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族群融合与社会整合:清代武陵山区移民社会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龚义龙 《铜仁学院学报》 2017年第7期31-41,共11页
武陵山区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历来倍受民族学研究者关注。武陵山区的汉族移民群体、旧籍居民群体、旧籍居民与移民的融合、武陵山区的社会整合是武陵少数民族地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族群融合与社会整合角度,分析武陵山区旧籍居民... 武陵山区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历来倍受民族学研究者关注。武陵山区的汉族移民群体、旧籍居民群体、旧籍居民与移民的融合、武陵山区的社会整合是武陵少数民族地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族群融合与社会整合角度,分析武陵山区旧籍居民、清代武陵山区移民社会形成、武陵山区"方言岛"、旧籍居民与移民土地占有与分解、围绕土地资源占有发生的纠纷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融合 社会整合 清代 武陵山区 移民社会
下载PDF
改土归流后武陵民族地区的土地争讼及其治理 被引量:1
2
作者 莫代山 王希辉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3-70,共8页
由于人口大规模流入,改土归流后武陵民族地区人地关系发生巨大变化,导致土地争讼日益增多且复杂化,这是资源竞争的集中体现,主要由土司时期遗留争端、地方豪族欺压移民、契约意识不强、唆讼等四种方式引发。土地争讼加剧了民众的行为失... 由于人口大规模流入,改土归流后武陵民族地区人地关系发生巨大变化,导致土地争讼日益增多且复杂化,这是资源竞争的集中体现,主要由土司时期遗留争端、地方豪族欺压移民、契约意识不强、唆讼等四种方式引发。土地争讼加剧了民众的行为失范,加重了民众负担,给吏役剥削压榨民众提供了契机。官方通过止讼、治吏、发挥民间精英和乡规民约作用、宣传“息讼”思想等措施治理土地争讼,取得了积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土归流 武陵民族地区 土地争讼
下载PDF
乾嘉移民与武陵山区人口结构革命 被引量:2
3
作者 龚义龙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0-138,共9页
改土归流前,武陵山区户口数量相对于周边地区偏低。伴随着清雍正乾隆年间"改流设府"、高产作物的大力引种以及土地政策的调整与推动,武陵山区迎来移民浪潮即乾嘉移民。乾嘉移民不仅带来了武陵山区户口猛增,而且还从根本上改... 改土归流前,武陵山区户口数量相对于周边地区偏低。伴随着清雍正乾隆年间"改流设府"、高产作物的大力引种以及土地政策的调整与推动,武陵山区迎来移民浪潮即乾嘉移民。乾嘉移民不仅带来了武陵山区户口猛增,而且还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籍居民和外来移民的人口比例,总体上说,旧籍居民和移民的比例大约为39. 32%、60. 56%。移民与旧籍居民比例的变化,以及伴随而来的经济结构、婚姻家庭、文化教育、生活习俗的变化,正是武陵山区"人口结构革命"的重要内容,也是武陵山区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具体而生动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嘉移民 武陵山区 人口结构革命
下载PDF
传统文化视域下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研究--以来凤县舍米湖村为研究对象 被引量:4
4
作者 龚志祥 李珊珊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39-45,142,共8页
这里以独具传统土家文化摆手舞特色的来凤县舍米湖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的创建活动为研究个案,分析传统文化模式下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总结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中的可喜成绩和不足之处,并就传统文化模式下... 这里以独具传统土家文化摆手舞特色的来凤县舍米湖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的创建活动为研究个案,分析传统文化模式下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总结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中的可喜成绩和不足之处,并就传统文化模式下如何将保护民族文化与发展经济协调统一进行若干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舍米湖村 特色文化保护
下载PDF
明末农民起义军余部在武陵山区的“消失”与身份“暴露”
5
作者 龚义龙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24-31,共8页
康熙三年(1664年),刘体纯、郝摇旗、李来亨等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或死或降,其部众散入巴山、巫山、武陵山区,长江、清江沿岸,不知所终。散入这些山区的农民起义军余部及其后裔,隐姓埋名,纂修族谱和口头传述,没留下任何曾经是起义军的&qu... 康熙三年(1664年),刘体纯、郝摇旗、李来亨等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或死或降,其部众散入巴山、巫山、武陵山区,长江、清江沿岸,不知所终。散入这些山区的农民起义军余部及其后裔,隐姓埋名,纂修族谱和口头传述,没留下任何曾经是起义军的"把柄"。四百多年来,基本上没有人在意,极少有人去考察明末农民起义军余部的踪迹。利用"方言岛"理论、移民的本土化理论,通过梳理农民起义军余部在巫武山区最后活动的情况,可以认定清江中游存在一支明末农民起义军部众的后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农民起义军余部 巴山 巫山 武陵山区 消失与暴露
下载PDF
两宋王朝的民族观及其对大理国的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雷信来 葛荃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4-107,共4页
北宋初期君主基于历史经验教训和本朝客观实际,采取"守内虚外"的基本国策,在民族关系上奉行"重北轻南"的政策,这决定了北宋王朝对西南地区的大理国必然采取战略收缩。继北宋之后的南宋王朝对大理国的政治态度更加... 北宋初期君主基于历史经验教训和本朝客观实际,采取"守内虚外"的基本国策,在民族关系上奉行"重北轻南"的政策,这决定了北宋王朝对西南地区的大理国必然采取战略收缩。继北宋之后的南宋王朝对大理国的政治态度更加疏离。两宋王朝持守的民族观及其对大理国的策略,需要从历史主义视角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宋王朝 大理国 民族观
下载PDF
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新进展:何侍昌新著《涪陵榨菜文化研究》评介
7
作者 王希辉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131-133,共3页
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代先民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产物。在滚滚历史长河中,我国历代先民不断探索、发现并创造出富有地域特色和族群特色的饮食文化,汇聚形成了特色各异、美味可口的"舌尖上的中... 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代先民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产物。在滚滚历史长河中,我国历代先民不断探索、发现并创造出富有地域特色和族群特色的饮食文化,汇聚形成了特色各异、美味可口的"舌尖上的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饮食文化 文化研究 涪陵榨菜 评介 改造自然 地域特色 历史
下载PDF
也谈李绍明先生与武陵民族走廊研究——兼与赵心宪教授商榷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希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0-35,共6页
李绍明先生在《论武陵民族区与民族走廊研究》一文中明确提出"武陵民族区"的民族学概念,并由此引发关于"武陵民族区"与"武陵民族走廊"的学术争鸣。经考证,李绍明先生对"武陵民族走廊"这一重要... 李绍明先生在《论武陵民族区与民族走廊研究》一文中明确提出"武陵民族区"的民族学概念,并由此引发关于"武陵民族区"与"武陵民族走廊"的学术争鸣。经考证,李绍明先生对"武陵民族走廊"这一重要学术话语有一个逐渐接受、完善和发展的缓慢演变过程。在李绍明先生看来,推动武陵民族走廊研究就要重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多学科协同综合研究,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切实为武陵山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李绍明先生的积极倡导和学术界的共同努力下,武陵民族走廊的理论建构和学术实践取得了较为丰富的学术成果,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绍明先生 武陵民族走廊 学术争鸣
原文传递
历史上滇藏地区对中央王朝的认同何以可能之新探 被引量:1
9
作者 雷信来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2-148,共7页
历史时期滇藏地区均属于中华大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与中原王朝的交流互动系古代中国不同地区或不同政权之间的交往联络。换句话说,这是古代中国内部的政治生态式样。考察历史上滇藏地区与中原王朝关系发展的来龙去脉,可以发现滇藏... 历史时期滇藏地区均属于中华大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与中原王朝的交流互动系古代中国不同地区或不同政权之间的交往联络。换句话说,这是古代中国内部的政治生态式样。考察历史上滇藏地区与中原王朝关系发展的来龙去脉,可以发现滇藏地区所以认同中央王朝是有深刻原因的:地缘环境上的亲缘关系是滇藏地区认同中央王朝的自然因素,文化向心力是滇藏地区认同中央王朝的诱致因素,民族间的"三交"是滇藏地区认同中央王朝的基本因素,经济交往是滇藏地区认同中央王朝的决定因素,行政管辖是滇藏地区认同中央王朝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藏地区 边疆民族 中央政权 认同
下载PDF
一战期间华法教育会在云南招工失败的经过、原因及启示
10
作者 吴兴德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2-153,共12页
一战期间,华法教育会曾接受法国政府委托,到云南招募华工赴欧从事战地后勤工作。据当时媒体报道,华法教育会成功招致五千名工人送往法国。但北洋政府外交部档案显示,招工行动开始不久即被云南省政府查禁,实际上完全失败了。华法教育会... 一战期间,华法教育会曾接受法国政府委托,到云南招募华工赴欧从事战地后勤工作。据当时媒体报道,华法教育会成功招致五千名工人送往法国。但北洋政府外交部档案显示,招工行动开始不久即被云南省政府查禁,实际上完全失败了。华法教育会的招工行动本为国民党要人领导,又为中法政府所支持,唐继尧当政的云南省政府查禁该行动,与其面临的复杂局势密不可分。从国内方面来讲,唐继尧为巩固地方割据,既要防范国民党势力的渗透,又要对抗段祺瑞政权的威胁;从国际方面而言,法、英长期侵略云南,而德、日为图谋分裂中国而暗中支持护国起义,唐继尧政权总体上亲近德、日,疏远法、英,故不支持为法、英阵营招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教育会 云南 招工 一战
下载PDF
伊格尔顿自然生态观及其实践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兴德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1-39,共9页
伊格尔顿以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为武器,反驳"马克思主义不能指导环保主义"的错误观点,并站在心忧人类前途命运的高度,阐发其对当今世界生态危机根源和出路的深刻思考。伊格尔顿认为,资本主义不仅是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还是全... 伊格尔顿以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为武器,反驳"马克思主义不能指导环保主义"的错误观点,并站在心忧人类前途命运的高度,阐发其对当今世界生态危机根源和出路的深刻思考。伊格尔顿认为,资本主义不仅是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还是全球社会危机的总根源。与西方社会唱衰马克思主义的主流论调不同,伊格尔顿坚信马克思主义及其生态理论没有过时,社会主义才是实现生态和谐、解决全球危机的根本之道。我们应该辩证看待伊格尔顿自然生态观的科学性和局限性,并吸收其正确观点为我所用,为推动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格尔顿 自然生态观 实践意义
原文传递
李大钊社会形态观的形成及其与唯物史观的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兴德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1-69,共9页
李大钊在对中外各种社会形态理论学习和比较的过程中,逐步走进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并将其运用于'观察国家命运'、动员社会主义革命。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后,李大钊在开展史学理论研究和教育时,集中介绍和评判西方史学思想中的社... 李大钊在对中外各种社会形态理论学习和比较的过程中,逐步走进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并将其运用于'观察国家命运'、动员社会主义革命。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后,李大钊在开展史学理论研究和教育时,集中介绍和评判西方史学思想中的社会形态理论,借此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论证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在此过程中,李大钊的社会形态观也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理清李大钊社会形态观和唯物史观形成及运用的交错并进的发展过程,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史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社会形态观 唯物史观
原文传递
马克思恩格斯论美国现代化及其启示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明永 吴兴德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0,160,共7页
18世纪英国战胜西欧列强称霸世界,20世纪美国终于取代英国的霸主地位。马克思恩格斯密切关注美国内战后主动国际化以推进现代化的历程,就美国善于发挥资源优势、主动融入世界市场、注重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举措予以肯定,也对资本主义... 18世纪英国战胜西欧列强称霸世界,20世纪美国终于取代英国的霸主地位。马克思恩格斯密切关注美国内战后主动国际化以推进现代化的历程,就美国善于发挥资源优势、主动融入世界市场、注重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举措予以肯定,也对资本主义扩张造成国内阶级矛盾加剧等问题进行了严厉批判。客观理性地认识这些肯定和批判,有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美国现代化 启示
原文传递
重庆彭水《修■刀洞记》考释
14
作者 王希辉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6-109,共4页
发现于重庆彭水向家坝蒙古族村的《修■刀洞记》修刻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不仅对研究重庆清代民族格局与民族关系、地方史与地方文化有重要价值,而且对研究清代散杂居蒙古族历史与文化也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关键词 ■刀洞 《修■刀洞记》 考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