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眼底影像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微细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珣竹 周志红 +1 位作者 刘艳红 丁蕾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网膜微细结构的变化情况。方法: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DR组(n=65)和DR组(n=55),另选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各组黄斑中心凹区、旁中心凹区和中心凹周围区神经纤维层(RNFL)...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网膜微细结构的变化情况。方法: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DR组(n=65)和DR组(n=55),另选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各组黄斑中心凹区、旁中心凹区和中心凹周围区神经纤维层(RNFL)、神经节细胞层(GCL)、内丛状层(IPL)、内核层(INL)、外丛状层(OPL),外核层(ONL);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层(RPE),内层视网膜(IRL),外层视网膜(ORL);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复合体(GCIPL)及感光细胞层(PR)的变化情况。结果:黄斑中心凹区各组RNFL、GCL、IPL、INL、OPL、ONL、RPE、IRL、ORL、GCIPL及P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PL、GCIPL和OPL在旁中心凹区和中心凹周围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IPL和GCIPL与年龄和糖尿病病程呈明显负相关(P<0.05),OPL与年龄和糖尿病病程呈明显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IPL、GCIPL和OPL联合检测AUC值为0.8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内层厚度存在改变,视网膜内部IPL、GCIPL和OPL可作为早期诊断DR的形态学观察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光相干断层扫描 神经变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