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对策探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志敏 闫玉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107-111,共5页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对幸福问题作出科学解答,为人类社会走向幸福提供科学方法。在新时代,对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能够进一步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大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推动新时代幸福中国建设。该文以大学生马...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对幸福问题作出科学解答,为人类社会走向幸福提供科学方法。在新时代,对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能够进一步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大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推动新时代幸福中国建设。该文以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为研究导向,从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出发,提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具体教育对策,助力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大学生 教育对策
下载PDF
在坚持“两个结合”中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
作者 尹怡雪 王洪杰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97-100,共4页
在我们党的百年历史中,我们始终注重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应用于实际,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 在我们党的百年历史中,我们始终注重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应用于实际,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运用其科学真理解决各国具体的实际问题,“两个结合”不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中国具体实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历史主动精神融入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路径初探
3
作者 徐喆 姬咏华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7期1-4,共4页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一直秉承历史主动精神,这一精神不仅激励着年轻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勇于担当、勇于创新,更是解决当前发展中诸多挑战的有效武器。以历史主动精神培养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从高校顶层设计、学团活动、学生思想认识水平...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一直秉承历史主动精神,这一精神不仅激励着年轻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勇于担当、勇于创新,更是解决当前发展中诸多挑战的有效武器。以历史主动精神培养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从高校顶层设计、学团活动、学生思想认识水平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四方面出发,建构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育人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动精神 高校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下载PDF
坚定不移走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中国化时代化之路
4
作者 于晗 《新长征》 2023年第12期47-48,共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科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科学的信仰体系,从来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践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信仰 根本指导思想 信仰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时代化 中国化 兴党兴国 坚定不移
下载PDF
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价值意蕴
5
作者 佟玲 《新长征》 2023年第11期50-51,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持理想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共产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和传播,提升人们对马克思...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持理想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共产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和传播,提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论的认知度,引导人们自觉坚持和实践这一思想,从而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信仰 共产主义信仰 马克思主义理论 方法论 认知度 信仰者 价值意蕴 理想信念
下载PDF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奋斗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6
作者 滕梦卿 闫玉 张莉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5-8,共4页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奋斗精神具有特定的内涵,凸显为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久久为功的坚韧精神。新时代,培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奋斗精神对历史传承、国家发展和个人成长有...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奋斗精神具有特定的内涵,凸显为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久久为功的坚韧精神。新时代,培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奋斗精神对历史传承、国家发展和个人成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必须以课堂教学厚植理想信念,以校园文化涵养奋斗底蕴,以榜样示范引领奋斗风尚,以实践活动促进知行合一,从而提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奋斗精神培育的质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奋斗精神 培育路径
下载PDF
新环境下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新思路——以长春师范大学“青马工程”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翀 陈爱梅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7-9,共3页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高校作为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必须占领青年的信仰阵地。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有利于推进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建...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高校作为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必须占领青年的信仰阵地。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有利于推进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本文以长春师范大学"百优青马工程"为例,为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建设 青马工程 思想引领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当代价值研究
8
作者 梁意 《时代人物》 2023年第4期0071-0073,共3页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以研究妇女为何受人压迫、遭人歧视现象的形成过程中,找到妇女被压迫的根源,从而阐述妇女解放理论的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运动,正是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从而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以研究妇女为何受人压迫、遭人歧视现象的形成过程中,找到妇女被压迫的根源,从而阐述妇女解放理论的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运动,正是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从而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为中国妇女的发展问题提供指导,更加充分明确地体现出当代价值和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妇女解放 当代价值
下载PDF
建设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 被引量:4
9
作者 崔燕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7期84-87,共4页
本文在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基础上,阐释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新要求,提出建设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在紧抓发展机遇、加强队伍建设、突出学术特色、增强教学实效等方面寻求突破。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的基本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天睿 郝雪繁 《戏剧之家》 2018年第10期196-196,共1页
由于国家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变化,国外的一些基本的行为准则、价值理念和一些基本的习惯传入我国,两种文化相互撞击,对同学们的目标、理念的树立与三观的建立带来了极大的疑问。坚持自己,理解个性,凸显... 由于国家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变化,国外的一些基本的行为准则、价值理念和一些基本的习惯传入我国,两种文化相互撞击,对同学们的目标、理念的树立与三观的建立带来了极大的疑问。坚持自己,理解个性,凸显自身的价值已逐渐发展为新一代青少年最根本的追求,并且逐步发展成了个人主义、虚无主义的三观,以至于青少年一味地追求虚无的文化,并且一味地坚持社会关系的重要性,认为面子问题超乎一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断变化使学生们对于自身的目标开始产生疑惑,并形成了真空现象,具体体现为焦虑,急于求成等现象。这种空洞、孤独、乏味萦绕在整个学习与生活中,这样就导致在同学们里形成了非常严重的社会主义的信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 信仰
下载PDF
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机制构建
11
作者 杨超越 朱明仕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1-3,共3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接受的实效性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成效的集中反映。本文以接受机制理论为基础,提...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接受的实效性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成效的集中反映。本文以接受机制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机制的构建原则及构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接受机制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的师范院校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12
作者 赵天睿 唐栋 《青年与社会》 2018年第12期176-176,共1页
在新媒体时代,院校的课堂形式都随之有了一定的改变,传统课堂逐渐被弱化,而新媒体带来的电子网上课堂则逐渐普遍。文章将着力于师范院校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在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师范院校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现状的基础上,进一... 在新媒体时代,院校的课堂形式都随之有了一定的改变,传统课堂逐渐被弱化,而新媒体带来的电子网上课堂则逐渐普遍。文章将着力于师范院校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在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师范院校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师范院校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意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师范院校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师范院校 马克思主义 信仰教育
下载PDF
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核心问题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正 王立平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36-38,共3页
对自然、技术、消费等问题的研究成为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现代生态建设必须思考的问题。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开掘和阐扬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辨证关系的基础上,对工业时代的自然观、技术观和消费观等问题进行了... 对自然、技术、消费等问题的研究成为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现代生态建设必须思考的问题。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开掘和阐扬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辨证关系的基础上,对工业时代的自然观、技术观和消费观等问题进行了批判和反思。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控制自然的观点其实质是人征服人的关系,要真正实现自然的解放,不仅要改变人们控制自然的观念,而且同样要变更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生态问题不是技术本身引起的,而在于使用者的观念。通过分析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现存的这些生态问题,对我国的生态建设有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马克思主义 核心问题
下载PDF
高师院校马克思主义教育传承的特殊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佳 胡巍 《现代教育科学》 2016年第12期80-84,共5页
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师院校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的学习和传承中具有战略优势:在内容上具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双重传承,在对象上具有马克思主义教育对象的独特传... 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师院校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的学习和传承中具有战略优势:在内容上具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双重传承,在对象上具有马克思主义教育对象的独特传承性。这使得师范类专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更具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性,更具自我学习和自我培养的延续性,也使高师院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更具坚定性。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高师院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提供支持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院校 马克思主义教育 传承性 延续性
下载PDF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现实困境与模式探索 被引量:4
15
作者 崔燕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1-3,共3页
高校承载着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本文以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性为切入点,着重分析了目前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过程中的现实困境,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即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模式创新。
关键词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现实困境 培养模式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16
作者 苏新宇 《经贸实践》 2016年第22期40-,共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国建设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在我国的应用过程中也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高校教育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每个高校学生的必修科目内容,能够帮助高校学生加强对这一思想体系、思...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国建设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在我国的应用过程中也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高校教育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每个高校学生的必修科目内容,能够帮助高校学生加强对这一思想体系、思想成果的了解程度。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进行了相关阐述,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途径,最后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高校教育中的几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化 高校教育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思路研究——评《国家认同与爱国主义教育》
17
作者 齐斌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I0004-I0004,共1页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有着全新的时代价值与丰富内涵,在国际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环境变得日趋复杂多变,网络信息化也给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和机遇,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思路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有着全新的时代价值与丰富内涵,在国际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环境变得日趋复杂多变,网络信息化也给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和机遇,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思路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代大学生具有个性追求、行为激进和感情丰富等特点,虽具高度敏感的社会责任感,但爱国主义教育却严重缺失,因此,在新时代环境中要与时俱进地创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方法和思路。爱国主义教育要占据网络信息化新领域;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加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怀教育,因为国家认同感和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核心,大学生爱国主义理念与意识还关系到个人成长、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高校要明确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原则与方法,通过营造良好的爱国主义氛围和校园环境,利用重大时事事件和重要时间节点,以社会实践等方式开展爱国主义思想情怀教育;通过线上与线下协同教育,利用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与充实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新形式;坚持情与理融会贯通来加强民族意识、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原则教育,加强国家安全、祖国历史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从而提振中华民族精神和增强国家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 网络信息化 个性追求 网络教育资源 红色文化资源 协同教育 爱国主义精神 国家认同感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有效路径思考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玲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第7期7-9,共3页
教书育人、立德树人需要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来“把方向”,青年教师成长成才需要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来做“定盘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来“增信心”。然而,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堪忧。从教育对象上看... 教书育人、立德树人需要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来“把方向”,青年教师成长成才需要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来做“定盘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来“增信心”。然而,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堪忧。从教育对象上看,高校面向青年教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较少;从教育内容上看,高校更加注重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提升;从教育形式上看,高校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以自学为主。因此,要充分发挥校院两级党组织信仰教育的主体功能,全面激发高校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自觉,实施分类分层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助力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 青年教师 马克思主义 信仰教育
下载PDF
马克思“跨越”设想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契合
19
作者 于嘉玲 蒋学杰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第6期4-8,共5页
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设想本质上为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开辟一条发展代价更小、发展方式更加合理的新路,创新了社会发展观。从“跨越”角度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有助于深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也有... 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设想本质上为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开辟一条发展代价更小、发展方式更加合理的新路,创新了社会发展观。从“跨越”角度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有助于深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也有助于当代后发国家在高度全球化背景下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 世界之问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路径探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厶齐 姬咏华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1-3,共3页
“青马工程”旨在为党培养信仰坚定、能力突出、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青年政治骨干。新时代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目的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青年,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近20年来,高校在... “青马工程”旨在为党培养信仰坚定、能力突出、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青年政治骨干。新时代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目的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青年,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近20年来,高校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此,要重视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法的科学性、培养对象的层次性、培养过程的实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