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2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南文化入课堂实践及其途径研究——以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茶艺教室”为个案
1
作者 路保俊 《闽台文化研究》 2023年第4期105-112,共8页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通过建设“闽南味”茶艺教室,制定相应的茶艺教室管理制度,配备齐全的功夫茶具,合古琴演奏、古诗词吟诵等艺术形式,立体展演精彩的闽南饮茶艺术,以此充分推动闽南文化入课堂。此举在该院培养新时代本科创新复合型人...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通过建设“闽南味”茶艺教室,制定相应的茶艺教室管理制度,配备齐全的功夫茶具,合古琴演奏、古诗词吟诵等艺术形式,立体展演精彩的闽南饮茶艺术,以此充分推动闽南文化入课堂。此举在该院培养新时代本科创新复合型人才、促进该校闽南文化办学特色发展,以及推动新时期两岸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等方面起到了示范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师范大学 茶艺教室:闽南文化入课堂 办学特色
下载PDF
“左琴右书”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为例
2
作者 曾芳 黄文丽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37-41,共5页
古琴历史悠久,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载体和象征之一。"左琴右书"是中国古代文人标榜的生活之道,以琴怡情,以书博闻,二者缺一不可。琴书结合,呈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艺"与"文"的结合,"道"和"艺&... 古琴历史悠久,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载体和象征之一。"左琴右书"是中国古代文人标榜的生活之道,以琴怡情,以书博闻,二者缺一不可。琴书结合,呈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艺"与"文"的结合,"道"和"艺"的结合。对于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左琴右书"的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琴文化 汉语言文学 人才培养
下载PDF
闽南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点研究生人才培养概况
3
作者 张为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闽南师范大学最早进行研究生教育探索的传统优势学科。2003年中国古代文学获学校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批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依托本学科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研...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闽南师范大学最早进行研究生教育探索的传统优势学科。2003年中国古代文学获学校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批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依托本学科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8年,中国语言文学与闽南文化学科群入选福建省一流建设学科(高原学科)。2021年中国语言文学正式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增设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招生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学位授予权 闽南文化 研究生教育 闽南师范大学 两岸交流 学科群 中国语言文学 授权点
下载PDF
闽南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点导师队伍建设概况
4
作者 张为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闽南师范大学历史最悠久、基础最雄厚的传统优势学科。学科早期由戴深石、郑景渠、刘学沛、李拓之、吴秋山、陈章武等先生奠定学科基础,后经全国首届文科博士、杜甫研究专家林继中教授,西方文论研究知名专家刘庆璋教...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闽南师范大学历史最悠久、基础最雄厚的传统优势学科。学科早期由戴深石、郑景渠、刘学沛、李拓之、吴秋山、陈章武等先生奠定学科基础,后经全国首届文科博士、杜甫研究专家林继中教授,西方文论研究知名专家刘庆璋教授,屈原与楚辞研究知名专家汤漳平研究员,老舍研究知名专家张桂兴教授等专家的辛苦耕耘,学科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研究 楚辞研究 西方文论 导师队伍建设 杜甫研究 中国语言文学 汤漳平 学科队伍
下载PDF
闽南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特色发展
5
作者 李新东(文/图) 刘婉晴(文/图)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习近平指出:“闽南文化作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有文章可做。”要求福建“在推动两岸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充分发挥对台区位优势,服务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和国家统一的特殊需求,形成了台海文献整理,闽南文化与... 习近平指出:“闽南文化作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有文章可做。”要求福建“在推动两岸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充分发挥对台区位优势,服务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和国家统一的特殊需求,形成了台海文献整理,闽南文化与文学研究、学术研究与两岸文化交流紧密结合的闽南文化与文学研究特色方向,得到中央及地方政府部门的高度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文化交流 文化与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 闽南文化 文献整理 地方政府部门 海峡两岸 学科特色
下载PDF
尊重传统,敢于创新,特色发展——闽南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之路
6
作者 李新东(文/图) 刘婉晴(文/图)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闽南师范大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传统优势学科,曾先后获评福建省重点学科、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福建省一流学科高原学科。2003年中国古代文学获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中国语言文学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闽南师范大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传统优势学科,曾先后获评福建省重点学科、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福建省一流学科高原学科。2003年中国古代文学获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中国语言文学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依托中国语言文学获"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21年中国语言文学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学科 学科硕士 闽南文化 两岸交流 国家特殊需求 中国语言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重点学科
下载PDF
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马工程教材课程化探索
7
作者 梁结玲 《教育评论》 2024年第2期82-87,共6页
马工程教材是通用型的教材,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在使用这一教材时应将之课程化。马工程教材要在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进行课程化,首先要将马工程教材师范性师本化,把马工程教材变为师范性的教师课程,其次是将马工程教材师范性生本化,把马... 马工程教材是通用型的教材,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在使用这一教材时应将之课程化。马工程教材要在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进行课程化,首先要将马工程教材师范性师本化,把马工程教材变为师范性的教师课程,其次是将马工程教材师范性生本化,把马工程教材变为师范性的学生课程,最后是开展对话式教学,将马工程教材内化为学生的师德、知识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工程教材 课程化 师范院校
下载PDF
“漳州110”先进事迹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8
作者 廖利明 李艳萍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13,共7页
“漳州110”先进事迹阐释了人民警察忠诚于党和国家人民的政治品质,坚持人民至上和服务群众的为民情怀、恪尽职守和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改革思变和引领潮头的创新意识。地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契合... “漳州110”先进事迹阐释了人民警察忠诚于党和国家人民的政治品质,坚持人民至上和服务群众的为民情怀、恪尽职守和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改革思变和引领潮头的创新意识。地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契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民族复兴培育新时代好青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漳州110”先进事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路径
下载PDF
闽南文化传承与大学生就业关系初探 被引量:3
9
作者 赵丽霞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54-158,共5页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高校文化软实力、地方文化产业建设也成为在就业市场角逐的竞争优势,如何更好地传承地域优秀文化以拓宽就业渠道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闽南高校,传承闽南优秀传统文化以提升学生...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高校文化软实力、地方文化产业建设也成为在就业市场角逐的竞争优势,如何更好地传承地域优秀文化以拓宽就业渠道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闽南高校,传承闽南优秀传统文化以提升学生的就业力,并保持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双向构建,具有十分主要的意义。这就需要闽南高校各部门从思想上重视,对学生们的就业观和就业行为加以引导,加大宣传、创新力度,在制度和机制上积极探索,尽量形成闽南优秀文化资源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最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文化 大学生 就业
下载PDF
地方文化融入高校新文科实验室建设的思考——以闽南文化为中心
10
作者 路保俊 何东平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22-126,共5页
将地方文化融入高校新文科实验室建设利于培养德才兼备高质量人才、促进特色差异化发展和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滞后的文科实验室建设、待进一步深化的新文科认知、待强化的创新精神和日益边缘化的地方文化掣肘着地方文化的融入。建议采... 将地方文化融入高校新文科实验室建设利于培养德才兼备高质量人才、促进特色差异化发展和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滞后的文科实验室建设、待进一步深化的新文科认知、待强化的创新精神和日益边缘化的地方文化掣肘着地方文化的融入。建议采取扶持地方文化向现代化转型、化地方文化为优质实验教学资源、提升实验室人员地方文化素养、打造沉浸式新文科实验室、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拓展实验空间等措施促进地方文化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新文科实验室 地方文化 闽南文化
下载PDF
菲律宾华文文学研究述评——以《华文文学》《世界华文文学论坛》为中心
11
作者 向忆秋 欧阳琪 艾尤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57-64,共8页
从1988年到2010年,菲律宾华文文学研究成绩不断提升,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论文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升,二是研究领域的拓展,三是研究队伍的壮大。2010年之后,菲华文学研究出现疲软之态,学界研究人员发表的研究成果数量及质量,已... 从1988年到2010年,菲律宾华文文学研究成绩不断提升,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论文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升,二是研究领域的拓展,三是研究队伍的壮大。2010年之后,菲华文学研究出现疲软之态,学界研究人员发表的研究成果数量及质量,已经不如之前了。菲律宾华文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其一,研究队伍给人“散兵游勇”之感,迄今没有菲华文学史之类厚重的学术成果出现;其二,研究文体极其失衡。三十余年来,菲华诗歌研究独领风骚,小说研究到了2010年代才得到重视,但2010年代菲律宾华文文学研究整体状况已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华文文学 《华文文学》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下载PDF
利用闽南方言辅助格律诗写作教学之管见——兼论语文教育实习中师范生诗词素养的培育
12
作者 董国华 《闽台文化研究》 2017年第3期93-97,共5页
近体诗词盛于唐代,闽南方言存留"唐音"较为完整。笔者任教于闽南方言区高校文学院,近年来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开设古典诗词写作课,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和总结,在闽南方言区(学生的基础方言为闽南话)讲授格律诗写作,引导学生... 近体诗词盛于唐代,闽南方言存留"唐音"较为完整。笔者任教于闽南方言区高校文学院,近年来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开设古典诗词写作课,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和总结,在闽南方言区(学生的基础方言为闽南话)讲授格律诗写作,引导学生利用方言:第一,分韵别部,理解古今语音源流及嬗变,掌握诗韵;第二,认准平仄,学习粘对、辨别入声;第三,采用方音吟诵格律诗词,深刻感受其韵律美。利用闽南方言辅助学生鉴赏和创作格律诗,教学效果显著。此外,诗词创作是中文师范生不可或缺的基础能力,在语文教育实习中至关重要。应加大此类课程的比重,以培育和提升师范生古典诗词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律诗词 写作 闽南方言 教学方法 语文教育实习 诗词素养
下载PDF
闽南侨批:映射闽南侨乡个体心理的历史镜像
13
作者 魏宁楠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21-26,共6页
闽南侨乡家庭的决策者作为重要的他者建构了家庭其他成员的自我认同。在镜像阶段,闽南侨乡个体认同的理想自我形象,是他者结构的主体欲望向外投射的结果。闽南侨批切实展现了缠绕在海外闽南侨胞内心世界的自我认同问题,揭示了他者的欲... 闽南侨乡家庭的决策者作为重要的他者建构了家庭其他成员的自我认同。在镜像阶段,闽南侨乡个体认同的理想自我形象,是他者结构的主体欲望向外投射的结果。闽南侨批切实展现了缠绕在海外闽南侨胞内心世界的自我认同问题,揭示了他者的欲望如何塑造影响着侨乡思妇的心态,反映了在欲望与认同的博弈过程中个体对理想自我的误认所造成的主体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侨批 个体心理 镜像阶段 自我认同
下载PDF
章甫的家庭书写及其文学史意义
14
作者 肖庆伟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62-69,共8页
乾隆嘉庆年间,以章甫及其所著《半崧集》为代表的台湾地区文学初起。家居诗、示儿诗、哭诗及贫病诗是章甫家庭书写的主要类型,从中可以看出:章氏一族重视家庭教育,重视科举仕进,重视接受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章甫的家庭书写,为文学... 乾隆嘉庆年间,以章甫及其所著《半崧集》为代表的台湾地区文学初起。家居诗、示儿诗、哭诗及贫病诗是章甫家庭书写的主要类型,从中可以看出:章氏一族重视家庭教育,重视科举仕进,重视接受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章甫的家庭书写,为文学史提供了一个东南海疆家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案例,并表现出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无论在台湾地区诗歌史上,还是在清代东南海疆文学发展过程中,章甫诗歌的家庭书写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甫 《半崧集》 家庭书写
下载PDF
实践导向下新师范人才培养体系建构
15
作者 曾芳 《韶关学院学报》 2023年第8期13-17,共5页
新师范教育与传统师范教育不同,更加强调对人才的实践能力、市场适应能力与专业引领能力的培养。然而,现有师范教育存在人才培养理念不深入、培养方案特色不明显、学科知识中心论及师资较为薄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新时代师范人才培养整... 新师范教育与传统师范教育不同,更加强调对人才的实践能力、市场适应能力与专业引领能力的培养。然而,现有师范教育存在人才培养理念不深入、培养方案特色不明显、学科知识中心论及师资较为薄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新时代师范人才培养整体质量的提升,不利于我国师范教育长远发展。因此,建构实践导向的新师范人才培养体系极为必要。高校要坚持师范教育的应用性传统,贯彻实践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发展师范教育的特色,确立实践面向的人才培养方案;适应师范教育的社会性需求,开设实践取向的人才培养课程;立足师范人才的获得感,建设实践导向的师资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导向 新师范 人才培养 供给侧 课程体系
下载PDF
学衡派的白话文学观
16
作者 郭蕾 杨伟忠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89-95,共7页
看似壁垒森严的文言保卫战背后,学衡派蕴藏着具有鲜明调和色彩的白话文学观。文学变迁论是学衡派白话文学观的理论基础,意在消解文学进化论的线性革命叙事,从而达到文白兼容、新旧并蓄的目的。在学衡派建构的文学谱系中,白话文学作为一... 看似壁垒森严的文言保卫战背后,学衡派蕴藏着具有鲜明调和色彩的白话文学观。文学变迁论是学衡派白话文学观的理论基础,意在消解文学进化论的线性革命叙事,从而达到文白兼容、新旧并蓄的目的。在学衡派建构的文学谱系中,白话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之文字”,比文言更为平易、活泼和自由,特别适用于科学论文和小说写作。学衡派对白话文学运动的批评具有建设性意义:认为白话文学运动一味欧化的倾向有违白话的本质,应回归语言的纯粹性;强调白话文学的文学性,反对文学品味过分卑下;呼吁白话文学创作应保持理性和节制,防止负面情绪泛滥。在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的西学外表之下,学衡派本质上是传统儒家价值的拥护者,怀有强烈的道统意识。文言文学始终是学衡派尊奉的“文学的正宗”,在此前提之下,白话文学与文言文学得以和谐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衡派 白话文学 新人文主义
下载PDF
学术史视野中的刘登翰华文文学研究述评
17
作者 向忆秋 《华文文学》 2023年第1期87-95,共9页
刘登翰教授毕生致力于华文文学研究,一生编著了多部著作。他领衔主编的《台湾文学史》是两岸首部呈现中国台湾文学丰沛全貌的通史,他主编的《香港文学史》《澳门文学概观》,前者提升了中国香港文学研究境界,后者是中国澳门文学史著述的... 刘登翰教授毕生致力于华文文学研究,一生编著了多部著作。他领衔主编的《台湾文学史》是两岸首部呈现中国台湾文学丰沛全貌的通史,他主编的《香港文学史》《澳门文学概观》,前者提升了中国香港文学研究境界,后者是中国澳门文学史著述的开荒之作。他主编的《双重经验的跨域书写:20世纪美华文学史论》《过番歌文献资料辑注·福建卷》,前者是中国内地首部“美华文学史论”,后者为华文文学“民间书写”研究疆界的拓展提供了文献。刘登翰的学术史也见证了华文文学学科发展史,他的多种文学史和华文文学理论建构,成为华文文学学科奠基性论述。他的中国台湾诗歌选编和研究,对草创阶段的学科意义重大,其“过番歌”文献整理和研究,乃是触摸海外华文文学“源头”的“民间”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登翰 华文文学学科 学术史
下载PDF
《西南大学新藏墓志集释》校读释例
18
作者 杨继光 《保定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56-61,共6页
《西南大学新藏墓志集释》所收墓志基本为首次公布的近年出土的北魏至五代时期墓志,对于文史研究有很高的价值。运用俗字学、词汇学、校勘学、碑刻文献学对该书在释文、标点、注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辨正,以便学界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墓志 释文 俗字
下载PDF
罗宗强先生之《隋代文学思想平议》述评
19
作者 陶江峰 《雨露风》 2023年第5期00066-00068,共3页
罗宗强先生于1982年发表在《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七辑)》一书中的《隋代文学思想平议》一文,在探讨隋代文学思想问题的同时,颇见其学术理念与研究方法的严谨独到。
下载PDF
供给侧改革要求下高校大学生就业新思路 被引量:15
20
作者 廖利明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7-99,共3页
当前,我国大学生数量以及就业能力素质等因素制约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形成企业人才紧缺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实矛盾。因此,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着力推行高校教育改革,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机制革新促进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从... 当前,我国大学生数量以及就业能力素质等因素制约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形成企业人才紧缺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实矛盾。因此,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着力推行高校教育改革,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机制革新促进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从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着手,探讨高校大学生就业新思路,以改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从而缓解社会就业矛盾,可通过强化专业素养与实践,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资本问题,鼓励大学生创业,加强就业平台建设,促进大学生素质建设,提高大学毕业生质量,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高校教育 大学生就业创业 新思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