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人才培养概况
1
作者 林清华 刘云(审核)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2012年6月,闽南师范大学在国务院台办、台盟中央、全国台联和福建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整合海峡两岸相关高校的优质资源,组建了闽南文化研究院。研究院把闽南文化融入教学的完整过程之中,现已科学地构建起了海内外唯一的涵盖... 2012年6月,闽南师范大学在国务院台办、台盟中央、全国台联和福建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整合海峡两岸相关高校的优质资源,组建了闽南文化研究院。研究院把闽南文化融入教学的完整过程之中,现已科学地构建起了海内外唯一的涵盖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闽南文化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研究院针对本科生教育设有“卓越闽南文化人才实验班”,注重协同育人机制,依托“学术导师+实践导师”的双导师指导,实施“线下教学+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教学”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本科生的跨学科、个性化、层次化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文化 社会实践教学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本科生教育 优质资源 国务院台办 台盟中央
下载PDF
心通三教 济世度人——闽南民间两种关帝善书的比较研究
2
作者 陈平 马海燕 《闽台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37-45,共9页
目前闽南民间流通的两种关帝善书在装订版式、篇目设置、附加文字、关帝称呼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仔细阅读各篇目可以发现:关帝善书经文多是降笔之文字,与扶乱有极大的关联,另外,道教的宝告、佛教的赞颂文体、儒家尤其是理学家的家训... 目前闽南民间流通的两种关帝善书在装订版式、篇目设置、附加文字、关帝称呼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仔细阅读各篇目可以发现:关帝善书经文多是降笔之文字,与扶乱有极大的关联,另外,道教的宝告、佛教的赞颂文体、儒家尤其是理学家的家训、格言亦融入到关帝善书之中。毫无疑问,关帝善书融汇了儒、佛、道思想,但两种善书不同的流通背景,也体现了不同的思想倾向:佛学院本倾向于佛教的教法,重视“心”;武庙本则倾向于儒道的内容,注重忠孝节义。它们对“福”“禄”“寿”有较为一致的追求,这不仅反映了民众的普遍需求,还体现了三教思想对现世救济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圣经 关帝信仰 善书 民俗文化
下载PDF
闽南文化研究国际笔谈会论点选载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登翰 汤漳平 +16 位作者 杨彦杰 谢重光 陈耕 王日根 谢国兴 江柏炜 陈益源 柯木林 曾玲 林国平 林华东 徐晓望 陈庆元 郭志超 郑镛 何池 庄小芳 《闽台文化研究》 2014年第1期5-26,共22页
2013年12月21日,由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主办的"2013闽南文化研究国际笔谈会"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来自海峡两岸及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闽南文化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二十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着闽南文化的内... 2013年12月21日,由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主办的"2013闽南文化研究国际笔谈会"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来自海峡两岸及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闽南文化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二十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着闽南文化的内涵、外延及特征,闽南文化的当代价值与社会功能,闽南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闽南文化的跨文化阐释,闽南文化的世界性及其意义,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闽南文化的生态保护,闽南文化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言简意赅,探幽发微,对当下闽南文化理论研究势必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期节录专家们的精彩发言,以飨读者,也希望由此来带动和促进闽南文化研究的进一步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学术交流 闽南文化 师范大学 海峡两岸 社会功能 生态保护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下载PDF
闽台“大神尪”傩舞的表演形态比较研究——以闽台传统文化承继关系探讨为主
4
作者 郑玉玲 李雅莹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2-55,共14页
“大神尪”傩舞是中国傩文化在闽台区域遗存的一支傩舞支脉,它以非语言文字符号的祭仪表演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自古以来闽地神尪傩舞由福建移植至台湾地区,两岸长期互动,构建起“闽台傩舞文化圈”,在求同存异的张力中共创了两岸神尪傩... “大神尪”傩舞是中国傩文化在闽台区域遗存的一支傩舞支脉,它以非语言文字符号的祭仪表演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自古以来闽地神尪傩舞由福建移植至台湾地区,两岸长期互动,构建起“闽台傩舞文化圈”,在求同存异的张力中共创了两岸神尪傩舞文化共体。通过舞蹈形态学等研究方法,从“舞情、舞律、舞图”三要素论比较闽与台的“大神尪”傩舞形态特征的异同及其关系,剖析闽台“大神尪”傩舞在角色塑造、动律身段、阵法构图上呈现表演形态一脉相承的艺术基因特征,从中窥见其对闽台中华传统傩文化的承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大神尪”傩舞 表演形态 比较研究 承继关系
下载PDF
明末清初闽南社会变迁与沿海家族发展探析--以霞山杨氏为个案
5
作者 邹君露 苏惠苹 《闽台文化研究》 2024年第2期22-27,共6页
明末清初时期,福建闽南地区社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海洋氛围的动荡和政治环境的不稳定严重影响了民众生活,家族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定居于漳州九龙江沿海赤岭地区的霞山杨氏家族,是一个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半农半商”的传统... 明末清初时期,福建闽南地区社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海洋氛围的动荡和政治环境的不稳定严重影响了民众生活,家族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定居于漳州九龙江沿海赤岭地区的霞山杨氏家族,是一个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半农半商”的传统家族。明末清初的社会变迁打破了家族的平稳发展,迫使其举家迁徙南靖寻找生存空间,踏上适应、发展并融入新地域的发展道路。尽管突如其来的历史动荡对家族生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正是这一过程给家族生计发展与婚姻建构提供了契机,在动荡变迁中霞山杨氏家族反而实现了其社会经济资源的开拓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发展 社会变迁 霞山杨氏家族
下载PDF
郑镛教授为《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创刊四十周年题字
6
作者 郑镛 汪嘉怡(文/图) 王照年(审核)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下载PDF
闽南文化研究之理论框架与内涵
7
作者 施沛琳 《闽台文化研究》 2016年第1期12-13,共2页
一、引用文化研究理论基本上,在探讨闽南文化议题时,我通常用文化研究理论切入,在此举三个例子:(一)表征斯图亚特·霍尔《表征》指出,"意义"是在我们使用概念系统和符号系统的过程中建构的,其产生过程中有两个不同但相关的表... 一、引用文化研究理论基本上,在探讨闽南文化议题时,我通常用文化研究理论切入,在此举三个例子:(一)表征斯图亚特·霍尔《表征》指出,"意义"是在我们使用概念系统和符号系统的过程中建构的,其产生过程中有两个不同但相关的表征系统,第一是将物与我们脑中的概念联系起来,使我们能赋予世界以意义;第二,将我们脑中的概念与符号联系起来,传达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文化 概念系统 表征系统 斯图亚特 循环理论 消费行为 台湾茶 宋末 情感需求 保安宫
下载PDF
两岸同心一家亲 共享盛世谱华章——闽南师范大学承办第三十二届海峡两岸(福建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暨关帝文化学术研讨会纪实
8
作者 郑玉玲 刘云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2023年6月29日至7月1日,由漳州市人民政府、闽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东山县人民政府、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承办的第三十二届海峡两岸(福建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暨关帝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东山召开。
关键词 旅游节 闽南文化 关帝文化 海峡两岸 福建东山 东山县 漳州市 学术研讨会
下载PDF
海峡两岸关帝文化研讨会体现闽南师范大学服务国家培养人才的办学宗旨
9
作者 郑玉玲 刘云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闽南师范大学长期致力于闽南文化的研究工作,在闽南文化特色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服务地方建设等方面取得系列可喜成绩:一是人才培养先行先试。率先“闽南文化”育人探路两岸融合发展,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创新闽南文化人才培养模式,... 闽南师范大学长期致力于闽南文化的研究工作,在闽南文化特色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服务地方建设等方面取得系列可喜成绩:一是人才培养先行先试。率先“闽南文化”育人探路两岸融合发展,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创新闽南文化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十年建设,建构了海内外唯一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的闽南文化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全链条培养服务国家特殊战略需求的两岸融合型专业人才。截至目前,招收培养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专业博士人才七十五人(其中含台籍博士生二十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文化 特色人才培养 两岸交流 国家战略需求 专业人才 培养人才 专业博士 海峡两岸
下载PDF
人类学视角下闽台傩舞与闽南木偶比较研究
10
作者 肖琦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08-111,共4页
傩舞是一种祭祀仪式下形成的传统民间舞蹈表演形式;闽南民间木偶文化,是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通过追溯闽台傩舞与闽南木偶的历史沿革,对闽台傩舞与闽南木偶的面具进行比较分析,爬梳闽台傩舞与闽南木偶在溯源与归类上的相同之处... 傩舞是一种祭祀仪式下形成的传统民间舞蹈表演形式;闽南民间木偶文化,是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通过追溯闽台傩舞与闽南木偶的历史沿革,对闽台傩舞与闽南木偶的面具进行比较分析,爬梳闽台傩舞与闽南木偶在溯源与归类上的相同之处,探讨人类学视阈下二者的审美蕴涵与传承保护渠道的不同之处,进一步窥探二者存在该现象的内在因素;同时也将闽台傩舞与闽南木偶的舞台、乐器、服装进行比较,归纳了闽台傩舞与闽南木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研究结果表明,在物质文化层面,傩戏和木偶是人类适应自然、进行体育和娱乐活动的需要;在社会文化层面,反映了对参与者的赏识、对观众价值观念的认可;在精神文化层面,是人类情感的希冀与依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傩舞 闽南木偶 人类学 艺术特点 比较研究
下载PDF
文旅融合背景下闽南歌仔戏传承与发展研究
11
作者 李薇薇 刘丽 《闽台文化研究》 2023年第1期64-70,共7页
在国家“文旅融合”政策的宏观指导下,以开发旅游业的方式发展非遗文化,对促进歌仔戏的传承、传播具有显著优势。通过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深入剖析歌仔戏的生存现状及传承困境,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闽南歌仔戏的非遗旅游传播,以期... 在国家“文旅融合”政策的宏观指导下,以开发旅游业的方式发展非遗文化,对促进歌仔戏的传承、传播具有显著优势。通过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深入剖析歌仔戏的生存现状及传承困境,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闽南歌仔戏的非遗旅游传播,以期助力其传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歌仔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旅融合 传承
下载PDF
闽南“开漳圣王信仰”的形成与承续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钟建华 汤漳平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08-212,共5页
迄今为止,偏安一隅的闽南"开漳圣王信仰"已经延续了1300多年,这在中华大地上的诸多民间信仰个案中并不多见,根据目前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显示,改革开放至今,"开漳圣王——陈元光"的研究重心已经从"开漳史"... 迄今为止,偏安一隅的闽南"开漳圣王信仰"已经延续了1300多年,这在中华大地上的诸多民间信仰个案中并不多见,根据目前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显示,改革开放至今,"开漳圣王——陈元光"的研究重心已经从"开漳史"转移到"开漳圣王文化",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这一研究重心的转移,意味着重新审视开漳圣王信仰在闽南地区的形成与承续,对于整个闽南文化,尤其是漳州地方文化的历史建构与反思,有着深刻的意义,亦可管窥闽南民间信仰存续过程中的消长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漳圣王 祖先崇拜 英雄崇拜 闽南文化 漳州
下载PDF
闽南文化的历史构成及其基本特质 被引量:22
13
作者 陈支平 《闽台文化研究》 2014年第1期27-43,共17页
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极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闽南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与文化磨合,以及东南沿海地带独特的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所逐渐造就的。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培... 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极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闽南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与文化磨合,以及东南沿海地带独特的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所逐渐造就的。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培育了闽南文化的茁壮成长,而深具地域特色的闽南文化又使得中华文化的整体性显得更加丰富多彩。闽南文化是一种辐射型的区域文化,从文化的角度说,闽南文化的概念远远超出了自身区域,特别是对于祖国宝岛台湾的文化影响,更是不容否定。通过对于闽南文化的历史构成及其基本特质的多视野探究,比较完整地揭示了闽南文化的地域性特征与国际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文化 历史构成 基本特征
下载PDF
闽南文化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2
14
作者 邓文金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59-163,共5页
基于独特的区位与文化资源优势及现有办学基础,闽南师范大学多年来始终把闽南文化的传承创新作为自身的使命和责任,将闽南文化元素整合进学科建设、融入育人体系、纳入课程设置、汇入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探索闽南文化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构... 基于独特的区位与文化资源优势及现有办学基础,闽南师范大学多年来始终把闽南文化的传承创新作为自身的使命和责任,将闽南文化元素整合进学科建设、融入育人体系、纳入课程设置、汇入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探索闽南文化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完整的闽南文化特色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具有文化传承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创新、课程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创新等特点,为培养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和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特色文化人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文化 特色人才 培养体系 创新
下载PDF
闽南文化的新思考——评《漳州民间信仰与闽南社会》 被引量:1
15
作者 施沛琳 《闽台文化研究》 2016年第4期111-112,共2页
闽南文化共同体以闽越文化为底蕴,以中原文化为主体,以海洋文化为特色,以闽南方言为主要载体。自古以来,“漂洋过海、过蕃谋生”,“以海为田”的闽南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不仅在东南沿海努力拓展,足迹更及于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 闽南文化共同体以闽越文化为底蕴,以中原文化为主体,以海洋文化为特色,以闽南方言为主要载体。自古以来,“漂洋过海、过蕃谋生”,“以海为田”的闽南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不仅在东南沿海努力拓展,足迹更及于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等世界各地,海洋文化形成了闽南文化的特色之一。与此特色相因相生的则是内容繁复的闽南民间信仰。闽南民间信仰的多元包容与实用功利性特质使得闽南文化的历史承续与对外衍播显得格外有生命力。漳州民间信仰作为闽南民间信仰的有机组成部分,凸显强烈的闽南文化特色,同时彰显其地域个性,主要来自三方面的糅合:其一,浓厚的中原文化情结,如开漳圣王信仰、谢安信仰;其二,福佬人与客家人两个族群民间信仰的融汇;其三,三个聚居数万畲族同胞的畲族乡内独具特色的民间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文化 民间信仰 漳州 社会 海上丝绸之路 中原文化 海洋文化 东南沿海
下载PDF
闽南的武林传说与民间侠客形象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向忆秋 《闽台文化研究》 2016年第4期86-93,共8页
武林传说是"武林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合成体",具有武侠文学和民间文学的双重属性。闽南地区的武林传说和民间侠客形象既延续了中国武侠文学重在叙述"以武行侠"的故事和建构侠义英雄人物的总... 武林传说是"武林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合成体",具有武侠文学和民间文学的双重属性。闽南地区的武林传说和民间侠客形象既延续了中国武侠文学重在叙述"以武行侠"的故事和建构侠义英雄人物的总体特征,也具有它作为"民间传说"在人物塑造上的表面化、情节模式上的老套、叙事重复等方面的特点。闽南地区武林传说大致建构了四类民间侠客形象,这些武林传说对闽南民间侠客义士的建构和闽南地域文化的展现,既是对闽南文化的丰富,也为中国武侠文学增添了别样的风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林传说 民间侠客 闽南文化
下载PDF
再论闽南文化形成于初唐
17
作者 张嘉星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23-28,共6页
关于闽南文化形成于何时,学术界存在着"魏晋说"和"初唐说"两种主张。笔者支持初唐说观点,理由有三:第一,任何事物的形成,都是一个经由滥觞、孕育渐成、发展壮大的长期过程,因而不得以起源期、酝酿期来混淆并代替形... 关于闽南文化形成于何时,学术界存在着"魏晋说"和"初唐说"两种主张。笔者支持初唐说观点,理由有三:第一,任何事物的形成,都是一个经由滥觞、孕育渐成、发展壮大的长期过程,因而不得以起源期、酝酿期来混淆并代替形成期;第二,这些发展阶段可以根据闽南地区人口之族源变化所推动的地方行政建制及其增减等标志性事物的出现,来确定其各个分期的时间节点;第三,唐代中原南迁新居民"陈家军"的定居点在当时的"泉潮间",即现在的福州与潮州之间。开漳立州的历史大事件,促进并稳固了新泉州行政机构的建立;"陈家军"在福州所属的福清县、长乐县,两者都旁证了闽南语言文化的初步形成时间是初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民入闽 闽越化 闽南文化形成期 地方行政建制 陈元光 漳港显应宫
下载PDF
闽南传统婚俗及其仪式歌的交互研究——以安溪县“八社”为考察地
18
作者 钟建华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33-38,共6页
安溪县"八社"历史上是闽南内陆地带一个具有共同信仰的中型村落联盟,并发展形成一个多村际的通婚圈,闽南传统婚俗在此依然可以看到概貌。而曾经如同落盘珠翠一样串联着婚俗全过程的"仪式歌"却不再光彩夺目,甚至多... 安溪县"八社"历史上是闽南内陆地带一个具有共同信仰的中型村落联盟,并发展形成一个多村际的通婚圈,闽南传统婚俗在此依然可以看到概貌。而曾经如同落盘珠翠一样串联着婚俗全过程的"仪式歌"却不再光彩夺目,甚至多有忽略或遗忘。通过田野调查以及相关文本资料的弥合,复原仪式歌在传统闽南安溪婚俗的原貌,管窥其历史变迁,也由此窥探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必要性与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 传统婚俗 仪式歌 复原 非遗保护
下载PDF
史海耕耘见深功——读陈自强《明清时期闽南海洋文化概论》
19
作者 苏惠苹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78-180,共3页
海洋文化是闽南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陈自强先生的《明清时期闽南海洋文化概论》是闽南海洋文化研究的专著。全书突出海洋,从长时段考察整个闽南地区的海洋文化状况,拓宽了研究的基础性资料,讨论了闽南士大夫的海洋意识,吸收借鉴了... 海洋文化是闽南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陈自强先生的《明清时期闽南海洋文化概论》是闽南海洋文化研究的专著。全书突出海洋,从长时段考察整个闽南地区的海洋文化状况,拓宽了研究的基础性资料,讨论了闽南士大夫的海洋意识,吸收借鉴了中外学界的前沿成果,论述了海洋文学研究的重要性。稍显不足的是本书对士大夫、海商群体之外的其他涉海人群关注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闽南 海洋文化
下载PDF
谈谈近年来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的成效和问题
20
作者 何池 《闽台文化研究》 2016年第1期23-25,共3页
一、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立和文化生态保护理论的提出2004年8月,我国政府被接纳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加入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化生态的保护工作开始起步。2007年6... 一、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立和文化生态保护理论的提出2004年8月,我国政府被接纳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加入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化生态的保护工作开始起步。2007年6月,文化部在我闽南厦漳泉三市行政区域,成立了国家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由此,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文化 生态保护 文化部门 三市 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区域 家第 总体规划 历史文化名镇 动态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