复良好,围手术期死亡率为6.3%(4/63),Ⅲ级血栓组取栓5例肝功能恢复良好,围手术期无死亡(0/5),静脉架桥组7例中有2例肝功能恢复不佳,围手术期死亡率为28.6%(2/7),Ⅳ级血栓组肝功能恢复良好,围手术期无死亡(0/2)。结论门静脉血栓已非肝移植的禁忌证,根据血栓的不同情况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可以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门静脉 血栓 半转位
下载PDF
核苷(酸)类似物对慢性HBV感染肝移植术后患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志勤 辛海光 +2 位作者 杭小锋 丁国善 倪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95-601,共7页
目的观察不同核苷(酸)类似物(NAs)的长期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肝移植术后患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08年8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77例服用恩替卡韦(ETV)、替比夫定(LDT)... 目的观察不同核苷(酸)类似物(NAs)的长期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肝移植术后患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08年8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77例服用恩替卡韦(ETV)、替比夫定(LDT)、拉米夫定(LAM)或阿德福韦酯(ADV)治疗的肝移植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经肾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公式和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协作组(CKD-EPI)公式计算基线时(术后3个月)及术后9、15、21和27个月时各治疗组患者的eGFR。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肝移植术后27个月时患者eGFR较基线值变化≥20%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研究的177例患者中,ETV治疗组66例、LDT治疗组21例、LAM治疗组61例、ADV治疗组29例。与患者的基线eGFR相比,LAM治疗组和ADV治疗组患者的eGFR在术后9个月时降低(P<0.05),且在术后27个月内呈进行性降低趋势(P<0.001);而LDT治疗组患者的eGFR在术后9个月时升高(P<0.05),且在术后27个月内呈进行性升高趋势(P<0.001);ETV治疗组患者的eGFR在随访期内无显著变化。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LAM或ADV治疗是术后27个月时eGFR较基线值降低≥20%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而基线血清尿素氮水平和LDT治疗是eGFR较基线值升高≥20%的独立预测因素(P<0.01)。结论肝移植术后患者长期服用LAM或ADV具有潜在的肾脏毒性,而LDT治疗则能改善患者的eGFR,ETV对患者的eGFR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类似物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肝移植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肾移植后外周血CD4^+及CD8^+T细胞亚群计数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熊海云 张雷 +6 位作者 王立明 赵闻雨 袁清 陈瑜 周琳 张玲珍 朱有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3期9957-9960,共4页
背景:临床上常以流式细胞检测受者外周血CD4、CD8细胞比值来揭示与排斥或感染相关的关系。目的:探讨肾移植后排斥或感染时外周血CD4+及CD8+T细胞(简称CD4和CD8细胞)亚群计数的变化和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肾移植121例受者CD4、... 背景:临床上常以流式细胞检测受者外周血CD4、CD8细胞比值来揭示与排斥或感染相关的关系。目的:探讨肾移植后排斥或感染时外周血CD4+及CD8+T细胞(简称CD4和CD8细胞)亚群计数的变化和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肾移植121例受者CD4、CD8细胞数进行检测。根据入院病情将患者分为移植后正常组、急性排斥组、肺部感染组进行观察。结果与结论:移植后正常患者和急性排斥患者相比,CD4、CD8细胞数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肾移植后肺部感染患者CD4、CD8细胞数则均显著低于移植后正常组(P<0.001)。当感染控制、症状改善时,CD4、CD8细胞数显著升高(P<0.001)。说明肾移植后CD4和CD8细胞计数可以作为免疫状态的参考,其对于感染的参考价值大于排斥,动态观察分析有助于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亚群 肾移植 T细胞 排斥反应 感染
下载PDF
移植排斥反应中趋化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肖亮 傅宏 丁国善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9-661,共3页
器官移植术后急、慢性排斥反应是导致移植物功能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趋化因子在器官移植早期表达异常活跃.它们特异性募集T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到移植组织内,激发并加剧炎症发展,致使移植物功能损害。因此.动态监测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 器官移植术后急、慢性排斥反应是导致移植物功能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趋化因子在器官移植早期表达异常活跃.它们特异性募集T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到移植组织内,激发并加剧炎症发展,致使移植物功能损害。因此.动态监测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状况可成为判断急、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的重要依据;筛选出一个或多个特异性趋化因子或受体作为抗排斥治疗的新靶点对提高器官移植术后疗效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类 受体 趋化因子 器官移植 移植物排斥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石学银 马丽 +5 位作者 徐海涛 何星颖 邹最 袁红斌 傅宏 傅志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21-1425,共5页
目的:从肝移植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早期的各项指标中筛选肝移植术后早期(术后至出院)死亡的高危因素,为提高肝移植术后生存率奠定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长征医院2001年5月至2005年9月间307例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术... 目的:从肝移植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早期的各项指标中筛选肝移植术后早期(术后至出院)死亡的高危因素,为提高肝移植术后生存率奠定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长征医院2001年5月至2005年9月间307例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术后早期死亡的可能危险因素,对有价值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确切的高危因素。结果:4例患者因资料不全剔除,303例参与此次回顾性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性别、Child分级、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早期拔管时间、白细胞计数、术前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血肌酐、凝血酶原时间、血钠、血钾、腹水量、手术时间、术中尿量、大量输血、术中输碳酸氢钠量、吸空气时动脉氧分压(PaO2)、胆红素、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等20项因子是术后早期死亡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低血钠、手术时间长、大量输血(>7500ml)、术前高MELD分值等5项因子是肝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女性、低血钠、手术时间长、大量输血者、术前高MELD评分的患者肝移植术后早期病死率较高,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早期病死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自制新型多器官保存液低温保存小型猪肾 被引量:4
17
作者 袁清 赵闻雨 +3 位作者 熊海云 罗明 王立明 朱有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3467-3470,共4页
背景: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此次实验成功配制了含聚乙二醇的新型上海多器官保存液。目的:以普通器官保存液为对照,验证自制含聚乙二醇的上海多器官保存液低温保存小型猪肾的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对照实验观察,2006-05/2007-0... 背景: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此次实验成功配制了含聚乙二醇的新型上海多器官保存液。目的:以普通器官保存液为对照,验证自制含聚乙二醇的上海多器官保存液低温保存小型猪肾的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对照实验观察,2006-05/2007-07在解放军器官移植研究所移植实验室完成。材料:健康成年实验用巴马小型猪12头。自制新型新型上海多器官保存液,主要含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20000。pH7.43±0.10,渗透压825~900kPa,UW液,购自美国Bristol-Myers Squibb公司。方法:巴马小型猪肾分别以4℃器官保存液或上海多器官保存液原位灌注后离体保存24,48,72h。保存终点测保存液pH值及乳酸脱氢酶含量,左肾取标本行组织学检查,右肾采用体外非循环猪肝/肾灌注系统灌注30,60,120min测灌注液乳酸脱氢酶含量。灌注终点取肾皮质标本测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主要观察指标:光镜、电镜观察肾冷保存后的形态学变化;灌注液及保存液乳酸脱氢酶含量;肾皮质标本测丙二醛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肾组织细胞凋亡指数。结果:保存48,72h后,器官保存液组保存液pH值高于上海多器官保存液组(P<0.05)。保存72h终点保存液及再灌注30,60,120min灌注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器官保存液组高于上海多器官保存液组(P<0.05)。同时间点两组肾组织光镜、电镜下形态学改变、肾皮质凋亡指数、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新型上海多器官保存液对小型猪肾脏低温保存效果与普通器官保存液基本一致,对缺氧代谢器官细胞内酸中毒的缓冲能力以及对低温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优于普通器官保存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保存液 巴马小型猪 聚乙二醇
下载PDF
被动免疫治疗在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瑜 张雷 +5 位作者 王立明 朱有华 曾力 韩澍 赵闻雨 傅尚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8-431,共4页
目的探讨被动免疫治疗在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救治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07年8月至2009年10月间51例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被动免疫组)采用以胸腺肽和丙种球蛋白为主的被动免疫治疗,选取2005年1月至2007年7月间52例... 目的探讨被动免疫治疗在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救治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07年8月至2009年10月间51例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被动免疫组)采用以胸腺肽和丙种球蛋白为主的被动免疫治疗,选取2005年1月至2007年7月间52例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取停用基础免疫抑制剂同时给予广谱、降阶梯抗感染治疗,被动免疫组根据病情加用胸腺肽和丙种球蛋白,监测外周血CD4+淋巴细胞计数变化,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胸部CT变化。结果被动免疫组存活47例,4例死亡,存活率为92.2%(47/51),感染控制时间(12.8±2.7)d,存活患者住院时间为(27.3±7.0)d;对照组存活39例,13例死亡,存活率为75.0%(39/52),感染控制时间(17.7±4.2)d,存活患者住院时间为(36.3±9.1)d。被动免疫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存活患者的感染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被动免疫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急性排斥反应,对照组出现4例。被动免疫组和对照组存活患者CD4+细胞计数呈上升趋势,两组死亡患者CD4+细胞计数呈下降趋势。结论胸腺肽联合丙种球蛋白的被动免疫治疗,可以有效提高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治愈率、减少病死率,期间监测CD4+细胞计数变化对于指导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肺部感染 被动免疫治疗 胸腺肽 丙种球蛋白类 CD4淋巴细胞计数
下载PDF
五酯胶囊在肝移植术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晓君 王正昕 +3 位作者 郭闻渊 施晓敏 丁国善 傅志仁 《肝胆外科杂志》 2010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五酯胶囊对肝移植术后服用FK506患者的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57例肝移植术后口服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的患者,加服五酯胶囊,监测FK506血药浓度。结果一周后FK506全血谷值浓度显著升高(P<0.01),每日服用FK506剂量及... 目的探讨五酯胶囊对肝移植术后服用FK506患者的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57例肝移植术后口服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的患者,加服五酯胶囊,监测FK506血药浓度。结果一周后FK506全血谷值浓度显著升高(P<0.01),每日服用FK506剂量及临床费用显著降低(P<0.01);随访期间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没有增加,肝肾功能保持稳定。结论在保证免疫抑制效果的同时,五酯胶囊可以作为增效剂提高FK506的血药浓度并保持稳定,降低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酯胶囊 肝移植 FK506 血药浓度
下载PDF
肝移植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毛家玺 邹游 郭闻渊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977-1980,共4页
目的观察肝移植治疗肝豆状核变性(HLD)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对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2003年6月-2017年1月因HLD行肝移植手术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多个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中的Friedman检验,组内采用两相关样... 目的观察肝移植治疗肝豆状核变性(HLD)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对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2003年6月-2017年1月因HLD行肝移植手术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多个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中的Friedman检验,组内采用两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中的Wilcoxon秩检验。结果 15例患者中行经典原位式肝移植13例,改良背驮式肝移植2例。围手术期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2例患者术后半年后失访,1例患者术后存活14个月,1例患者术后存活5年8个月,余10例患者存活至今。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6例,予以常规激素冲击治疗后4例好转,余2例中1例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予以更昔洛韦抗病毒之后好转出院,另1例激素冲击疗效不佳,后又出现慢性排斥反应,于术后5个月行再次肝移植,术后恢复良好出院。术前10例K-F环阳性患者皆有不同程度改善,消失或变淡。术前3例严重精神神经症状的患者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术后半年至1年基本恢复正常。除1例围手术期死亡外,余14例术后1个月肝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血清铜蓝蛋白水平明显升高,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原位肝移植术能有效改善HLD患者的铜代谢功能、肝功能状况及神经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远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肝移植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