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湖北荆州郢城泥陶口述史研究与思考
- 1
-
-
作者
季香君
-
机构
长江大学历史系
-
出处
《今古文创》
2022年第23期80-83,共4页
-
基金
2020年长江大学创新训练项目“非遗项目口述史研究的意义与困境——以郢城泥陶为例”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z2020257)。
-
文摘
郢城泥陶是荆州地区的本土陶器,早在五千年前荆州人就开始用长江流域的泥土制作泥陶,这项技艺在荆楚大地上世代传承,是荆楚文化的重要载体。独特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使郢城泥陶在众多工艺品中脱颖而出,在2013年郢城泥陶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传承人缺乏、市场包容力下降等问题阻碍了郢城泥陶的发展,如今迫切需要培养新一代传承人、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让郢城泥陶发展更具活力。
-
关键词
郢城泥陶
口述史
非遗项目
荆楚文化
-
分类号
G26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近代荆州驻防旗人社会变迁研究
- 2
-
-
作者
汪禹
陈力
-
机构
内蒙古大学蒙古历史学系
长江大学历史系
-
出处
《满族研究》
2016年第4期64-72,共9页
-
文摘
八旗研究一直是清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本文重点以近代荆州驻防为中心,以地方史文献资料为依托,对荆州驻防旗人社会的变迁以及清朝灭亡后的荆州旗人社会发展与瓦解的过程进行探究,对荆州驻防八旗在近代冲击下旗人社会变迁进行梳理,主要从教育、军事等方面入手,对荆州驻防近代教育发展,选派留学生、人才培养与学校建设上进行梳理,在军事方面,对新军的建设与军队组成进行探讨,力求对晚清八旗军队的转型进行研究,同时文章还涉及到辛亥革命时期荆州驻防八旗的种种反应,以研究驻防八旗对清政府维护地方统治的意义进行探讨,并且文章重点论述了清朝崩溃以后荆州旗人的生计问题,对民国政府的努力与旗人社会自我救助进行复原,对荆州驻防的善后进行重点论述。
-
关键词
荆州
驻防八旗
近代变迁
冲击
解体
-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民国初年荆州驻防八旗生计初探
- 3
-
-
作者
荣欣
-
机构
长江大学历史系
-
出处
《满族研究》
2022年第1期43-49,共7页
-
文摘
康熙二十二年,荆州驻防设立,逐渐形成荆州旗城。有清一代,旗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不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始终享受着特权,旗人靠领响生活,不用去自谋生计。这种“恩养”政策,助长了荆州旗人的懒惰,使得其有了寄生性。在清前中期,旗人一直过着优渥的生活,但好景不长,18世纪以后旗人的生计问题凸显。而辛亥革命的一声炮响,打碎了旗人的“美梦”,清政府的倒台使得这些“铁杆庄稼”没有了依靠,八旗制度的逐渐瓦解,使得荆州旗人愈发贫困,如何解决荆州旗人的生计问题,是当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依托报刊资料来探讨一下民国初年荆州驻防的生计问题。
-
关键词
旗人
生计
荆州
-
分类号
E293
[军事—军事理论]
K258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荆州太晖观石刻文化研究
- 4
-
-
作者
付文玉
陈雅丽
王秋婉
刘迪
-
机构
长江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当代旅游(下旬刊)》
2018年第11期00054-00055,共2页
-
基金
项目类别:长江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项目名称:太晖观石刻画像服饰文化研究
项目编号:2017156。
-
文摘
太晖观属明代重要的文化遗存,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观内石刻二十四孝图不仅体现了较为特殊的道文化与儒家孝文化融合的文化现象,而且其上所刻人物服饰对研究中国古代服饰也具有重要价值。
-
关键词
太晖观
石刻
服饰
孝文化
-
分类号
G
[文化科学]
-
-
题名《虎顾众彪图》诗勘误二则
- 5
-
-
作者
田金奎
朱志坚
-
机构
长江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历史学研究》
2023年第4期273-277,共5页
-
文摘
永乐初年,解缙奉敕题《虎顾众彪图》诗,将其录于《文毅集》。历经明清两朝沿革,后人著述中多将此诗与立储一事并行记载。然考证成诗时间要早于解缙,在元末已有流传,实非出自解缙之手;除此之外,明清两朝有关著作中认为解缙著此诗与“夏原吉迎太子归”是相承故事,也存在着明显的史实错误,故为勘误二则。结合《实录》和私家著述,对《虎顾众彪图》诗的存疑之处一一进行辨误,以期纠正流传中的讹误现象。
-
关键词
解缙
夏原吉
《虎顾众彪图》
《文毅集》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洪秀全死因考论
被引量:3
- 6
-
-
作者
陈力
张永江
-
机构
长江大学历史系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9-112,共4页
-
基金
湖北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荆楚文化研究中心科研项目(CWH201405)
-
文摘
清朝史书、文集和学术界有关洪秀全之死,众说纷纭。归纳之,大体有以下两种说法:自杀论与病死论。自杀论中,又有服毒自杀论与吞金自杀论两种。然经过细致之考证与分析,洪秀全之死,非单一因素所致。洪秀全早逝,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原因。
-
关键词
洪秀全
死因
考证
-
分类号
K25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明代北京官“乞改南”探因
被引量:2
- 7
-
-
作者
余劲东
-
机构
长江大学历史系
-
出处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2期55-60,共6页
-
文摘
明代自成祖迁都北京之后,南京作为"留都"虽然仍保留着一套完整的行政机构,但其政治地位却比北京低;对具体官员而言,任职南京的政治前景也非任职北京可比。然而在明代政治史上,却不断有北京官员主动上疏皇帝,乞求改任南京。这些官员"乞改南"的说辞各异,真假有别;但总的来看,大部分官员都在"乞改南"时隐藏了自己的真实动机。通过对明代北京官员"乞改南"这一矛盾的政治现象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明代南京给对仕途感到迷茫的官员提供了回转的余地,明代南京官在官制史上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
关键词
明代
京官
乞改南
动机
政治地位
-
Keywords
Ming Dynasty
capital officials
request to serve in Nanjing
motivation
political sta-tus
-
分类号
K2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清初东北新满洲入旗研究
被引量:2
- 8
-
-
作者
陈力
-
机构
长江大学历史系
-
出处
《满族研究》
2016年第1期42-48,共7页
-
基金
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清朝八旗内部民族融合研究"(编号:14FZS026)
2015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清初改旗制度研究"(编号:15D025)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入关前后,清廷为了发展、壮大八旗集团,不断地吸纳新成员进入八旗系统,扩大统治基础。东北地区索伦、赫哲、达翰尔等少数民族,成为后金和清廷征抚的对象。当这批少数民族入旗之后,不仅扩大八旗组织,也使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带来了根本性变化。
-
关键词
清初
新满洲
入旗
-
分类号
K281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清初八旗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 9
-
-
作者
陈力
-
机构
长江大学历史系
-
出处
《满族研究》
2015年第3期57-66,96,共11页
-
基金
2015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清初改旗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5D025)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在清朝,旗人超越了民族的界限,成为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为了保证旗人的生计无忧,使他们专心于武力,清初朝廷从各方面给予特殊的政策,分拔大量的土地,发放丰厚的兵饷和各种福利,以维持其独尊地位。
-
关键词
清初
旗人
社会保障
-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清初八旗内部民族融合研究——以清初朝鲜人为例
- 10
-
-
作者
陈力
陈先蕾
-
机构
长江大学历史系
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满族研究》
2021年第1期30-35,共6页
-
文摘
清朝的八旗体系是多族群共存的共同体,其构成除了中国境内诸多民族之外,还有一些境外民族加入进来,朝鲜人就是其中之一。在入关之前,大量的朝鲜人因各种原因进入后金和清朝政权,后又被编入八旗。由于长期处于八旗体制之中,与八旗满洲通婚、生活,享受着与满洲旗人大抵相当的政治、经济待遇,这些入旗的朝鲜人迅速满洲化,成为八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
关键词
清初
朝鲜
八旗
民族融合
-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试论梁启超的民权思想
- 11
-
-
作者
黎明
-
机构
长江大学历史系
-
出处
《怀化学院学报》
2007年第8X期19-20,共2页
-
文摘
1840年以后,中国开始了政治文化的转型,这是历史转型的时代,作为这个时代的启蒙学者,梁启超的思想对当时的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民权思想是梁启超政治思想的核心,梁启超的民权思想是把西方民主政治理论与中国现实相结合的产物,他的民权思想包含着对君权的尊重,其认为在中国欲行民权必先兴绅权,因此在梁启超思想体系中,民权思想占重要位置。
-
关键词
梁启超
民权思想
新民
-
Keywords
Liang Qichao
democratic ideas
new people
-
分类号
K827
[历史地理—历史学]
D082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明代朝觐考察馈遗研究
- 12
-
-
作者
余劲东
-
机构
长江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68-74,共7页
-
基金
长江大学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明代文官考核制度研究"(2017CSZB04)
-
文摘
明代地方行政首长每三年入京上计一次,通常在京停留一月有余。在此期间,上计官普遍会广泛拜访京城师友;在宾主尽欢的同时,难免发生礼物的授受。自明中期开始,上计官在考察间隙向在京师友馈遗财物的情况便屡见不鲜,但当时官员乃至普通民众却极其反常地对这种行为予以适度容忍。直到上计官的馈遗超出一定限度后,明廷才开始从中央层面对这一行为予以约束,但当时的官员却又对朝廷明禁熟视无睹。结合明代朝觐馈遗的案例研究可以发现:授受馈遗双方的收益远大于风险是造成当时问题的根源所在,只有确立公开透明的官员选拔和考核机制,朝觐馈遗这一问题才能迎刃而解,政坛清风才能随之而兴。
-
关键词
明代
朝觐考察
馈遗
上计官
廉政文化
-
Keywords
Ming Dynasty,Pilgrimage investigation,gifts presenting at pilgrimage investigation
officials visiting Peking
honest and clean government culture
-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论司马迁对先秦仁学的继承和改造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周永刚
向德富
-
机构
长江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60-63,59,共5页
-
文摘
仁学思想是儒家道德哲学体系中的核心思想。司马迁通过历史研究,认识到了"仁"在治国安邦中的作用,于是对先秦仁学,特别是孔、孟仁学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和改造,孔子的仁学思想更是成为了他撰写《史记》、品评历代帝王的重要指导思想。本文将从《史记》入手,论述司马迁对先秦仁学的扬弃,并分析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和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借鉴价值。
-
关键词
司马迁
先秦仁学
《史记》
孔子
-
Keywords
Sima Qian
thoughts on benevolence in Xian Qin
Shi Ji (Historical Records)
Confucius
-
分类号
K20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论《论语》中的君子之道与构建和谐社会
被引量:1
- 14
-
-
作者
周永刚
-
机构
长江大学历史系
-
出处
《长沙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35-37,共3页
-
文摘
“君子”是孔子心中的理想人物,他拥有高尚的人格、广博的学识和讲究仁义的立身处世之道。在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中,有八十四章涉及到“君子”应当如何为人、处事、交友和为学。这些内容至今仍然积极或消极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而充分发掘和利用其中的积极成分,对目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论语》
君子
孔子
和谐社会
-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论近代湖南绅权运动与省宪自治
被引量:1
- 15
-
-
作者
欧阳斗平
-
机构
长江大学历史系
-
出处
《长沙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61-63,共3页
-
文摘
20世纪20年代湖南发起一场“省宪自治”运动,以求“湘人湘事自决”,但归于失败。“省宪自治”的失败与湖南省内长期以来的绅权运动所造成的绅士阶层势力膨胀以及绅士阶层自身的不断变化有着不可否认的联系。
-
关键词
绅士
绅权扩大
省宪自治
-
Keywords
gentry, the expansion of gentry's power
province and constitution autonomy
-
分类号
K256.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论先秦时期的“惠农”政策——中央惠农政策探源
- 16
-
-
作者
周永刚
向德富
-
机构
长江大学历史系
-
出处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7年第8期28-31,共4页
-
文摘
从2004年我国政府推行了一系列减征或免征农业税惠农政策,直至2006年中国取消了农业税,从此,惠农政策上升为国家法律。笔者通过研究发现,我国最早的中央惠农政策产生于先秦的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先秦重农思想在理论上已经成型,民本思想正式形成,特别是农民开始作为一个阶级存在,于是惠农政策在各诸侯国进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中得到了普遍推行。
-
关键词
先秦
惠农
民本思想
管仲
李悝
商鞅
-
分类号
K23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论儒家“君构建子”中人的格现代在大意义学生价值观
- 17
-
-
作者
林呐
黎明
-
机构
长江大学历史系
-
出处
《时代人物》
2007年第12期89-90,共2页
-
文摘
儒家擅长办学,尤其是伦理道德教育彪炳于世,自孔子开办私学以来,德育在儒家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形成一套系统的德育观,其中以儒家"君子"人格最为著名,今天,大学德育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德育成败关系到大学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是否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从儒家伦理教育中吸取营养,对大学生德育教育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价值。
-
关键词
儒家
君子人格
大学德育教育
现代意义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孟子“性善论”刍议
- 18
-
-
作者
卢永涛
-
机构
长江大学历史系 湖北荆州
-
出处
《文教资料》
2008年第13期4-5,共2页
-
文摘
关于"人性"的讨论.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先秦儒家对"人"的本性的深入探讨,其中尤其以孟子"性善论"最具有代表性,至今还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
关键词
先秦儒家
"人性"
孟子
-
分类号
B222.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中国古代私学对当代民办教育的启示
- 19
-
-
作者
杨有福
-
机构
长江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73-75,共3页
-
文摘
中国在古代就有了办私人学校的意识,用来教授和传播知识。最初这种学校只限于上层贵族,而私学的出现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在私学内部没有什么规章制度,只是靠伦理道德来规范教师及学生的言行。私学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慢慢地才走向了成熟。今天的民办教育是受私学的启发而创建的,在办学模式上有了创造性的发展,国家积极鼓励民办教育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使我国的民办教育不断完善并向前发展。
-
关键词
私学
民办教育
比较
-
分类号
G72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
-
题名论先秦儒学对李贽思想的影响
- 20
-
-
作者
石教余
-
机构
长江大学历史系
-
出处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4-18,共5页
-
文摘
李贽的反孔批儒曾起了启蒙、解放思想的作用,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但不能因此否定其基本思想倾向上的儒家观念。其被认为是"异端"的诸多观点,都受先秦儒家的巨大影响,或是继承,或是发展和延续。其思想的最大特点就是用与时俱进的思想来承袭和阐发先秦儒学。
-
关键词
李贽
先秦儒学
与时俱进
-
Keywords
Li Zhi
Pre-Qin Confucianism
Advancing with the Times
-
分类号
B248.9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