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秦刚 郭李娜 +1 位作者 秦飞燕 候军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214-215,共2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胸部高分辨率扫描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45例恶性胸水和35例良性胸水的CT征象。结果:恶性胸腔积液胸膜改变特征在CT上的征象大多呈结节样增厚、不规则增厚...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胸部高分辨率扫描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45例恶性胸水和35例良性胸水的CT征象。结果:恶性胸腔积液胸膜改变特征在CT上的征象大多呈结节样增厚、不规则增厚(厚度>10mm)、环状增厚、纵膈胸膜增厚。而良性的胸膜腔积液大多显示胸膜均匀性增厚,线状粘连与钙化。结论:恶性和良性胸水在螺旋CT中的影像学征象可为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T 良性恶性胸膜增厚 鉴别诊断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诊断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徐俊文 赵祖琦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评价CT血管造影(CTA)诊断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临床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分析导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病因,比较CTA和脑血管数字减影(DSA)检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目的:评价CT血管造影(CTA)诊断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临床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分析导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病因,比较CTA和脑血管数字减影(DSA)检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阳性率、敏感性、特异性。结果:87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动脉瘤69例(79.3%),动静脉畸形3例(3.4%),烟雾病2例(2.3%),海绵窦动静脉瘘1例(1.1%);CTA病因诊断阳性率85.1%,DSA病因诊断阳性率83.1%,二者比较无差异;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为92.3%,特异性为100%,诊断动静脉畸形、烟雾病、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敏感性为100%。结论:CT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中具有便捷、高效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自发性食管破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徐俊文 赵祖琦 +1 位作者 李娟 李聚才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467-469,共3页
目的:分析自发性食管破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提高自发性食管破裂的早期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自发性食管破裂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比较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自发性食管破裂的确诊时间。结果:6例入院时选择胸部X线为首检,其中2... 目的:分析自发性食管破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提高自发性食管破裂的早期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自发性食管破裂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比较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自发性食管破裂的确诊时间。结果:6例入院时选择胸部X线为首检,其中2例提示食管破裂可疑,4例误诊,确诊时间大于8h;5例入院时选择CT为首检,其中3例确诊为食管破裂,2例提示食管破裂可疑,确诊时间均小于2h;2例有食管异物史的患者入院首选食道造影检查,30min内确诊。结论:自发性食管破裂容易误诊、漏诊,入院首选CT和食道造影检查可提高早期确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食管破裂 影像学 早期确诊率
下载PDF
CT仿真内镜与电子肠镜对老年结肠癌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徐俊文 侯朝凤 +1 位作者 赵祖琦 李娟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64-967,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CT仿真内镜与电子肠镜对老年结肠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69例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前均行CT仿真内镜与电子结肠镜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成功率,敏感度及病理分型的符合率。结果对老年结肠癌患者CT仿真内镜检查的成功率98.... 目的对比研究CT仿真内镜与电子肠镜对老年结肠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69例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前均行CT仿真内镜与电子结肠镜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成功率,敏感度及病理分型的符合率。结果对老年结肠癌患者CT仿真内镜检查的成功率98.6%(68/69),电子肠镜检查成功率62.3%(4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2,P〈0.05);对老年结肠癌患者CT仿真内镜检查的敏感度95.6%(65/68),电子肠镜检查的敏感度97.7%(42/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3,P〉0.05);对老年结肠癌患者CT仿真内镜检查的病理分型符合率95.4%(62/65),电子肠镜检查的病理分型符合率95.2%。结论CT结肠仿真内镜可作为老年结肠癌患者的检查方洪岁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结肠镜 结肠肿瘤
原文传递
16层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在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学斌 赵祖琦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2期845-846,共2页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曲面重建(CPR)技术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53例胆道梗阻患者,行16层螺旋CT上腹部平扫、动、静脉期双期增强扫描。随后以0.625mm薄层重建。再采用CTCPR技术对扩张的胆总管进行重建分析。结果胆管癌13例...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曲面重建(CPR)技术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53例胆道梗阻患者,行16层螺旋CT上腹部平扫、动、静脉期双期增强扫描。随后以0.625mm薄层重建。再采用CTCPR技术对扩张的胆总管进行重建分析。结果胆管癌13例、胆囊癌4例、胰头癌3例、壶腹癌3例、胆总管结石25例(胆总管下端阳性结石23例,阴性结石2例)、胆总管下端及十二指肠乳头区炎症5例。CPR技术在胆道梗阻性病变中定位和定性准确率分别为100.00%和94.34%。结论多层螺旋CTCPR技术定位、定性准确性高,在诊断胆道梗阻性病变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诊断
原文传递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侯朝凤 徐俊文 宋凤麟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70-873,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与持续性房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入选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住院诊治的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201例,年龄60~90岁。其中阵发性房颤102例,持续性房颤99例。... 目的探讨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与持续性房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入选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住院诊治的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201例,年龄60~90岁。其中阵发性房颤102例,持续性房颤99例。入选同期体检中心的健康老年人(对照组)100例。收集入选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采用Hotelling’s TRACE多因素分析比较阵发性房颤与持续性房颤患者临床指标的差异。相关因素比较、单因素分析及可疑危险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房颤的危险因素。结果持续性房颤组患者年龄(70.2±6.5)岁,男性73例(73.7%),女性26例(26.3%);阵发性房颤组年龄(65.3±5.2)岁,男性61例(59.8%),女性41例(4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9,χ2=4.39,均P<0.05)。多因素Hotelling’s Trace检验显示阵发性房颤与持续性房颤患者临床辅助检查指标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6,P<0.01);持续性房颤组患者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左心房前后径高于阵发性房颤组(均P<0.05),阵发性房颤组患者血总胆固醇、血小板计数、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持续性房颤组(均P<0.05)。高血压史(OR=8.92,95%CI:4.18~19.05)和吸烟史(OR=4.47,95%CI:1.86~10.71)是持续性房颤的危险因素,阵发性房颤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史(OR=9.11,95%CI:4.21~19.69)、吸烟史(OR=3.56,95%CI:1.44~8.81)及饮酒史(OR=9.32,95%CI:2.49~34.96)。结论将高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戒烟和戒酒可降低房颤的发病率;高浓度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高敏C反应蛋白、尿酸水平及左心房前后径的增大可能促进了房颤的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