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药师对5例肿瘤患者使用PD-1抑制剂导致心脏毒性案例的分析和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阳洋 李美云 +2 位作者 黄重庆 盛赠美 刘丽华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6期543-548,共6页
目的临床药师探讨程序性死亡蛋白(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导致免疫相关心脏毒性的特点以及临床药师参与PD-1抑制剂治疗实践的模式。方法对PD-1抑制剂所致免疫相关心脏毒性的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PD-1抑制剂不良反... 目的临床药师探讨程序性死亡蛋白(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导致免疫相关心脏毒性的特点以及临床药师参与PD-1抑制剂治疗实践的模式。方法对PD-1抑制剂所致免疫相关心脏毒性的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PD-1抑制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开展药学监护,协助制定不良反应处理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提供药学监护。结果5例免疫相关心脏毒性患者均接受PD-1抑制剂行抗肿瘤治疗,在治疗前无心脏基础疾病,治疗过程中出现心脏标志物的升高,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其他相关对症治疗后,3例患者死亡,2例好转。结论临床药师在工作中需对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行严密监护,为高危患者的早期识别提供临床指导,以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抑制剂 不良反应 心脏毒性 药学监护
下载PDF
PRPF3和CHEK1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梁伟 李娟 +1 位作者 罗中兴 杨晓刚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16-120,共5页
目的研究肝细胞肝癌(HCC)患者组织中前mRNA加工因子3(PRPF3)和检查点激酶1(CHEK1)的表达水平,探讨两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语言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中HC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RPF3和CHEK1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利用免疫组化检测... 目的研究肝细胞肝癌(HCC)患者组织中前mRNA加工因子3(PRPF3)和检查点激酶1(CHEK1)的表达水平,探讨两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语言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中HC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RPF3和CHEK1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利用免疫组化检测该院诊治的86例HCC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RPF3和CHEK1的蛋白表达水平。Spearman秩相关分析癌组织中PRPF3和CHEK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统计学分析癌组织中PRPF3、CHEK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分析PRPF3、CHEK1表达水平与生存预后的关系。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HCC患者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TCGA数据库及免疫组化结果,HCC癌组织中PRPF3、CHEK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癌组织中PRPF3与CHEK1蛋白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07,P<0.001)。不同肿瘤TNM分期、病理分级及肝内转移患者癌组织中PRPF3、CHEK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癌组织中PRPF3、CHEK1阳性表达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PRPF3、CHEK1阴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分化、TNM分期Ⅱ~Ⅲ期、肝内转移、PRPF3和CHEK1阳性表达是肝细胞肝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CC中PRPF3、CHEK1表达水平升高,两者表达水平与肿瘤TNM分期、病理分级及肝内转移有关,是HCC患者不良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前mRNA加工因子3 检查点激酶1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微针贴片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赵聪慧 孙芸琳 +4 位作者 潘松兰 杨朴真 左琴 黄重庆 邹振 《化学传感器》 CAS 2023年第2期19-33,共15页
微针贴片因其具有微创、高集成度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将在下一代生物传感器的个性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生物医学领域,微针贴片可以突破皮肤的角质层障碍,在皮肤中形成数百条可逆微通道,为间质液中生物标志物... 微针贴片因其具有微创、高集成度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将在下一代生物传感器的个性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生物医学领域,微针贴片可以突破皮肤的角质层障碍,在皮肤中形成数百条可逆微通道,为间质液中生物标志物提取分析提供了一种安全、无痛和高效的方式,有望帮助实现更好的个性化医疗保健、远程医疗和早期疾病诊断。在食品检测和植物检测方面,微针贴片的针尖可穿透表面检测样品内部,实现快速可靠的质量评估。近年来有大量研究使用微针贴片进行快速采样和生物标记物的针上定量。该文主要介绍微针的制备方法以及微针贴片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针贴片 生物标志物 间质液 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阿片类药物不同使用方式治疗癌痛的临床效果及癌痛与细胞因子的关系分析
4
作者 盛赠美 杨晓刚 +2 位作者 黄重庆 李志芳 杜祯 《当代医学》 2023年第36期34-37,共4页
目的分析阿片类药物不同使用方式治疗癌痛的临床效果及癌痛与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长沙市第三医院血液肿瘤科进行癌痛治疗的12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静脉持续... 目的分析阿片类药物不同使用方式治疗癌痛的临床效果及癌痛与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长沙市第三医院血液肿瘤科进行癌痛治疗的12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静脉持续泵入吗啡,对照组口服盐酸吗啡缓释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不同时间白细胞介素-4(IL-4)和β-内啡肽(β-EP)、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分析实验组癌痛程度与细胞因子的关系。结果实验组镇痛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6、12、24、48h,两组IL-4水平均低于前一时间点,β-EP水平均高于前一时间点,且实验组IL-4水平低于对照组,β-E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疼痛患者IL-4水平低于中重度疼痛患者,β-EP水平高于中重度疼痛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66%,高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持续泵入吗啡治疗癌症疼痛效果显著,可降低外周血IL-4和β-EP水平,且患者外周血IL-4和β-EP水平对疼痛有一定影响,IL-4越低、β-EP水平越高,患者疼痛越轻,但该用药方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应严格控制用药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患者 外周血 白细胞介素-4 Β-内啡肽
下载PDF
顺铂和白介素-2腹腔灌注化疗联合射频热疗治疗癌性腹水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胡忠东 钟美佐 姜斌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6期1084-1086,共3页
【目的】观察顺铂和白介素-2(IL-2)腹腔灌注化疗联合射频热疗治疗癌性腹水的疗效。【方法]46例癌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仅给予顺铂和IL-2腹腔灌注化疗,研究组则加用腹部射频热疗。观察两组的腹水消... 【目的】观察顺铂和白介素-2(IL-2)腹腔灌注化疗联合射频热疗治疗癌性腹水的疗效。【方法]46例癌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仅给予顺铂和IL-2腹腔灌注化疗,研究组则加用腹部射频热疗。观察两组的腹水消退情况、Karnofsky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78.3%,Karnofsky评分升高率为73.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铂和IL2腹腔灌注化疗联合腹部射频热疗治疗癌性腹水的疗效优于单纯的顺铂和IL-2腹腔灌注化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水/治疗 顺铂/投药和剂量 白细胞介素2/投药和剂量 透热疗法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盛赠美 邓永红 《当代医学》 2010年第34期57-58,共2页
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3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随机选择的30例健康成年人的VEGF水平,分析评估其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的VEGF水平(16.1... 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3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随机选择的30例健康成年人的VEGF水平,分析评估其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的VEGF水平(16.11±2.21)μg/L)显著高于正常成年组(10.481±2.02)μg/L)(P<0.05)。非小细胞肺癌病人患者的VEGF水平随着TMN分期的进展逐渐升高,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没有淋巴结转移者(P<0.01),低分化肿瘤高于中等和高分化肿瘤(P<0.05)。结论血清VEGF水平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病人患者的诊断和临床进展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非小细胞肺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诊断评价
下载PDF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继发口腔溃疡临床护理对策 被引量:14
7
作者 欧盛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4期266-267,共2页
目的研究对化疗后继发口腔溃疡的白血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白血病化疗后并发口腔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口腔溃疡... 目的研究对化疗后继发口腔溃疡的白血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白血病化疗后并发口腔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口腔溃疡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溃疡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Ⅰ~Ⅳ度口腔溃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白血病化疗后继发口腔溃疡的患者实施具体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减少溃疡的发生率、降低溃疡程度,并缩短溃疡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化疗 口腔溃疡 护理干预
下载PDF
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8
作者 杜祯 陈锡山 盛赠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7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以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所有患者均采用TCT以及hrHPV检测,分析患者TCT、hrHPV...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以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所有患者均采用TCT以及hrHPV检测,分析患者TCT、hrHPV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结果72例患者TCT检测结果正常者42例,占58.3%(42/72),异常者为30例,占41.7%(30/72)。宫颈上皮内瘤变的TCT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符合率为44.2%(19/43),宫颈癌TCT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符合率为72.7%(8/11)。hrHPV检测显示,52例患者检测结果为阳性,占72.2%(52/72),20例为阴性,占27.8%(20/72),宫颈上皮内瘤变hrHPV检测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符合率为86.0%(37/43),宫颈癌TCT检测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符合率为90.9%(10/11)。72例患者进行TCT及hrHPV检测后结果显示,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4.4%,诊断符合率为90.3%,显著高于TCT或hrHPV单一检测。结论TCT、hrHPV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宫颈癌以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符合率
下载PDF
利用组织微阵列研究RASSF1A和survivin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9
作者 盛赠美 范青松 《癌症进展》 2008年第6期607-614,共8页
目的利用高通量组织微阵列技术并结合免疫组化检测RASSF1A和survivin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探讨RASSF1A和survivin基因的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构建包含NSCLC组织和正常肺组织的组织微... 目的利用高通量组织微阵列技术并结合免疫组化检测RASSF1A和survivin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探讨RASSF1A和survivin基因的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构建包含NSCLC组织和正常肺组织的组织微阵列,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RASSF1A和survivin基因在NSCLC与正常肺组织中的蛋白表达。结果RASSF1A蛋白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46.8%,37/79)显著低于正常肺组织(92.9%,13/14)(P<0.001)。临床Ⅰ期和临床Ⅱ期NSCLC组织的RASSF1A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临床Ⅲ期(P<0.0001,P<0.0001)。淋巴结转移NSCLC组织中RASSF1A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NSCLC(P<0.05)。NSCLC组织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75.8%,62/79)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0%,0/14)(P<0.0001)。临床Ⅰ期和临床Ⅱ期NSCLC组织的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临床Ⅲ期(P=0.003,P=0.001)。进一步研究发现NSCLC组织中RASSF1A与survivin蛋白的表达存在显著性负相关(r=-0.780;P<0.0001)。结论RASSF1A蛋白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缺失可能促进NSCLC的发生、发展,其有望成为评估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survivin蛋白参与NSCLC的发生、发展,过表达survivin蛋白的NSCLC肺癌患者可能预后不良。RASSF1A和survivin基因表达的失平衡可能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SF1 A SURVIVIN 非小细胞肺癌 组织微阵列 免疫组化
下载PDF
miR-34a在NK/T细胞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生物学特性影响
10
作者 郭妮娜 万军 杨晓刚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15期1610-1613,共4页
目的探究miR-34a在NK/T细胞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生物学特性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长沙市第三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50例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及25例鼻腔黏膜慢性炎患者,分别作为NK/T组和正常对照组。对正常NK/... 目的探究miR-34a在NK/T细胞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生物学特性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长沙市第三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50例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及25例鼻腔黏膜慢性炎患者,分别作为NK/T组和正常对照组。对正常NK/T细胞淋巴瘤组织进行慢病毒miR-34a高表达(pLenti-miR)及干扰载体(pLenti-anti-miR)构建,分为miR-34a高表达组及miR-34a干扰组,NK/T细胞淋巴瘤细胞作为miR-34a对照组。采用RT-PCR法检测2组患者组织中miR-34a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增殖能力、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结果NK/T组中miR-34a相对表达量(4.69±2.52),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8.21±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组间、不同时间吸光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其中24 h时miR-34a干扰组吸光度显著高于miR-34a对照组,48、72 h时miR-34a高表达组吸光度显著低于miR-34a干扰组、miR-34a对照组,72 h时miR-34a干扰组吸光度显著高于miR-34a高表达组、miR-34a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34a高表达组凋亡率为(83.24±4.36)%,显著高于miR-34a干扰组、miR-34a对照组[(20.16±0.96)%、(23.14±3.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34a高表达组及miR-34a对照组中穿膜细胞数为(27.34±5.20)、(47.22±5.13)个,显著低于miR-34a干扰组[(182.62±9.42)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34a在NK/T细胞淋巴瘤组织中呈低表达,影响生物学特性扮演抑癌基因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MIR-34A NK/T细胞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18F-FDG-PETCT对结直肠癌术后血清CEA升高患者的诊断效果分析
11
作者 刘畅 黄重庆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48-51,共4页
主要研究对结直肠癌术后血清CEA升高患者实施18F-FDG-PET/CT技术诊断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结直肠癌术后血清CEA升高患者为观察对象,对100例患者实施18F-FDG-PET/CT技术诊断,以手术病理检... 主要研究对结直肠癌术后血清CEA升高患者实施18F-FDG-PET/CT技术诊断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结直肠癌术后血清CEA升高患者为观察对象,对100例患者实施18F-FDG-PET/CT技术诊断,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比较18F-FDG-PET/CT技术诊断阳性检出率、阴性检出率、漏诊率、误诊率、以及准确度、特异度与敏感度以及分期比较。结果:对所有患者实施18F-FDG-PET/CT技术诊断,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该项技术诊断患者疾病的阴性检出例数为22例,占比为88%;阳性检出例数为73,占比为97.33%,该项诊断疾病诊断疾病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分别为:2%和3%;该项诊断技术的特异度、敏感度以及准确度都比较高,与临床的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数据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且18F-FDG-PET/CT技术诊断结直肠癌病变分型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均无较大的差异(P>0.05)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的分期比较18F-FDG-PET/CT技术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93.75%、96%、100%;结论:对结直肠癌术后血清CEA升高患者实施18F-FDG-PET/CT技术诊断,应用效果明显,诊断方式相对比较便捷,诊断的符合率也比较高,值得推广于临床结直肠癌术后血清CEA升高患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血清CEA 18F-FDG-PET/CT 诊断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联合瑞替普酶治疗恶性肿瘤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F_(1+2)、TF+MP、TAT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秋良 王菊香 +1 位作者 陈晰 杨晓刚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258-262,共5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瑞替普酶治疗恶性肿瘤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F_(1+2))、组织因子阳性微粒(TF+MP)、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10月长沙市第三医院64例恶性肿瘤...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瑞替普酶治疗恶性肿瘤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F_(1+2))、组织因子阳性微粒(TF+MP)、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10月长沙市第三医院64例恶性肿瘤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n=32)、对照组(n=32)。对照组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予以低分子肝素联合瑞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下肢周径差、血流速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F_(1+2)、TF+MP、TAT水平,分析血浆F_(1+2)、TF+MP、TAT水平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下肢周径差、血流速度、APTT、PT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50%)高于对照组(65.63%)(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下肢周径差低于对照组,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PTT、PT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F_(1+2)、TF+MP、TA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F_(1+2)、TF+MP、TAT水平与症状改善时间、下肢周径差呈正相关,与血流速度、APTT、PT呈负相关(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18.75%)与对照组(1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血浆F_(1+2)、TF+MP、TAT水平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及治疗效果的生物学指标,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瑞替普酶治疗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浆F_(1+2)、TF+MP、TAT水平,促进症状改善,有效减小下肢周径差,改善血流速度及凝血功能,疗效显著,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低分子量 瑞替普酶 肿瘤 下肢静脉血栓 血液凝固因子
原文传递
晚期肿瘤患者免疫再挑战的临床分析
13
作者 黄重庆 王阳洋 +3 位作者 盛赠美 罗媚 王剑 李志芳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420-1423,共4页
目的探讨晚期肿瘤患者免疫再挑战的风险和疗效,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长沙市第三医院收治的免疫再挑战晚期肿瘤患者的主要特点,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免疫再挑... 目的探讨晚期肿瘤患者免疫再挑战的风险和疗效,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长沙市第三医院收治的免疫再挑战晚期肿瘤患者的主要特点,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免疫再挑战病例31例,再挑战后17例患者出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不良事件,31例患者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mPFS)为6.8个月,客观缓解率(ORR)为19.4%(6/31),疾病控制率(DCR)为71.0%(22/31),再挑战后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8%(17/31)。结论免疫再挑战安全可控,并未显著增加患者用药风险,再挑战之前的个体化评估和详细风险筛查是必需的,免疫再挑战可为肿瘤患者带来临床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免疫疗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原文传递
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及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戴婷 邓海霞 +3 位作者 蒋中标 王丹妮 杨珊燕 杨晓刚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2年第10期1946-1950,共5页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M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以及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9年10月于长沙市第三医院行SMI检查的109例乳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良...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M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以及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9年10月于长沙市第三医院行SMI检查的109例乳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比较两组患者SMI微血管形态分型分布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SMI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乳腺癌患者经序贯新辅助化疗后再次接受SMI检查,比较新辅助化疗前后、不同疗效乳腺癌患者SMI血流分级差异。结果:良性组微血管形态分型以无血管型,线型,树枝型为主(97.83%),恶性组以残根型,蟹足型为主(80.99%),两组微血管形态分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SMI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0,灵敏度为80.99%,特异度为97.83%,准确率为85.63%。68例乳腺癌患者完成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有效[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D)]47例,无效[稳定(SD)+进展(PD)]21例。化疗前SMI血流分级以Ⅱ、Ⅲ级为主(80.88%),化疗后以0、Ⅰ级为主(69.12%),有效组SMI血流分级以0、Ⅰ级为主(87.23%),无效组SMI血流分级以Ⅰ、Ⅱ级为主(85.71%),化疗前后、不同疗效组SMI血流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I能有效检出乳腺结节病灶内微小血管形态和血流改变,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及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估均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血管成像技术 乳腺癌 结节 良恶性病变 新辅助化疗 疗效评估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FGF-2和hTERT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盛赠美 胡春宏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717-720,共4页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初步评价两者在NSCL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析90例NSCL...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初步评价两者在NSCL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析90例NSCLC组织、20例非肺癌肺组织中FGF-2和hTERT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NSCLC组织中FGF-2和hTERT阳性率分别为66.7%和75.6%,显著高于非肺癌肺组织(P〈0.01),FGF-2和hTERT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1),与年龄、性别、病理分型无关(P〉0.05)。两者在NSCLC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FGF-2与hTERT蛋白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对NSCLC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作为NSCLC预后等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原文传递
利用组织微阵列研究RASSF1A和Survivin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盛赠美 范松青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8年第9期580-583,共4页
目的探讨RASSF1A和Survivin基因的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ASSF1A和Survivin在NSCLC组织微阵列中的蛋白表达。结果RASSF1A蛋白在NSCLC中的阳性率(46.8%〉显著低于... 目的探讨RASSF1A和Survivin基因的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ASSF1A和Survivin在NSCLC组织微阵列中的蛋白表达。结果RASSF1A蛋白在NSCLC中的阳性率(46.8%〉显著低于正常肺组织(92.9%)(P〈0.001),但Survivin阳性率(75.8%)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0)(P〈0.001);RASSF1A蛋白在临床Ⅰ期和Ⅱ期NSCLC中分别显著高于临床Ⅲ期(P〈0.001,P〈0.001),Survivin在临床I期和临床Ⅱ期NSCLC中的阳性率显著低于临床Ⅲ期者(P=0.003,P=0.001),淋巴结转移性NSCLC的RASSF1A阳性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RASSF1sA和Survivin蛋白在NSCLC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780,P〈0.001)。结论RASSFlA蛋白表达下调、Survivin蛋白高表达及其两者的表达失平衡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RASSF1和Survivin有望成为评估肺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预测的重要分子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RASSF1A 基因 Surviniv 非小细胞肺 微阵列分析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ICE方案联合甲氨蝶呤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miR-451a、miR-15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晓刚 盛赠美 朱秋良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720-724,共5页
目的探讨ICE方案(异环磷酰胺、卡铂、VP16)联合甲氨蝶呤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疗效及miR-451a、miR-15a表达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3年3月至2018年5月长沙市第三医院56例DLBC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ICE方案(异环磷酰胺、卡铂、VP16)联合甲氨蝶呤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疗效及miR-451a、miR-15a表达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3年3月至2018年5月长沙市第三医院56例DLBC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予以ICE方案治疗,观察组予以ICE方案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比两组肿瘤控制率、毒副反应、治疗前后血清miR-451a及miR-15a表达水平、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血清肿瘤标志物[β_(2)微球蛋白(β_(2)-MG)、糖类抗原125(CA125)、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随访6~12个月统计两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肿瘤控制率(92.86%)高于对照组(71.43%)(P<0.05);治疗后两组miR-15a较治疗前降低,miR-451a较治疗前增高,且观察组miR-15a低于对照组,miR-451a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较治疗前降低,CD8^(+)较治疗前增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A125、LDH及β_(2)-MG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6、9、12个月生存率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E方案联合甲氨蝶呤治疗DLBCL可通过调节血清miR-451a、miR-15a表达,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且毒副反应及对免疫损害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性 甲氨蝶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miR-451a miR-15a
原文传递
老人越补越贫血竟被确诊结肠癌
18
作者 盛赠美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 2021年第2期53-53,共1页
一年前,65岁的向女士在体检吋发现中度贫血。于是,她每天吃些猪肝、红枣等食物补血。最近,老人感觉全身乏力,以为是糖尿病引起的,便来到长沙市第三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看病。做完相关检查e,结果显示已发展为重度缺铁性贫血,随巵转入血液肿... 一年前,65岁的向女士在体检吋发现中度贫血。于是,她每天吃些猪肝、红枣等食物补血。最近,老人感觉全身乏力,以为是糖尿病引起的,便来到长沙市第三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看病。做完相关检查e,结果显示已发展为重度缺铁性贫血,随巵转入血液肿瘤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乏力 相关检查 结肠癌 血液肿瘤科 长沙市第三医院 中度贫血 重度缺铁性贫血 糖尿病
原文传递
利奈唑胺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的疗效观察
19
作者 盛赠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2期46-48,共3页
利奈唑胺注射液对革兰阳性菌感染的血液病老年患者的疗效及毒性的观察。方法:纳入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40例革兰阳性菌感染的血液病老年患者。在明确诊断且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治疗无效时,予以利奈唑胺600 mg,1次/12小时治疗,观察疗效及... 利奈唑胺注射液对革兰阳性菌感染的血液病老年患者的疗效及毒性的观察。方法:纳入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40例革兰阳性菌感染的血液病老年患者。在明确诊断且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治疗无效时,予以利奈唑胺600 mg,1次/12小时治疗,观察疗效及毒性。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77.50%(31/40),临床不良反应7例(17.50%),主要表现为主要为不同程度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血小板降低。结论:革兰阳性菌感染的血液病老年患者的使用利奈唑胺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革兰阳性球菌感染 老年 血液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