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觉和深思下积极互惠行为的信任水平差异:基于收益框架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海波 陈小艺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70-1476,共7页
采用2(加工方式:直觉加工vs.深思加工)×3(信任水平:低vs.中vs.高)被试内设计,探讨双响应范式中直觉加工和深思加工下积极互惠行为存在差异的原因。结果发现,(1)在直觉加工中,处于低、中信任时被试更为利己,高信任时更为利他;深思... 采用2(加工方式:直觉加工vs.深思加工)×3(信任水平:低vs.中vs.高)被试内设计,探讨双响应范式中直觉加工和深思加工下积极互惠行为存在差异的原因。结果发现,(1)在直觉加工中,处于低、中信任时被试更为利己,高信任时更为利他;深思加工中,信任水平越高利他行为越明显。(2)在低信任时,被试深思后呈现利己行为;中信任、高信任时,深思后呈现利他行为。这表明是信任水平的差异决定了被试在直觉和深思阶段的利己或利他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博弈 积极互惠 直觉加工 深思加工 利他 利己
下载PDF
青少年主观社会地位与幸福感理论及研究述评
2
作者 杜宜展 《校园心理》 2021年第4期359-362,共4页
主观社会地位(subjective social status,SSS)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等级体系(如社会、社区、学校)中,与他人相比时对自己的地位的感知,包括对过去、当前和未来社会地位的知觉。SSS是个体对自己受教育程度、受尊重程度、职业地位、收入.
关键词 等级体系 主观社会地位 幸福感 受教育程度 青少年 SSS 研究述评
下载PDF
城区流动儿童亲子依恋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家庭功能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3
3
作者 曾天德 黎淑晶 +1 位作者 余益兵 王禭晴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1-96,共6页
为探讨城区流动儿童亲子依恋、家庭功能与社会适应的发展特征及其影响路径,采用青少年依恋问卷、总体家庭功能量表和社会适应量表对1152名五至九年级儿童进行测试,最终获得城区流动儿童924名作为研究被试。结果显示:(1)城区流动儿童社... 为探讨城区流动儿童亲子依恋、家庭功能与社会适应的发展特征及其影响路径,采用青少年依恋问卷、总体家庭功能量表和社会适应量表对1152名五至九年级儿童进行测试,最终获得城区流动儿童924名作为研究被试。结果显示:(1)城区流动儿童社会适应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差异;(2)亲子依恋、家庭功能与社会适应三者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3)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家庭功能在亲子依恋影响社会适应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该研究揭示了家庭功能在城区流动儿童亲子依恋影响社会适应中的中介机制,可以为城区流动儿童家庭干预政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区流动儿童 亲子依恋 家庭功能 社会适应 中介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