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郑成畴 黄航 +3 位作者 苏琴 林致浮 温达民 黄钟英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79-281,共3页
本文采用“修订的明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定92例符合CCMD—2诊断标准的住院精神病人,发现攻击行为者(MOAS总分≥4)占38.0%。对照分析,结果显示:既往暴力行为史、住院方式、神经质水平研究组与对照组有... 本文采用“修订的明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定92例符合CCMD—2诊断标准的住院精神病人,发现攻击行为者(MOAS总分≥4)占38.0%。对照分析,结果显示:既往暴力行为史、住院方式、神经质水平研究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研究组BPRS总分以及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三个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病人幻觉、妄想、易激惹、敌意、精神运动性兴奋等精神症状出现频率较高。上述诸因素对住院精神病人的攻击行为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住院 攻击行为 评价 预测
下载PDF
住院精神病人440例使用保护性约束的调查与护理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光秀 王淑芳 俞淑金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162-163,共2页
保护性约束是指在精神科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根据病人病情的特殊情况,使用约束用具来保护病人,防范意外事件的发生,有效地制止精神病人冲动、自杀、伤人、毁物等激烈行为。本文就我院住院精神病人使用保护性约束的情况进行分析,现... 保护性约束是指在精神科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根据病人病情的特殊情况,使用约束用具来保护病人,防范意外事件的发生,有效地制止精神病人冲动、自杀、伤人、毁物等激烈行为。本文就我院住院精神病人使用保护性约束的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精神病人 保护性约束 护理 调查 医疗过程 医护人员 约束用具 意外事件
下载PDF
精神病医院开展精神病药物药学服务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许慧琴 高国豪 龚民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1期195-196,共2页
关键词 精神病医院 精神病药物 药学服务
下载PDF
住院精神病患者功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1
4
作者 洪华珍 傅廷东 +1 位作者 黎赛英 李建秀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166-167,共2页
住院精神病患者,由于受到精神症状和精神因素的影响,容易突然发生冲动,攻击他人。在患者的攻击对象中,精神病医院的工作人员占首位,护士所占比例最高。为此,精神病医院的工作人员身心受到伤害,精神压力大,因此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力... 住院精神病患者,由于受到精神症状和精神因素的影响,容易突然发生冲动,攻击他人。在患者的攻击对象中,精神病医院的工作人员占首位,护士所占比例最高。为此,精神病医院的工作人员身心受到伤害,精神压力大,因此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力争将患者的功击行为控制在未发生之前。笔者对2002年3月至2006年1月入院的1 050例住院精神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精神病患者 护理干预 行为控制 原因分 精神病医院 住院精神患者 攻击对象 工作人员
下载PDF
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被引量:2
5
作者 谢秀钦 李建秀 洪华珍 《中国民康医学》 2013年第3期106-107,共2页
目的:对老年精神病患者院内死亡资料的分析,探讨死亡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死亡的病历。结果:死亡原因为躯体疾病40例(90.91%);意外死亡4例(9.09%)。结论:护理人员应加强观察,做好护理防范。
关键词 精神病患者 老年人 死亡原因 护理
下载PDF
住院精神病患者病房内跌倒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光秀 黄珠晶 林景 《四川精神卫生》 2009年第4期245-246,共2页
目的分析精神病患者病房内跌倒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寻求有效防范措施,减少意外发生。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01~2006年住院的138例精神病患者病房内跌倒发生情况。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疾病伴发躯体疾病、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为跌倒的... 目的分析精神病患者病房内跌倒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寻求有效防范措施,减少意外发生。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01~2006年住院的138例精神病患者病房内跌倒发生情况。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疾病伴发躯体疾病、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为跌倒的主要风险因素,并造成不同程度损伤。结论跌倒在精神科病房中常发生,且带来严重后果,应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患者 跌倒 护理
下载PDF
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外走行为的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建秀 洪华珍 黎赛英 《中国民康医学》 2012年第12期F0004-F0004,共1页
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由于受病情支配或其它原因的影响,均有可能发生外走行为。外走行为会给患者及家属造成身心损害,因此应引起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回顾分析2005~2008年我院发生的住院患者外走行为,探究其原因、规律,以寻求有效... 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由于受病情支配或其它原因的影响,均有可能发生外走行为。外走行为会给患者及家属造成身心损害,因此应引起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回顾分析2005~2008年我院发生的住院患者外走行为,探究其原因、规律,以寻求有效的防范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患者 住院期间 外走行为
下载PDF
住院精神病患者38例死亡原因分析
8
作者 傅廷东 洪华珍 俞淑金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168-169,共2页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住院精神病人在院内死亡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同时精神病患者的死亡原因,也引起了医院和家庭的重视。本文从护理学角度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期间死亡的38例精神病患者的相关因素,并就如何采取防范措施...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住院精神病人在院内死亡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同时精神病患者的死亡原因,也引起了医院和家庭的重视。本文从护理学角度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期间死亡的38例精神病患者的相关因素,并就如何采取防范措施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选自1979年1月至2009年10月在我院住院期间死亡的精神病患者38例,其中男32例,女6例;年龄28~76岁,其中,28~48岁15例,49~76岁23例。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诊断标准[1],精神分裂症31例,情感性精神障碍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精神病患者 死亡原因分析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情感性精神障碍 住院精神病人 2009年 精神分裂症 法律意识
下载PDF
心理护理对恢复期住院精神病人的康复作用
9
作者 陈春珍 洪彩平 章珠妃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169-170,共2页
住院精神病人经过治疗和休养,进入恢复期,精神症状逐渐好转,情绪也趋于平稳,自知力和自理能力逐渐恢复;他们能对周围环境和自己的现实状况产生一定的认识,对自己的现状和未来进行分析,并做出一定的打算;他们既为自己的病愈而高... 住院精神病人经过治疗和休养,进入恢复期,精神症状逐渐好转,情绪也趋于平稳,自知力和自理能力逐渐恢复;他们能对周围环境和自己的现实状况产生一定的认识,对自己的现状和未来进行分析,并做出一定的打算;他们既为自己的病愈而高兴,同时也为自己的前途而担心,产生种种顾虑,甚至出现消极意念。如何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使恢复期住院精神病人早日回归社会,是精神科护士面临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精神病人 心理护理 恢复期 康复作用 精神科护士 精神症状 自理能力 周围环境
下载PDF
68例住院精神病人危重症的抢救与护理
10
作者 王淑芳 钟捷华 张巧云 《四川精神卫生》 1999年第3期207-208,共2页
危重症抢救是临床医疗工作的重点,已成为医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1]。然而,危重症在精神科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精神病人作为一特殊群体由于受病理性思维和异常行为的影响,更易发生危及其自身生命的危险行为。同时他们又是普... 危重症抢救是临床医疗工作的重点,已成为医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1]。然而,危重症在精神科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精神病人作为一特殊群体由于受病理性思维和异常行为的影响,更易发生危及其自身生命的危险行为。同时他们又是普通群体的一员,也可能伴发各种躯体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危重症 抢救 护理
下载PDF
住院精神病人潜逃行为的特点及护理干预
11
作者 刘晓升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175-175,共1页
关键词 住院精神病人 潜逃行为 特点 护理 干预
下载PDF
改进住院精神病患者健康教育方法浅析
12
作者 李建秀 谢秀钦 洪华珍 《中国民康医学》 2012年第24期3075-3075,3077,共2页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体护理实践中成功的环节之一。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要求为患者提供适合个人的最佳护理,它不仅包括疾病方面,也包括心理、精神方面。要做好心理、精神方面的护理,只有通过健康教育来实现。医...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体护理实践中成功的环节之一。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要求为患者提供适合个人的最佳护理,它不仅包括疾病方面,也包括心理、精神方面。要做好心理、精神方面的护理,只有通过健康教育来实现。医院开展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满意率、赢得患者的关键。如何向纵深方面拓展、完善,探索出更适合精神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模式便成为护理界尤为关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精神病患者 健康教育
下载PDF
28例住院精神病人自杀死亡分析及护理对策
13
作者 高国豪 《护理与心理杂志》 1996年第3期192-193,共2页
关键词 护理学 精神病 自杀 精神病护理
下载PDF
对28例住院精神病人自杀的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彩珍 张群仙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998年第S1期86-86,共1页
1 资料 1953年~1996年间,住院发生自杀身亡的精神病患者共28例。其中男21例,女7例;年龄17~53岁;精神分裂症18例,忧郁症4例,癫痫性精神障碍、癔症状失语症、情感性、分裂样精神病、躁狂病及反应性精神病各1例;文盲3例,小学5例,初中3例... 1 资料 1953年~1996年间,住院发生自杀身亡的精神病患者共28例。其中男21例,女7例;年龄17~53岁;精神分裂症18例,忧郁症4例,癫痫性精神障碍、癔症状失语症、情感性、分裂样精神病、躁狂病及反应性精神病各1例;文盲3例,小学5例,初中3例,高中3例,其他不详;住院1次者18例,往院2次以上者1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精神病人 分裂样精神病 精神障碍 精神病患者 系统化整体护理 精神病防治 情感性 躁狂病 自杀身亡 恢复期
下载PDF
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预测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5
15
作者 傅容英 苏赛珠 《四川精神卫生》 1998年第2期136-136,共1页
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预测与护理对策傅容英苏赛珠精神病人的心理活动处于严重紊乱之中,常常发生攻击行为,对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的危害和后果。本文对35例住院精神病人产生攻击行为的因素进行调查,旨在找出可能做为临床护理中预... 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预测与护理对策傅容英苏赛珠精神病人的心理活动处于严重紊乱之中,常常发生攻击行为,对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的危害和后果。本文对35例住院精神病人产生攻击行为的因素进行调查,旨在找出可能做为临床护理中预测其发生的依据,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精神病人 攻击行为 预测 护理
下载PDF
16例住院精神病人发生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爱芳 邱兵珍 《四川精神卫生》 2010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麻痹性肠梗阻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6例发生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单一用药10例,其中氯氮平6例,利培酮,喹硫平,帕罗西汀,多虑平各1例,联合用药6例,饮食不当2例,低血钾4例。结论抗精...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麻痹性肠梗阻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6例发生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单一用药10例,其中氯氮平6例,利培酮,喹硫平,帕罗西汀,多虑平各1例,联合用药6例,饮食不当2例,低血钾4例。结论抗精神病药、低血钾、饮食不当等均可引致麻痹性肠梗阻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疾病 抗精神病药 肠梗阻
下载PDF
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活动规律与对策
17
作者 郑萍 刘琴 《中国民康医学》 2010年第2期166-166,161,共2页
关键词 住院期间 心理活动规律 对策
下载PDF
院外延续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蒋秀花 方燕平 黎赛英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60-162,共3页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障碍类型中具有较高致残率的疾病。该病的发生原因不明,在发病后,患者的思维、情感、行为、感知等方面会出现障碍,并且精神活动不协调[1]。该病具有反复发作性的特点,并且随着该病多次发作,病情也逐渐加重恶化,一些患...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障碍类型中具有较高致残率的疾病。该病的发生原因不明,在发病后,患者的思维、情感、行为、感知等方面会出现障碍,并且精神活动不协调[1]。该病具有反复发作性的特点,并且随着该病多次发作,病情也逐渐加重恶化,一些患者最终会出现精神衰退[2]。患者在患病后为控制病情,往往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药物[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患者 服药依从性 生活质量 延续护理 康复期 反复发作性 院外 精神障碍类型
下载PDF
团体心理及行为干预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徐小洁 许燕清 +1 位作者 黎赛英 刘友夺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74-175,共2页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难愈的、反复发作的、严重的精神疾病,且病情迁延。患者患病后生活质量严重受损,常伴有负性情绪(消极情绪),包括痛苦、自卑、焦虑、抑郁等。因此,有必要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合理干预。有研究表明,患者的...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难愈的、反复发作的、严重的精神疾病,且病情迁延。患者患病后生活质量严重受损,常伴有负性情绪(消极情绪),包括痛苦、自卑、焦虑、抑郁等。因此,有必要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合理干预。有研究表明,患者的负性情绪和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会影响疾病治疗的效果,不利于稳定病情[1]。团体心理干预是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促成成员在其中通过观察、体验等来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进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习得新态度、新行为,以便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过程[2]。本文旨在探讨团体心理及行为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可行性的方法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性情绪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 精神分裂症 精神疾病 心理及行为干预 合理干预 人际交互 团体心理干预
下载PDF
流浪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5
20
作者 洪华珍 谢秀钦 李建秀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49-150,共2页
随着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及社会对精神卫生事业投入的不断增加,精神病患者,特别是流浪街头的患者,也越来越受到政府的关注。近3年来,我院收治的由市救助中心和"110"警车送来的流浪精神病患者不断增加。
关键词 流浪精神病患者 护理对策 临床特点 精神卫生事业 社会保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