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替利嗪通过TGF-β1/Smad3信号通路调控小鼠硬皮病皮肤组织纤维化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简峰 漆静 +3 位作者 杨小英 杨丽娜 章琪 李享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4期1056-1062,共7页
目的:探讨西替利嗪对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 sclerosis,SSc)小鼠皮肤组织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替利嗪低剂量组、西替利嗪高剂量组,每组8只。空白组背部注射生理盐水,其余3组均背... 目的:探讨西替利嗪对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 sclerosis,SSc)小鼠皮肤组织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替利嗪低剂量组、西替利嗪高剂量组,每组8只。空白组背部注射生理盐水,其余3组均背部注射博来霉素制备SSc小鼠模型,1次/d,连续注射28 d,同时给予空白组与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西替利嗪低、高剂量组分别按照2、5 mg/kg灌胃,连续给药28 d。取各组背部注射区皮肤组织检测真皮厚度,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和马松染色(Masson),样本水解法检测皮肤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皮肤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与转化生长因子(TGF-α、TGF-β1)的含量,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Ⅰ型胶原α1(COL1A1)、Ⅲ型胶原α1(COL3A1)、Smad同源物3(Smad3)、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COL1A1、COL3A1、p-Smad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真皮厚度和HYP含量均增加,皮肤组织病变与纤维化程度较重,皮肤组织中α-SMA阳性表达强度增加,血清中IL-6、IL-10、TGF-α、TGF-β1的含量上升,皮肤组织中COL1A1、COL3A1、Smad3、TGF-β1 mRNA表达水平升高,COL1A1、COL3A1、p-Smad3蛋白表达量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替利嗪低、高剂量组真皮厚度和HYP含量均降低,皮肤组织病变与纤维化程度有所改善,皮肤组织中α-SMA阳性表达减弱,血清中IL-6、IL-10、TGF-α、TGF-β1的含量降低,皮肤组织中COL1A1、COL3A1、Smad3、TGF-β1 mRNA表达水平下降,COL1A1、COL3A1、p-Smad3蛋白表达量减少,且高剂量组效果更好,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替利嗪可改善SSc小鼠皮肤组织纤维化程度,并减轻免疫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与TGF-β1/Smad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 西替利嗪 皮肤组织纤维化 TGF-β1/Smad3信号通路
下载PDF
尖锐湿疣疣体内TLR9表达水平与免疫应答和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齐铁军 马婷婷 +1 位作者 孔连委 简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3期296-299,共4页
目的研究尖锐湿疣(CA)疣体内Toll样受体9(TLR9)表达水平与免疫应答和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8年7月期间在葫芦岛市中心医院诊断为初发CA和复发CA的患者、分别作为初发组和复发组,另取同期接受包皮环切术的患者作为对... 目的研究尖锐湿疣(CA)疣体内Toll样受体9(TLR9)表达水平与免疫应答和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8年7月期间在葫芦岛市中心医院诊断为初发CA和复发CA的患者、分别作为初发组和复发组,另取同期接受包皮环切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CA病灶和正常包皮组织,测定TLR9、Th1/Th2/Th17/Treg转录因子、凋亡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及Th1/Th2/Th17/Treg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初发组、复发组CA病灶内TLR9、T-bet、RORγt、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Survivin的mRNA表达水平及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17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GATA-3、FOXP3、Fas、FasL、Caspase-3的mRNA表达水平及IL-4、IL-10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复发组CA病灶内TLR9、T-bet、RORγt、Fas、FasL、Caspase-3的mRNA表达水平及IFN-γ、IL-17的含量明显低于初发组,GATA-3、FOXP3、PCNA、Survivin的mRNA表达水平及IL-4、IL-10的含量明显高于初发组。CA病灶内TLR9的mRNA表达水平与IFN-γ、IL-17的含量及T-bet、RORγt、Fas、FasL、Caspase-3的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与IL-4、IL-10的含量及GATA-3、FOXP3、PCNA、Survivin的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TLR9表达水平的改变与尖锐湿疣的发生、复发及免疫应答紊乱、细胞凋亡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TOLL样受体9 免疫应答 转录因子 细胞因子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雷帕霉素软膏对银屑病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简峰 杨小英 +1 位作者 胡绍波 漆静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4期345-347,共3页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软膏对寻常型银屑病(PSO)小鼠皮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45只BALB/c小鼠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实验组利用5%咪喹莫特乳膏建立银屑病小鼠动物模型,空白对照组不建模。实验组建模...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软膏对寻常型银屑病(PSO)小鼠皮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45只BALB/c小鼠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实验组利用5%咪喹莫特乳膏建立银屑病小鼠动物模型,空白对照组不建模。实验组建模后连续给药0.1%雷帕霉素软膏涂抹14 d,其余两组给予生理盐水湿润皮肤,每日3次/d,连续涂抹14 d。三组小鼠于15 d检测血清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信号转导与转录因子1(STAT1)和信号转导与转录因子3(STAT3)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p-JAK2、p-STAT1和p-STAT3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细胞因子IFN-γ含量上调(P<0.05),用药后实验组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IL-4水平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PCR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皮损区JAK2、STAT1和STAT3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用药后实验组JAK2、STAT1和STAT3 mRNA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Western blotting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皮损区皮损区p-JAK2、p-STAT1和p-STAT3表达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p-JAK2、p-STAT1和p-STAT3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雷帕霉素可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降低银屑病小鼠炎性因子表达,从而对银屑病小鼠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雷帕霉素 炎性反应 细胞因子 JAK/STAT信号通路
下载PDF
生长分化因子11对db/db糖尿病小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胡绍波 李珊 +1 位作者 邹毅 简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1(GDF11)对瘦素受体基因纯合突变(db/db)糖尿病小鼠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影响机制。方法将20只8周龄的C57B/6J野生型小鼠制备为db/db糖尿病模型,并随机分为GDF11组和DM组,每组各10只;GDF11组小鼠给予GDF11重组...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1(GDF11)对瘦素受体基因纯合突变(db/db)糖尿病小鼠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影响机制。方法将20只8周龄的C57B/6J野生型小鼠制备为db/db糖尿病模型,并随机分为GDF11组和DM组,每组各10只;GDF11组小鼠给予GDF11重组蛋白注射,DM组小鼠给予磷酸盐缓冲液(PBS)注射,连续注射6周;并选取10只同龄正常小鼠作为对照组(NC组),给予6周PBS干预。观察GDF11对小鼠生理生化指标、胰岛β细胞功能以及胰岛Smad2、P-Smad2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经GDF11干预后,db/db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FBS)、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游离脂肪酸(FFA)均明显低于DM组及NC组小鼠(P<0.05);db/db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水平显著改善,GDF11组小鼠的血清胰岛素、血清胰升糖素均明显低于DM组(P<0.05),且均高于NC组(P<0.05);GDF11组小鼠的胰岛内胰岛素的水平明显高于DM组(P<0.05),但低于NC组(P<0.05);DM组与GDF11组小鼠的胰岛内胰升糖素无显著差异(P>0.05),且均高于NC组(P<0.05);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GDF11组小鼠胰岛胰十二指肠同源异型盒基因(Pdx-1)、亮氨酸拉链蛋白Maf家族A(MafA)、Nk同源异型盒基因家族6.1(Nkx6.1)、Insulin2基因表达上调;小鼠的p-Smad2、Smad2蛋白水平明显高于NC组小鼠(P<0.05)。结论GDF11可控制糖尿病小鼠胰升糖素分泌水平,调节β细胞转录因子表达,改善β细胞功能和含量,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合成,从而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GDF11对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与胰岛Smad2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糖尿病 生长分化因子11 胰岛Β细胞
下载PDF
肿瘤患者PICC置管继发皮肤损害处的菌群分析
5
作者 杨小英 杨蓉 +2 位作者 简峰 李小菊 冯爱平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73-77,83,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外周插入中心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继发皮肤损害处的菌群组成。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并接受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62例。其中31例患者PICC置管处继发皮肤损害,纳入PICC组...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外周插入中心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继发皮肤损害处的菌群组成。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并接受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62例。其中31例患者PICC置管处继发皮肤损害,纳入PICC组;31例患者PICC置管处未发生并发症,纳入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PICC置管处的皮肤微生物并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和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两组对象皮肤微生物的丰度差异。采用随机森林分类模型对最佳PICC组分类单元集进行变量重要性分析,并且分析皮肤微生物群对PICC置管处继发皮肤损害的鉴别价值。结果共鉴定出15243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鉴定水平为99.3%。移除罕见OTU后,保留1958个OTU。分析表明PICC组和对照组之间皮肤微生物丰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有7个菌群变化最显著。Staphylococcus aureus在PICC组中的丰度显著增加,而代表严格厌氧菌的Burkholderia sp.、Finegoldia sp.、Staphylococcus sp.、Lactobacillus sp.、Pelomonas sp.、Propionibacterium acnes在PICC组中的丰度显著降低。此外,PICC组患者菌群多样性减少。随机森林特征选择和分类分析鉴定出26种可区分PICC组和对照组的微生物,其中最具鉴别性的分类群是葡萄球菌属,包括Staphylococcus aureus(Z=16.03,AUC=0.99)、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Z=4.14,AUC=0.98)、Staphylococcus sp.(Z=-7.21,AUC=0.98)、Burkholderia sp.(Z=-8.59,AUC=0.98)。结论PICC置管处继发皮肤损害的肿瘤患者其皮肤菌群失调,其中Staphylococcus aureus的丰度增加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PICC置管 皮肤微生物 皮肤损害 菌群 16S rRNA 测序
原文传递
前额纤维化性脱发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杨小英 金易凡 +2 位作者 谌芳琪 冶海花 黄长征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05-1309,共5页
前额纤维化性脱发(FFA)是一种炎症性瘢痕性脱发,被认为是毛发扁平苔藓(LPP)的一种临床变异亚型,其发病与基因、激素、免疫、炎症、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主要累及绝经后女性。随着过去十年全世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FFA获得了越来越多学者... 前额纤维化性脱发(FFA)是一种炎症性瘢痕性脱发,被认为是毛发扁平苔藓(LPP)的一种临床变异亚型,其发病与基因、激素、免疫、炎症、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主要累及绝经后女性。随着过去十年全世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FFA获得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从FFA的流行现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理改变、毛发镜特征、共患病及临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为FFA的诊治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额纤维化性脱发 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