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期前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旭 刘寿坤 +1 位作者 苏郁 温保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492-494,共3页
目的:总结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及前路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探讨一期重建脊柱稳定性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00年5月至2003年1月共收治21例脊柱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及前路内固定治疗,其中颈... 目的:总结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及前路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探讨一期重建脊柱稳定性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00年5月至2003年1月共收治21例脊柱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及前路内固定治疗,其中颈椎2例、胸椎6例、胸腰段5例、腰椎8例。平均受累椎体数为2.6个。结果:经平均17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临床痊愈,无伤口感染或窦道形成,植骨均完全融合,融合时间平均为3.6个月。术前后凸畸形角度为41.1°±15.6°,术后为13.5°±8.3°,平均17个月随访时为15.9°±6.7°。后凸畸形矫正角度平均为27.6°±9.2°,后期矫正度丢失为2.4°±3.3°。结论:一期前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能有效清除病灶、矫正后凸畸形、早期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及促进椎体间植骨的融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结核 脊柱融合术 脊柱内同定术
下载PDF
腰椎转移肿瘤的外科治疗
2
作者 刘成招 王春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2年第5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手术方式 脊柱肿瘤 腰椎转移肿瘤 外科治疗
下载PDF
任务驱动教学法结合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骨科临床带教中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如陈 刘钧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5期73-77,共5页
临床实习是将理论学习转化为临床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临床带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骨科作为医院的一个重要科室,在该科室带教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带教的效果,进而提升实... 临床实习是将理论学习转化为临床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临床带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骨科作为医院的一个重要科室,在该科室带教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带教的效果,进而提升实习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与临床路径式教学法两种教学模式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可使得临床带教更加形象和生动,提高服务质量。而临床路径式教学法是医院为降低医疗费用和提高服务质量而采取的科学的教学与服务方式。文章主要探讨了传统带教方式及其弊端,并分析了两种教学法的定义与优点,鉴于此,就两种教学法在骨科临床带教中的实践进行探索,希望为骨科临床带教工作的开展提供些许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驱动教学法 骨科 临床路径式教学法 临床实习 临床带教 教学模式
下载PDF
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4
作者 吴如陈 刘成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6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讨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9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后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并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福... 目的探讨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9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后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并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9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观察组,采取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颈脊髓功能评分法(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 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49%,低于对照组的15.39%(P<0.05)。结论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不仅可以减少整体治疗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且能够提高腰椎功能,减轻疼痛。此外,该方法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后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 视觉模拟评分法 并发症 颈脊髓功能评分
下载PDF
AF系统复位固定加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28
5
作者 王春 刘清平 +1 位作者 刘成招 郑惠 《颈腰痛杂志》 2004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 分析AF系统复位固定加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 ,探讨植骨的方式与方法。方法 用AF固定加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72例 ,其中经椎管椎体植骨 4 8例 ,椎间植骨融合 12例 ,后路椎板关节突融合 10例 ,椎间融合椎体内植骨 2例 ,观察伤椎... ;目的 分析AF系统复位固定加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 ,探讨植骨的方式与方法。方法 用AF固定加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72例 ,其中经椎管椎体植骨 4 8例 ,椎间植骨融合 12例 ,后路椎板关节突融合 10例 ,椎间融合椎体内植骨 2例 ,观察伤椎椎体高度 % ,Cobb角、椎体角、滑脱度的变化。结果 椎体高度 %、Cobb角、椎体角术前分别为 :5 6 .11± 8.5、19.85± 6 .6、2 0 .78+7.1;术后分别为 :95 .2 8± 10 .30、4 .79± 3.3、7.4 9± 3.9;1年后随访分别为 :93.36± 11.5、8.82± 2 .3、8.4 4± 1.5。结论 植骨是减少胸腰椎骨折内固定失败与并发症有效措施。必需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的植骨方式 ,而经椎管椎体植骨是加强前柱抗压能力 ,维护椎体高度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系统 植骨术 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 适应证 手术方法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成招 王春 +2 位作者 吴李勇 何晓宇 刘清平 《颈腰痛杂志》 2005年第5期377-377,共1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术后早期 功能锻炼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手术解剖标志定位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林永绥 王万明 +2 位作者 张发惠 郑和平 王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3-528,共6页
目的为颈椎前路减压手术在有限显露术野中达到安全、有效减压提供更科学的减压标志。方法在15具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观测C3~7节段相关解剖数据,以所测量的数据为基础,计算:(1)椎体钩前脚至颈长肌内侧缘的距离/颈长肌内侧缘至正中矢... 目的为颈椎前路减压手术在有限显露术野中达到安全、有效减压提供更科学的减压标志。方法在15具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观测C3~7节段相关解剖数据,以所测量的数据为基础,计算:(1)椎体钩前脚至颈长肌内侧缘的距离/颈长肌内侧缘至正中矢状面的距离(AULD/MLPD);(2)椎体钩前脚至横突孔内侧缘的距离/椎体钩前脚至颈长肌内侧缘的距离(AUTD/AULD);(3)椎体钩前脚至硬膜囊外侧缘的垂直距离/椎体钩后脚至硬膜囊外侧缘的距离(AUDD/PUDD)和(4)椎体钩与神经根最近点和椎体钩前脚的垂直距离/椎体钩前后脚的垂直距离(UNAD/APUD)。结果 AULD/MLPD在C3的平均值为0.83,在C4的平均值为0.55,在C5的平均值为0.20,在C6的平均值为0.34,在C7的平均值为0.27;AUTD/AULD的平均值为2.71;AUDD/PUDD的平均值为0.28;UNAD/APUD的平均值为0.34。结论椎体钩前脚是颈椎体前部恒定的解剖标志,可作为颈椎前路手术的稳定、可靠的骨性减压标志,依据AUDD/PUDD、UNAD/APUD和AUTD/AULD的比值,有助于术中判断硬膜囊、颈神经根和椎动脉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减压手术 解剖标志 解剖学研究 颈椎
下载PDF
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春 刘成招 +1 位作者 周之平 刘清平 《颈腰痛杂志》 2005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 评价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重建颈椎不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13例颈 椎骨折脱位,1例颈椎病不稳采用经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术后摄片、CT扫描评价椎弓根螺钉位 置,颈生理曲度。结果颈椎椎弓根钉总计置入68枚。螺钉位置不良6... 目的 评价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重建颈椎不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13例颈 椎骨折脱位,1例颈椎病不稳采用经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术后摄片、CT扫描评价椎弓根螺钉位 置,颈生理曲度。结果颈椎椎弓根钉总计置入68枚。螺钉位置不良6枚,螺钉松动拔出1枚。术后 平均随访6个月,均达到骨性融合,无断钉断棒。结论颈椎椎弓根钉系统是一种重建颈椎稳定最为 牢固的固定方法之一,同时也是比较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弓根钉 内固定
下载PDF
下颈椎血供的解剖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林永绥 王万明 +2 位作者 郑和平 张发惠 王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目的为颈椎前路减压手术中减少出血量,改善显露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5具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观测C3~7椎体前后部血供的起源、走行、分支及吻合。结果椎体前部血供来自颈升动脉脊支、甲状腺下动脉和颈深动脉脊... 目的为颈椎前路减压手术中减少出血量,改善显露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5具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观测C3~7椎体前后部血供的起源、走行、分支及吻合。结果椎体前部血供来自颈升动脉脊支、甲状腺下动脉和颈深动脉脊支,C4~7椎前动脉在椎体上的分支相互吻合,在颈长肌的内侧缘处常吻合成一纵行动脉链;椎体后部血供来自椎间动脉发出的椎后动脉,其分支在颈椎体后部吻合形成节段性弧形动脉吻合链。结论阻断术椎的椎前动脉及其与相邻椎前动脉的纵行动脉吻合,并在颈椎后部减压时注意对硬膜囊外侧缘及椎体中部处的椎后动脉及其分支的处理,可减少颈椎前路减压手术的术野出血,改善手术显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颈椎 血液供应 颈椎前路减压术 应用解剖
下载PDF
颈椎动态稳定器在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永绥 王春 +3 位作者 刘成招 何海龙 史国栋 叶晓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颈椎动态稳定器(dynamic cervical implant,DCI)治疗颈椎病的安全性及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9月~2012年5月施行颈前路减压DCI植入术的患者11例,统计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观察有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采用疼... 目的 探讨应用颈椎动态稳定器(dynamic cervical implant,DCI)治疗颈椎病的安全性及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9月~2012年5月施行颈前路减压DCI植入术的患者11例,统计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观察有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量表评估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症状,按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行术前、术后神经功能评估。结果 11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其中手术时间(63.9±20.1) min;术中出血量(58.4±22.1) ml;无切口感染,植入物松动、移位、断裂,手术节段异位骨化及颈椎后凸畸形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的疼痛VAS和NDI评分与术前比较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的JOA评分与术前及术后3个月比较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颈前路减压DCI植入术治疗颈椎病在减轻疼痛、恢复神经功能方面是安全有效的,且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减压手术 颈椎病 颈椎动态稳定器 非融合技术
下载PDF
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融合治疗寰枢椎不稳
11
作者 刘成招 王春 +2 位作者 刘清平 林永绥 林臻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融合治疗上颈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寰枢椎不稳患者施行了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术,并行自体髂骨植骨。结果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结构的损伤,全组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13个...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融合治疗上颈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寰枢椎不稳患者施行了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术,并行自体髂骨植骨。结果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结构的损伤,全组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13个月,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X线、CT复查示螺钉位置良好,无螺钉、固定棒断裂,3~6个月后X线片示所有病例均获植骨融合。结论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融合治疗上颈椎不稳效果良好,是寰枢椎后路固定可供选择的术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枢椎 椎弓根螺钉 寰枢椎不稳
下载PDF
创伤陈旧性寰枢椎脱位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12
作者 王春 郑立槟 +2 位作者 刘成招 周之平 刘清平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年第8期508-510,共3页
目的 探讨创伤性陈旧性寰枢椎脱位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 自 1994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收治创伤性陈旧性寰枢椎脱位 2 6例 ,全部病例入院前均被漏诊或误诊。采用枕颈融合 10例 ,寰枢融合 16例。结果 症状完全缓解 2 3例 ,部分缓... 目的 探讨创伤性陈旧性寰枢椎脱位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 自 1994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收治创伤性陈旧性寰枢椎脱位 2 6例 ,全部病例入院前均被漏诊或误诊。采用枕颈融合 10例 ,寰枢融合 16例。结果 症状完全缓解 2 3例 ,部分缓解3例 ,神经功能明显改善 9例 ,无改善 1例。骨性融合时间 3~ 10个月。结论 外伤病人如有诉头颈或枕部疼痛 ,要考虑寰枢椎脱位的可能 ,常规摄颈椎正侧位片和张口位X线片 ,必要时加摄应力位片。对于难复性陈旧性寰枢椎脱位 ,采用后路枕颈融合。可复性的寰枢椎脱位将采用寰枢融合 ,经C1、2 关节突侧块螺钉固定是目前寰枢椎融合固定中较好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陈旧性 寰枢椎脱位 手术治疗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治疗胸腰段创伤性后凸畸形 被引量:9
13
作者 吴李勇 王越 +1 位作者 苏盛辉 王春 《颈腰痛杂志》 2017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后入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治疗胸腰段创伤性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脊柱外科2011-03-2015-05收治的26例脊柱胸腰段创伤性后凸畸形患者,全部采用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截骨矫形、神经减压,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和植骨融... 目的探讨后入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治疗胸腰段创伤性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脊柱外科2011-03-2015-05收治的26例脊柱胸腰段创伤性后凸畸形患者,全部采用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截骨矫形、神经减压,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和植骨融合手术治疗,并进行回顾性分析,观测术前、术后初期(3天内)、末次随访(术后1年左右)时胸腰段Cobb角、腰背痛VAS评分、下腰痛JOA评分以及脊髓神经损伤ASIA分级情况。结果 2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3.8个月,术后下腰痛JOA评分、腰背痛VAS评分及后凸畸形均有明显改善。术前胸腰段后凸畸形Cobb角为28~58°、平均(40.28±5.66)°,术后2~10°、平均(6.12±3.76)°,平均畸形矫正率86.2%,下腰痛JOA评分标准术前评定为(10.38±1.56)分,术后评定为(22.76±2.23)分,腰背痛VAS评分术前5~8分,平均(6.72±0.33)分,术后2~4分,平均(2.93±0.64)分,以上指标与术前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神经功能ASIA分级:6例C级5例改善至E级,1例为D级,16例D级15例改善至E级,1例仍为D级;至末次随访,Cobb角矫正丢失角度不明显(1~3°),平均(1.85±0.68)°,平均矫正丢失率3.8%,与术后初期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骨面均于术后6个月左右骨性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假关节形成、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治疗脊柱胸腰段创伤性后凸畸形,可重建胸腰段矢状面生理曲度,获得满意的后凸畸形矫正和神经减压,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骨折 后凸畸形 后路截骨矫形 经椎弓根
下载PDF
改良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置钉方法的轴位CT测量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春 陈启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通过改变进钉点和进钉角度获得新的寰椎椎弓根螺钉钉道,运用轴位CT扫描测量评价改良置钉方法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法:选择30具成人颈椎尸体标本,按标本提供的顺序随机将同一标本两侧分成A、B两组,A组经枢椎侧块中点作纵垂线,与寰... 目的:通过改变进钉点和进钉角度获得新的寰椎椎弓根螺钉钉道,运用轴位CT扫描测量评价改良置钉方法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法:选择30具成人颈椎尸体标本,按标本提供的顺序随机将同一标本两侧分成A、B两组,A组经枢椎侧块中点作纵垂线,与寰椎后弓上缘交点的正下方3.0mm处作为螺钉的进钉点,向内倾斜10°、向上倾斜5°置钉。B组进钉点偏外2mm,内倾角为15°,上倾5°。置钉后通过轴位CT扫描,分别测量A组和B组可利用间隙(SAS)即钉道宽度;钉道长度(LST);外侧安全间隙(OSC),即横突孔内侧缘到螺钉外缘的最短距离;内侧安全间隙(ISC),即椎管外侧缘到螺钉内缘的最短距离;选出内外侧间隙中较小者(SSC),计算出内外侧安全间隙距离差的绝对值(|LSC-MSC|)。应用SPSS13.0软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SAS值A组为6.8±11.7mm,B组为7.8±13.0mm,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的钉道长度比B组的钉道长度短(P<0.01);A组的SSC值为2.1±0.1mm,B组为3.0±0.1mm,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的|LSC-MSC|平均值为1.5±0.1mm,B组为0.6±0.1mm,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寰椎椎弓根钉进钉点选于枢椎侧块中点外侧2mm,与寰椎后弓上缘交点的正下方3.0mm处,向内倾15°,头倾5°置钉,充分使用了可利用间隙,识别标志与椎弓根的位置关系相对恒定,对临床准确置钉、提高固定效果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椎弓根螺钉 置钉方法 轴位CT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颈性眩晕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邹惠平 王春 《河北中医》 2009年第2期300-302,共3页
关键词 脊柱骨赘病 并发症 眩晕 颈椎 中药疗法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后路经椎管减压并脊椎三柱重建技术治疗合并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18
16
作者 吴李勇 黄雪梅 +3 位作者 王越 杨朝勃 苏盛辉 王春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4期322-327,共6页
目的 :探讨后正中入路椎板切除后经椎管进行椎体前中柱减压重建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合并有神经损伤症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3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胸腰椎爆裂性骨... 目的 :探讨后正中入路椎板切除后经椎管进行椎体前中柱减压重建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合并有神经损伤症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3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男20例,女16例;年龄21~52岁,平均37.6岁;均为单一节段骨折,T_(11)8例,T_(12)10例,L_112例,L_26例。按胸腰椎脊柱脊髓损伤严重度评分系统(thoracolumbar injury classification and severity score,TLICS)总评分为7~9分,平均7.4分。按美国脊柱损伤学会(America Spine Injury Association,ASIA)的神经病损分级,A级4例,B级10例,C级14例,D级8例。36例均采用正中入路椎板切除后经椎管进行椎体前中柱减压重建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分别对比评估术前、术后初期、末次随访时以下各项指标: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ASIA分级评估);后凸畸形矫正(Cobb角)情况;伤椎椎管容积变化情况;伤椎前缘高度变化情况;记录内固定松动、断裂情况及植骨面融合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1~3.5(2.8±0.3)h;术中出血量为550~1 350(880±120)ml;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18.4个月。全部获得骨性愈合,无假关节形成及内固定松脱、移位、断裂等情况发生。术后神经功能情况:除A级和B级各有1例无明显恢复外,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后ASIA分级为:A级1例,B级1例,C级7例,D级10例,E级17例。术后3 d伤椎前缘高度、后凸畸形、伤椎椎管容积恢复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各个指标在末次随访(术后12个月)结果与术后初期复查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后正中入路椎板切除后经椎管进行椎体前中柱减压重建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合并有神经损伤症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以经单一入路同时完成骨折复位、环脊髓360°减压和脊椎的三柱重建;其椎管减压彻底、即刻稳定脊柱、能达到前后联合入路所能取得的手术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神经损伤 三柱重建 后路手术
下载PDF
经皮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8
17
作者 王旭 温保军 刘寿坤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9期752-753,共2页
关键词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技术治疗 经皮 微创脊柱外科 医学水平 疗效满意 治疗仪
下载PDF
颈椎U型螺钉固定系统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春 林锦 +2 位作者 周之平 刘成招 刘清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732-735,共4页
目的:评价自行研制的后路颈椎u型螺钉固定系统(cervical u type pedicle screw fixation system,CUFS)的生物力学性能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自行设计的后路颈椎U型螺钉内固定系统(包括U型螺钉、连接棒及配套器械)在6具新鲜颈椎标... 目的:评价自行研制的后路颈椎u型螺钉固定系统(cervical u type pedicle screw fixation system,CUFS)的生物力学性能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自行设计的后路颈椎U型螺钉内固定系统(包括U型螺钉、连接棒及配套器械)在6具新鲜颈椎标本中进行强度、应变、位移、稳定性及极限等生物力学测试。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将CUFS应用于10例颈椎疾患患者。结果:CUFS固定的颈椎标本力学性能接近正常标本。1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经2~24个月随访,颈椎椎体高度与椎间隙高度无明显丢失,未见螺钉松动与断钉断棒等。结论:CUFS具有提拉复位作用、固定牢靠、放置方便等优势,是一种可供选择的颈后路椎弓根(侧块)固定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U型螺钉 椎弓根 内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齿状突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春 刘成招 +2 位作者 周之平 刘清平 郑立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11期860-862,共3页
目的探讨齿状突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手术治疗齿状突骨折40例,行前路空心螺钉固定4例,环枢关节融合26例,枕颈融合10例。结果40例经2~60个月随访。齿状突骨折空心螺钉固定4例,3个月达骨性愈合,颈部屈伸旋转功能恢复... 目的探讨齿状突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手术治疗齿状突骨折40例,行前路空心螺钉固定4例,环枢关节融合26例,枕颈融合10例。结果40例经2~60个月随访。齿状突骨折空心螺钉固定4例,3个月达骨性愈合,颈部屈伸旋转功能恢复正常;环枢关节融合的26例,3~5个月达到骨性融合;枕颈融合10例,融合时间3~10个月,颈部旋转功能明显受限。结论前路空心螺钉是治疗新鲜的Ⅱ型和浅Ⅲ型横形骨折的最佳方法。环枢椎椎弓根钉是目前治疗环枢关节不稳较好方法,CUF椎弓根钉系统具有放置方便、提拉复位与价廉的优点。伴环枢关节脱位又不能复位的患者行枕颈融合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状突骨折 手术治疗 内固定
下载PDF
颈椎椎弓根钉固定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春 郑立槟 刘成招 《脊柱外科杂志》 2004年第1期20-21,29,共3页
目的 评价颈椎椎弓根钉系统固定的临床价值与个体化综合置钉方法。方法 运用个体化综合置钉法行颈椎弓根固定治疗颈椎不稳 14例 ,其中陈旧性寰枢椎不稳 7例 ,颈椎管狭窄 1例 ,骨折脱位 6例。结果 术中未出现并发症 ,术后神经症状明... 目的 评价颈椎椎弓根钉系统固定的临床价值与个体化综合置钉方法。方法 运用个体化综合置钉法行颈椎弓根固定治疗颈椎不稳 14例 ,其中陈旧性寰枢椎不稳 7例 ,颈椎管狭窄 1例 ,骨折脱位 6例。结果 术中未出现并发症 ,术后神经症状明显改善。拍片与CT检查提示 ,置钉位置正确 ,无螺钉松动与断钉现象。结论 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提供了三柱的稳定和最坚强的后方固定。为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采用了个体化综合置钉 ,并采用刮匙旋转打孔更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钉 内固定 临床应用 陈旧性寰枢椎不稳 颈椎管狭窄 骨折 颈椎不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