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奥美拉唑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树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1-53,共3页
研究发现,在硝酸介质中,Ce(Ⅳ)氧化连二亚硫酸钠产生较弱的化学发光,奥美拉唑可以大大增强此发光,由此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奥美拉唑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该法的线性范围为0.3~10mg·L^-1,检出限(3d)为0.... 研究发现,在硝酸介质中,Ce(Ⅳ)氧化连二亚硫酸钠产生较弱的化学发光,奥美拉唑可以大大增强此发光,由此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奥美拉唑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该法的线性范围为0.3~10mg·L^-1,检出限(3d)为0.16mg·L^-1,对3.0mg·L^-1的奥美拉唑连续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5%。用该法测定了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连二亚硫酸钠 奥美拉唑
下载PDF
流动注射-抑制化学发光法测定泮托啦唑钠
2
作者 张淑琼 郭鉴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6-219,共4页
在多聚磷酸钠的弱碱性介质中,泮托啦唑钠对二价铜离子—过氧化氢—RhB(罗丹明B)化学发光体系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且发光信号的降低值(△I)与泮托啦唑的浓度在0.3-1.0μg.mL-1和1.0-8.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泮托啦... 在多聚磷酸钠的弱碱性介质中,泮托啦唑钠对二价铜离子—过氧化氢—RhB(罗丹明B)化学发光体系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且发光信号的降低值(△I)与泮托啦唑的浓度在0.3-1.0μg.mL-1和1.0-8.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泮托啦唑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抑制分析法.方法的检出限为0.15μg.mL-1.对5.0μg.mL-1的泮托啦唑连续进行11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4.72%.该方法成功用于粉针剂中泮托啦唑钠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流动注射 沣托啦唑钠
下载PDF
荧光法测定某些蒽环类抗生素 被引量:4
3
作者 胡蓉 杨琼 +1 位作者 张书然 杨季冬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11-415,I0001,共6页
目的建立高灵敏度的间接荧光法测定蒽环类抗生素的新方法。方法在适当的缓冲介质中,柔红霉素(daunombicin,DNR)、多柔比星(doxombicin,DOX)和米托蒽醌(mitoxantrone,MXT)等蒽环类抗生素能将无荧光的Ce(Ⅳ)离子还原成能发射... 目的建立高灵敏度的间接荧光法测定蒽环类抗生素的新方法。方法在适当的缓冲介质中,柔红霉素(daunombicin,DNR)、多柔比星(doxombicin,DOX)和米托蒽醌(mitoxantrone,MXT)等蒽环类抗生素能将无荧光的Ce(Ⅳ)离子还原成能发射特征荧光的Ce(Ⅲ)离子。加入三磷酸钠,可使体系的荧光强度大大增强。且增强的特征荧光(AF)与蒽环类抗生素浓度在一定范围内线性相关。结果3种蒽环类抗生素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0.043~3.0μg/ml和12.8ng/ml(DNR);0.045~3.0μg/ml和13.4ng/ml(DOX);0.022—2.8μg/ml和6.5ng/ml(MXT)。结论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快速。用于尿液和血清样品中的MXT的分析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度法 蒽环类抗生素 Ce(Ⅳ) 三磷酸钠
下载PDF
偏最小二乘-同步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两种蒽环类抗生素 被引量:3
4
作者 胡蓉 杨琼 +1 位作者 张书然 杨季冬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2-65,共4页
将偏最小二乘法(PIS)用于同步荧光光谱严重重叠的多柔比星(doxorubicin,D0X)和柔红霉素(daunombicin,DNR)两组分混合体系进行波谱解析,建立了该混合体系含量同时测定的新方法。在pH3.45 B—R缓冲溶液中,波长差△A=55nm时,... 将偏最小二乘法(PIS)用于同步荧光光谱严重重叠的多柔比星(doxorubicin,D0X)和柔红霉素(daunombicin,DNR)两组分混合体系进行波谱解析,建立了该混合体系含量同时测定的新方法。在pH3.45 B—R缓冲溶液中,波长差△A=55nm时,用测得的25个混合标样的同步荧光原始光谱、一阶导数光谱值建立模型。DOX和DNR在质量浓度为0.05~3.0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所建立的测定二者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97和0.990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0%和101.4%;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1400和0.1395;预测相对标准误差(SEP)分别为0.1541和0.1525。该方法可应用于尿液样品的分析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最小二乘法 同步荧光光谱 蒽环类抗生素
下载PDF
氯酚红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吡格列酮 被引量:3
5
作者 秦宗会 沈光明 +1 位作者 刘於生 罗华生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18,共4页
在pH9.40的Britton-Robinson广泛缓冲溶液中,氯酚红与盐酸吡格列酮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其最大褪色波长位于570 nm处,最大增色波长位于434 nm处。盐酸吡格列酮的浓度分别在1.3×10^-6-1.1×10^-5mol/L和1.5×10^-6-1.2×... 在pH9.40的Britton-Robinson广泛缓冲溶液中,氯酚红与盐酸吡格列酮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其最大褪色波长位于570 nm处,最大增色波长位于434 nm处。盐酸吡格列酮的浓度分别在1.3×10^-6-1.1×10^-5mol/L和1.5×10^-6-1.2×10^-5mol/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4.29×10^4L.mol^-1.cm^-1和1.47×104L.mol^-1.cm^-1,检出限分别为3.50×10^-7mol/L和6.54×10^-7mol/L,回收率为100.8%-101.4%(血样)、99.3%-99.8%(混合样)、98.1%-98.6%(尿样)。方法已用于血样、尿样和混合样中盐酸吡格列酮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酚红 盐酸吡格列酮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卤代荧光素与西布曲明相互作用的共振散射光谱特征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周尚 杨季冬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58-1061,共4页
利用共振瑞利散射法,研究了乙基曙红、赤鲜红和荧光桃红3种卤代荧光素与盐酸西布曲明的相互作用,发现这3种卤代荧光素与盐酸西布曲明形成了离子缔合物,产生强烈的共振瑞利散射信号,其最大散射峰分别位于316、573和370nm;考察了适... 利用共振瑞利散射法,研究了乙基曙红、赤鲜红和荧光桃红3种卤代荧光素与盐酸西布曲明的相互作用,发现这3种卤代荧光素与盐酸西布曲明形成了离子缔合物,产生强烈的共振瑞利散射信号,其最大散射峰分别位于316、573和370nm;考察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及共存物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盐酸西布曲明的浓度与共振瑞利散射强度成正比,其线性范围分别是0.1~4.2mg·L^-1(乙基曙红-盐酸西布曲明体系)、0.09-6.0mg·L^-1(赤鲜红-盐酸西布曲明体系)、0.06~3.0mg·L^-1(荧光桃红-盐酸西布曲明体系),其检出限分别为32、28和21μg·L^-1;在赤鲜红-盐酸西布曲明体系中,573nm处的共振散射光谱偏振度P为0.95,表明体系的共振散射光谱主要由散射光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布曲明 卤代荧光素 共振瑞利散射
下载PDF
夜蓝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七叶皂苷钠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祥洪 杨季冬 +1 位作者 刘绍璞 刘忠芳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6-660,共5页
在pH值为4.5—5.5的BR缓冲溶液中,七叶皂苷钠(SA)阴离子与夜蓝(NB)阳离子反应,形成1:1的离子缔合物并引起共振瑞利光散射(RRS)急剧增强和产生新的RRS。最大散射波长位于416nm处.并且七叶皂苷钠质量浓度在0.025~20×10^... 在pH值为4.5—5.5的BR缓冲溶液中,七叶皂苷钠(SA)阴离子与夜蓝(NB)阳离子反应,形成1:1的离子缔合物并引起共振瑞利光散射(RRS)急剧增强和产生新的RRS。最大散射波长位于416nm处.并且七叶皂苷钠质量浓度在0.025~20×10^-6g/mL范围内与散射强度(△I)呈线性关系,用于七叶皂苷钠分析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检出限为7.5×10^-9g/mL。研究了适宜的分析条件和影响因素,共存物质的影响研究表明,方法的选择性较好,可满足针剂、片剂及尿液中七叶皂苷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皂苷钠 夜蓝 共振瑞利散射
下载PDF
1-萘甲膦酸改性氧化锆固定相分离芳胺类化合物的色谱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淑琼 李烃 +2 位作者 邹凤平 余琼卫 冯钰锜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研究了一些芳胺类化合物在1-萘甲膦酸改性氧化锆固定相上的色谱行为。分别考察了流动相中甲醇含量、缓冲液pH值和离子强度等对芳胺类化合物色谱保留的影响,并对这类化合物在该固定相上的保留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芳胺类化合物... 研究了一些芳胺类化合物在1-萘甲膦酸改性氧化锆固定相上的色谱行为。分别考察了流动相中甲醇含量、缓冲液pH值和离子强度等对芳胺类化合物色谱保留的影响,并对这类化合物在该固定相上的保留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芳胺类化合物在该固定相上表现出反相和阳离子交换的混合保留模式。以pH 10.1的Tris-甲醇(60/40,V/V)溶液为流动相,在1-萘甲膦酸改性氧化锆固定相上成功分离了间苯二胺、邻甲苯胺、N-甲苯胺、对硝基苯胺、邻硝基苯胺和α-甲萘胺6种芳胺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胺类化合物 1-萘甲膦酸 氧化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