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12例病因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董爱斌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88-89,共2页
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约有50%足月儿和80%早产儿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1]。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常见病,该病病因较复杂,由于围生、感染、溶血等因素而致病理性黄疸的亦很多见。严重者可出现胆红素脑病,甚至危及患... 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约有50%足月儿和80%早产儿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1]。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常见病,该病病因较复杂,由于围生、感染、溶血等因素而致病理性黄疸的亦很多见。严重者可出现胆红素脑病,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并可造成永久性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及时了解和掌握病因,积极进行早期防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脑病 病理性黄疸 神经系统后遗症 母乳性黄疸 病因分析 围生因素 性中枢 肝酶诱导剂 早期防治 肠肝循环
下载PDF
联用白蛋白与短时多次蓝光照射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新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5期121-122,共2页
目的 :探讨联用白蛋白与短时多次蓝光照射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山西省长治市郊区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9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编号的奇偶数将这些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目的 :探讨联用白蛋白与短时多次蓝光照射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山西省长治市郊区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9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编号的奇偶数将这些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为对照组患儿联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疗法与茵栀黄颗粒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儿联用白蛋白与短时多次蓝光照射疗法进行治疗。在对两组患儿进行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并在对其进行治疗前后分别观察其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儿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TBIL、DBIL、IBIL的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进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新生儿黄疸患儿联用白蛋白与短时多次蓝光照射疗法进行治疗可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能促进其黄疸的消退,而且不会使其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白蛋白 蓝光光疗
下载PDF
联用干扰素α-1b和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研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新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3期161-163,共3页
目的 :探讨联用干扰素α-1b和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长治市郊区人民医院儿科接受治疗的86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6例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对两组患儿... 目的 :探讨联用干扰素α-1b和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长治市郊区人民医院儿科接受治疗的86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6例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A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为B组患儿采用干扰素α-1b联合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各项肺功能指标的水平、各项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住院的时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病情的复发率。结果 :经过治疗,与A组患儿相比,B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其各项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均较短,其各项肺功能指标均较高,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P<0.05)。在患儿出院后,对其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发现,B组患儿病情的复发率低于A组患儿(P<0.05)。结论: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干扰素α-1b和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 干扰素Α-1B 孟鲁司特钠
下载PDF
EB病毒感染与其他病因所致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临床特征对比
4
作者 董爱斌 程艳丽 《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8期-,共3页
目的 对比分析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EBV-AHS)与其他病因所致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107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其中EBV-AHS16例与其他病因所致噬血细胞综合征91例患儿的临床症状与... 目的 对比分析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EBV-AHS)与其他病因所致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107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其中EBV-AHS16例与其他病因所致噬血细胞综合征91例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预后.结果 (1) 107例噬血细胞综合征中EBV-AHS的发病率为15.0%(16/107),≤3岁患儿发病率达29.6%(8/27),比例最高(x2=10.003,P=0.022).(2)与≤3岁、4~7岁两个年龄段相比,>7岁的EBV-AHS患儿肝功能受损更重,乳酸脱氢酶(4 495.5±744.0)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040.5±116.0)U/L也显著增高,血清白蛋白(20.1±9.5) g/L显著降低(F值分别为5.821、6.894、8.003,P值分别为0.040、0.031、0.029).(3)与其他病因所致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相比,EBV-AHS患儿的肝功能受损严重,以乳酸脱氢酶(2 078.8±1 792.3)U/L及γ谷氨酰转移酶(231.5±75.3) U/L水平显著升高为主(t值为0.349、0.541,P值为0.028、0.036).(4) EBV-AHS患儿的病死率高达37.5%(6/16),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7岁组(100%)、≤3岁组(25%)和4~7岁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62,P=0.029).(5)6例EBV-AHS患儿应用HLH-2004治疗方案死亡1例,未用该方案患儿10例,死亡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 EBV-ASH患儿预后差且病死率高,较其他病因所致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肝功能受损严重,HLH-2004治疗方案可使其预后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噬血细胞综合征 临床特征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