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神经妥乐平不同途径给药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3
1
作者
蒋平锋
李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6期204-205,共2页
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不同途径给药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临床分析。方法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根据神经妥乐平给药途径不同分为静推组(65例)和静滴组(15例)。推注组采用神经妥乐平针剂静脉推注(静推),静滴组采用静脉滴注(静...
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不同途径给药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临床分析。方法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根据神经妥乐平给药途径不同分为静推组(65例)和静滴组(15例)。推注组采用神经妥乐平针剂静脉推注(静推),静滴组采用静脉滴注(静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推注组患者VAS评分(1.52±0.16)分、PSQI评分(6.61±0.92)分均低于静滴组的(2.33±0.31)、(7.68±1.1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注组治疗总有效率96.92%高于静滴组的80.00%,治疗满意度100.00%高于静滴组的9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治疗中,采取神经妥乐平以静推途径给药,可明显降低治疗后患者的疼痛,改善睡眠质量,提升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获得较高的患者满意率,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妥乐平
不同途径给药
带状疱疹性神经痛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神经妥乐平不同途径给药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3
1
作者
蒋平锋
李莹
机构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心
医院
长沙市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
出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6期204-205,共2页
文摘
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不同途径给药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临床分析。方法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根据神经妥乐平给药途径不同分为静推组(65例)和静滴组(15例)。推注组采用神经妥乐平针剂静脉推注(静推),静滴组采用静脉滴注(静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推注组患者VAS评分(1.52±0.16)分、PSQI评分(6.61±0.92)分均低于静滴组的(2.33±0.31)、(7.68±1.1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注组治疗总有效率96.92%高于静滴组的80.00%,治疗满意度100.00%高于静滴组的9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治疗中,采取神经妥乐平以静推途径给药,可明显降低治疗后患者的疼痛,改善睡眠质量,提升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获得较高的患者满意率,效果理想。
关键词
神经妥乐平
不同途径给药
带状疱疹性神经痛
治疗效果
分类号
R752.1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神经妥乐平不同途径给药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蒋平锋
李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