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中Runx3基因甲基化表达及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何小兵 张海元 王卫政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09年第2期16-19,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及Runx3基因表达情况,探讨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及表达在胃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DNA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分别对9种胃癌细胞系和35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肿瘤组...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及Runx3基因表达情况,探讨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及表达在胃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DNA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分别对9种胃癌细胞系和35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及其癌旁组织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进行检测,同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Runx3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在7种胃癌细胞系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过度甲基化;Runx3基因在35例胃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甲基化率分别为40.0%(14/35)和8.6%(3/35);胃癌组织标本中Runx3基因表达(0.5938±0.1007)较癌旁正常组织表达(0.8311±0.2872)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unx3 mRNA在胃癌标本的表达与其病理临床特征密切相关,在伴有淋巴结转移和低分化的胃癌组织标本中Runx3 mRNA的表达显著下调(P<0.01)。结论: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是导致Runx3基因失活的主要原因之一,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记物及分子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RUNX3基因 甲基化 细胞系 甲基化特异性PCR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二白连地汤治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卢月月 余万桂 何长华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10年第1期J0006-J0008,I0006,共4页
目的:以硫酸葡聚糖5000(DSS)诱导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观察二白连地汤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SASP)、二白连地汤组。正常组自由饮用蒸馏水,模型组、SASP组及二... 目的:以硫酸葡聚糖5000(DSS)诱导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观察二白连地汤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SASP)、二白连地汤组。正常组自由饮用蒸馏水,模型组、SASP组及二白连地汤组自由饮用含5%DSS的蒸馏水诱导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7d后正常组及模型组每天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而SASP和二白连地汤组分别给予SASP及二白连地汤灌胃治疗,每日观察大鼠体质量和大便性状,并采用疾病活动指数(DAI)对动物状态进行评分,2周后处死所有大鼠,观察其结肠大体形态改变及镜下病理学变化并进行评分。结果:模型组大鼠DAI评分、大体形态及病理学评分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SASP组及二白连地汤组DAI评分、大鼠大体形态及病理学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但SASP组与二白连地汤组DAI评分、大鼠大体形态及病理学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SS可成功诱导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二白连地汤有利于炎症的消除和组织修复,能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二白连地汤 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SASP)
下载PDF
食管颗粒细胞瘤七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邹兰英 赵会传 +2 位作者 王晓艳 郭琼 严丽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473-475,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颗粒细胞瘤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食管颗粒细胞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并对手术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肿瘤均发生于食管中下段,单发,呈结节状或息肉状局限性隆起于黏膜下,呈灰白色或浅黄... 目的探讨食管颗粒细胞瘤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食管颗粒细胞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并对手术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肿瘤均发生于食管中下段,单发,呈结节状或息肉状局限性隆起于黏膜下,呈灰白色或浅黄色,质中。镜下见瘤细胞位于鳞状上皮黏膜下,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瘤细胞排列呈片状或条索状;细胞大,形态不一,呈卵圆形或多角形;胞质丰富,含大量分布均匀的红色嗜酸性颗粒;细胞核小,位于中央,无明显异型性及核分裂像。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神经标记物S-100蛋白、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弥漫强阳性,PAS染色阳性。结论食管颗粒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常发生于食管中下段,女性患者多见,良、恶性颗粒细胞瘤组织学上表现相似,无特异性免疫组织化学标记,需积极治疗及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细胞瘤 食管 病理学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端粒酶和PC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何小兵 王卫政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10年第3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端粒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癌60例和胃炎24例(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14例,慢性浅表性非典型增生胃炎10例)组织中端粒酶及PCNA活性。结果:端粒酶在胃癌中的阳性表... 目的:探讨端粒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癌60例和胃炎24例(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14例,慢性浅表性非典型增生胃炎10例)组织中端粒酶及PCNA活性。结果:端粒酶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6.67%,胃炎组织为20.83%,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分别为73.30%、25.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端粒酶和PCNA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检测端粒酶、PCNA活性对胃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炎 端粒酶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晚期食管癌内镜下支架置入术后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
5
作者 蔡晓美 杨柳 张娟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10年第2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食管癌 支架置入术 护理
下载PDF
微剂量输液器在静滴特殊药物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1
6
作者 蔡晓美 简云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10年第4期63-63,共1页
在临床静脉用药中,有些特殊药物需要严格控制滴速和长时间维持用药,使用普通输液器很难达到该效果,我科自2009年1月在静脉滴注这些特殊药物时使用微剂量输液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自2009年1月以来在我科住院且需... 在临床静脉用药中,有些特殊药物需要严格控制滴速和长时间维持用药,使用普通输液器很难达到该效果,我科自2009年1月在静脉滴注这些特殊药物时使用微剂量输液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自2009年1月以来在我科住院且需要静脉滴注特殊药物的患者124例,其中注射硝酸甘油23例,奥曲肽75例,生长抑素26例,奥曲肽组及生长抑素组均需维持2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剂量输液器 特殊药物 静脉滴注 护理
下载PDF
急诊胃镜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价值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培学 董卫国 +2 位作者 柳舟 曹明为 谭小平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2022年第2期146-148,共3页
2015年6月-2020年 6月期间, 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急诊胃镜检查和治疗的52例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 主要观察急诊胃镜出血病因诊断、止血治疗结果... 2015年6月-2020年 6月期间, 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急诊胃镜检查和治疗的52例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 主要观察急诊胃镜出血病因诊断、止血治疗结果和诊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 47 例(90.4%)急诊胃镜下发现可解释上消化道出血的病灶, 其余5例(9.6%)未能明确诊断出血病因。26例(50.0%)行急诊内镜下止血治疗, 其中25例(96.2%)急诊内镜下止血成功。急诊内镜诊疗中位用时18 min, 7例(13.5%)出现一过性心率减慢及血压降低,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由此可见, 急诊胃镜在PCI术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诊治中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 内窥镜 急诊胃镜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上消化道出血
原文传递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推送管辅助胆道活检对胆管恶性狭窄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培学 杨芬 +3 位作者 张军 王正峰 苗龙 谭小平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3期289-293,共5页
目的观察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应用推送管辅助行胆道活检的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探讨其诊断胆管恶性狭窄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2年12月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诊治的104例胆管恶性狭窄... 目的观察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应用推送管辅助行胆道活检的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探讨其诊断胆管恶性狭窄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2年12月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诊治的104例胆管恶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104例中56例ERCP术中行推送管辅助胆道活检者为观察组,48例行SpyGlass胆道镜活检者为对照组,2组活检后均放置胆管支架或行鼻胆管引流治疗。记录2组术后48 h轻、中、重度胰腺炎及胆管炎、胆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活检组织病理结果。活检组织病理未明确诊断者术后随访6个月,综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影像学检查、再次胆道镜活检、手术治疗等情况进行临床诊断。比较2组性别比例、年龄、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肝硬化)、狭窄部位、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比率、活检标本数量、活检总明确诊断率及肝门部、胆总管中上段、胆总管下段狭窄明确诊断率、胆管癌检出率。结果(1)观察组EST比率(69.64%)低于对照组(100.00%)(χ^(2)=15.269,P<0.001),活检标本数量[4(1,7)块]多于对照组[3(1,6)块](χ^(2)=3.325,P<0.001),年龄,性别比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肝硬化比率及狭窄部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56例中47例(83.93%)活检明确诊断,对照组48例患者中42例(87.50%)活检明确诊断,2组活检总明确诊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7,P=0.605)。观察组肝门部(76.47%)、胆总管中上段(87.50%)、胆总管下段(86.67%)狭窄明确诊断率与对照组(86.67%、94.45%、80.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527,P=0.659;χ^(2)=0.562,P=0.623;χ^(2)=0.232,P=0.500)。(3)观察组临床诊断胆管癌48例中44例(91.67%)胆道活检诊断为胆管癌,对照组临床诊断胆管癌47例中42例(89.36%)胆道活检诊断为胆管癌,2组胆道活检胆管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74)。(4)2组术后均无重度胰腺炎、胆道出血、穿孔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术后发生轻度胰腺炎3例,中度胰腺炎1例,胆管炎2例;对照组发生轻度胰腺炎2例,中度胰腺炎2例,胆管炎5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0.71%)与对照组(18.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52,P=0.245)。结论ERCP术中推送管辅助下胆道活检诊断胆管恶性狭窄的效能与SpyGlass胆道镜相近,可减少术中EST,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胆道狭窄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胆道活检 SpyGlass胆道镜 推送管辅助
原文传递
肠道菌群在慢性便秘发病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谢瑶 李杰 谭小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159-162,共4页
慢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负担沉重的胃肠道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明确,但大量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可能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慢性便秘的发病。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失衡,促进肠道蠕动和胃肠动力恢复治疗慢性便秘,肠道微生态治疗在临床上应用... 慢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负担沉重的胃肠道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明确,但大量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可能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慢性便秘的发病。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失衡,促进肠道蠕动和胃肠动力恢复治疗慢性便秘,肠道微生态治疗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本综述将总结国内外关于肠道菌群在慢性便秘发病机制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便秘 肠道菌群 机制 短链脂肪酸 5-羟色胺 益生菌 菌群移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