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1
作者 谭瑞瑞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29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定该院于2017年8月—2019年12月收诊的146例心内科患者,机械取样法分为观察组(73例,风险防范式护理)与对照组(73例,传统临床护理管理)2组,比较组间的应急问题预判评分、突... 目的探讨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定该院于2017年8月—2019年12月收诊的146例心内科患者,机械取样法分为观察组(73例,风险防范式护理)与对照组(73例,传统临床护理管理)2组,比较组间的应急问题预判评分、突发事件处理评分、护士操作技能评分、护理投诉率、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管理满意率。结果护理管理后观察组的应急问题预判评分(93.45±5.23)分、突发事件处理评分(90.74±4.62)分、护士操作技能评分(92.31±5.37)分,较对照组高(P<0.05)。管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投诉率(0.00%)、风险事件发生率(2.74%)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表明,观察组的护理管理满意率(95.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4.93%)(P<0.05)。结论心内科患者以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整体诊疗安全性,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防控能力以及护理能力,有助于减低心内科患者的护理风险,减少医院投诉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科 风险防范 护理管理
下载PDF
血浆Quaking和环氧合酶-2水平预测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萍 匡圆圆 +3 位作者 刘昱博 张银妆 高浩东 马琦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39-747,共9页
目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支架植入术后发生的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是影响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远期疗效及预后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浆Quaki... 目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支架植入术后发生的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是影响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远期疗效及预后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浆Quaking(QKI)、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水平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ISR的相关性。方法:连续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并行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218例,选取同期在体检中心体检的与冠心病患者基线资料相匹配的35例个体作为对照组。入院后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浆QKI、COX-2水平。术后12个月复查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根据是否发生ISR将21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无再狭窄组(NISR组,n=160)与再狭窄组(ISR组,n=58)。比较NISR组与ISR组的一般资料及冠状动脉临床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SR的影响因素。记录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情况,并据此将58例PCI术后ISR患者分为未发生MACE组(34例)与发生MACE组(24例),比较两组的血浆QKI、COX-2水平,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探究血浆QKI、COX-2水平对PCI术后ISR及MACE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COX-2及QKI水平明显下降(均P<0.001)。与NISR组相比,ISR组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lc)显著升高(均P<0.001),COX-2及QKI水平明显下降(均P<0.001)。血浆COX-2与hs-CRP水平呈负相关(r=-0.385,P=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浆高水平QKI、COX-2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ISR的保护因素,高水平hs-CRP是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QKI诊断冠心病患者PCI术后ISR的灵敏度为77.5%,特异度为65.5%;血浆COX-2的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70.7%;血浆QKI联合COX-2的灵敏度为81.3%,特异度为74.1%。血浆QKI预测PCI术后ISR患者发生MACE的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64.7%;血浆COX-2的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70.6%;血浆QKI联合COX-2的灵敏度为81.7%,特异度为79.4%。血浆QKI联合COX-2预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ISR及MACE的灵敏度、特异度均优于单独应用QKI或COX-2。结论:高水平的血浆QKI和COX-2可能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ISR的保护因素;血浆QKI和COX-2水平可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ISR的发生及患者预后提供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Quaking 环氧合酶-2 支架内再狭窄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及氯沙坦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傅广 赵水平 阳旭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9-251,共3页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以及氯沙坦(losartan)对其影响。    方法:测定41例CHF患者(CHF组)和40例无CHF患者(无...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以及氯沙坦(losartan)对其影响。    方法:测定41例CHF患者(CHF组)和40例无CHF患者(无CHF组)血清TNF-α和IL-6浓度。41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加用氯沙坦者(50mg/d)和对照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彩色多普勒二维超声显像仪测定CHF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结果:CHF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无CHF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CHF组TNF-α、IL-6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γ=-0.654、γ=-0.502)。治疗4周后,ΔTNFα(治疗前、后差值)、ΔIL-6与ΔLVEF呈显著负相关(γ=-0.521、γ=-0.433)。氯沙坦者治疗4周后TNF-α、IL-6水平显著下降,LVEF显著提高(P<0.01)。    结论:CHF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与LVEF负相关;氯沙坦具有调节血清TNFα、IL-6水平及改善LVEF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氯沙坦 治疗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0的变化及辛伐他汀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傅广 赵水平 +2 位作者 阳旭军 王建湘 符岭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外周循环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的变化及辛伐他汀对TNF α和IL 10的作用。方法 测定 39例老年AMI患者 (AMI组 )、2 0例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患者 (OMI组 )及 2 ...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外周循环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的变化及辛伐他汀对TNF α和IL 10的作用。方法 测定 39例老年AMI患者 (AMI组 )、2 0例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患者 (OMI组 )及 2 0例正常老年人 (正常人组 )血清TNF α和IL 10浓度。 39例AMI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和对照组 ,治疗前、治疗后 1周和 6周测定血清TNF α和IL 10浓度。结果 AMI组TNF α、IL 10水平明显高于OMI组 ;OMI组TNF 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组 ;正常人组血清IL 10未检测到。辛伐他汀组和对照组经治疗后 1周、6周TNF α水平均显著下降 ,6周后辛伐他汀组TNF 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辛伐他汀组和对照组IL 10水平 6周后均显著降低 ,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辛伐他汀具有降低AMI患者血清TNF α水平的作用 ,对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性心肌梗死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硝酸甘油与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黄芳 李迎 +3 位作者 张宪南 吕爱莲 李科宇 魏小红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13期12-14,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硝酸甘油与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7月至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硝酸甘油组和尼可地尔组,分别给予硝酸甘油或尼可地尔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用药后尼可地尔... 目的对比观察硝酸甘油与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7月至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硝酸甘油组和尼可地尔组,分别给予硝酸甘油或尼可地尔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用药后尼可地尔组心电图改善有效率高于硝酸甘油组,尤其是在用药后48h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疼痛持续时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在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上优于硝酸甘油,低血压发生率比硝酸甘油较低,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硝酸甘油 尼可地尔 心肌梗死
下载PDF
尼可地尔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6
作者 石顺华 廖春锋 傅广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11期2176-2178,共3页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片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住本院的UAP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n =38)和对照组( n =38)。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口服阿司匹林、酒石酸美托洛尔片、...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片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住本院的UAP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n =38)和对照组( n =38)。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口服阿司匹林、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培哚普利、阿托伐他汀钙片等,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再联合使用尼可地尔片,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动态心电图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为78.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心电图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轻微头痛1例(2.6%),对照组出现轻微头痛3例(7.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低血压和肝肾损害。结论 尼可地尔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可以显著改善 UAP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近期疗效较好,且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治疗应用 异山梨酯 硝酸/治疗应用 片剂 心绞痛 不稳定型/药物疗法
下载PDF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汤国鹏 傅广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4期227-228,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近5年期间在我院行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5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采取大剂量阿托伐他汀(80 mg/d)治疗方... 目的探讨采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近5年期间在我院行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5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采取大剂量阿托伐他汀(80 mg/d)治疗方案;对照组则采取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方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改善情况、心脏缺血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和C反应蛋白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介入术后冠心病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 阿托伐他汀 介入术后 冠心病
下载PDF
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吕爱莲 张宪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3期146-147,共2页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CHF患者64例,左室射血分数(EF)≤45%,心功能(NYHA)Ⅱ~Ⅳ级,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6个月.结果卡维地洛治疗组症状和心功能改善,与对照组比较,EF上升,治...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CHF患者64例,左室射血分数(EF)≤45%,心功能(NYHA)Ⅱ~Ⅳ级,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6个月.结果卡维地洛治疗组症状和心功能改善,与对照组比较,EF上升,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容积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强心、利尿、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基础上,应用卡维地洛能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 心力衰竭 充血性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廖春锋 傅广 +2 位作者 黄树斌 石顺华 汤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9期1779-1781,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收治的甲亢合并急性心肌梗死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9例患者,在进行相应治疗后,均好转出院。溶栓治疗的3例患者中,胸痛在溶栓后未缓解...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收治的甲亢合并急性心肌梗死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9例患者,在进行相应治疗后,均好转出院。溶栓治疗的3例患者中,胸痛在溶栓后未缓解1例,缓解2例。【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在年轻患者中易发,其发病可能与冠状动脉持续痉挛等有关,引起的临床后果较为严重,需采取有效措施早期诊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并发症 心肌梗死 并发症
下载PDF
磷酸肌酸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3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廖春锋 傅广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10期2058-2060,共3页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CP)治疗缺血性心肌病(IC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6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ICM患者72例,随机分为CP治疗组(观察组,n=36)以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36),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CP)治疗缺血性心肌病(IC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6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ICM患者72例,随机分为CP治疗组(观察组,n=36)以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36),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直径、左室舒张末直径;应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情况;记录6min步行试验(6MWT);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均较治疗前升高,左室收缩末直径、左室舒张末直径均降低(P〈0.05);同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降低,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6MWT比较,较本组治疗前显著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CP可以改善ICM患者的心功能、6MWT和室性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疾病 药物疗法 磷酸肌酸 投药和剂量
下载PDF
P波离散度与房性心律失常关系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祁珩 黄征宇 +1 位作者 李迎 张宪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4期272-273,共2页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与阵发性(含特发性)心房颤动(AF)及房性心律失常(AR,含频发性房性期前收缩或多源性房性期前收缩伴或不伴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的关系。方法观察测量30例AF(AF组)和30例AR患者(AR组)P波离散度、P波最大时限,并与34例健康人...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与阵发性(含特发性)心房颤动(AF)及房性心律失常(AR,含频发性房性期前收缩或多源性房性期前收缩伴或不伴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的关系。方法观察测量30例AF(AF组)和30例AR患者(AR组)P波离散度、P波最大时限,并与34例健康人(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AF组和AR组的P波离散度分别为118.26±8.24和43.56±6.87,P波最大时限分别为117.46±8.58和118.26±8.24,与对照组(Pmax98.46±5.12,Pd27.98±5.3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组多数患者P波离散度≥40ms。结论P波离散度是预测AF和AR体表心电图的一个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律失常 心电描记术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方金文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2年第10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应用无创通气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行无创通气治疗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按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行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应用无创通气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行无创通气治疗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按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一定的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无创通气治疗的依从性及动脉血血氧分压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呼吸机依从性高和动脉血血氧分压均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积极的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行无创通气治疗的依从性及动脉血血氧分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左心衰 无创通气 心理干预
下载PDF
国产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石顺华 廖春锋 傅广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10期1983-1985,共3页
【目的】研究国产替罗非班(欣维宁)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2011~2012年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患者于冠... 【目的】研究国产替罗非班(欣维宁)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2011~2012年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患者于冠脉造影(CAG)后PCI前持续静脉给予欣维宁,并追加肝素50 U/kg静脉注射,而对照组仅追加肝素100 U/kg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罪犯血管开通情况,前向血流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分级(TIMI)及校正的T IM L计帧数;比较治疗前后48 h检查心电图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TIMI 3级获得率高于对照组(87%和74%,P<0.05),梗死的TIML计帧数(CTFC)明显低于对照组(22.5±4.6帧vs30.1±6.5帧,P<0.05),治疗后48h检查心电图相关导联ST段回落幅度较对照组大(P<0.05),缺血导联个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出血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直接PCI术中联合应用欣维宁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类似物和衍生物 心肌梗死/治疗 急性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芳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1639-1640,共2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加服辛伐他汀,疗程8周。治疗前后用...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加服辛伐他汀,疗程8周。治疗前后用彩超测定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EHSA法和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浆NT-proBNP、CRP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LVEF明显升高、LVDd明显下降,血浆NT-proBNP、CRP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慢性心衰效果确切,其主要作用机制为降低血浆NT-pmBNP、CR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慢性心力衰竭 NT-PROBNP CRP
下载PDF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快室率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5
作者 汤华 马丽霞 +1 位作者 付广 冯荣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6年第3期462-463,共2页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并发症 心房颤动/药物疗法 胺碘酮/治疗应用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用于冠心病伴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邹斌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8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针对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13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A1组(观察组65例)与A2组(对照组65... 目的探讨针对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13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A1组(观察组65例)与A2组(对照组65例)。A1组:采用阿托伐他汀(20 mg/d)进行治疗;A2组:采用阿托伐他汀(10 mg/d)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分别完成治疗后,在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方面,A1组患者降低程度较为明显(P<0.05)。在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斑块面积缩小的程度两个方面,A1组与A2组患者相比更为明显(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20 mg/d)进行治疗,临床获得的治疗效果极其显著,患者的血脂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改善,颈动脉粥样斑块成功缩小,并且能够有效确保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自身安全,成功凸显药物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颈动脉斑块 阿托伐他汀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影响冠心病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宁亮 彭慧如 +3 位作者 傅广 黄治安 魏亚运 谢飘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9年第2期58-59,共2页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并分析影响其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和其他相关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患者。收集患者临床手术病理资料,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采...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并分析影响其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和其他相关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患者。收集患者临床手术病理资料,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评估冠心病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整理研究结果,分析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住院前患者睡眠质量不好的有17例,占28.33%,住院后患者睡眠质量不好的有37例,占61.67%,患者住院后睡眠质量明显不如住院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中,胸痛所占比重最大,有88.33%;其次是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占75.00%,术后恢复占61.67%,院外噪音占58.33%,而做噩梦占比最低,只有15.00%,其次是室内温、湿度,占18.33%。结论睡眠障碍在冠心病患者中很常见,且存在各种不同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睡眠障碍的不同原因和临床症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减少药物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住院患者 睡眠质量 相关因素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应用规范方案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邹斌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7期449-449,共1页
目的:分析研究临床规范方案治疗老年性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8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老年性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对患者实施西药治疗,实验组在西药治疗模... 目的:分析研究临床规范方案治疗老年性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8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老年性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对患者实施西药治疗,实验组在西药治疗模式的基础之上加入中药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心绞痛临床治疗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心电图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性冠心病心绞痛采用中西医共同治疗,可以获得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果观察 老年 冠心病 心绞痛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成彩云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7期260-261,共2页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某医院接受诊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0例患者分为Contrast组(n=30)和Evidence-based组(n=30)。...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某医院接受诊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0例患者分为Contrast组(n=30)和Evidence-based组(n=30)。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Evidence-based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再发生率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接受治护后,与Contrast组患者相比,Evidence-based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再发生率更低,其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更高,P<0.05。讨论: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常规护理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20
作者 傅广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0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循环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WBC)数的变化及辛伐他汀对IL-6和WBC数的影响。方法测定39例老年AMI患者(AMI组)和20例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OMI组)血清IL-6浓度和外周血WBC数。39例AM...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循环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WBC)数的变化及辛伐他汀对IL-6和WBC数的影响。方法测定39例老年AMI患者(AMI组)和20例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OMI组)血清IL-6浓度和外周血WBC数。39例AMI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和6周测定血清IL-6浓度及外周血WBC数。结果AMI组血清IL-6水平及外周血WBC数均明显高于OMI组(P<0.001);血清IL-6与WBC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呈显著正相关(P<0.05);治疗后1周和6周,辛伐他汀组和对照组IL-6水平及WBC数均显著下降(P<0.01及P<0.001),且治疗后6周辛伐他汀组IL-6水平及WBC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MI患者外周循环IL-6浓度及WBC数明显升高,且IL-6与WBC及CK-MB呈正相关;辛伐他汀具有调节外周循环IL-6水平及WBC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 辛伐他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