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石炭系油气运移和聚集特征——以对塔中4号构造原油非烃地球化学研究说明
被引量:
5
1
作者
吴章武
张敏
+1 位作者
张俊
冯敏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80-483,共4页
塔中地区是塔里木盆地的油气主要富集带。通过原油的中性含氮化合物的绝对浓度和相对比值,探讨了塔中4号构造C 油组和C 油组原油在垂向上和横向上的运移聚集特征。在垂向剖面上,从下亚油组到中亚油组和上亚油组,C 油组原油二甲基咔唑异...
塔中地区是塔里木盆地的油气主要富集带。通过原油的中性含氮化合物的绝对浓度和相对比值,探讨了塔中4号构造C 油组和C 油组原油在垂向上和横向上的运移聚集特征。在垂向剖面上,从下亚油组到中亚油组和上亚油组,C 油组原油二甲基咔唑异构体之间的相对比值均由小变大,呈现出明显的运移分馏效应;但是同一口井的C 油组原油的运移参数却低于C 油组,表明C 油组原油不是C 油组原油直接垂向运移所致。在横向上,根据原油中性含氮化合物不同异构体之间的运移分馏效应,发现自塔中411井向塔中421井和402井方向存在着油气注入和分配现象,这就是说,在塔中4号构造C 油藏中存在着一个自东南向西北的油气注入方向;此外,在塔中4井可能还存在着另一个次要的运移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移
中性含氮化合物
运移分馏作用
原油
塔中地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晚三叠世末期楚雄盆地云龙凹陷海相沉积的分子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
4
2
作者
林青
周明辉
+3 位作者
魏志红
包建平
钟端
林壬子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31,共3页
在楚雄盆地云龙凹陷山品村和背阴山上三叠统剖面泥质烃源岩中检出较丰富的24-正丙基C_(30)甾烷和4-甲基C_(30)甾烷、“三芴”系列分布以二苯并噻吩绝对占优为特征,除二苯并噻吩外,还检出高含量的苯并萘噻吩系列化合物。这表明在晚三叠...
在楚雄盆地云龙凹陷山品村和背阴山上三叠统剖面泥质烃源岩中检出较丰富的24-正丙基C_(30)甾烷和4-甲基C_(30)甾烷、“三芴”系列分布以二苯并噻吩绝对占优为特征,除二苯并噻吩外,还检出高含量的苯并萘噻吩系列化合物。这表明在晚三叠世末期,云龙凹陷海相沉积环境是客观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沉积
楚雄盆地
晚三叠世
上三叠统
分子地球化学
泥质
阴山
凹陷
二苯并噻吩
烃源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柴北缘下奥陶统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
4
3
作者
文志刚
王正允
+1 位作者
何幼斌
彭德堂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9,T001,共4页
柴北缘下奥陶统多泉山组发育暗色碳酸盐岩 ,石灰沟组发育暗色泥岩 ;从实测的残余有机碳、生烃潜量与理论上恢复后的原始有机碳、生烃潜量来看 ,研究区暗色碳酸盐岩为非烃源岩 ,而暗色泥岩则为较好—好的烃源岩。沥青反射率及储层的包裹...
柴北缘下奥陶统多泉山组发育暗色碳酸盐岩 ,石灰沟组发育暗色泥岩 ;从实测的残余有机碳、生烃潜量与理论上恢复后的原始有机碳、生烃潜量来看 ,研究区暗色碳酸盐岩为非烃源岩 ,而暗色泥岩则为较好—好的烃源岩。沥青反射率及储层的包裹体均一化温度显示 :下奥陶统烃源岩有机质演化处于高成熟阶段。生烃史分析表明 ,烃源岩中有机质在奥陶纪末期—志留纪早期曾有一次短暂的成烃期 ,在二叠纪末—三叠纪进入生油主期 ,到白垩纪进入高成熟阶段 ;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反映油气成藏期位于中生代晚期—新生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地球化学
柴达木盆地
下奥陶统
烃源岩
油气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陆东凹陷油气藏烃类组成非均质性及其意义
被引量:
4
4
作者
张敏
张春明
+1 位作者
冯敏
刘庆新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88-491,共4页
陆东凹陷原油和油砂抽提物中烃类的宏观组成存在着明显的非均质性。在高孔隙度(>15%)储层单元中,饱和烃的含量高,占总组成的含量均大于40%,而极性化合物则相对较低,一般不足40%;相反,在低孔隙度(<15%)储层单元中,饱和烃的含量明...
陆东凹陷原油和油砂抽提物中烃类的宏观组成存在着明显的非均质性。在高孔隙度(>15%)储层单元中,饱和烃的含量高,占总组成的含量均大于40%,而极性化合物则相对较低,一般不足40%;相反,在低孔隙度(<15%)储层单元中,饱和烃的含量明显降低,而极性化合物则显著增加。此外,陆东凹陷原油和油砂抽提物中烃类成熟度亦存在着非均质性:在高孔隙度储层中,原油和油砂烃类的成熟度参数高,而在低孔隙度储层中原油和油砂烃类的成熟度参数低。根据原油和油砂抽提物中烃类的宏观组成特征和成熟度参数的变化规律,提出了陆东凹陷油气聚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性
烃类组成
油气藏
聚集史
陆东凹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石炭系油气运移和聚集特征——以对塔中4号构造原油非烃地球化学研究说明
被引量:
5
1
作者
吴章武
张敏
张俊
冯敏
机构
华北石油管理局录井公司
长江大学地球化学研究中心
出处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80-483,共4页
基金
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编号:96-11-01-03-06)资助.
文摘
塔中地区是塔里木盆地的油气主要富集带。通过原油的中性含氮化合物的绝对浓度和相对比值,探讨了塔中4号构造C 油组和C 油组原油在垂向上和横向上的运移聚集特征。在垂向剖面上,从下亚油组到中亚油组和上亚油组,C 油组原油二甲基咔唑异构体之间的相对比值均由小变大,呈现出明显的运移分馏效应;但是同一口井的C 油组原油的运移参数却低于C 油组,表明C 油组原油不是C 油组原油直接垂向运移所致。在横向上,根据原油中性含氮化合物不同异构体之间的运移分馏效应,发现自塔中411井向塔中421井和402井方向存在着油气注入和分配现象,这就是说,在塔中4号构造C 油藏中存在着一个自东南向西北的油气注入方向;此外,在塔中4井可能还存在着另一个次要的运移方向。
关键词
油气运移
中性含氮化合物
运移分馏作用
原油
塔中地区
Keywords
Neutral nitrogen compound
Migration fractionation
Crude oil
Tazhong field.
分类号
TE122.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三叠世末期楚雄盆地云龙凹陷海相沉积的分子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
4
2
作者
林青
周明辉
魏志红
包建平
钟端
林壬子
机构
石油
大学
中国石化集团南方分公司
长江大学地球化学研究中心
出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31,共3页
文摘
在楚雄盆地云龙凹陷山品村和背阴山上三叠统剖面泥质烃源岩中检出较丰富的24-正丙基C_(30)甾烷和4-甲基C_(30)甾烷、“三芴”系列分布以二苯并噻吩绝对占优为特征,除二苯并噻吩外,还检出高含量的苯并萘噻吩系列化合物。这表明在晚三叠世末期,云龙凹陷海相沉积环境是客观存在的。
关键词
海相沉积
楚雄盆地
晚三叠世
上三叠统
分子地球化学
泥质
阴山
凹陷
二苯并噻吩
烃源岩
Keywords
Chuxiong Basin
Yunlong Sag
Late Triassic
marine environment
24-n-properylcholestanes
Dibenzothiophene
分类号
TE1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P618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北缘下奥陶统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
4
3
作者
文志刚
王正允
何幼斌
彭德堂
机构
长江大学地球化学研究中心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9,T001,共4页
文摘
柴北缘下奥陶统多泉山组发育暗色碳酸盐岩 ,石灰沟组发育暗色泥岩 ;从实测的残余有机碳、生烃潜量与理论上恢复后的原始有机碳、生烃潜量来看 ,研究区暗色碳酸盐岩为非烃源岩 ,而暗色泥岩则为较好—好的烃源岩。沥青反射率及储层的包裹体均一化温度显示 :下奥陶统烃源岩有机质演化处于高成熟阶段。生烃史分析表明 ,烃源岩中有机质在奥陶纪末期—志留纪早期曾有一次短暂的成烃期 ,在二叠纪末—三叠纪进入生油主期 ,到白垩纪进入高成熟阶段 ;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反映油气成藏期位于中生代晚期—新生代。
关键词
有机地球化学
柴达木盆地
下奥陶统
烃源岩
油气藏
Keywords
Chaidamu Basin, North, Early Ordovician Epoch,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Inclusion(geology), Hydrocarbon potential
分类号
P59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陆东凹陷油气藏烃类组成非均质性及其意义
被引量:
4
4
作者
张敏
张春明
冯敏
刘庆新
机构
长江大学地球化学研究中心
出处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88-491,共4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青年创新基金项目(编号:98-J05)资助.
文摘
陆东凹陷原油和油砂抽提物中烃类的宏观组成存在着明显的非均质性。在高孔隙度(>15%)储层单元中,饱和烃的含量高,占总组成的含量均大于40%,而极性化合物则相对较低,一般不足40%;相反,在低孔隙度(<15%)储层单元中,饱和烃的含量明显降低,而极性化合物则显著增加。此外,陆东凹陷原油和油砂抽提物中烃类成熟度亦存在着非均质性:在高孔隙度储层中,原油和油砂烃类的成熟度参数高,而在低孔隙度储层中原油和油砂烃类的成熟度参数低。根据原油和油砂抽提物中烃类的宏观组成特征和成熟度参数的变化规律,提出了陆东凹陷油气聚集模式。
关键词
非均质性
烃类组成
油气藏
聚集史
陆东凹陷
Keywords
Heterogeneity
Hydrocarbon composition
Petroleum reservoir
Accumulation history
Ludong depression.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石炭系油气运移和聚集特征——以对塔中4号构造原油非烃地球化学研究说明
吴章武
张敏
张俊
冯敏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3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晚三叠世末期楚雄盆地云龙凹陷海相沉积的分子地球化学证据
林青
周明辉
魏志红
包建平
钟端
林壬子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柴北缘下奥陶统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文志刚
王正允
何幼斌
彭德堂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陆东凹陷油气藏烃类组成非均质性及其意义
张敏
张春明
冯敏
刘庆新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