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汉隐喻共性与个性认知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旭清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2期32-35,共4页
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大量的隐喻,这些隐喻既有共性又有民族个性。本文从隐喻概念和通感两方面分析了共性,从民族思维方式、习俗、政治文化和传统文化等方面阐述了民族个性。
关键词 英语 汉语 隐喻 共性 个性 认知比较 传统文化
下载PDF
缤纷的语言盛宴——英文化妆品商标翻译赏析 被引量:6
2
作者 余俊英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1期166-167,共2页
英文化妆品商标的中文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演绎,为了达到音美、意美、形美的效果,直译通常不能奏效,往往需要创造性地采用音译、意译的方法,甚至是另起炉灶,重新命名。
关键词 化妆品 商标 翻译
下载PDF
英汉隐喻共性与个性认知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旭清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4期105-107,共3页
英、汉两种语言存在大量的隐喻 ,这些隐喻既有共性又有民族个性。主要从隐喻概念和通感两方面分析了共性 ,从民族思维方式、习俗。
关键词 隐喻 共性 个性 认知比较
下载PDF
英汉词语的文化内涵差异
4
作者 李旭清 《闽江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60-63,共4页
本文从传统文化观念、社会文化背景及社会价值取向等方面阐释了造成英汉词语文化内涵差异的原因 ,并提出翻译的对策 :直译、直译加注释 ,借用的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语取代原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
关键词 文化内涵差异 直译 意译 的语 原语
下载PDF
中英文中的亲属关系隐喻
5
作者 余俊英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4期151-152,共2页
隐喻是人类认知的工具,人类通过亲属关系隐喻来理解世界上的其他关系。亲属关系隐喻的语言表达形式是无穷无尽的,但都源自为数不多的基本概念隐喻。由于人类思维的共性,中文里也有与英文相似的亲属关系隐喻。但中国文化迥异于西方文化,... 隐喻是人类认知的工具,人类通过亲属关系隐喻来理解世界上的其他关系。亲属关系隐喻的语言表达形式是无穷无尽的,但都源自为数不多的基本概念隐喻。由于人类思维的共性,中文里也有与英文相似的亲属关系隐喻。但中国文化迥异于西方文化,中文里有一些亲属关系隐喻是汉语言文化特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属关系 隐喻 中国文化
下载PDF
词汇空缺及其翻译补偿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旭清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05-107,共3页
文章探讨了词汇空缺的主要产生原因,可译性问题,以及在翻译时进行补偿的方法。
关键词 英汉翻译 词汇空缺 翻译补偿 生活环境 宗教 意识形态 风俗传统 社会文化价值
下载PDF
翻译中的逆向思维与表达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旭清 《闽江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26-129,共4页
逆向思维是再现原文,实现原文与译文最大限度等值的手段之一。本文从肯定与否定的转换,主动与被动的转换,着笔角度的转换,句式的转换和视点转换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在英汉互译中,通过逆向思维可以找到既符合译语习惯又与原语反向对应的表... 逆向思维是再现原文,实现原文与译文最大限度等值的手段之一。本文从肯定与否定的转换,主动与被动的转换,着笔角度的转换,句式的转换和视点转换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在英汉互译中,通过逆向思维可以找到既符合译语习惯又与原语反向对应的表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逆向思维 原文 译文 肯定 否定 主动句 被动句 句子转换 英汉互译
下载PDF
称呼语的语用功能分析及翻译
8
作者 李旭清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1期64-66,共3页
本文从称呼语的情感指示功能、人际关系指示功能、交际动机指示功能三方面分析了称呼语的语用功能。同时由于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称呼体系 ,在翻译称呼语时为了达到语用等同 ,必须注意文化、关系及语境等方面的因素。
关键词 称呼语 语用功能 翻译 情感指示功能 人际关系指示功能 交际动机指示功能 英语
下载PDF
试论《中文和合本圣经》的前景
9
作者 陈金妹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75-79,共5页
《中文和合本圣经》是由西方传教士翻译的第一部“划一”的圣经译本,在中国已经流传了100多年,而且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甚至至今,也没有其他任何一部译本能取代它的位置,原因何在?本文用Even—Zola,Lefever的多元系统理论以及AndrewChes... 《中文和合本圣经》是由西方传教士翻译的第一部“划一”的圣经译本,在中国已经流传了100多年,而且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甚至至今,也没有其他任何一部译本能取代它的位置,原因何在?本文用Even—Zola,Lefever的多元系统理论以及AndrewChesterman的期望规范理论,从教会历史和中国诗学发展的情况,分析其在中国扎根的原因。同时,用Hermans文本的意义与意思理论与EugeneNida的功能对等理论等分析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和合本 圣经 翻译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