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沙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浅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彭先 柳嘉毅 +1 位作者 夏恩德 严克宇 《湖南畜牧兽医》 2017年第5期23-26,共4页
畜禽养殖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一定比例的病死动物。长期以来养殖环节病死动物采取深埋法、处理窖等传统方式处理,更有甚者随意抛弃病死畜禽,既影响了农村环境卫生,又对动物食品安全带来严重风险。长沙县率先全省采用处理中心加收集点、... 畜禽养殖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一定比例的病死动物。长期以来养殖环节病死动物采取深埋法、处理窖等传统方式处理,更有甚者随意抛弃病死畜禽,既影响了农村环境卫生,又对动物食品安全带来严重风险。长沙县率先全省采用处理中心加收集点、高温干化处理病死动物、残渣资源化利用模式,走出了一条全新的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死畜禽 无害化处理 资源化利用 长沙县
下载PDF
长沙县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2
作者 吴志平 饶弟军 江波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256-257,共2页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有关性病/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湖南省长沙县2家工厂1558名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者对性病/艾滋病病种知晓率为58.8%,性病/艾滋病感染途径的知晓率为67.1%,50.0%的...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有关性病/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湖南省长沙县2家工厂1558名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者对性病/艾滋病病种知晓率为58.8%,性病/艾滋病感染途径的知晓率为67.1%,50.0%的人相信避孕套能预防性病/艾滋病,37.8%的人使用过避孕套。文化程度与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得分均为正相关。结论湖南省长沙县流动人口的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有待提高,健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低文化层次的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病/艾滋病 流动人口 知识 态度 行为
下载PDF
长沙县居民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调查分析
3
作者 饶弟军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110-111,共2页
目的了解长沙县居民血压水平、高血压流行现状和主要危险因素,以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方法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02年该县高血压普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发现确诊高血压270例,临界高血压302例,临界+确诊高血压572例,患病率分别为8.10%、9.... 目的了解长沙县居民血压水平、高血压流行现状和主要危险因素,以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方法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02年该县高血压普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发现确诊高血压270例,临界高血压302例,临界+确诊高血压572例,患病率分别为8.10%、9.06%、17.16%,患病率随年龄增高而上升,男女性别差异不明显。体重指数、家庭史是高血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是长沙县人群的主要疾病之一,需加强社区高血压的管理和教育,防治重点是中老年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患病率 调查
下载PDF
长沙县1998-2007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金梁 《华南预防医学》 2009年第1期55-56,共2页
目的了解长沙县近十年来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今后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长沙县1998-2007年食物中毒统计报表、现场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间共发生食物中毒18起,中毒人数434例,死亡4例,中毒发生以... 目的了解长沙县近十年来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今后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长沙县1998-2007年食物中毒统计报表、现场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间共发生食物中毒18起,中毒人数434例,死亡4例,中毒发生以夏秋季为主,占72.22%,中毒原因以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为主,占50.00%,发生场所以集体食堂、家庭为主。结论制定切实可行的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完善食物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理体系,切实加强集体食堂、家庭聚餐、餐饮服务单位的卫生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1059例村民伤害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5
5
作者 吴志平 饶弟军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430-431,共2页
目的为了解农村居民伤害发生现况及原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湖南省长沙县1 059名农村居民一年中伤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伤害发生率为58.36%,8.88%的农村居民一年中发生2次以上伤害。男性伤害发生率(59.53%),略高于女性(57.09... 目的为了解农村居民伤害发生现况及原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湖南省长沙县1 059名农村居民一年中伤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伤害发生率为58.36%,8.88%的农村居民一年中发生2次以上伤害。男性伤害发生率(59.53%),略高于女性(57.0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及文化程度、不同经济收入水平伤害发生率存在差异并具统计学意义(P<0.005)。12种受伤类型的前3种为跌伤(16.34%)、钝锐器伤(15.86%)、碰伤(10.86%),占伤害总例数的73.79%。伤害致残率3.78‰、死亡率为1.89‰,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为43。并对受伤原因、场所及形式、部位、程度、伤后处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结论应针对伤害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农村居民伤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 发生 居民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