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价工作促进了学校建设的发展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1
作者 张增林 《长春大学学报》 1996年第4X期1-3,14,共4页
国家教委对全国100所高校的评估是对高校办学资格和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验。我校的评价工作是在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和领导的极大重视和关怀下,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指导下开展起来的,学校的办学条件和... 国家教委对全国100所高校的评估是对高校办学资格和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验。我校的评价工作是在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和领导的极大重视和关怀下,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指导下开展起来的,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评价工作的诊断作用和导向作用使学校认识到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加明确办学方向和指导思想,并以此为契机,将我校的整体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工作 办学条件 教学水平 育入环境
下载PDF
试论地方院校成人高等教育的定位与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文显 张增林 《长春大学学报》 1995年第3X期14-17,13,共5页
江泽民同志曾多次指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是人的素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社会成员素质,包括领导干部素质的重要阵地。因此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是关系到国家... 江泽民同志曾多次指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是人的素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社会成员素质,包括领导干部素质的重要阵地。因此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是关系到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通过成人高等学校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实用型人才,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今天,社会主义事业已发展到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高等教育 地方院校 成人高教 社会发展 成人高等学校 市场经济体制 成人教育 科学文化素质 实用型人才 地方经济
下载PDF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搞好校办产业
3
作者 张文显 张增林 闫振民 《长春大学学报》 1994年第3X期1-4,共4页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我们党对马列主义的伟大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我们党对马列主义的伟大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校办产业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经营者 价格竞争策略 产品竞争策略 订价策略 计划经济 自主经营 竞争能力
下载PDF
认真贯彻科研工作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
4
作者 张大光 张增林 《长春大学学报》 1994年第2X期11-12,共2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和国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战略方针的重大转变。高校科研工作如何适应这个转变,这是各高等院校面临的共同课题。我校是一所省属综合性大学。为了更好的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和国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战略方针的重大转变。高校科研工作如何适应这个转变,这是各高等院校面临的共同课题。我校是一所省属综合性大学。为了更好的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学校制定了“以教学带科研,科研促教学,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战场、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科研方向。由于我校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几年来共完成了省级科技成果13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工作 面向经济建设 地方经济 认真贯彻 经济效益 科技体制改革 建设服务 科技人员 科技成果 综合性大学
下载PDF
中日人民友谊之歌——读唐诗人赠日本友人诗
5
作者 鲁石 黄江 《长春大学学报》 1995年第4X期13-15,共3页
古人称日本国为“扶桑国”。两国隔海相望.相距之遥远,《梁书·扶桑国传》说“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东方朔所撰《海内十洲记》言:“扶桑在碧海中,树长数千丈,一千余围,两干同根,更相依倚,日所出处。”足见大海茫茫神秘莫测,使人... 古人称日本国为“扶桑国”。两国隔海相望.相距之遥远,《梁书·扶桑国传》说“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东方朔所撰《海内十洲记》言:“扶桑在碧海中,树长数千丈,一千余围,两干同根,更相依倚,日所出处。”足见大海茫茫神秘莫测,使人颇有远不可及之感。然而,伴随着中日两国人民频繁的友好往来,人们也亲昵称谓两国相距是“一衣带水”.近得可朝往夕见。正是这种地缘关系,中日两国早在汉朝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着友好往来。这时,不仅日本派使来中国,而且中国也派人去日本报聘。在经济文化交流方面,中国已向日本出口铁和铜的制品,并且向日本传送农业生产、养蚕和医学等先进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唐诗人 中日两国 友好往来 扶桑国 遣唐使 经济文化交流 友谊 留学生 王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