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7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南文化入课堂实践及其途径研究——以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茶艺教室”为个案
1
作者 路保俊 《闽台文化研究》 2023年第4期105-112,共8页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通过建设“闽南味”茶艺教室,制定相应的茶艺教室管理制度,配备齐全的功夫茶具,合古琴演奏、古诗词吟诵等艺术形式,立体展演精彩的闽南饮茶艺术,以此充分推动闽南文化入课堂。此举在该院培养新时代本科创新复合型人...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通过建设“闽南味”茶艺教室,制定相应的茶艺教室管理制度,配备齐全的功夫茶具,合古琴演奏、古诗词吟诵等艺术形式,立体展演精彩的闽南饮茶艺术,以此充分推动闽南文化入课堂。此举在该院培养新时代本科创新复合型人才、促进该校闽南文化办学特色发展,以及推动新时期两岸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等方面起到了示范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师范大学 茶艺教室:闽南文化入课堂 办学特色
下载PDF
“左琴右书”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为例
2
作者 曾芳 黄文丽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37-41,共5页
古琴历史悠久,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载体和象征之一。"左琴右书"是中国古代文人标榜的生活之道,以琴怡情,以书博闻,二者缺一不可。琴书结合,呈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艺"与"文"的结合,"道"和"艺&... 古琴历史悠久,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载体和象征之一。"左琴右书"是中国古代文人标榜的生活之道,以琴怡情,以书博闻,二者缺一不可。琴书结合,呈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艺"与"文"的结合,"道"和"艺"的结合。对于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左琴右书"的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琴文化 汉语言文学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地方文化融入高校新文科实验室建设的思考——以闽南文化为中心
3
作者 路保俊 何东平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22-126,共5页
将地方文化融入高校新文科实验室建设利于培养德才兼备高质量人才、促进特色差异化发展和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滞后的文科实验室建设、待进一步深化的新文科认知、待强化的创新精神和日益边缘化的地方文化掣肘着地方文化的融入。建议采... 将地方文化融入高校新文科实验室建设利于培养德才兼备高质量人才、促进特色差异化发展和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滞后的文科实验室建设、待进一步深化的新文科认知、待强化的创新精神和日益边缘化的地方文化掣肘着地方文化的融入。建议采取扶持地方文化向现代化转型、化地方文化为优质实验教学资源、提升实验室人员地方文化素养、打造沉浸式新文科实验室、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拓展实验空间等措施促进地方文化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新文科实验室 地方文化 闽南文化
下载PDF
真德秀《文章正宗》与《左传》评点学史
4
作者 庄丹 郭丹 《宋史研究论丛》 2024年第1期500-516,共17页
在《左传》评点学史上,受《四库全书总目》等代表观点的影响,真德秀《文章正宗》作为第一部《左传》评点著作的价值一直被遮蔽。通过系统梳理真德秀《文章正宗》与南宋、明代、清代《左传》评点学史的关系,厘清真德秀与朱熹、吕祖谦、... 在《左传》评点学史上,受《四库全书总目》等代表观点的影响,真德秀《文章正宗》作为第一部《左传》评点著作的价值一直被遮蔽。通过系统梳理真德秀《文章正宗》与南宋、明代、清代《左传》评点学史的关系,厘清真德秀与朱熹、吕祖谦、汤汉、唐顺之、归有光、刘祜、李廷机、方苞、林云铭、林纾、吴曾祺等在《左传》评点上的渊源,比较《文章正宗》与《文章指南》《文章正论》《古文渊鉴》等关于《左传》评点之异同,以及展现闽学派在《左传》评点学史上的重要贡献,可以进一步认识真德秀《文章正宗》在《左传》评点学史上的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德秀 《文章正宗》 《左传》 评点
下载PDF
清末民国初粤调南音文献方俗字考释
5
作者 张荣荣 《励耘语言学刊》 2023年第1期83-92,共10页
清末民国初期粤调南音文献包含了丰富的方言字、俗讹字,文章考释了“■”“■”“■”“妖”“所”“■”“■”“■”八个字,分析了其理据和形成过程。
关键词 粤调南音 俗字 方言字 考释
下载PDF
《选赠和斋诗集》:乾嘉时期台南公共文化空间的诗体书写
6
作者 肖庆伟 《闽台文化研究》 2023年第1期80-88,共9页
引心文社是乾嘉年间由中国台湾地区文人陈廷瑜发起并主导的诗社,经历了从民间文社到官方书院的过程,其成员大多为清台湾县人士。《选赠和斋诗集》以诗歌创作的形式书写了陈廷瑜倡导和参与台南县学文庙、寺宇书院修缮,以及续修邑志、社... 引心文社是乾嘉年间由中国台湾地区文人陈廷瑜发起并主导的诗社,经历了从民间文社到官方书院的过程,其成员大多为清台湾县人士。《选赠和斋诗集》以诗歌创作的形式书写了陈廷瑜倡导和参与台南县学文庙、寺宇书院修缮,以及续修邑志、社会治理等公益事业,有效拓展了台南公共文化空间,体现了其“与善”的家族传统和“淑世”的家乡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心文社 陈廷瑜 《选赠和斋诗集》
下载PDF
试论环境传播研究中的生态文学叙述策略
7
作者 唐梅花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91-102,共12页
作为跨学科议题,环境问题为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借鉴提供了现实基础。环境传播学者对话语与修辞的重视和研究,不失为一种对生态批评忽视文学特质研究的反拨。奥拉维克指出的缪尔对于“崇高感”的表达,基林斯沃思和帕尔默归纳的由雷切尔&#... 作为跨学科议题,环境问题为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借鉴提供了现实基础。环境传播学者对话语与修辞的重视和研究,不失为一种对生态批评忽视文学特质研究的反拨。奥拉维克指出的缪尔对于“崇高感”的表达,基林斯沃思和帕尔默归纳的由雷切尔·卡森开启的“启示式叙事”,作为气候变化象征符号的站在冰块上的北极熊、集体迁徙的帝王蝶以及戏剧影视作品的图像化呈现等,都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环境传播研究与生态批评相结合的思辨空间。难能可贵的是,环境传播学者对生态文学经典叙述策略的理性反思,对于过分着眼于挖掘生态思想资源的生态批评和生态创作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传播 表达崇高 启示式叙事 象征隐喻 图像化呈现 生态反思
下载PDF
论“新工人诗歌”主体意识的空间想象——以《新工人文学》杂志中的诗歌为例
8
作者 黄慧芳 周军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74-79,共6页
“新工人诗歌”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其主体意识也趋向复杂化。《新工人文学》杂志展示了21世纪以来“新工人诗歌”主体意识的复杂性。在语言表达上,这种主体意识通过“我们”来体现;在内容上,以城市、乡村和诗人的精神故乡为... “新工人诗歌”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其主体意识也趋向复杂化。《新工人文学》杂志展示了21世纪以来“新工人诗歌”主体意识的复杂性。在语言表达上,这种主体意识通过“我们”来体现;在内容上,以城市、乡村和诗人的精神故乡为承载空间。《新工人文学》中的诗歌通过减少修辞、直白语言等策略,展现了新工人与城市之间的距离感,表现出“新工人诗歌”主体意识的迷失。诗歌通过想象和美化故乡的方式,使主体意识产生分裂。在诗歌所描绘的精神故乡中,新工人诗人试图锻造自己的语言,以表达自我认同的回归。这种复杂形态的出现,是“新工人诗歌”主体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表现形式,也是“新工人诗歌”的另一拓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人诗歌 主体意识 空间想象 《新工人文学》
下载PDF
海峡两岸黄道周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9
作者 杨立琼 陈良武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56-160,共5页
晚明大儒黄道周在思想、文化、艺术、政治等各个领域成就突出、影响深远,是福建籍历史名人中最具代表性者之一。2011年,福建东山举行了首届“海峡两岸黄道周学术研讨会”,大力推动了黄道周文化学术研究的发展。2023年12月16日至17日,由... 晚明大儒黄道周在思想、文化、艺术、政治等各个领域成就突出、影响深远,是福建籍历史名人中最具代表性者之一。2011年,福建东山举行了首届“海峡两岸黄道周学术研讨会”,大力推动了黄道周文化学术研究的发展。2023年12月16日至17日,由福建省社科联主办,中共漳州市委宣传部、东山县人民政府、漳州市社科联承办的“福建省社会科学界2023年学术年会——黄道周文化学术研讨会”再次在东山县举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界 黄道周 历史名人 海峡两岸 福建东山 东山县 会议综述 漳州市
下载PDF
《咏怀诗·其一》“月夜不寐”意境的互文性生成及超越性
10
作者 叶珊彤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3-49,共7页
互文性理论认为任何文本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需要通过一些方式来与其他文本相互作用、转换、吸收,模拟是其中一种互文方式。魏晋模拟意识盛行,阮籍《咏怀诗·其一》作为这一时期的产物,身上也带有其他作品的影子,尤其是“月夜不寐... 互文性理论认为任何文本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需要通过一些方式来与其他文本相互作用、转换、吸收,模拟是其中一种互文方式。魏晋模拟意识盛行,阮籍《咏怀诗·其一》作为这一时期的产物,身上也带有其他作品的影子,尤其是“月夜不寐”意境的建构,吸纳了从先秦至曹魏的文学作品精髓。借助互文性视角考察,可以全面认识“月夜不寐”意境的生成轨迹:《月出》先引明月入诗,《明月何皎皎》后添“不寐”行为,《伤歌行》又加入动物描写,逐步奠定了“月夜不寐”意境的雏形。与前文本相比,《咏怀诗·其一》在接受互文的基础上又有所超越,建构起一个完整统一的意境结构,展示出意象浑融、情感隐幽以及规避“忧”因的创作特点,凸显阮籍对前文本的思考,进一步深化了“月夜不寐”意境的艺术张力,并深刻影响后文本的生成,在一系列互文过程中,表现出《咏怀诗·其一》的经典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咏怀诗 互文性 月夜不寐 生成轨迹 模拟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中国高等人文教育发展的三个关键
11
作者 尤熹 蔡树才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和高等人文教育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负有特殊使命。全球化、数字化时代的中国文化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是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民至上和党的全面领导,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马克思主义...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和高等人文教育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负有特殊使命。全球化、数字化时代的中国文化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是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民至上和党的全面领导,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同世界各文明交流互鉴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各领域建构起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生成中国文明新形态,推动人类现代文化共同体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人民至上 文化主体性 两个结合 人类现代文化共同体
下载PDF
《四库全书总目》编选“小说家类”的文体观
12
作者 梁结玲 《贵州文史丛刊》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小说在我国古代是一种兼有诸多文体类别的综合性文类,它包含的文体类别相当庞杂。《四库全书总目》作为清代官修书目,对“小说家类”的文体录入有一套较为详细的入选规则。从四库馆臣的编选观念来看,追求“惟其词之是”的文辞,推崇魏晋... 小说在我国古代是一种兼有诸多文体类别的综合性文类,它包含的文体类别相当庞杂。《四库全书总目》作为清代官修书目,对“小说家类”的文体录入有一套较为详细的入选规则。从四库馆臣的编选观念来看,追求“惟其词之是”的文辞,推崇魏晋六朝的语体风格,对于语言鄙俗、过度伪饰、怒骂叫嚣的文章则一概否用;在小说的叙事方面,提倡“约而该”的叙述方法,对“敷衍成章”的文章则不予入编;不仅如此,他们还认为文章之用应“以资考证”。四库馆臣的著录态度与当时乾嘉考据学的兴起及其所追求的文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考据学 小说文体 编选观念
下载PDF
林云铭《古文析义》与清前期《左传》评点
13
作者 庄丹 郑杰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2-58,共7页
《古文观止》中《左传》选文及评点建立在《古文析义》基础上,《左传》评点里程碑之作《左绣》也从人物评点、辞令评点、文法评点等方面继承《古文析义》。综观清前期《左传》评点,《读书堂古文晨书》《正谊堂古文汇编》《古文析观详解... 《古文观止》中《左传》选文及评点建立在《古文析义》基础上,《左传》评点里程碑之作《左绣》也从人物评点、辞令评点、文法评点等方面继承《古文析义》。综观清前期《左传》评点,《读书堂古文晨书》《正谊堂古文汇编》《古文析观详解》等都可见对《古文析义》的借鉴,其时众多坊刻本也反映出对林云铭《左传》评点的广泛引用。林云铭《古文析义》可谓清前期《左传》评点奠基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云铭 《古文析义》 《左传》 奠基价值
下载PDF
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马工程教材课程化探索
14
作者 梁结玲 《教育评论》 2024年第2期82-87,共6页
马工程教材是通用型的教材,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在使用这一教材时应将之课程化。马工程教材要在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进行课程化,首先要将马工程教材师范性师本化,把马工程教材变为师范性的教师课程,其次是将马工程教材师范性生本化,把马... 马工程教材是通用型的教材,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在使用这一教材时应将之课程化。马工程教材要在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进行课程化,首先要将马工程教材师范性师本化,把马工程教材变为师范性的教师课程,其次是将马工程教材师范性生本化,把马工程教材变为师范性的学生课程,最后是开展对话式教学,将马工程教材内化为学生的师德、知识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工程教材 课程化 师范院校
下载PDF
论宋荦开创“寿苏会”之内在动力及“寿苏会”被接受之文化内涵
15
作者 张明华 彭熙茗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4-83,共10页
“寿苏会”不仅在清代士大夫阶层中非常盛行,而且推动了为其他历史人物“作生日”现象的出现。“寿苏会”最早为宋荦所举办,表面看来似乎出于偶然,实则是他用一生心血浇灌出的花朵,与他对苏轼其人、其诗的崇拜和热爱有着内在的关联。宋... “寿苏会”不仅在清代士大夫阶层中非常盛行,而且推动了为其他历史人物“作生日”现象的出现。“寿苏会”最早为宋荦所举办,表面看来似乎出于偶然,实则是他用一生心血浇灌出的花朵,与他对苏轼其人、其诗的崇拜和热爱有着内在的关联。宋荦开创的“寿苏会”能得到后世广泛的接受,则因其恰好融合了祝寿的喜庆因素,同时又与“宋派”势力不断壮大的诗学背景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苏会 宋荦 接受
下载PDF
家国之慨前后同归:清代台湾文人陈肇兴的杜诗接受
16
作者 肖庆伟 胡悦 《杜甫研究学刊》 2024年第1期51-62,77,共13页
清代台湾文人陈肇兴的杜诗接受是杜甫诗歌在中国台湾传播的重要标志,他模仿杜甫前后出塞体诗、集杜诗及次韵《北征》诗,继承了杜甫以诗纪史的传统,表现出忠君爱国的思想情感。陈肇兴杜诗接受是清代杜诗学盛行的主要表征之一,是清代中期... 清代台湾文人陈肇兴的杜诗接受是杜甫诗歌在中国台湾传播的重要标志,他模仿杜甫前后出塞体诗、集杜诗及次韵《北征》诗,继承了杜甫以诗纪史的传统,表现出忠君爱国的思想情感。陈肇兴杜诗接受是清代杜诗学盛行的主要表征之一,是清代中期以来杜诗接受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纳入清代杜诗接受史乃至于清代文学史予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肇兴 《陶村诗稿》 杜诗接受
下载PDF
《歧路灯》科举文化背景下的塾师群体
17
作者 谢苹蓉 宋巧燕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5-99,共5页
清代小说《歧路灯》以明嘉靖为故事背景,里面刻画了四名塾师形象。受明清科举文化的影响,他们展现出不同的教学方式:有打好经史基础再学习写文章;有直接背诵并仿写八股范文;有借鉴小说的“代言”手法。同时,他们又是明清塾师群体的典型... 清代小说《歧路灯》以明嘉靖为故事背景,里面刻画了四名塾师形象。受明清科举文化的影响,他们展现出不同的教学方式:有打好经史基础再学习写文章;有直接背诵并仿写八股范文;有借鉴小说的“代言”手法。同时,他们又是明清塾师群体的典型代表,呈现出塾师在生存和理想之间的不同状态和取舍:科举未通达前的谋生首选;科举崇拜推动对功名的追求;疏离科举后的生存状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路灯》 塾师 明清科举 科举崇拜
下载PDF
何盛三《北京官话文法》的版本流变及史学价值
18
作者 杨杏红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2-109,共8页
日本近代汉语语法研究者何盛三在1919—1936年出版了四本相互关联的汉语语法著作,通过从概说内容、文法范围、词法框架、句法体系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在与同时期中日学者汉语语法著作进行对比的基础上,认为其语法体系... 日本近代汉语语法研究者何盛三在1919—1936年出版了四本相互关联的汉语语法著作,通过从概说内容、文法范围、词法框架、句法体系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在与同时期中日学者汉语语法著作进行对比的基础上,认为其语法体系内容完整、分类清晰,语法分析融合了中日多部语法著作的研究成果,语法意识与当时的历史、文化、政治等因素具有多重关系。何盛三汉语语法系列著作体现了日本近代汉语语法学研究参照转向的过程,是完善日本汉语语法学史研究的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语法学史 日本 何盛三
下载PDF
论华文大河小说《侨歌》三部曲中吴阿贵形象
19
作者 向忆秋 吕思莹 《闽江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0-77,共8页
华文大河小说《侨歌》三部曲是印尼华文作家黄东平的经典之作,被誉为“华侨史诗”。《侨歌》三部曲呈现了吴阿贵从闽南“新客”、商店伙计到矿山矿工的身份及行为、心态的动态变化,刻画吴阿贵的精神成长史成为《侨歌》三部曲的重要亮点... 华文大河小说《侨歌》三部曲是印尼华文作家黄东平的经典之作,被誉为“华侨史诗”。《侨歌》三部曲呈现了吴阿贵从闽南“新客”、商店伙计到矿山矿工的身份及行为、心态的动态变化,刻画吴阿贵的精神成长史成为《侨歌》三部曲的重要亮点。吴阿贵个人的生命史浓缩了整个近现代中国底层民众跨国移民、挣扎求生、艰苦奋斗的离散体验,其精神成长史体现出闽南文化的精神印记;吴阿贵突破个人狭隘身份意识向一种集体“大我”身份意识的转化,也反映了在文化混杂的东南亚土地上,一种跨越种族隔阂的阶级力量的萌芽与茁壮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东平 《侨歌》三部曲 吴阿贵 身份认同
下载PDF
菲律宾线上中文教学问题与对策
20
作者 肖模艳 CHARBEL JESS R.GALERA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40-148,共9页
疫情期间菲律宾中文教学遭遇困难和挑战包括:ICT系统不发达、网络不稳定、经济停滞引发的学生家庭困难、中文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不高、缺少电子设备等。针对菲律宾线上中文教学痛点,应提升我国国际中文教育精准服务能力,可从四方面提供帮... 疫情期间菲律宾中文教学遭遇困难和挑战包括:ICT系统不发达、网络不稳定、经济停滞引发的学生家庭困难、中文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不高、缺少电子设备等。针对菲律宾线上中文教学痛点,应提升我国国际中文教育精准服务能力,可从四方面提供帮助:第一,加强菲律宾国际中文线上教学危机管理;第二,搭建中菲线上中文教学合作平台;第三,提升本土中文教师信息素养能力;第四,开发适用手机的中文学习小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 国际中文 线上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