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预科师范生语文素养培养探析--以长沙师范学院为例
1
作者 蒋遐 钟巧灵 《特立研究》 2021年第2期46-49,共4页
高校预科师范生招录对象为初中毕业生,语文素养普遍较低,存在文化传承理解能力肤浅、审美鉴赏与创作能力缺失、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薄弱、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欠缺等问题。为此,长沙师范学院探索出“三读一写”系列培养途径,通过古典诗歌... 高校预科师范生招录对象为初中毕业生,语文素养普遍较低,存在文化传承理解能力肤浅、审美鉴赏与创作能力缺失、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薄弱、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欠缺等问题。为此,长沙师范学院探索出“三读一写”系列培养途径,通过古典诗歌诵读、现当代作品朗读、经典文学著作精读、通用汉字规范书写等措施,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素养 预科师范生 长沙师范学院
下载PDF
经学语境下的文学解读与“务探诗人意旨”的文本阐释——方玉润《诗经原始》的诗学意蕴 被引量:2
2
作者 毛宣国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4-122,157,共10页
《诗经原始》是中国《诗经》学史上的重要著作,本文在文学与经学不可分离的诗学解释学背景下探讨了《诗经原始》文学解读的可能性,强调《诗经原始》无论是以经学教化的眼光看待《诗》,还是对《诗》做出富有美感和诗意的阐释,都能立足于... 《诗经原始》是中国《诗经》学史上的重要著作,本文在文学与经学不可分离的诗学解释学背景下探讨了《诗经原始》文学解读的可能性,强调《诗经原始》无论是以经学教化的眼光看待《诗》,还是对《诗》做出富有美感和诗意的阐释,都能立足于文本,以“务探诗人意旨”为目的。它所提出的“读《诗》当涵咏全文,得其通章大意”等解读原则与方法,以及从诗体自身看待《诗》之正变、以“托辞”言《诗》等,都做到了从文本出发、重视文本细读,重视读者涵咏体验在《诗》的解读活动中的重要性。这一切,相对于中国诗学史上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以“自得“”私意”参与作品的释义、轻视本文客观释义的理论来说,无疑体现出新的特征,丰富了中国古代文本诗学理论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原始》 经学语境 文学解读 文本阐释 中国诗学解释学传统
下载PDF
融媒体时代湖南儿童文学创作生态调查分析
3
作者 夏希 《特立研究》 2023年第3期36-40,61,共6页
通过对湖南省儿童文学学会会员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湖南儿童文学创作生态的内环境良好,做到了以儿童为本位,以真善美为追求,坚守初心,保持个性;但外环境有待提升,同行的交流学习及配套的社会支持都显不足。在融媒体时代,湖南的本土儿童文... 通过对湖南省儿童文学学会会员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湖南儿童文学创作生态的内环境良好,做到了以儿童为本位,以真善美为追求,坚守初心,保持个性;但外环境有待提升,同行的交流学习及配套的社会支持都显不足。在融媒体时代,湖南的本土儿童文学作家应当摆脱思维局限,有意识地与新媒体建立良性联结,共同促成强有力的湖南儿童文学品牌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儿童文学 创作生态 融媒体时代
下载PDF
湖南家谱家训的特征与现代启示
4
作者 卢红玲 刘青山 《武陵学刊》 2024年第2期21-27,共7页
湖南传统家谱家训兴盛于明清时期,数量巨大。作为中国家谱家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家谱家训内容丰富,主要涉及修身的基本规范、传统家庭伦理观念与“齐家”之道,展现了淳朴重义、求真务实的湖湘精神。湖南家谱家训文体形式多样,有散文... 湖南传统家谱家训兴盛于明清时期,数量巨大。作为中国家谱家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家谱家训内容丰富,主要涉及修身的基本规范、传统家庭伦理观念与“齐家”之道,展现了淳朴重义、求真务实的湖湘精神。湖南家谱家训文体形式多样,有散文、骈文、诗词等,语言大多平实、简洁、浅白易懂。在当代研究湖南家谱家训,既要借鉴其积极内容,提升个体道德,建设温馨和睦家庭,促进社会和谐,又要批判其消极内容,避免传统家训局限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谱家训 道德 家庭伦理
下载PDF
社区语法视角下的中国台湾地区词语用法研究——以形容词“杀”为例
5
作者 刘吉力 《现代语文》 2024年第7期32-38,共7页
社区语法大体是指因社会背景、语言环境、语言政策等不同,主要用于某个或某些华语社区而很少见于其他社区、具有本社区特点的语法现象。在社区语法视角下,从共时描写、历时考察、横向对比三个方面,对台湾地区形容词“杀”的语义和用法... 社区语法大体是指因社会背景、语言环境、语言政策等不同,主要用于某个或某些华语社区而很少见于其他社区、具有本社区特点的语法现象。在社区语法视角下,从共时描写、历时考察、横向对比三个方面,对台湾地区形容词“杀”的语义和用法进行考察、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全球华语的视角出发,探究台湾地区词语的语用、语法及其独特性,并对社区语法的差异与融合等问题进行初步的理论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语法 台湾地区“国语” 形容词“杀” 差异 融合
下载PDF
试论海峡两岸字母词对比研究:以柔韧义“Q”为例
6
作者 刘吉力 《特立研究》 2024年第3期82-88,共7页
引言.西文字母的出现是现代汉语书面形式相较于古代汉语书面形式最为明显的变化之一。[1]由西文字母构成或其中包含西文字母的字母词在内地已有较多较为深入的研究,中国台湾地区却有所不同,吴纬认为字母词的相关研究在台湾地区不多见[2]。
关键词 西文字母 字母词 书面形式 海峡两岸 古代汉语 中国台湾地区 现代汉语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诗云游”平台沉浸式学习模式探索
7
作者 宾灿 黄珂芸 《特立研究》 2024年第2期28-32,共5页
引言随着现代化教育的深入发展,在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古诗词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精粹,历经千年而经久不衰,对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作用,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具有深远的影响。古诗词的学习... 引言随着现代化教育的深入发展,在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古诗词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精粹,历经千年而经久不衰,对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作用,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具有深远的影响。古诗词的学习在语文学习中具有很关键的地位,但大多数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局限于表面意义上的背诵,学生学习模式单一枯燥,学习效果不佳,缺乏对古诗词灵活运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词 学生人格 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模式探索 沉浸式学习 模式单一
下载PDF
自然的本体性与世界的部分复魅——《大湖消息》的生态美学阐释
8
作者 马新亚 《百家评论》 2024年第2期36-43,共8页
沈念在《大湖消息》中以丰富的生命细节逼真地再现了洞庭湖区飞鸟、江豚、麋鹿的形貌、习性、生命样态以及湖区的地形、气候、历史、文化,又以一种整体性的视野克服了“地方性经验”可能存在的理性缺失,使整部作品既具有生命的质感又兼... 沈念在《大湖消息》中以丰富的生命细节逼真地再现了洞庭湖区飞鸟、江豚、麋鹿的形貌、习性、生命样态以及湖区的地形、气候、历史、文化,又以一种整体性的视野克服了“地方性经验”可能存在的理性缺失,使整部作品既具有生命的质感又兼具思想的穿透力,从而为当下生态散文的写作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真性 复魅 自然神性
下载PDF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的培育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彬 董珊珊 支仕泽 《学周刊》 2022年第17期6-7,共2页
高校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湖南省各地不平衡的经济发展与各地市教育的差异和未成年身心差异的相互作用,造成部分学生在预科阶段出现学业困难、生活不适与心理危机。对此,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核心,通过... 高校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湖南省各地不平衡的经济发展与各地市教育的差异和未成年身心差异的相互作用,造成部分学生在预科阶段出现学业困难、生活不适与心理危机。对此,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核心,通过文学院扩展育人平台、完善育人项目、打造育人特色的相关举措,加强对预科阶段师范生的培育,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与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培养合格的人民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 预科阶段 未成年
下载PDF
初中毕业起点师范生课外语文素养实训体系的构建
10
作者 钟巧灵 刘吉力 蒋遐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69-73,共5页
在国家振兴教师教育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公费定向培养乡村中小学教师成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推进教育事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初中毕业起点师范生培养是其中的主体内容。在语文素养方面,初中毕业起点师范生存在一些明显短板:一... 在国家振兴教师教育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公费定向培养乡村中小学教师成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推进教育事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初中毕业起点师范生培养是其中的主体内容。在语文素养方面,初中毕业起点师范生存在一些明显短板:一是语言建构和表达能力较差,二是汉字应用水平偏低,三是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能力较弱。着力优化第二课堂组织,实施师范生课外语文素养“三训练六赛事三社团”实训体系,将诵读书写训练日常化、“以赛促学”系列活动常态化、社团培优训练持续化,有助于提升师范生语文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毕业起点师范生 语文素养 课外实训
下载PDF
由宋入元:题画诗的文学转型
11
作者 陈天佑 钟巧灵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87-92,共6页
由宋入元,题画诗的创作群体由诗人与画家的分野走向了工诗善画的合流。元代诗画创作渐成一体,真正意义上题诗于画面的题画诗开始涌现;宋代题画诗多表现社会人生、现实生活,入元后,则大多关注内心,吟咏性情;诗讫唐宋,题画作品因受画作影... 由宋入元,题画诗的创作群体由诗人与画家的分野走向了工诗善画的合流。元代诗画创作渐成一体,真正意义上题诗于画面的题画诗开始涌现;宋代题画诗多表现社会人生、现实生活,入元后,则大多关注内心,吟咏性情;诗讫唐宋,题画作品因受画作影响多注重教化功能,而元代题画诗则完全为艺术而艺术,是绘画文学化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 绘画 题画诗 转型 文学化
下载PDF
船山情景论诗学心理机制的哲学阐释
12
作者 匡代军 王琼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11,共11页
船山情景论诗学具有伦理与审美相融的特色,是古典诗歌美学发展的高峰。船山情景论诗学本根于其气学,凸显了由“咸”(气之阴阳交感)到“感”(知觉、感通)再到“情”(喜怒哀乐之类的感情)的哲学理路和心理进程。船山立足于天人之际,通过... 船山情景论诗学具有伦理与审美相融的特色,是古典诗歌美学发展的高峰。船山情景论诗学本根于其气学,凸显了由“咸”(气之阴阳交感)到“感”(知觉、感通)再到“情”(喜怒哀乐之类的感情)的哲学理路和心理进程。船山立足于天人之际,通过“以情为几”的透现,揭示了诗情生成的心理机制。船山的情景论诗学坚守“心目为政”的儒学立场,吸收法相宗的合理因素,对“现量”进行了诗学改造,彰显了其儒释融合的特点。承接“感物”和“物感”的传统,船山细分了“景生情”“情生景”“神理凑合”三种情景交融心理机制。面对“心物不相准”的情况,船山一则运用“不奔注一情之发”的审美观照,“导天下以广心”;二则采取“不毗于忧乐”的审美态度,“裕于情”而“通天下之志”,并以感兴“荡涤浊心”“震其暮气”达成诗教拯救人心的社会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山 情景论 气学 现量 心目为政
下载PDF
亦师亦友:徐特立与李维汉的一生交往
13
作者 彭红霞 《特立研究》 2023年第1期10-16,共7页
李维汉是徐特立的杰出学生之一,曾与徐特立同赴法国勤工俭学,又是徐特立的入党介绍人。在中央苏区、长征路上、延安时期和新中国建设时期,他们之间都保持着密切的交往。他们一路扶持,亦师亦友,走过艰难岁月,将毕生精力献给了党,为革命... 李维汉是徐特立的杰出学生之一,曾与徐特立同赴法国勤工俭学,又是徐特立的入党介绍人。在中央苏区、长征路上、延安时期和新中国建设时期,他们之间都保持着密切的交往。他们一路扶持,亦师亦友,走过艰难岁月,将毕生精力献给了党,为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特立 李维汉 入党 交往
下载PDF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14
作者 彭红霞 刘玲桃 《特立研究》 2023年第3期27-35,共9页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效果不佳;重基础知识,轻情境感悟;学生课堂参与度低,缺乏合作互动;古诗词迁移使用能力较低,...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效果不佳;重基础知识,轻情境感悟;学生课堂参与度低,缺乏合作互动;古诗词迁移使用能力较低,等等。为此,教师可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古诗词教学当中,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提升思维导图运用能力,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建构高质量思维导图,采用图文结合法、直观演示法和关联比较法等方法开展教学,从而提升古诗词课堂的趣味性和效率,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领悟力、联想与想象力及创新思维能力等语文核心素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思维导图 古诗词教学 图文结合
下载PDF
成长书写背后的个体辩证法——重读《在细雨中呼喊》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新亚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66,共9页
引 言“成长小说”是德文“bildungsroman”的中文译名,“‘修养(bildung)’与‘启蒙’和‘文化’两个概念相伴而生,18世纪后30年开始在德国知识阶层中流行,直至今天仍然是德国思想文化领域的一个核心概念”。^(1)“成长小说”这个译名... 引 言“成长小说”是德文“bildungsroman”的中文译名,“‘修养(bildung)’与‘启蒙’和‘文化’两个概念相伴而生,18世纪后30年开始在德国知识阶层中流行,直至今天仍然是德国思想文化领域的一个核心概念”。^(1)“成长小说”这个译名在中国的诞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943年,冯至最早将“bildungsroman”一词翻译为“修养小说”;1949年之后,他在新著中将之替换为“教育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长小说 故事类型 情节结构 北京大学出版社 修养小说 中文译名 冯至 知识阶层
下载PDF
沈从文小说“城-乡”对位叙事的历史形态与人文内涵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新亚 《艺术广角》 2023年第3期86-93,共8页
随着“城-乡”对位叙事模式的确立,沈从文小说的人学体系完成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伦理观到生存论、从文本策略到价值立场的转换过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语境之下,由于文明与落后、西方与东方的权力结构的套嵌,沈从文笔下的... 随着“城-乡”对位叙事模式的确立,沈从文小说的人学体系完成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伦理观到生存论、从文本策略到价值立场的转换过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语境之下,由于文明与落后、西方与东方的权力结构的套嵌,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一度成为旧中国的形象的指称,其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具体所指;“城-乡”对位叙事结构一方面提供给沈从文区别于主流乡土小说的视点与内在框架,另一方面也限制了他的乡土小说朝更宽广的领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小说 “城-乡”对位 叙事结构 人学思想
下载PDF
花过无影:世纪末大潮中的都市丽人--文静然小说女性形象论
17
作者 高明月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5-220,共6页
湖南当代女作家文静然小说以20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大潮为背景,探索知识女性的青春、理想、事业和爱情。世纪末“都市丽人”是文静然小说塑造的最典型的女性形象。80年代的文学热赋予女大学生对精神的浪漫追求,90年代的下海大潮展现都市... 湖南当代女作家文静然小说以20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大潮为背景,探索知识女性的青春、理想、事业和爱情。世纪末“都市丽人”是文静然小说塑造的最典型的女性形象。80年代的文学热赋予女大学生对精神的浪漫追求,90年代的下海大潮展现都市丽人的异乡梦想和奋斗历程,身体意识的觉醒彰显女性独立的姿态,身体功能的异化、身体消费的欢愉和悲悯传达出现代女性生存的复杂境遇,身心分离、身体物化、爱情的幻觉与破灭折射出当代女性的情感扭曲和精神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静然 知识女性 文学青年 都市丽人 身体书写
下载PDF
《红楼梦》韵文的双关修辞探微
18
作者 米幼萍 尹湄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93-100,共8页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开宗明义要“使闺阁昭传”,但囿于时局和审美需求,常借助双关修辞,以暗示性、预兆性的韵文展现女性“似桂如兰”的才情和“万艳同杯”的命运。这些韵文中的双关主要包括谐音双关、语义双关、语法双关和字形双关四...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开宗明义要“使闺阁昭传”,但囿于时局和审美需求,常借助双关修辞,以暗示性、预兆性的韵文展现女性“似桂如兰”的才情和“万艳同杯”的命运。这些韵文中的双关主要包括谐音双关、语义双关、语法双关和字形双关四种类型,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审美功效突出,具有言美意长的意境美、言此意彼的曲折美、言简意丰的精炼美。概念整合理论可以解释双关修辞的认知过程。一语多关是《红楼梦》韵文的显著特征之一,这得益于作者运用了“人花互喻”“重像设置”等手段塑造女性人物形象,同时也离不开读者的互文性阅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韵文 双关 审美功效 概念整合
下载PDF
台湾地区“国语”的“不错V”及其演变
19
作者 刘吉力 《汉字汉语研究》 2023年第3期104-112,128,共10页
“不错V”是台湾地区“国语”极具特色的表达形式,调查发现该结构以“不错吃/看”为代表,其他相对少见。“不错V”受到台湾地区闽南语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口语化特征,言文差异大,多见于口语便俗体。在过去30余年里,它经历了产生、流行和... “不错V”是台湾地区“国语”极具特色的表达形式,调查发现该结构以“不错吃/看”为代表,其他相对少见。“不错V”受到台湾地区闽南语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口语化特征,言文差异大,多见于口语便俗体。在过去30余年里,它经历了产生、流行和趋减的变化过程,其流行性使用与语言规范的缺失存在关联。“不错V”反映出当代台湾地区“国语”的发展与变异,着眼于海峡两岸民族共同语乃至全球华语,各华语社区却在不断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国语” 不错V 语言规范
下载PDF
文化认同视域下田汉新编历史剧的独特价值论析
20
作者 黄金萍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1期32-35,共4页
田汉创作的新编历史剧《关汉卿》《文成公主》《谢瑶环》等,是其历史题材戏剧的巅峰之作。以往学界习惯从政治与时代视角切入研究,考察艺术与社会政治的外部关系及其深层互动,实际上无形中遮蔽了作品的内在意蕴与文化价值。从文化认同... 田汉创作的新编历史剧《关汉卿》《文成公主》《谢瑶环》等,是其历史题材戏剧的巅峰之作。以往学界习惯从政治与时代视角切入研究,考察艺术与社会政治的外部关系及其深层互动,实际上无形中遮蔽了作品的内在意蕴与文化价值。从文化认同视角研究田汉新编历史剧,不但可以消除文学史、戏剧史对田汉新编历史剧的偏见,而且也为重新审视戏剧的历史价值与艺术地位开启全新的大门。田汉新编历史剧不但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方面成就卓著,而且因其诗人气质投射进剧作中显得独树一帜,为中国当代剧作家主体意识的构建树立了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汉 新编历史剧 文化认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