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肾健脾 化瘀行水法治疗脾肾阳虚夹瘀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邹丽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1期114-116,共3页
目的 探讨温肾健脾、化瘀行水法治疗脾肾阳虚夹瘀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1例脾肾阳虚夹瘀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肾健脾、化瘀行水... 目的 探讨温肾健脾、化瘀行水法治疗脾肾阳虚夹瘀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1例脾肾阳虚夹瘀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肾健脾、化瘀行水方,疗程6个月。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效果、血浆白蛋白、血脂、24 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1%(31/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86%(22/35)(P <0.01)。治疗组各项实验室指标同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1.67%(33/36),对照组为65.71%(23/3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温肾健脾、化瘀行水法治疗脾肾阳虚夹瘀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在临床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温肾健脾法 化瘀行水法 脾肾阳虚夹瘀证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ANCA相关血管炎肾损害1则
2
作者 王贤雅 李丹 +1 位作者 邹丽红 赵树华 《光明中医》 2024年第5期991-994,共4页
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可见于各年龄人群,但近一半的患者为65岁以上老年人。该病可累及多个器官,肺和肾脏是常见受累器官,以肺出血和急性肾损伤为典型表现,未经治疗的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半年病死率约60%,1年病死率约80%,死因通常为肾衰... 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可见于各年龄人群,但近一半的患者为65岁以上老年人。该病可累及多个器官,肺和肾脏是常见受累器官,以肺出血和急性肾损伤为典型表现,未经治疗的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半年病死率约60%,1年病死率约80%,死因通常为肾衰竭或呼吸衰竭。此文通过1则老年男性AAV继发肾损害的医案,结合相关指南及中医辨证、分型文献,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肿 ANCA相关血管炎肾损害 老年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赵树华教授在慢性肾衰诊治中治未病思想的应用
3
作者 王贤雅 赵树华 李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0期65-68,共4页
赵树华教授对于慢性肾衰的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他非常重视“治未病”思想的应用,更着眼于慢性肾衰急性加重的诱因如外感、饮食失节、劳倦过度等,将治未病思想贯穿于慢性肾衰诊治的全程,提出预防外感引起肾衰加重的三法,即... 赵树华教授对于慢性肾衰的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他非常重视“治未病”思想的应用,更着眼于慢性肾衰急性加重的诱因如外感、饮食失节、劳倦过度等,将治未病思想贯穿于慢性肾衰诊治的全程,提出预防外感引起肾衰加重的三法,即平素扶助正气、感邪内外兼顾、邪盛预防传变;提出饮食失节损伤肾脏,主张疾病初期行气化积导滞,晚期健脾清湿痰瘀;防治劳倦失度主张气血、脏腑双补,避免劳倦内伤导致慢性肾衰进展。此文旨在结合赵树华教授治疗慢性肾衰外感的医案、经验等,深入总结,从而帮助临床有效延缓慢性肾衰进程,为中医治疗提供更丰富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溺毒 慢性肾衰 治未病 赵树华
下载PDF
参芪地黄汤对慢性肾脏病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博惟 王贤雅 +1 位作者 邹迪(指导) 赵树华 《光明中医》 2023年第14期2711-2714,共4页
近年来,慢性肾脏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慢性肾脏病患病人数逐渐增多。随着肾功能减退,最后可进展为终末期肾病,难以治愈,造成不可逆的肾脏损伤,给患者造成极大身心负担。慢性肾脏病的原发病起病隐匿、错综多变,包括各种临床多见的肾脏... 近年来,慢性肾脏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慢性肾脏病患病人数逐渐增多。随着肾功能减退,最后可进展为终末期肾病,难以治愈,造成不可逆的肾脏损伤,给患者造成极大身心负担。慢性肾脏病的原发病起病隐匿、错综多变,包括各种临床多见的肾脏病,以气阴两虚证型最为常见。而作为益气养阴的代表方剂,参芪地黄汤不仅在临床治疗IgA肾病、膜性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等慢性肾脏病中有广泛应用,而且对慢性肾脏病肾脏保护效果明显。经大量研究和试验皆证实参芪地黄汤能够改善肾脏功能,减轻炎性反应,提高临床上慢性肾脏病治疗的有效率。故在此总结近年来参芪地黄汤对慢性肾脏病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地黄汤 慢性肾脏病 综述
下载PDF
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的补肾培元汤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
5
作者 刘星彤 李丹 +6 位作者 邹丽红 石爱文 张鹏 刘莉 齐滨 王贤雅 邹迪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23-1428,共6页
目的: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预测补肾培元汤潜在的质量标志物成分。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10批补肾培元汤指纹图谱,指认并归属其共有峰,进行相似度评价和聚类分析,评价不同批次样品间质量差别,基于化学成分有效性,可测性和网... 目的: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预测补肾培元汤潜在的质量标志物成分。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10批补肾培元汤指纹图谱,指认并归属其共有峰,进行相似度评价和聚类分析,评价不同批次样品间质量差别,基于化学成分有效性,可测性和网络药理学对其潜在的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结果:指纹图谱共确认43个共有峰,指认12个共有峰,包括绿原酸、芦丁、山柰酚、苦杏仁苷、京尼平苷酸、大黄酚、大黄酸、芦荟大黄素、京尼平龙胆双糖苷、积雪草苷、槲皮素、毛蕊异黄酮,并且其相似度均大于0.9,样品可聚为2类,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可知,12个成分能通过RELA、MMP3和GSK3B等多个靶点调控癌症,肾病,粥样硬化等多条通路。结论:预测绿原酸、芦丁、山柰酚、苦杏仁苷、京尼平苷酸、大黄酚、大黄酸、芦荟大黄素、京尼平龙胆双糖苷、积雪草苷、槲皮素、毛蕊异黄酮12个化学成分可作为潜在的质量标志物,以期为补肾培元汤质量控制及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培元汤 指纹图谱 网络药理学 质量标志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