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构造解释中的小断层识别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健雄 董文波 《内江科技》 2011年第2期94-94,88,共2页
在三维地震构造解释中,断层的正确解释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综合运用三维相干数据体技术和倾角方位角扫描技术以识别较小的断层,在新疆油田某区块的实际应用证明:这两种技术的综合使用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解释人员识别小断层,并能指导解释... 在三维地震构造解释中,断层的正确解释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综合运用三维相干数据体技术和倾角方位角扫描技术以识别较小的断层,在新疆油田某区块的实际应用证明:这两种技术的综合使用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解释人员识别小断层,并能指导解释人员在平面上将断层正确的组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解释 断层解释 相干 沿层倾角 方位角
下载PDF
滩海地区水平井试井解释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侯慧敏 张沛 朱露 《内江科技》 2009年第12期73-73,147,共2页
用目前常规的直井试井解释方法很难对滩海地区的测试资料进行评价。水平井试井解释方法技术研究了水平井不稳定试井渗流时的各种流动形态,给出了各流动形态的水平井压力表达式,提出了水平井的流动形态诊断方法,导数曲线方法,使复杂的地... 用目前常规的直井试井解释方法很难对滩海地区的测试资料进行评价。水平井试井解释方法技术研究了水平井不稳定试井渗流时的各种流动形态,给出了各流动形态的水平井压力表达式,提出了水平井的流动形态诊断方法,导数曲线方法,使复杂的地质问题得以简化,达到解释滩海地区水平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试井解释 不稳定渗流
下载PDF
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对比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朱露 段健 《内江科技》 2009年第12期26-26,154,共2页
本文介绍在不同构造背景下有3种三角洲沉积体系,即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从这三种三角洲类型的形成背景区别、形成过程比较、沉积特征差异作较详细的讨论。扇三角洲是由风暴型流量控制的;辫状河三角洲通常是由湍急洪... 本文介绍在不同构造背景下有3种三角洲沉积体系,即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从这三种三角洲类型的形成背景区别、形成过程比较、沉积特征差异作较详细的讨论。扇三角洲是由风暴型流量控制的;辫状河三角洲通常是由湍急洪水控制的。扇三角洲靠近物源,曲流河三角洲远离物源,辨状河三角洲是介于扇三角洲和曲流河三角洲之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 辫状河三角洲 曲流河三角洲
下载PDF
庙台子-莺山断陷白垩系沙河子组沉积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兰正凯 沈均均 彭功名 《内江科技》 2010年第1期94-94,共1页
庙台子-莺山断陷是松辽盆地深层的一级构造单元,资源条件好。其中沙河子组沉积的暗色泥岩,厚度较大,生烃条件好。沙河子组沉积期可分为早、晚两期,分别对应于沙河子组一段、二段。沙河子一段,断陷中心沉积相主要为浅湖-半深湖,在断陷周... 庙台子-莺山断陷是松辽盆地深层的一级构造单元,资源条件好。其中沙河子组沉积的暗色泥岩,厚度较大,生烃条件好。沙河子组沉积期可分为早、晚两期,分别对应于沙河子组一段、二段。沙河子一段,断陷中心沉积相主要为浅湖-半深湖,在断陷周缘以滨浅湖沉积为主,在三站地区形成一支小型的冲积扇沉积体。沙河子二段基本继承一段的沉积特点,但沉积范围有所扩大,在庄深1井西侧新发育了一个河控三角洲。该盆地西侧为三角洲沉积体系,而庙深1井一带为浅-半深湖和湖底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台子-莺山断陷 沙河子组 浅湖-半深湖 冲积扇 河控三角洲
下载PDF
红岗油田大208区黑帝庙油层沉积微相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肖杭州 周萍 兰正凯 《内江科技》 2009年第12期19-19,67,共2页
本文以红岗油田大208区黑地庙油层为研究对象,以沉积学、储集层地质学为基础,依据岩心观察,结合沉积物粒度等沉积相标志的再认识,研究了该区砂岩储集层的微相特征,并划分出了6种沉积微相类型,详细描述了主要沉积微相砂体特征,阐明了沉... 本文以红岗油田大208区黑地庙油层为研究对象,以沉积学、储集层地质学为基础,依据岩心观察,结合沉积物粒度等沉积相标志的再认识,研究了该区砂岩储集层的微相特征,并划分出了6种沉积微相类型,详细描述了主要沉积微相砂体特征,阐明了沉积微相分布规律和时空演化特征。在综合考虑宏观沉积背景及微观沉积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沉积相的演化规律,建立了研究区的沉积模式,并得出其沉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岗油田 岩心资料 沉积微相 沉积特征 沉积模式
下载PDF
物源分析的几种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杨运海 《内江科技》 2009年第12期21-21,108,共2页
本文主要讨论了碎屑岩类法、重矿物法、古水流分析、阴极发光的应用、元素分析等方法、原理及其应用条件和局限性。恢复物源方向、确定物源区位置和母岩性质不仅仅局限于上述手段及方法,还有地球化学等方面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关键词 物源分析 重矿物 古流向 碎屑岩 沉积盆地 沉积学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王洼子地区长4+5孔隙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磊 《内江科技》 2010年第4期95-95,205,共2页
孔隙结构特征研究是储层评价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铸体图像分析和压汞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王洼子地区长4+5储层的孔隙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长4+5储层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喉道... 孔隙结构特征研究是储层评价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铸体图像分析和压汞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王洼子地区长4+5储层的孔隙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长4+5储层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喉道类型以细喉为主,部分为中喉。本区孔隙类型主要为Ⅲ类细孔小喉型。储层评价结果为:本区主要发育Ⅱ、Ⅲ类中等-差储层,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是影响孔隙结构的主要因素,其中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储层评价 长4+5 鄂尔多斯盆地 胡尖山-王洼子地区
下载PDF
火成岩储层测井评价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波 《内江科技》 2009年第12期23-23,16,共2页
在火成岩岩性识别方面,由用交会图定性的识别岩性,发展到利用ECS测井、计算岩石的矿物含量和辅用一些数学方法定量的识别岩性。在火成岩储层参数计算方面,通过对火成岩测井响应机理的研究,由常规方法,发展到利用ECS测井逐点变骨架计算... 在火成岩岩性识别方面,由用交会图定性的识别岩性,发展到利用ECS测井、计算岩石的矿物含量和辅用一些数学方法定量的识别岩性。在火成岩储层参数计算方面,通过对火成岩测井响应机理的研究,由常规方法,发展到利用ECS测井逐点变骨架计算孔隙度,由用经验给出胶结指数m到以三重孔隙模型为基础动态的计算胶结指数m,为准确计算含水饱和度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成岩 测井 岩性识别 储层参数
下载PDF
石柱复向斜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相特征
9
作者 张宏 佘晓宇 马永强 《内江科技》 2009年第11期108-108,137,共2页
据钻、测井资料识别标志划分了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相类型,主要发育有2种沉积相、7种亚相和多种微相类型,已知勘探证实,有利的储集微相带为曲流河边滩、辫状河心滩,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段沉积相、亚相、微相平面展布规律。
关键词 曲流河 辫状河 边滩 心滩
下载PDF
基于二维离散小波的成像测井图像增强
10
作者 黄敏 《内江科技》 2009年第11期19-19,共1页
为了改善成像测井图像质量以确保后续解释评价的效果,需要对成像测井图像进行增强处理。目前,成像测井系统在图像增强方面采用的传统办法,在图像增强的同时也放大了噪声。本文提出基于二维离散小波的加权阈值图像增强方法,采用小波对图... 为了改善成像测井图像质量以确保后续解释评价的效果,需要对成像测井图像进行增强处理。目前,成像测井系统在图像增强方面采用的传统办法,在图像增强的同时也放大了噪声。本文提出基于二维离散小波的加权阈值图像增强方法,采用小波对图像进行频域分割,根据信号与噪声在频域的不同特点,利用加权阈值来对成像测井图像进行增强。通过对实际电成像测井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在图像增强的同时也很好保留图像的边缘信息,是一种有效的图像增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测井 图像增强 二维离散小波
下载PDF
射线追踪法在水力压裂裂缝微地震正演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荣伟 马榕佐 肖红梅 《内江科技》 2009年第12期75-75,共1页
射线追踪法作为一种快速有效的波场近似计算方法,在微地震正演中可以计算出波的传播路径,计算波沿射线的振幅变化等。本文通过两点射线追踪对地层模型进行正演模拟,结果证明该方法正确、可行。
关键词 射线追踪 介质模型 传播路径
下载PDF
青海油田油砂山油藏Ⅴ-Ⅵ断块注采完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阁 杨东兴 《内江科技》 2010年第2期91-92,共2页
油砂山油藏Ⅴ-Ⅵ断块油水同层多,面积小,分布分散以及注采系统尚未完全建立,区块注采井网不完善,导致地层能量亏空严重,油藏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低,油藏高度低。针对一系列开发出现的问题,本文通过动态分析方法来研究Ⅴ-Ⅵ断块剩余油分... 油砂山油藏Ⅴ-Ⅵ断块油水同层多,面积小,分布分散以及注采系统尚未完全建立,区块注采井网不完善,导致地层能量亏空严重,油藏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低,油藏高度低。针对一系列开发出现的问题,本文通过动态分析方法来研究Ⅴ-Ⅵ断块剩余油分布规律,弄清断块剩余油的分布规律,然后进行井网论证与部署,完善其注采关系,并进行预测,为下步提高开采速度和产量做好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油田 油藏 注采完善 分布规律
下载PDF
高18块莲花油层重力流沉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志平 许晓宏 《内江科技》 2010年第4期96-96,120,共2页
本文运用Fisher和Brown(1972)、Galloway(1986)等提出和倡导的沉积体系分析方法对高升油田高18块的莲花油层的沉积背景,物源,岩石构造,沉积构造,粒度等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认清了其岩相特征和该区重力流的分布规律,确定了储层的发育规律... 本文运用Fisher和Brown(1972)、Galloway(1986)等提出和倡导的沉积体系分析方法对高升油田高18块的莲花油层的沉积背景,物源,岩石构造,沉积构造,粒度等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认清了其岩相特征和该区重力流的分布规律,确定了储层的发育规律及其控制因素,为进一步的滚动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花油层 岩相特征 沉积构造 重力流沉积
下载PDF
蚁群聚类算法在岩心扫描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风 魏志东 张石固 《内江科技》 2009年第10期18-18,共1页
为了很好地从岩心扫描图像中计算孔隙度,研究了用otsu(最大类间方差法)算法和蚁群聚类算法分别对岩心扫描图像进行分割,结果表明利用蚁群聚类算法能很好地将目标从原图像中分割出来,从而为后面计算孔隙度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关键词 岩心CT扫描图像 蚁群聚类算法 图像分割
下载PDF
Self-adaptive inversion method of electromagnetic-propagation resistivity logging while drilling data 被引量:1
15
作者 Xu Wei Huang Hang +1 位作者 Li Xin Ke Shi-Zhen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22年第3期343-352,470,共11页
Because of the constraint mode of the inversion objective function in the traditional resistivity-inversion method of electromagnetic-propagation resistivity logging while drilling(EPR-LWD),obvious differences appear ... Because of the constraint mode of the inversion objective function in the traditional resistivity-inversion method of electromagnetic-propagation resistivity logging while drilling(EPR-LWD),obvious differences appear in the radial and vertical investigation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amplitude-ratio and phase difference,which affect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EPR-LWD data.In this paper,according to the EPR-LWD data,a self-adaptive constraint resistivity-inversion method,which adopts a self-adaptive constraint weighted expression in the objective function to balance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phase difference and amplitude attenuation,is proposed.A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s also introduced to eliminate the dependence of the accuracy and convergence on the initial value of the inversion.According to the inversion results of multiple classical formation models for EPR-LWD,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daptive constraint inversion-resistivity logs with the traditional amplitude-ratio and the phase difference of the resistivity log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adaptive resistivity logs take into account the advantages of the amplitude-ratio logs in the radial investigation and phase difference logs in the vertical resolution.Further,it is superior in thin-layer identification and invasion-effect appraisal compared with the single-amplitude-ratio and phase difference logs.The inversion results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research on the resistivity-inversion method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LW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ging while drill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finite-element method inversion problem
下载PDF
江汉海相探区志留系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分析
16
作者 王彦秋 范俊强 姜永 《内江科技》 2010年第12期134-135,共2页
根据大量的钻井资料及岩心、薄片分析探究了江汉海相探区志留系储存发育的控制因素,指出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是控制志留系储层成岩演化和储集性质的主要因素,其次为构造因素。在影响储层物性的众多因素中,沉积作用形成的有利砂体类型,是... 根据大量的钻井资料及岩心、薄片分析探究了江汉海相探区志留系储存发育的控制因素,指出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是控制志留系储层成岩演化和储集性质的主要因素,其次为构造因素。在影响储层物性的众多因素中,沉积作用形成的有利砂体类型,是有利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在宏观上控制着储层的分布。成岩作用是改变储层物性的关键因素,其中压实作用对储层性质的影响最大,胶结作用仅在局部地区成为重要的控制因素,溶蚀作用的影响是比较有限的;构造作用是储层高产的重要条件。研究区内志留系的沉积环境决定了其原始的储层物性较差,通过后期的压实作用、胶结作用等破坏性成岩作用的影响导致了志留系储层物性进一步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留系 储集层 主控因素 成岩作用
下载PDF
辽河油田台一块Es1Ⅱ、Es1Ⅰ油组沉积相研究
17
作者 魏三妹 吴剑 《内江科技》 2010年第1期96-97,共2页
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域构造概况、岩心、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认清了辽河油田台一块Es1Ⅱ和Es1Ⅰ油组的沉积特征和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规律。认为油组储集体发育的是一套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其沉积微相可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 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域构造概况、岩心、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认清了辽河油田台一块Es1Ⅱ和Es1Ⅰ油组的沉积特征和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规律。认为油组储集体发育的是一套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其沉积微相可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砂坝微相。根据不同沉积微相的测井响应特征,研究了沉积相在平面上的分布特征,并得出研究区该时期存在双物源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油田台一块 沉积微相 双物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