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严重烧伤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器官功能不全的关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的意义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广庆 夏照帆 +2 位作者 陈玉林 于宝军 王振国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SCD 1999年第12期725-727,共3页
目的:评价严重烧伤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以及诊断SIRS的4 个要素对器官功能不全的影响。方法:对严重烧伤患者诊断SIRS的4 个要素进行评分,并与器官功能评分结果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对不同诊断标准的SI... 目的:评价严重烧伤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以及诊断SIRS的4 个要素对器官功能不全的影响。方法:对严重烧伤患者诊断SIRS的4 个要素进行评分,并与器官功能评分结果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对不同诊断标准的SIRS发生时间与器官功能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诊断SIRS的4 个要素中,对器官功能不全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呼吸频率、心率、体温和白细胞计数。严重烧伤患者不同诊断标准的SIRS发生时间均与器官功能不全的发生显著相关。尤其以满足3个要素的发生时间与器官功能不全评分的相关系数最高。结论:诊断SIRS的不同要素对严重烧伤患者预后的判断有不同价值,严重烧伤患者SIRS的持续时间以及严重程度影响器官功能不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器官功能不全 预后 SIRS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对猪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戴方平 潘耀良 +6 位作者 范青源 李永林 唐洪泰 韦多 俞为荣 陈玉林 葛绳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对猪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以证实生长因子在创面愈合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方法:以6只20~25kg猪为实验动物,在每只猪背部用控温控压电烫仪制成30个直径为2.5c... 目的:研究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对猪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以证实生长因子在创面愈合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方法:以6只20~25kg猪为实验动物,在每只猪背部用控温控压电烫仪制成30个直径为2.5cm的圆形深Ⅱ度烧伤创面,创面分成5组,分别为不含生长因子的生理盐水对照组、1,2,5和10μg/mlrh-EGF治疗组。在治疗后不同天数通过活检标本的细胞DNA周期分析、创面愈合的电脑图像积分和用抗角化蛋白荧光抗体技术等方法观察了上皮愈合的情况。结果:电脑图像分析数据显示,愈合面积与应用rh-EGF的剂量相关;细胞DNA周期分析表明,5μg/mlrh-EGF组的S期及G2+M期细胞数较对照组增加最明显;用角化蛋白抗体免疫荧光法观察发现,5g/mlrh-EGF组用药第5天时,创面的表皮层厚,荧光强,上皮愈合的速度快,对照组表皮层相对较薄。结论:浓度合适的rh-EGF能促进猪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其愈合程度与应用于创面生长因子的剂量有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创面愈合 表皮生长因子 RH-EGF
下载PDF
烧伤早期离体肺泡巨噬细胞CD14蛋白表达对细胞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友良 郇京宁 +2 位作者 陈玉林 贲道锋 王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58-560,571,共4页
目的 探讨烧伤血清对离体大鼠肺泡巨噬细胞 (AM )CD14膜蛋白 (mCD14 )表达变化及其对AM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分离并收集大鼠AM ,以烧伤血清及LPS刺激 ,再分别以抗CD14抗体作用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CD14蛋白表达变化 ,ELISA检测培... 目的 探讨烧伤血清对离体大鼠肺泡巨噬细胞 (AM )CD14膜蛋白 (mCD14 )表达变化及其对AM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分离并收集大鼠AM ,以烧伤血清及LPS刺激 ,再分别以抗CD14抗体作用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CD14蛋白表达变化 ,ELISA检测培养液中TNF α和IL 6浓度。结果 烧伤血清和LPS刺激后 ,AM的CD14蛋白表达从 1h起就开始增加 ,2h达峰值 ,尔后逐渐减弱 ,持续 12h ,细胞因子分泌相应增加 ;抗CD14抗体阻断CD14作用后 ,CD14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 ,细胞因子分泌亦相应减少。结论 严重烧伤后可能随着LPS增加 ,通过激活内毒素信号传导通路 ,使AM分泌细胞因子增加 ,这种作用可以被抗CD14抗体所阻断 ,提示严重烧伤后可以通过调节CD14的作用而减少细胞因子的合成和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离体肺泡巨噬细胞 CD14蛋白 细胞因子 实验研究 免疫组织化学 ELISA
下载PDF
严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吴祖煌 刘敏 +1 位作者 占新华 刘世康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3年第3期137-140,143,共5页
目的 :探讨进一步提高严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的营养支持方法。 方法 :6 2例严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依不同营养支持措施 ,按不同时期分为常规组 (n =2 6 )及改进组 (n =36 )。改进组在传统营养支持措施的基础上增加早期肠道喂养 (EEF)、重... 目的 :探讨进一步提高严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的营养支持方法。 方法 :6 2例严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依不同营养支持措施 ,按不同时期分为常规组 (n =2 6 )及改进组 (n =36 )。改进组在传统营养支持措施的基础上增加早期肠道喂养 (EEF)、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谷氨酰胺 (Gln)等治疗。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治愈率及脓毒症发生率 ;入院即刻、伤后 (PBD)第 1、7、14、2 8天定时采血 ,测定淋巴细胞计数、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 ;入院即刻及应用rhGH后第 3、7、14、2 1天 ,测定空腹微量血糖、尿糖、血清胰岛素。 结果 :①改进组供皮区、植皮区、深浅二度创面及烧伤创面平均愈合时间较常规组缩短 (P <0 .0 5~ 0 0 1)。②改进组包括应激性溃疡、脓毒症在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 (P <0 .0 5 )。③烧伤后常规组及改进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下降 ,但常规组下降更为明显 (P <0 .0 5 )。④改进组及常规组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均明显升高 ,但胰岛素以改进组升高更为明显(P <0 .0 5 )。⑤ 13例尿糖明显升高 ,尿糖阳性多为一过性。改进组中尿糖升高以≥ (3+)为主 ,与常规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结论 :综合营养支持措施 (包括EEF、Gln、rhGH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烧伤 延迟复苏 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 重组人生长激素 谷氨酰胺
下载PDF
烧伤延迟复苏诱导肝细胞凋亡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广庆 于宝军 +3 位作者 刘志国 陈玉林 夏照帆 方之扬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10期581-583,共3页
目的:观察烧伤延迟复苏再灌注能否引起肝细胞凋亡及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30% 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大鼠烫伤后6 小时进行复苏,再灌注2、10 和18 小时抽提肝组织中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 目的:观察烧伤延迟复苏再灌注能否引起肝细胞凋亡及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30% 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大鼠烫伤后6 小时进行复苏,再灌注2、10 和18 小时抽提肝组织中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PCR产物行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基因组DNA 是否出现特征性的凋亡图像,观察肝组织中一氧化氮(NO)和中性粒细胞特有的酶——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变化。结果:烫伤延迟复苏后肝组织基因组DNA 出现标志凋亡的“梯形”图象,发生凋亡的大鼠肝细胞随延迟复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NO 在延迟复苏后2 小时显著降低,MPO 含量延迟复苏组显著高于烫伤后立即复苏组。结论:烧伤后延迟复苏导致肝组织细胞凋亡,其发生与NO含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肝细胞凋亡 中性粒细胞 一氧化氮
下载PDF
呼吸机在严重烧伤延迟复苏患者休克期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吴祖煌 刘敏 +2 位作者 黄春霞 刘世康 占新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13-315,共3页
目的 探讨呼吸机在严重延迟复苏患者休克期的合理应用。方法 将 4 6例延迟复苏烧伤患者按是否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分成 2组 ,即呼吸机治疗组 (V组 )和非呼吸机治疗组 (NV组 ) ,比较分析 2组动脉血气和血清乳酸浓度(BLA)。结果 V... 目的 探讨呼吸机在严重延迟复苏患者休克期的合理应用。方法 将 4 6例延迟复苏烧伤患者按是否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分成 2组 ,即呼吸机治疗组 (V组 )和非呼吸机治疗组 (NV组 ) ,比较分析 2组动脉血气和血清乳酸浓度(BLA)。结果 V组动脉血PaO2 、PaCO2 、BD(basedeficit)高于通气前 ,机械通气前后PaO2 /吸入氧的浓度 (FiO2 )比值即氧合指数(MRI)、呼吸频率 (RR)、脉搏氧饱和度 (SpO2 )较通气前均有明显改善。V组除入院即刻外各时相点BLA均低于NV组 (P <0 0 1~ 0 0 5 )。结论 早期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可改善氧动力学指标 ,有助于休克期的平稳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 烧伤 延迟复苏 休克
下载PDF
烧伤病房256株分离菌对多种抗生素及FE复合溶菌酶耐药情况的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陈传俊 陈玉林 +5 位作者 李罗珠 孙步梅 纪赓 罗斌杰 高灵宝 李加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32-33,共2页
目的评价FE复合溶菌酶对常见临床分离菌的抗菌作用。方法比较临床分离的256株无特殊营养要求的病原菌中分离率>5%的7种细菌对首选抗生素及FE复合溶菌酶的耐药情况。结果临床分离率最高的7种细菌分别为:大肠埃氏菌17.6%、金黄色葡萄球... 目的评价FE复合溶菌酶对常见临床分离菌的抗菌作用。方法比较临床分离的256株无特殊营养要求的病原菌中分离率>5%的7种细菌对首选抗生素及FE复合溶菌酶的耐药情况。结果临床分离率最高的7种细菌分别为:大肠埃氏菌17.6%、金黄色葡萄球菌16.4%、铜绿假单胞菌10.9%、不动杆菌9.8%、肺炎克雷伯菌8.2%、产气肠杆菌7.0%、阴沟肠杆菌5.5%。大肠埃氏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分别为82.2%、42.2%、40.0%;MSSA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85.8%;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为32.1%、35.7%、21.4%,而不动杆菌对以上3者耐药率为68.0%、56.0%、52.0%;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分别为90.5%、19.0%、23.8%;产气肠杆菌对庆大霉素、头孢唑林的耐药率为7.2%、77.8%,阴沟肠杆菌对以上2者耐药率为28.6%、85.7%。在256株分离菌中有1株温和气单胞菌及1株海豚葡萄球菌对FE复合溶菌酶耐药,FE复合溶菌酶对分离菌总敏感率达99.2%。在256株临床分离菌中作者发现有8株白色念珠菌,均对FE复合溶菌酶敏感。结论复合溶菌酶具有抗菌谱广、敏感率高的特点,为临床治疗细菌及部分真菌感染,特别是多重耐药菌株的感染以及白念珠菌感染提供了副作用小、高效的新型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细菌 药敏 FE复合溶菌酶
下载PDF
肾上腺素减少烧伤削痂术中出血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吴祖煌 刘世康 刘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 :探讨减少烧伤削痂术中出血的方法。方法 :将 46例深Ⅱ度烧伤患者分成 2组 :痂下或供皮区皮下浸润注射 1∶2 0万 ( 5 μg/mL)的肾上腺素盐水 (治疗组 ,n =2 5 )及皮下或痂下浸润注射 0 9%盐水 (对照组 ,n =2 1)进行临床观察研究... 目的 :探讨减少烧伤削痂术中出血的方法。方法 :将 46例深Ⅱ度烧伤患者分成 2组 :痂下或供皮区皮下浸润注射 1∶2 0万 ( 5 μg/mL)的肾上腺素盐水 (治疗组 ,n =2 5 )及皮下或痂下浸润注射 0 9%盐水 (对照组 ,n =2 1)进行临床观察研究。结果 :治疗组平均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术后对照组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压积明显低于治疗组。治疗组注射术后 0 5h出现一过性的血压及脉搏升高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皮下或痂下浸润注射微量 ( 5 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 烧伤 削痂术 出血量 临床观察
下载PDF
1,6-二磷酸果糖保护严重烧伤病人心肌损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吴祖煌 刘敏 +1 位作者 占新华 刘世康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38-40,共3页
目的 观察严重烧伤病人心肌酶谱的变化及 1,6 二磷酸果糖 ( 1 6 FDP)对它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 ,将烧伤面积在 3 0 %~ 60 %,Ⅲ度在 10 %~ 3 0 %的 3 8例病人及 2 0例健康志愿者 ,分为三组即 1,6 二磷酸果糖治疗组 (A组 ,... 目的 观察严重烧伤病人心肌酶谱的变化及 1,6 二磷酸果糖 ( 1 6 FDP)对它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 ,将烧伤面积在 3 0 %~ 60 %,Ⅲ度在 10 %~ 3 0 %的 3 8例病人及 2 0例健康志愿者 ,分为三组即 1,6 二磷酸果糖治疗组 (A组 ,n =2 1) ,安慰剂对照组 (B组 ,n =17) ,C组为健康志愿者 (n =2 0 )。A组静滴FDP 5 g( 5 0ml) 1次 /d ,B组静滴相同容量的的生理盐水 ,疗程为 10d。检测A ,B两组入院即时、伤后(PBD)第 1,2 ,5 ,10 ,14天烧伤病人的血清心肌酶谱 (LDH ,CK ,CK MB ,GOT)的变化和入院即时、伤后 (PBD)第 1,2 ,7,14 ,2 1天的心电图情况。结果 A ,B两组各时相点的LDH ,CK ,CK MB ,GOT值与C组比较明显升高 (P <0 0 5 ) ,且A组第 5 ,10 ,14天均低于B组 (P <0 0 5 ) ,A组伤后第 10天心肌酶的同功酶 (CK MB)已接近正常水平 ,B组第 14天时才接近正常。结论 烧伤后尽早应用心肌保护药有助于心肌功能的恢复 ,减轻烧伤后心肌损害程度 ,可作为严重烧伤病人的常规治疗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6-二磷酸果糖 严重烧伤 心肌损害 并发症 心肌酶谱 心电图
下载PDF
35年烧伤护理总结回顾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继军 郑淑霞 +2 位作者 曹青 鲁彩霞 沈广琼 《解放军护理杂志》 1996年第3期10-12,共3页
烧伤护理是烧伤救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针对烧伤患者,尤其是严重烧伤患者的病理生理的特点及病情的复杂性,从烧伤休克期护理、消化道并发症护理、呼吸道护理、烧伤病区消毒隔离和创面护理五个不同角度,作了系统的临床探索及部分实... 烧伤护理是烧伤救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针对烧伤患者,尤其是严重烧伤患者的病理生理的特点及病情的复杂性,从烧伤休克期护理、消化道并发症护理、呼吸道护理、烧伤病区消毒隔离和创面护理五个不同角度,作了系统的临床探索及部分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监护设备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摸索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关于烧伤,特别是重症烧伤患者的临床监护方法及相关的基础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患者 创面护理 患者 严重烧伤 烧伤病区 烧伤休克 消化道并发症 探索 基础理论 角度
下载PDF
严重烧伤大鼠在体肺泡巨噬细胞CD14基因表达对细胞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友良 陈玉林 +4 位作者 夏照帆 郭云 陈小玲 许国明 肖玮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578-581,586,共5页
目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炎症介质过度释放的全身炎症反应,文中探讨严重烧伤和内毒素对在体S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CD14基因表达的影响及调控作用以及体外培养AM的CD14膜蛋白表达对AM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 目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炎症介质过度释放的全身炎症反应,文中探讨严重烧伤和内毒素对在体S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CD14基因表达的影响及调控作用以及体外培养AM的CD14膜蛋白表达对AM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及调控作用。方法:①在体部分:对20%Ⅲ度烧伤大鼠行外周血脂多糖(LPS)浓度检测。大鼠烧伤和LPS注射后在各时相点分别处死并分离提取AM,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观察膜表面CD14mRNA表达变化。②体外部分:各组大鼠行全肺在体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分离AM进行体外培养,分别加入烧伤血清、烧伤血清+抗体、内毒素、内毒素+抗体,用RT-PCR及ELISA方法分别检测4组AM在各时相点CD14mRNA表达及分泌TNF-α和IL-6的变化。结果:①烧伤及LPS注射后大鼠各时相点外周血LPS浓度均明显高于假烫组。②烧伤血清组、LPS组大鼠AM各时相点CD14 mRNA表达均明显增高,TNF-α和IL-6浓度亦相应显著增高(P<0.01)。烧伤血清作用1 h后TNF-α和IL-6浓度即显著增加;血清抗体组AM的CD14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TNF-α和IL-6浓度亦显著降低(P<0.01)。内毒素抗体组AM在各时相点CD14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TNF-α和IL-6浓度亦显著降低(P<0.01)。结论:严重烧伤后外周血LPS浓度增加,在体和离体AM CD14 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这使LPS对免疫系统的激活作用显著增大,AM分泌TNF-α和IL-6明显增加,抗CD14抗体可以拮抗炎性介质的合成和分泌。提示严重烧伤后通过调节CD14的作用而减少炎性介质的合成和分泌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肺泡巨噬细胞 CD14 TNF-α IL-6
下载PDF
手烧伤后的功能康复要点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晓莹 曹青 夏照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1年第18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手烧伤 康复治疗 手部 夹板支具 功能位 肌腱粘连 腕关节 被动活动 创面感染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在小儿烧伤休克早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玉新 张元利 +4 位作者 张林 陈明星 王伟勇 庞书琴 郇京宁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在小儿烧伤早期防治休克的意义。方法 :治疗 60例小儿烧伤患儿 ,常规抗休克 ,3 8例于伤后 6~12h应用氢化考的松 ,观察患儿的神志、生命体征及并发症。结果 :应用激素患儿病情稳定 ,神志好转 ,未发生休克和并发症 ...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在小儿烧伤早期防治休克的意义。方法 :治疗 60例小儿烧伤患儿 ,常规抗休克 ,3 8例于伤后 6~12h应用氢化考的松 ,观察患儿的神志、生命体征及并发症。结果 :应用激素患儿病情稳定 ,神志好转 ,未发生休克和并发症 ;未用激素患儿休克度过不平稳 ,并发症较多。结论 :激素在小儿烧伤早期应用有利于烧伤休克防治 ,能减少并发症 ,应早期、适量、短疗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糖皮质激素 休克
下载PDF
768例烧伤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传俊 孙步梅 +2 位作者 陈玉林 于益鹏 李罗珠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116-116,122,共2页
关键词 烧伤 全身炎性反应 综合征
下载PDF
育肤凝外用治疗Ⅲ°烧伤残余肉芽创面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樾 潘维诚 王广庆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育肤凝 Ⅲ°烧伤 外用治疗 残余肉芽创面 疗效
下载PDF
烧伤大鼠离体肺泡巨噬细胞CD14的表达及分泌IL-6的调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友良 郇京宁 +3 位作者 陈玉林 夏照帆 郭云 贾氢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CD14膜蛋白(CD14)和mRNA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以及抗CD14抗体对AM产生白细胞介素-6(IL-6)的调控作用。方法20%Ⅲ°烧伤大鼠检测早期外周血内毒素(LPS)浓度。体外分离培养AM,分成烧伤血清组、...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CD14膜蛋白(CD14)和mRNA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以及抗CD14抗体对AM产生白细胞介素-6(IL-6)的调控作用。方法20%Ⅲ°烧伤大鼠检测早期外周血内毒素(LPS)浓度。体外分离培养AM,分成烧伤血清组、血清抗体组、内毒素组、内毒素抗体组。RT-PCR方法观察膜表面CD14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蛋白含量及ELISA方法观察分泌IL-6的变化。烧伤血清刺激体外培养的正常大鼠AM,观察培养上清中IL-6浓度变化及CD14抗体的抑制作用。结果烧伤后外周血LPS各时相点LPS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此相对应,烧伤组大鼠AM各时相点CD14 mRNA表达、蛋白含量均明显增高,AM培养上清中IL-6浓度亦显著增高(P<0.01)。以烧伤血清与AM培养1 h后,烧伤组培养上清中IL-6浓度增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在CD14抗体存在时,IL-6浓度增加值明显小于烧伤组(P<0.01)。结论严重烧伤后外周血LPS浓度增加,AM膜表面CD14受体亦显著增加,使LPS对免疫系统的激活作用显著增大,AM分泌IL-6明显增加。提示严重烧伤后可以通过调节CD14的作用而减少炎性介质的合成和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肺泡巨噬细胞 CD14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用Ⅲ型胶原口服液预防烧伤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
17
作者 唐洪泰 陈玉林 +1 位作者 王韦 陈积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97-298,共2页
用Ⅲ型胶原口服液预防烧伤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唐洪泰,陈玉林,王韦,陈积民急性胃粘膜病变是烧伤后常见并发症之一,预防其发生为临床治疗的一个重点。我们从1990年开始用Ⅲ型胶原口服液防治大面积烧伤患者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取... 用Ⅲ型胶原口服液预防烧伤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唐洪泰,陈玉林,王韦,陈积民急性胃粘膜病变是烧伤后常见并发症之一,预防其发生为临床治疗的一个重点。我们从1990年开始用Ⅲ型胶原口服液防治大面积烧伤患者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取得较好效果。现将应用结果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粘膜病变 出血 烧伤 胶原口服液 预防
下载PDF
烧伤大鼠肺泡巨噬细胞CD14蛋白表达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18
作者 李友良 郇京宁 +2 位作者 陈玉林 贲道锋 王新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 (AM)CD14膜蛋白 (mCD14)表达变化及其对AM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2 0 %Ⅲ度烧伤大鼠检测早期外周血LPS浓度。AM以烧伤血清及LPS刺激 ,再分别以抗CD14抗体作用 ,免疫组化检测mCD14蛋白表达变化...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 (AM)CD14膜蛋白 (mCD14)表达变化及其对AM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2 0 %Ⅲ度烧伤大鼠检测早期外周血LPS浓度。AM以烧伤血清及LPS刺激 ,再分别以抗CD14抗体作用 ,免疫组化检测mCD14蛋白表达变化 ;ELISA检测培养液中TNFα和IL - 6浓度。结果 :烧伤血清和LPS刺激后 ,mCD14蛋白表达从 1h起就开始增加 ,2h达峰值 ,尔后逐渐减弱 ,上述改变在 12h内持续 ,细胞因子分泌相应增加 ;抗CD14抗体阻断CD14作用后 ,mCD14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 ,细胞因子分泌亦相应减少。结论 :严重烧伤后随LPS增加 ,激活内毒素信号传导通路 ,使AM分泌细胞因子增加 ,此作用可以被抗CD14抗体所阻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肺泡巨噬细胞 CD14 蛋白表达 细胞因子 膜蛋白 AM
下载PDF
一氧化氮与烧伤 被引量:1
19
作者 倪俊 陈玉林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1998年第1期41-43,共3页
一氧化氮(NO)是重要的细胞信息分子,能介导细胞免疫和细胞毒性。烧伤后NO产生有改变,NO与烧伤休克、烧伤感染及烧伤创面愈合关系密切,对NO生成的诱导和抑制有望成为烧伤的一个新治疗途径。
关键词 一氧化氮 烧伤 休克 感染 并发症 病因
下载PDF
严重烧伤后血浆IL-12浓度变化的临床护理意义探讨
20
作者 李智 李树贞 +1 位作者 陈玉林 夏照帆 《解放军护理杂志》 1999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严重烧伤后血浆IL-12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护理意义。方法ELISA法检测18例严重烧伤患者伤后2周内的血浆IL-12浓度。结果在40%≤TBSA≤60%组IL-12血浆浓度最低值显著高于TBSA>60%组;首次切痂后血浆IL-12血浆浓度要高于手... 目的研究严重烧伤后血浆IL-12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护理意义。方法ELISA法检测18例严重烧伤患者伤后2周内的血浆IL-12浓度。结果在40%≤TBSA≤60%组IL-12血浆浓度最低值显著高于TBSA>60%组;首次切痂后血浆IL-12血浆浓度要高于手术前。结论烧伤程度越重,对IL-12产生的抑制作用越强,预防感染护理越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2 严重烧伤 血浆浓度 临床护理 浓度变化 预防感染 首次 结论 意义 理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