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普通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外国文学教学 被引量:1
1
作者 丁世忠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137-140,共4页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普通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外国文学课程,传统教学方法难以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针对外国文学所具有的异质文化性质和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名家名作多的特点,在教学中交互运用讨论法和比较法,充分发挥学生...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普通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外国文学课程,传统教学方法难以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针对外国文学所具有的异质文化性质和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名家名作多的特点,在教学中交互运用讨论法和比较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文学教学 讨论法 比较法
下载PDF
文化相对主义视野与人道主义情怀——论马丽华“走过西藏”系列散文 被引量:2
2
作者 韦济木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4-117,共4页
作为一个在西藏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西部散文代表性作家,马丽华于1994年以"走过西藏"为总题出版了《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藏东红山脉》系列作品,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和好评。她以文化相对主义视角和人道主... 作为一个在西藏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西部散文代表性作家,马丽华于1994年以"走过西藏"为总题出版了《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藏东红山脉》系列作品,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和好评。她以文化相对主义视角和人道主义情怀,全面、深刻、真切地反映了西藏的民情风俗、历史文化、现实人生。研究她的散文作品,有助于我们思考和谐发展,思考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丽华 散文 “走过西藏” 文化相对主义 人道主义
下载PDF
师范实习生语文课堂提问之误区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科 《文教资料》 2008年第19期176-177,共2页
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实习生在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中常会出现"脱轨"之间、"堆积"之间、过"深"之间和"欺骗"之间等现象.作为培训单位和培训者可以采取强化实习生新课程理念、授之以课堂提问之基础理... 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实习生在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中常会出现"脱轨"之间、"堆积"之间、过"深"之间和"欺骗"之间等现象.作为培训单位和培训者可以采取强化实习生新课程理念、授之以课堂提问之基础理论及引领实习生自主探究的方式,以提升实习生的课堂提问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生 课堂提问 误区 对策
下载PDF
土家族作家林照文“乌江系列小说”论
4
作者 肖太云 《沧桑》 2009年第3期243-244,共2页
林照文是乌江流域一位有特色的土家族作家,他的乌江系列小说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与民族特色。本文紧扣自然风情、民俗民情、文化人文三个关键词来论述林照文小说的乌江特色和土家情结。林照文的作品具有乌江的阳刚之气、执著的土家情感。
关键词 林照文 乌江系列小说 自然风情 民俗民情 文化人文
下载PDF
《远离尘嚣》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矛盾性 被引量:17
5
作者 丁世忠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6-124,共9页
哈代在《远离尘嚣》中以其生动的风景描写与丰满的艺术形象提出了独特的生态伦理思想:强调自然的非工具性价值,认为大自然存在物具有内在的生命目的性;提倡关爱动物的生命;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无论在当时还是在今天,这些思想都具有... 哈代在《远离尘嚣》中以其生动的风景描写与丰满的艺术形象提出了独特的生态伦理思想:强调自然的非工具性价值,认为大自然存在物具有内在的生命目的性;提倡关爱动物的生命;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无论在当时还是在今天,这些思想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其生态伦理思想也具有矛盾性:有的时候表明作家对自然的工具性价值过分看重,有的时候存在一种过分重视个人感受而轻视动物感受的倾向,有的时候独到地表现了命运对人的影响,却没有探究背后的生态原因。其生态伦理思想的矛盾性,值得我们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代 《远离尘嚣》 人与自然 人与动物 生态伦理 矛盾性
下载PDF
乌江流域古代移民与文化多样性述论 被引量:7
6
作者 彭福荣 黎燕敏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72-77,共6页
乌江流域是汉、土家、苗、彝、侗、回、布依、仡佬、水和白等族聚居的区域,古代自然移民、政治移民和军事移民造成乌江流域文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以儒释道为主体的汉文化和灿烂丰富的民族文化。乌江流域古代移民与文化多样性有鲜明的... 乌江流域是汉、土家、苗、彝、侗、回、布依、仡佬、水和白等族聚居的区域,古代自然移民、政治移民和军事移民造成乌江流域文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以儒释道为主体的汉文化和灿烂丰富的民族文化。乌江流域古代移民与文化多样性有鲜明的特点:一是古代移民的过程即是文化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多样化的文化就是古代移民的必然结果;二是政治因素对乌江流域文化多样性的形成有巨大作用;三是汉文化教育是乌江流域多样文化被汉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江 移民 文化 多样性 特点
下载PDF
曹植《白马篇》对魏晋南北朝游侠及游侠诗的导向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陶春林 马晶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8-135,共8页
曹植《白马篇》历来被认为是诗人前期的作品,但这种说法没有提出有力证据。通过对曹植生活时期民族关系的考查,可认为赵幼文先生提出的创作于后期的看法是成立的。由于创作时间的特殊性,其主题也应理解为曹植悔过自新的诗化表现。这首... 曹植《白马篇》历来被认为是诗人前期的作品,但这种说法没有提出有力证据。通过对曹植生活时期民族关系的考查,可认为赵幼文先生提出的创作于后期的看法是成立的。由于创作时间的特殊性,其主题也应理解为曹植悔过自新的诗化表现。这首诗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游侠和游侠诗发生了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白马篇》 游侠 游侠诗 导向
下载PDF
对死亡的追问和对永生的祈愿———再论《荒原》的死亡意识 被引量:2
8
作者 包礼祥 丁世忠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6-88,共3页
艾略特的《荒原》所渲染的死亡意识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概括力,既展示了西方社会人们精神世界的荒芜,也体现了作者对人类终极意义的思考。作品所表现的死亡不是生命存在的否定形式,而是现代人实现形而上的生命永恒和形而下的灵魂救赎的... 艾略特的《荒原》所渲染的死亡意识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概括力,既展示了西方社会人们精神世界的荒芜,也体现了作者对人类终极意义的思考。作品所表现的死亡不是生命存在的否定形式,而是现代人实现形而上的生命永恒和形而下的灵魂救赎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原》 死亡 救赎 永生
下载PDF
论《远离尘嚣》的生态和谐观 被引量:6
9
作者 丁世忠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5-117,共3页
《远离尘嚣》中的自然是一个和谐、宁静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生态系统,是人类立足的根基和心灵的栖息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实现生态和谐的途径,只有尊重自然、亲近自然、理解自然、敬畏生命,才能实现人类在自然中的诗意栖居。而生态和谐的... 《远离尘嚣》中的自然是一个和谐、宁静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生态系统,是人类立足的根基和心灵的栖息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实现生态和谐的途径,只有尊重自然、亲近自然、理解自然、敬畏生命,才能实现人类在自然中的诗意栖居。而生态和谐的根本是人类精神生态的和谐,即人自身理智与情感的平衡、物质追求的简单化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化以及利他化的道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离尘嚣》 自然生态 人与自然 精神生态 和谐观
下载PDF
对汉语言课程教学改革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雅丽 邵晶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171-172,共2页
汉语言课程蕴涵了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和语言能力教育的资源,目前这类课程在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方面存在严重缺失,多门课程的设置并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汉语言课程必须实施教学改革,应该在传授知识、构建学科体... 汉语言课程蕴涵了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和语言能力教育的资源,目前这类课程在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方面存在严重缺失,多门课程的设置并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汉语言课程必须实施教学改革,应该在传授知识、构建学科体系之同时,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心智的开发,担负起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和语言实践创新能力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课程 教学改革 人文素质教育 语言运用能力
下载PDF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疯癫形象”探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俊飞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4-67,共4页
《现代汉语词典》将“疯癫”定义为:“神经错乱;精神失常”,这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解。法国著名学者福柯《疯癫与文明》一书,通过对疯癫认识史的梳理,认为“疯癫”不仅仅是一种精神病变.更是文明或文化的产物。“疯癫不是一种疾病.... 《现代汉语词典》将“疯癫”定义为:“神经错乱;精神失常”,这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解。法国著名学者福柯《疯癫与文明》一书,通过对疯癫认识史的梳理,认为“疯癫”不仅仅是一种精神病变.更是文明或文化的产物。“疯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随时间而变的异己感”.一般是与人的弱点、梦幻和错觉相联系。疯癫者通常在生活中或遭遇人生变故、或遭受压迫打击、或大喜大悲过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疯癫与文明》 四大悲剧 莎士比亚 《现代汉语词典》 形象 精神失常 著名学者 认识史
下载PDF
近十年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研究的回顾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良品 崔莉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9-116,共8页
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研究,肇始于民国时期。在近10年的研究中,其成果较为集中地体现在专(编)著、史志资料、学术论文等三类上。该地区教育的历史研究是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官学教育、社学教育、义学教育等方面。而在该流域民... 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研究,肇始于民国时期。在近10年的研究中,其成果较为集中地体现在专(编)著、史志资料、学术论文等三类上。该地区教育的历史研究是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官学教育、社学教育、义学教育等方面。而在该流域民族教育的现实研究方面,学者们不仅注重教育现状及问题的研究,而且更加重视寻找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笔者以为,乌江流域民族教育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如对少数民族传统教育研究不够、不关注教育生态环境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期 乌江流域 民族 教育 研究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小说对“教育救国”的想象和叙述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江元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4-77,共4页
中国现代小说"教育救国"理想叙事以《虹》为转折点,形成向内和向外两种不同的叙述视角,勾勒出知识分子由浪漫自信到迷惘怀疑,由启蒙大众的拯救者到需要改造的自救者、沉沦者、自新者的精神轨迹。"教育救国"理想叙... 中国现代小说"教育救国"理想叙事以《虹》为转折点,形成向内和向外两种不同的叙述视角,勾勒出知识分子由浪漫自信到迷惘怀疑,由启蒙大众的拯救者到需要改造的自救者、沉沦者、自新者的精神轨迹。"教育救国"理想叙事围绕民族精神品格重建在普通民众和知识分子两个层面展开的民族国家想象既各有侧重,又有明显的共性。"教育救国"理想的否定叙事揭示了知识分子不断失去自我而认同大众的命运悲剧,以及现代作家创作的现实功利化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小说 “教育救国”理想 精神特征 “民族国家”想象 否定叙事
下载PDF
“时光老人”:难以驾驭的现代灵魂——“小说家哈代为何不写小说”刍议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俊飞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4期122-127,共6页
哈代小说封笔之作《无名的裘德》中的"时光老人",是英国农村变革过程中裂变出来的一个新人形象,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开拓意义。然而,在表现这一形象时,暴露了作者小说创作上的局限性。准确认识和定位如"时光老人"这... 哈代小说封笔之作《无名的裘德》中的"时光老人",是英国农村变革过程中裂变出来的一个新人形象,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开拓意义。然而,在表现这一形象时,暴露了作者小说创作上的局限性。准确认识和定位如"时光老人"这样的新人与新的价值观念,寻找恰当的文学形式以表现他们,从而延展自己的题材库,这对哈代继续小说创作构成了严峻的挑战。这是哈代小说创作在《无名的裘德》后难以为继中不应该被忽视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代 时光老人 现代精神 困境
下载PDF
“技艺”在西方语境中的构成及研究可能性——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仁成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3-65,共3页
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的对立促使人们将思考的目光投向了古希腊。在古希腊语境中,"技艺"一词典型地体现了技术与艺术之间由浑融统一到分化对立的原初状态。因此,对于"技艺"一词首先作语义及系统上的理清非常必要。这... 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的对立促使人们将思考的目光投向了古希腊。在古希腊语境中,"技艺"一词典型地体现了技术与艺术之间由浑融统一到分化对立的原初状态。因此,对于"技艺"一词首先作语义及系统上的理清非常必要。这种语义与语用分析为我们客观描述古希腊的技艺观找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意在明确具体地描绘出:现代知识体系在西方文化源泉之一的古希腊文化中如何由最初的浑融统一最终走向了分化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希腊 技艺 定义 描述
下载PDF
视像化叙事:实验戏剧与电子游戏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欣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3-115,共3页
实验戏剧与电子游戏采用视像化叙事模式,但实验戏剧更多地采用形体动作的蒙太奇式展示来达到,而电子游戏则通过制造宏大的场面景观而产生一种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在这一叙事模式下,电子游戏的景观场面过多地对物进行堆砌,强调对物的感觉... 实验戏剧与电子游戏采用视像化叙事模式,但实验戏剧更多地采用形体动作的蒙太奇式展示来达到,而电子游戏则通过制造宏大的场面景观而产生一种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在这一叙事模式下,电子游戏的景观场面过多地对物进行堆砌,强调对物的感觉;而实验戏剧则更多是强调对物的感觉表达。在叙事策略上电子游戏与实验戏剧都运用一种空间叙事与无中心叙事,从而形成一种效果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像化叙事 形体 奇观 空间 无中心 效果
下载PDF
当代中国实验性话剧文体的电影化倾向 被引量:4
17
作者 袁联波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8-112,共5页
电影等"非戏剧"因素的介入,使当代中国实验性话剧在充分吸收利用这些文体资源的基础上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文体规范。电影化倾向是当代中国实验话剧文体实验性的一个重要体现,主要表现为电影式的镜头化叙事、蒙太奇结构方式和... 电影等"非戏剧"因素的介入,使当代中国实验性话剧在充分吸收利用这些文体资源的基础上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文体规范。电影化倾向是当代中国实验话剧文体实验性的一个重要体现,主要表现为电影式的镜头化叙事、蒙太奇结构方式和视觉逻辑等。电影化倾向给当代中国实验性话剧文体带来一些新鲜而生动的特质:"空间的能动性"、表演的细腻性和瞬间感受性以及视听性的增强和文学性的弱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话剧 电影化倾向 文体 当代中国
下载PDF
经典重评——《妻妾成群》再阐释 被引量:3
18
作者 蒋建强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14-15,共2页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坛,风起云涌,波诡云谲。而今,那个喧嚣的年代似乎正渐行渐远。苏童作为当时文学浪潮的一员,其作品正穿越时间的烟尘,放射出神奇玄妙、意蕴悠长的光芒。对苏童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妻妾成群》进行再阐释,似乎也...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坛,风起云涌,波诡云谲。而今,那个喧嚣的年代似乎正渐行渐远。苏童作为当时文学浪潮的一员,其作品正穿越时间的烟尘,放射出神奇玄妙、意蕴悠长的光芒。对苏童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妻妾成群》进行再阐释,似乎也就成为一次必然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读经典 苏童 《妻妾成群》 再阐释
下载PDF
生态主义悲剧的现代启示——谈奥尼尔名剧《毛猿》 被引量:2
19
作者 康建兵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5-57,共3页
美国悲剧大师尤金·奥尼尔的《毛猿》通常被认为是剧作家“极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而享誉世界。奥尼尔一生执著于探索人的精神归属和宗教关怀.同时又常将视角聚焦在大海和陆地的冲突主题上,《毛猿》恰是对这些主题的绝妙彰显。
关键词 《毛猿》 奥尼尔 现代启示 生态主义 悲剧 表现主义 宗教关怀 人的精神
下载PDF
战争文化心理导致的人生悲剧——论董立勃的西部垦荒小说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静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1期94-97,共4页
关键词 长篇小说 人生悲剧 文化心理 战争时期 董立勃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垦荒 西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