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灾区植被恢复情况调查 被引量:11
1
作者 薛俊刚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5-96,共2页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灾区形成于1986年,风灾面积11386hm2,由于大面积森林被摧毁,以及毗临中朝边境线,成为全国重点火险区之一;通过对20多年来风灾区植被自然及人工恢复情况实地调查,全面掌握了保护区风灾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客观分...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灾区形成于1986年,风灾面积11386hm2,由于大面积森林被摧毁,以及毗临中朝边境线,成为全国重点火险区之一;通过对20多年来风灾区植被自然及人工恢复情况实地调查,全面掌握了保护区风灾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客观分析了影响恢复的各项因素,提出了加快恢复的有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保护区 风灾区 恢复
下载PDF
长白山的台风灾区范围及植被恢复动态——基于遥感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南颖 刘志锋 +2 位作者 朱卫红 武耀祥 薛俊刚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1-139,共9页
通过对1985年和1987年Thematic Mapper(TM)影像中提取出的归一化植被指数进行对比分析,提取了1986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遭受台风袭击后的灾区范围,并通过比较1988年和2007年的TM影像,分析了风灾区的植被恢复过程。同时,结合该地区的地... 通过对1985年和1987年Thematic Mapper(TM)影像中提取出的归一化植被指数进行对比分析,提取了1986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遭受台风袭击后的灾区范围,并通过比较1988年和2007年的TM影像,分析了风灾区的植被恢复过程。同时,结合该地区的地形、水文、土壤和公路数据对风灾区的植被恢复进行了驱动力分析。发现地形驱动因子与风灾区的恢复程度呈高度相关,随着高程、坡度和平地所占比例的减少,恢复程度逐渐变好;此外水文、土壤和人类活动都对风灾区的植被恢复产生一定影响,另外人工干预恢复对植被生长也起着积极的作用。研究结果可供风灾区内植被的进一步恢复和森林防火工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台风灾区 归一化植被指数 植被恢复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长白山西坡风灾区森林恢复状况 被引量:12
3
作者 郭利平 姬兰柱 +2 位作者 张伟东 张悦 薛俊刚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81-1388,共8页
以长白山西坡风灾迹地(阔叶红松林、云冷杉林、岳桦林)的样地调查资料为基础,研究了各林型森林群落遇灾23年后的恢复特征.结果显示:3种林型的恢复速度为阔叶红松林>云冷杉林>岳桦林,并且它们与各自对照的群落共有度指数分别为0.49... 以长白山西坡风灾迹地(阔叶红松林、云冷杉林、岳桦林)的样地调查资料为基础,研究了各林型森林群落遇灾23年后的恢复特征.结果显示:3种林型的恢复速度为阔叶红松林>云冷杉林>岳桦林,并且它们与各自对照的群落共有度指数分别为0.49、0.44、0.33.风灾对各林型的乔木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不同:阔叶红松林中,风灾显著增加了乔木总数量,但对乔木种数和α多样性指数没有显著影响(P>0.05);云冷杉林中,风灾仅显著降低了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岳桦林中,除Pielou均匀度指数,其余多样性指数都因风灾而显著降低.各林型优势树种组成变化及更新情况对风灾的响应也与林型相关:阔叶红松林与对照区的优势树种组成显著不同,而云冷杉林及岳桦林受灾前后的优势树种组成差异均不大;阔叶红松林的幼树更新情况较好,云冷杉林有少量更新,岳桦林带几乎没有林木更新.表明风灾对森林群落的影响在23年后仍未消除,森林在风灾干扰后的恢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灾干扰 恢复状况 多样性指数 阔叶红松林 云冷杉林 岳桦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