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考古学:通过骨骼解读人类行为(第二版)》评介
1
作者 张全超 张雯欣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3-144,共2页
生物考古学(Bioarchaeology)是一门通过对考古遗址中出土生物遗存的综合研究进而复原古代人类社会的学科。1972年,英国考古学家GrahameClark在其著作((Starr Carr:A Case Studyin Bioarchaeology))中首次提出了“生物考古学”... 生物考古学(Bioarchaeology)是一门通过对考古遗址中出土生物遗存的综合研究进而复原古代人类社会的学科。1972年,英国考古学家GrahameClark在其著作((Starr Carr:A Case Studyin Bioarchaeology))中首次提出了“生物考古学”的概念,当时的研究范围仅限于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遗存。此后,由于受到新考古学理论的冲击,“生物考古学”的概念产生了重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考古学 人类行为 第二版 评介 解读 骨骼 考古遗址 人类社会
下载PDF
《高等法证科学系列·法医人类学》评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群 张全超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7-158,共2页
法医人类学(Forensic anthropology)是运用体质人类学的理论、方法、技术,对法律情境下涉及人类遗骸个体特征分析鉴定的一门应用型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骨骼、牙齿、尸体、毛发、肤纹、血型等。根据美国著名人类学家Warren(1978)与... 法医人类学(Forensic anthropology)是运用体质人类学的理论、方法、技术,对法律情境下涉及人类遗骸个体特征分析鉴定的一门应用型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骨骼、牙齿、尸体、毛发、肤纹、血型等。根据美国著名人类学家Warren(1978)与Krogman(1986)提出的框架,法医人类学研究和应用的范围主要涉及性别与年龄鉴定、遗骸现场记录、微观骨结构、骨病理学、人类化石学、战争死难者与集体灾祸、齿科学以及刑事诉讼科学等8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人类学 科学 评介 年龄鉴定 体质人类学 个体特征 人类学家 现场记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