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性现状与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孙秋实 沈洪艳 《南方农机》 2021年第8期80-81,共2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战略工程。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式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剖析和查找教育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并从个人、学校、家庭及社会四个维度入...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战略工程。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式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剖析和查找教育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并从个人、学校、家庭及社会四个维度入手,提出提升教育有效性的路径,切实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有效性 提升路径
下载PDF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线上思政”教育模式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洪彦 《大学(思政教研)》 2023年第1期57-60,共4页
文章首先介绍了新媒体时代线上教育的背景,其次分析了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困境,进而分析高校在实施线上思政教育时所遇到的问题,从整体上研究了新媒体背景下线上思政教育的模式,为以后新兴教育模式的稳定发展提供了相关素材。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思政教育 线上教育模式
下载PDF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贫困与独立的论述
3
作者 王艳 邵常伟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0期74-76,共3页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释贫困与独立的相关内容。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是工人贫困的表现形式,异化劳动和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是工人身处贫困生活的成因。“独立”一词的话语内涵在于人的自我实现与自我创造,经济独立与精...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释贫困与独立的相关内容。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是工人贫困的表现形式,异化劳动和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是工人身处贫困生活的成因。“独立”一词的话语内涵在于人的自我实现与自我创造,经济独立与精神独立是“社会主义”社会中每个人独立的真实样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贫困与独立的重要内容对我国治理相对贫困问题进而提升人的独立自主程度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贫困 独立
下载PDF
大中小学思政课内容纵向衔接研究
4
作者 张琪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0期0048-0050,共3页
为了探讨如何通过整合大中小学的思政课程来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并应对信息时代思想多元化的挑战,本文采用了系统分析方法,研究了大中小学思政课内容的纵向衔接问题。结果表明,纵向衔接不仅能改善教育的连贯性和效能,还能有效... 为了探讨如何通过整合大中小学的思政课程来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并应对信息时代思想多元化的挑战,本文采用了系统分析方法,研究了大中小学思政课内容的纵向衔接问题。结果表明,纵向衔接不仅能改善教育的连贯性和效能,还能有效提升教育的凝聚力和灵魂塑造功能,实现教育内容与教育目标的连贯,增强学生的政治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 思政课 纵向衔接
下载PDF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模式与路径研究——以吉林省23所应用型大学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冷家融 张国福 +2 位作者 沈洪艳 毛志阳 母德强 《南方农机》 2021年第13期148-149,157,共3页
本课题小组基于"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和"金课"建设时代背景,以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为切入点,以对标"两性一度"标准为出发点,以高校教师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深层次变革为着力点,以全面... 本课题小组基于"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和"金课"建设时代背景,以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为切入点,以对标"两性一度"标准为出发点,以高校教师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深层次变革为着力点,以全面振兴本科教育,进一步提高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落脚点。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借助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析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地方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模式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学能力 提升模式 研究与实践
下载PDF
思政为魂、实践为根理念下信息化教学研究与实践——以传感与测试技术课程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悦 张国福 +1 位作者 张松松 沈洪艳 《时代汽车》 2022年第9期107-108,共2页
该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是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的重要专业课程。以工程应用为主。需要学生具备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工电子技术、大学物理等课程的相关知识。针对课程教学现状,通过更新教学理念、设计教学环节,构建新... 该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是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的重要专业课程。以工程应用为主。需要学生具备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工电子技术、大学物理等课程的相关知识。针对课程教学现状,通过更新教学理念、设计教学环节,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注重实践与互动,坚持以赛促教、实现赛教融合,以实践为根、强化实践教,以思政为魂、融入思政案例等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等方式,做到教书和育人的结合,实现知识、能力与素养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 以赛促教 实践教学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新发展阶段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以吉林省23所应用型大学为例
7
作者 孟令威 沈洪艳 +1 位作者 张国福 孟令玺 《时代汽车》 2022年第9期109-110,共2页
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师[2020]10号)中进一步强调教师发展等问题。培养质量提升的前提是有优秀的师资,优秀教师的标志是必须具备“一流教学能力”。本文通过对“一流教学能力”等... 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师[2020]10号)中进一步强调教师发展等问题。培养质量提升的前提是有优秀的师资,优秀教师的标志是必须具备“一流教学能力”。本文通过对“一流教学能力”等的概念进行厘定,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分析了一流教学能力构成要素,设计问卷与访谈提纲并借助SPSS软件进行分析,了解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探究教师教学能力向“一流”水平发展的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阶 应用型 本科高校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
下载PDF
面向“双创”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郑明杰 沈洪艳 张国福 《时代汽车》 2022年第11期98-99,共2页
实践教学是培养“双创”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以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为例,分析了面向“双创”人才培养开展实验课教学改革的背景,针对实践教学的现状,提出通过面向“双创”、深度改革,理实一体、示范验证,校企共育、... 实践教学是培养“双创”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以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为例,分析了面向“双创”人才培养开展实验课教学改革的背景,针对实践教学的现状,提出通过面向“双创”、深度改革,理实一体、示范验证,校企共育、就业导向,课程思政、提升素养,开放场所、赛教共促,塑造师资、确保效果等措施,改进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与素养,对改进实践教学和“双创”人才培养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实验课教学 课程思政
下载PDF
高校思政教育改革中生态理念的融入价值分析
9
作者 秦海雷 沈洪艳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I0003-I0003,共1页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长久大计。高校思政教育对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生态理念,以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为大学生...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长久大计。高校思政教育对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生态理念,以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为大学生夯实生态文明理论根基,既是高校在新时期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基本要求,也能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为其提供新的教育内容、教育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教育 生态理念 生态文明素养 生态环境 人类生存与发展 生态文明理论 立德树人教育 生态文明建设
原文传递
生态文明教育下高校思政课程改革创新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洪艳 席智芳 李振坤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I0053-I0053,共1页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社会、经济长久发展的重要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长远之计是化育人心、润物无声,教育一代代青年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开展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把生态文明教育融...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社会、经济长久发展的重要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长远之计是化育人心、润物无声,教育一代代青年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开展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教育全过程使高校教育层面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才和精神文化支撑。《生态哲学研究》一书则针对生态方面的哲学思想进行反复论述,该书收录了20多篇关于生态哲学的论文以及思想理念,以人类中心主义以及非人类中心主义作为生态哲学的主要探究观点,对其进行反复论述以及反思,主张生态伦理从抽象的形态转化为现实形态,实现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究,并探讨了生态文明的本质,认为人是自然界的重要守护者,更是自然界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哲学 长远之计 非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文明建设 文化支撑 生态伦理 现实形态
原文传递
陈云与“四保临江”精神对加快新时代吉林振兴的启示
11
作者 席智芳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43-46,共4页
陈云同志的崇高风范和"四保临江"精神作为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高度统一,有助于新时代的吉林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升吉林省人民群众的集体主义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吉林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 陈云同志的崇高风范和"四保临江"精神作为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高度统一,有助于新时代的吉林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升吉林省人民群众的集体主义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吉林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吉林不仅有资源的宝藏,更有精神的富矿。新时代在推进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伟大实践中,传承陈云与"四保临江"精神,深刻领会陈云与"四保临江"精神的丰富思想内涵,全面把握陈云与"四保临江"精神的重要时代价值与现实启示。历史昭示,新时代要努力提高"五大思维"能力,立足吉林资源禀赋,构筑优质人才生态。让高水平创新队伍引领吉林振兴发展,找准思想方法,做出符合吉林实际的各项决策,重拾吉林振兴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云 “四保临江”精神 吉林振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