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CG电流调控技术对64MD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和放射剂量的影响及评估 被引量:16
1
作者 高建华 王贵生 +3 位作者 李剑颖 孙宪昶 扬帆 戴汝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10期1095-1098,共4页
目的:通过开启或关闭ECG(心电图)电流(mA)调控对图像质量和放射剂量影响的对照研究,评估ECG电流调控技术对降低64MDCT成像放射剂量的作用和价值。方法:按照统一的纳入标准,连续选取100例患者(男54例,女46例,年龄36—80岁,平... 目的:通过开启或关闭ECG(心电图)电流(mA)调控对图像质量和放射剂量影响的对照研究,评估ECG电流调控技术对降低64MDCT成像放射剂量的作用和价值。方法:按照统一的纳入标准,连续选取100例患者(男54例,女46例,年龄36—80岁,平均58.9岁),使用GEu出speed VCT机完成冠状动脉检查。将病人分为NE、UE两组,每组50例。两组在性别比例、年龄、身高、体重及心率五个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NE组扫描时关闭ECG电流调控,UE组扫描时开启ECG电流调控。其它扫描参数相同:120kV,0.35s/r,层厚0.625mm,Pitch 0.20—0.26,Bowtie选用large body,模式。①以双盲法对两组图像从冠脉节段的显示数目、细小分支显示率、血管边缘锐利度、血管内对比剂清晰度四个方面以1—4分(4分为优)进行图像质量评分。评分有分歧的由两人共同商讨后达成一致;②分别选取两组图像中面积相等的感兴趣区(砌,面积为100mm^2),在相同轴位图像上(均为左冠状动脉主干自左窦发出的层面)测量升主动脉中心部的噪声值(均值及标准差),比较NE组和UE组图像噪声差异;③记录关闭或开启ECG电流调控扫描产生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根据ED=DIP×C公式换算成有效剂量(ED)。其中C采用European Guidelines on Quality Crite.ria for Computed Tomograpgy提出的胸部平均值0.017;④应用SPSS10.0软件对NE组和UE组间图像质量评分、图像噪声、CTDIvol、ED均值差异进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NE组、UE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56±0.54)分、(3.68±0.47)分,P〉0.0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②NE组、UE组图像噪声分别为27.54±4.52、28.09±4.85,P〉0.0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③NE组、UE组CTDIvol、ED均值分别为(87.91±8.38)mGy/cm和(72.07±3.9)mGy/cm,(18.0±1.71)mSv和(14.7±0.82)mSv。开启ECG电流调控比关闭ECG电流调控时扫描放射剂量减少约18%,P〈0.01,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64MDCT冠脉成像时采用ECG电流调控技术可在满足诊断需求的前提下有效降低放射剂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 心电描记术 显像术 射线剂量
下载PDF
主动脉弓离断三联征的放射诊断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加立 郑宏 +3 位作者 蒋世良 凌坚 谢若兰 戴汝平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12期855-857,共3页
目的 :分析与评价主动脉弓离断 (IAA)三联征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例患者的X线平片、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资料 ,其中 7例行电子束CT检查 ,11例行手术治疗 ,逐个分析其X线平片征象并与心血管造影及手术结果... 目的 :分析与评价主动脉弓离断 (IAA)三联征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例患者的X线平片、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资料 ,其中 7例行电子束CT检查 ,11例行手术治疗 ,逐个分析其X线平片征象并与心血管造影及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X线胸片显示肺血多 ,肺动脉段明显凸出和心脏增大 (n =2 0 ) ;右上纵隔大血管影变窄 (n =16) ;主动脉结观察不清 (n =16) ;侧位或左前斜位见低位主动脉弓 (n =12 ) ;降主动脉的顶端与主肺动脉处同一水平 (n =8)。心导管检查均提示肺动脉高压、主动脉弓畸形、动脉导管未闭。心血管造影诊断IAA(A型 ) 13例 ,IAA(B型 ) 5例 ,其中合并主肺间隔缺损 4例 ,合并右室双出口 2例 ,右肺动脉起源异常 1例。结论 :X线平片对该畸形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多数病例可作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弓离断三联征 放射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 心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肺动脉闭锁的放射诊断-附4例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杰敏 徐琼枝 《临床放射学杂志》 1987年第1期3-5,T001,共4页
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是一种少见的紫绀属畸形,发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1),本病患儿死亡率颇高,约50%生后一个月内死亡,大多数活不过三个月,鲜有活过一岁者(2),本病多于尸检时发现,国内仅见个别生前诊断病例报告(3... 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是一种少见的紫绀属畸形,发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1),本病患儿死亡率颇高,约50%生后一个月内死亡,大多数活不过三个月,鲜有活过一岁者(2),本病多于尸检时发现,国内仅见个别生前诊断病例报告(3),随我国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 科的开展,这一畸形的诊断治疗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本院1984年发现4例,均经心血管造影诊断,其中2例曾行手术治疗,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闭锁 放射诊断 心血管造影诊断
全文增补中
右室阻塞性异常肌束的放射诊断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立家 李益群 刘玉清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0年第4期313-316,共4页
本文报告经心血管造影和(或)手术证实的右室阻塞性异常肌束27例,对本病的造影和X线平片表现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临床及手术所见重点讨论了心血管造影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问题,以及平片所见与临床的联系。
关键词 异常肌束 双腔右心室 放射诊断
下载PDF
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的放射诊断研究(附四例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凌坚 李益群 蒋世良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4年第4期211-213,共3页
本文报告4例心血管造影确诊的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畸形。对临床、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进行分析研究,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探讨放射诊断的价值。
关键词 血管造影 心脏造影 冠状动脉异常
下载PDF
德国心血管和介入放射学概况
6
作者 凌坚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1994年第1期22-23,共2页
本文介绍了德国心血管和介入放射学发展概况。阐述了介入放射学定义及介入放射学医师培训中心应具备的条件与资格评定的要求和培训方法。
关键词 心脏血管疾病 介入放射学 德国
下载PDF
Silverhawk斑块旋切结合国产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与金属裸支架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的疗效分析
7
作者 冯波 孙显飞 +2 位作者 刘文菊 张洁 赵鸿志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5期479-481,共3页
目的探讨Silverhawk斑块旋切、国产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DCB)和金属裸支架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下肢动脉闭塞病人101例,按照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两组,A组进行Silverhawk斑块旋切治... 目的探讨Silverhawk斑块旋切、国产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DCB)和金属裸支架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下肢动脉闭塞病人101例,按照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两组,A组进行Silverhawk斑块旋切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以国产紫杉醇DCB+金属裸支架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指标、临床驱动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率、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以及血浆P选择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B组病人治疗后的临床指标优于A组,治疗后12小时两组病人的血浆P选择素、ET-1水平降低,治疗后12小时两组病人的NO水平上升,且治疗后B组病人的血浆P选择素、ET-1及NO水平均优于A组,B组病人术后6个月、12个月的再次血运重建率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Silverhawk斑块旋切+国产紫杉醇DCB+金属裸支架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病人的血管通畅率、ET-1、NO以及血浆P选择素水平,提高其踝肱指数,降低靶病变血流重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verhawk斑块旋切 国产紫杉醇DCB 金属裸支架 下肢动脉闭塞
下载PDF
后置滤过器C_2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1
8
作者 高建华 孙宪昶 +3 位作者 李剑颖 王贵生 李娜 戴汝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LightSpeed VCT后置滤过器C2在冠状动脉成像中对图像质量和噪声的影响,以期获得在保证优良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射线剂量的可行性依据。方法随机选取30例患者(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59.4岁)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使... 目的探讨LightSpeed VCT后置滤过器C2在冠状动脉成像中对图像质量和噪声的影响,以期获得在保证优良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射线剂量的可行性依据。方法随机选取30例患者(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59.4岁)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使用GELightSpeed VCT机,采用120kV,640mA,0.35s/360°,层厚0.625mm,pitch0.22~0.24,Bowtie选用largebody模式。采像后对每例原始图像分别进行使用后置滤过器C2和不使用C2的重建,得到有/无C2后处理的两组图像(UC2组和NUC2组)。①由两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以双盲法对两组图像从冠脉节段的显示数目、细小分支显示率、血管边缘锐利度、血管内对比剂清晰度四个方面以1~4分(4分为优)进行图像质量评分,评分有分歧的由两人共同商讨后达成一致;②分别选取两组图像中面积相等的感兴趣区(ROI,面积为100mm^2),在相同轴位图像上(均为左冠状动脉主干自左窦发出的层面)测量升主动脉中心部的噪声值(均值及标准差),比较UC2组和NUC2组图像噪声;③对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及噪声值差异进行t检验,P〈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UC2组和NUC2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71±0.31)分、(3.72±0.29)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UC2组和NUC2组噪声值均值分别为22.13±4.21、27.08±4.74,UC2组较NUCz组的图像噪声下降约18%,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中使用后置滤过器C2重建,可在不增加曝光剂量的情况下降低图像噪声、提高图像质量,由此为进一步降低射线剂量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滤过器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低剂量技术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2
9
作者 高建华 王贵生 +4 位作者 李剑颖 孙宪昶 韩文娟 赵雯 戴汝平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8-391,共4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技术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连续选取100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检查。将患者分为常规组(C组)和低剂量组(L组),每组50例。C组采用标准采集方法,L组采用低剂量采集方法,然后对C组和L组图像质量、噪声、... 目的探讨低剂量技术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连续选取100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检查。将患者分为常规组(C组)和低剂量组(L组),每组50例。C组采用标准采集方法,L组采用低剂量采集方法,然后对C组和L组图像质量、噪声、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有效剂量(ED)进行评估。结果C组和L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56±0.54)分和(3.62±0.57)分,图像噪声分别为27.54±4.52和27.30±6.15,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C组和L组的CTDIvol分别为(87.91±8.38)mGy/cm和(43.11±4.38)mGy/cm,ED分别为(17.96±1.71)mSv和(8.75±0.83)mSv,L组的CTDIvol和ED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低剂量采集方法既可明显降低受检者的射线剂量又能满足诊断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放射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64层螺旋CT
下载PDF
64层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高建华 孙宪昶 +4 位作者 戴汝平 王贵生 杨帆 韩文娟 李娜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目的探讨64层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及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资料与方法对254例患者进行64层容积CT心脏扫描,以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组(CPR)等技术行冠状动脉三维成像.以心率≤60次/min、61~69次/min、70... 目的探讨64层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及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资料与方法对254例患者进行64层容积CT心脏扫描,以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组(CPR)等技术行冠状动脉三维成像.以心率≤60次/min、61~69次/min、70~75次/min及≥76次/min分为4组评价图像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心率≤60次/min、61~69次/min、70~75次/min3组间冠状动脉成像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心率≤75次/min组出现差片的概率明显低于心率≥76次/min组(P<0.05).优等片的概率明显高于心率≥76次/min组(P<0.05);(3)影响冠状动脉管腔评价的技术性因素主要是扫描过程中发生心率、心律变化或对比剂延迟时间不当等造成的移动伪影、血管错位和边缘模糊;非技术性因素为冠状动脉管壁的弥漫性钙化导致的高密度及其伪影。结论影响64层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心率或心律的变化、延迟时间不当和广泛钙化。适当控制心率,避免心律不齐的发生可明显改善冠状动脉的成像质量,提高可评估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CT肺功能成像参数正常值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张伟宏 牟文斌 +7 位作者 齐冰 王富英 马毅 朱元珏 翟伟明 胡成文 金征宇 刘玉清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74-878,共5页
目的建立国人CT肺功能参数的正常值,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共召集健康志愿者120名,其中男45名,女75名。年龄19~79岁,平均(40.33±14.92)岁。其中99例在同一天完成肺功能检查(pulmonaryfunctional tests,PFTs)和CT肺功能检... 目的建立国人CT肺功能参数的正常值,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共召集健康志愿者120名,其中男45名,女75名。年龄19~79岁,平均(40.33±14.92)岁。其中99例在同一天完成肺功能检查(pulmonaryfunctional tests,PFTs)和CT肺功能检查。利用CT肺功能定量分析软件分析图像数据并得出相应的肺功能参数值,如吸气末CT肺体积(Vin),呼气末CT肺体积(Vex),像素指数如PI-700^-800,PI-800^-900,PI-910,PI-950等,与肺功能的参数值建立相关性。结果(1)Vin与TLC,Vex与RV存在相关性(r=0.940,P=0.000;r=0.619,P=0.000)。呼吸比((Vex/Vin)与RV/TLC存在相关性(r=0.591,P=0.000)。(2)身高、性别、年龄对Vin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F=85.928,P=0.000),体重对Vin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t=-0.386,P=0.701)。建立Vin预计值回归方程:Vin=0.060ht-0.11A-0.814sex-5.743[Vin代表吸气末CT肺体积(L);ht代表身高(cm);A代表年龄(岁);女,则sex=1;男,则sex=2],(相关系数r=0.830,决定系数R2=0.690,估计值的标准误为0.620)。(3)同样方法求得呼气末CT测得的肺体积Vex预计值:Vex=0.032ht+0.009A-3.790[Vex代表呼气末CT肺体积(L);ht代表身高(cm),A代表年龄](r=0.554,决定系数R2=0.307,估计值的标准误为0.378),性别、体重对Vex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t=-1.398,P=0.165;t=-0.872,P=0.385)。(4)吸气末平均CT值(-853.792±23.4524)HU,呼气末平均CT值(-649.538±65.4004)HU。(5)求得正常组最大吸气末和最大呼气末CT各阈值内像素指数(PI)的平均值范围,如吸气末PI-800/-900 HU=(46.48±14.91)%,呼气末PI-700/-800 HU=(30.96±10.56)%。(6)建立像素指数预计值的回归方程式,如PI-910/-1 000 HU=0.013ht-0.009wt-1.246[ht代表身高(cm);wt代表体重(kg)]。结论本研究证实CT肺功能成像检查是可行的,求得的CT肺体积及像素指数预计值的回归方程,为肺功能评价的临床应用建立参考标准,为进一步开展CT评价肺功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分析 肺功能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功能参数 CT值 正常值 成像参数 functional 肺功能检查 回归方程式 临床应用 肺体积
下载PDF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影像学表现(附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伟宏 朱杰敏 +2 位作者 吴晰 刘玉清 林耀广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 分析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DPB)的影像学表现 ,探讨其诊断意义。材料与方法 :报道 3例经病理证实DPB。着重分析CT尤其HRCT表现。结果 :DPB的主要HRCT征象 :( 1)小叶中心性结节弥散分布于双肺 ,结节间无融合趋势 ;( 2 )结节近侧端有... 目的 分析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DPB)的影像学表现 ,探讨其诊断意义。材料与方法 :报道 3例经病理证实DPB。着重分析CT尤其HRCT表现。结果 :DPB的主要HRCT征象 :( 1)小叶中心性结节弥散分布于双肺 ,结节间无融合趋势 ;( 2 )结节近侧端有“Y”字型或线状高密度影与其相连 ;( 3 )结节与胸壁有少许间隔 ;( 4 )小支气管扩张呈管状或环状 ,伴有管壁增厚 ;( 5 )病情进展时 ,结节间的气体贮留明显 ;( 6)结节影、线状影、高密度粘液栓影为可逆性 ,小支气管扩张为不可逆病变。结论 :DPB在中国可能并不罕见 ,影像学尤其CT/HRCT为DPB诊断的主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 泛细支气管炎 CT 肺呼吸功能 测定
下载PDF
肺气肿CT定量分析──CT肺功能自动定量软件与手工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伟宏 牟文斌 +3 位作者 罗松江 刘玉清 朱杰敏 金征宇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22-526,共5页
目的 设计计算机自动定量肺体积和肺气肿的软件 ,并与手工定量方法进行比较。资料与方法 从肺气肿组 37例和正常组 2 0例中各随机调出 5例CT图像资料来验证软件的可行性。每一病例仅取 3个复杂层面 (主动脉弓层面、肺门层面和膈上层... 目的 设计计算机自动定量肺体积和肺气肿的软件 ,并与手工定量方法进行比较。资料与方法 从肺气肿组 37例和正常组 2 0例中各随机调出 5例CT图像资料来验证软件的可行性。每一病例仅取 3个复杂层面 (主动脉弓层面、肺门层面和膈上层面 )来验证软件与 2位手工操作者定量结果有无差异。软件设有自动校正功能 ,比较正常组 2 0例CT图像校正前后各定量数值的差异。结果  (1)显示多层面整体定量结果方面 ,计算机软件自动定量与手工操作者之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2位操作者之间的定量结果也无明显差异。 (2 )单个层面定量结果比较显示 ,在膈肌层面不同操作者测得CT值差异较大 (P <0 .0 1) ,而在肺门层面、主动脉弓层面测得的CT值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3)经校正前后计算机自动定量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自行设计的计算机自动定量分析软件可以快速准确地定量肺气肿组织 ,消除人工操作的差异 ,重复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气肿 CT 定量分析 自动定量软件 手工方法 比较 肺功能
下载PDF
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后患者心功能的变化8例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万俊义 陆敏杰 +6 位作者 张戈军 蒋世良 徐仲英 赵世华 金敬琳 宋会军 潘湘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83-686,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PPVI)后患者左、右心室功能的变化。方法:对2014-05-27至2015-03-25在阜外医院成功行PPVI的8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临床症状、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心电图表现、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 目的:评价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PPVI)后患者左、右心室功能的变化。方法:对2014-05-27至2015-03-25在阜外医院成功行PPVI的8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临床症状、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心电图表现、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及心脏磁共振成像等检查,术后6个月复查,以评估PPVI前后心室功能变化。结果:8例患者年龄14-42(25.4±8.1)岁,其中7例法洛四联症矫治术后,1例肺动脉瓣狭窄成形术后24年;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肺动脉瓣中-大量反流3例,肺动脉瓣大量反流5例。与术前相比,8例患者PPVI后6个月右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44.0±4.8)mm vs(33.6±7.1)mm]、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150.1±25.7)ml/m2 vs(111.4±39.1)ml/m2]、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107.8±21.5)ml/m2 vs(80.7±22.2)ml/m2]及右心室心排量([6.8±1.3)L/min vs(4.9±0.8)L/min]均显著减小(P均0.05]。与术前相比,8例患者PPVI后6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明显增大[(42.9±4.4)mm vs(46.1±3.0)mm,P0.05)。结论:PPVI可减轻患者右心室的容量负荷并促进右心室逆重塑,同时将右心室收缩功能维持在正常水平,其对左心室功能和几何构型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瓣闭锁不全 心脏导管插入术 磁共振成像 心室功能
下载PDF
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患者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华 闫朝武 +6 位作者 徐仲英 李建荣 孟红 王浩 孙洁静 吕建华 刘琼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79-682,共4页
目的:分析总结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2007-01至2013-01共1 194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在北京同仁医院接受检查,其中23例(1.94%)合并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男19例,女4例。所有患者均除外冠心病,并接受超声... 目的:分析总结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2007-01至2013-01共1 194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在北京同仁医院接受检查,其中23例(1.94%)合并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男19例,女4例。所有患者均除外冠心病,并接受超声心动图和心血管造影检查。结果:23例患者中,左心导管检查证实其中21例患者左心室中部存在梗阻,其中7例患者同时合并左心室流出道梗阻。21例左心室梗阻患者收缩期压差为(56.8±12.9)mm Hg(1 mm Hg=0.133 k Pa);另外2例患者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室室壁最大厚度为(21.8±6.3)mm,左心室横径(39.4±5.2)mm。心电图检查提示,3例患者合并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血管造影检查发现,6例患者合并冠状动脉肌桥,并且均位于冠状动脉前降支。(2.7±1.3)年随访过程中,5例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其中2例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加重,3例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结论:肥厚型心肌病伴发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最常见于左心室中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其中部分患者同时合并左心室流出道梗阻。这些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高,早期准确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性 心脏室壁瘤 疾病特征
下载PDF
267例心脏瓣膜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张立仁 朱杰敏 +6 位作者 凌坚 刘玉清 蒋世良 黄连军 徐仲英 郝保健 程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4年第3期133-138,共6页
本文报告267例,270次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前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患者中男性181,女性86例,平均年龄54.4岁。15.4%的患者合并50%以上的冠状动脉狭窄,9.7%的患者换瓣同时需行搭桥手术或因冠状动脉病变太重不宜... 本文报告267例,270次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前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患者中男性181,女性86例,平均年龄54.4岁。15.4%的患者合并50%以上的冠状动脉狭窄,9.7%的患者换瓣同时需行搭桥手术或因冠状动脉病变太重不宜手术治疗。本组冠状动脉狭窄的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男性多于女性。分析表明,瓣膜病患者的胸疼多因主动脉瓣病变(尤其是狭窄)引起,不能反映患者有无冠状动脉病变。术前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对提高手术成功率甚为重要,50岁以上的国人患者都应进行这一检查。笔者还讨论了瓣膜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操作特点,左室造影所见和左房血栓征象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病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狭窄 左房血栓
下载PDF
永存第五对主动脉弓的影像诊断 被引量:3
17
作者 禹纪红 支爱华 +5 位作者 李楠 王恩宁 祁晓鸥 蒋世良 戴汝平 吕滨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20-1026,共7页
目的:探讨永存第五对主动脉弓(PFAA)的解剖学特征,评价几种常用影像学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0月至2019年9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诊断的8例PFAA患者,收集其临床、影像及手术资料,总结其解剖及影像学特征、类型和伴发... 目的:探讨永存第五对主动脉弓(PFAA)的解剖学特征,评价几种常用影像学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0月至2019年9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诊断的8例PFAA患者,收集其临床、影像及手术资料,总结其解剖及影像学特征、类型和伴发畸形情况,对比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CT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结果:本组8例患者中,7例的PFAA与主动脉弓位于同侧、不形成血管环结构,4例的PFAA伴发狭窄及闭锁,8例PFAA均起自升主动脉远端无名动脉开口旁或对侧,6例止于降主动脉近端,2例止于一侧肺动脉干;8例患者均合并心血管畸形,包括室间隔缺损、主动脉弓离断、法乐四联症、动脉导管未闭、共同动脉干、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闭锁,以室间隔缺损和主动脉弓离断最常见;CTA对8例PFAA及伴发的其他心血管畸形患者均做出准确诊断,其准确度优于超声心动图及造影结果。结论:PFAA的解剖特征为:起自升主动脉远端无名动脉开口旁或对侧、止于降主动脉近端或一侧肺动脉干,呈弓状血管结构,部分伴发狭窄及闭锁,常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CTA为PFAA首选的无创检查方法,可部分替代或补充血管造影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畸形 第五弓 先天性心脏病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下载PDF
肺栓塞影像学诊断——着重于X线平片的作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宋云龙 刘玉清 荆宝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40-342,共3页
目的:探讨X线平片(CRX)、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V/Q)扫描和肺动脉造影(CPA)及DSA,尤其前者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对经证实的129例肺栓塞病例的上述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及结论:CRX诊断... 目的:探讨X线平片(CRX)、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V/Q)扫描和肺动脉造影(CPA)及DSA,尤其前者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对经证实的129例肺栓塞病例的上述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及结论:CRX诊断PE的阳性提示率达72%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筛选手段;V/Q扫描及CPA/DSA仍是诊断—确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核素 血管造影 X线平片 诊断
下载PDF
第二代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新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涛 张戈军 +6 位作者 徐仲英 蒋世良 万俊义 胡海波 金敬琳 郑宏 徐亮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7-271,共5页
目的:评价第二代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ADO Ⅱ)在非动脉导管未闭结构性心脏病中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2011年5月至2015年1月应用ADO Ⅱ治疗非动脉导管未闭结构性心脏病的患者28例,年龄中位数5岁(5个月~42岁),体重中位数19.3 kg(... 目的:评价第二代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ADO Ⅱ)在非动脉导管未闭结构性心脏病中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2011年5月至2015年1月应用ADO Ⅱ治疗非动脉导管未闭结构性心脏病的患者28例,年龄中位数5岁(5个月~42岁),体重中位数19.3 kg(4.2~91.0 kg)。封堵后观察封堵器的位置、形态及封堵效果。结果:28例患者应用ADO Ⅱ封堵手术均成功。膜部室间隔缺损患者14例,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行体肺动脉侧支血管封堵患者10例,其他适合应用ADO Ⅱ封堵的患者4例。28例患者未发生与股动脉穿刺有关的并发症、溶血和血栓栓塞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ADO II形态小、可控性好,容易输送,对血管损伤小,适用于小型膜部室间隔缺损、粗大迂曲体肺侧支血管及一些少见的结构性心脏病,封堵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代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 心血管畸形 介入治疗
下载PDF
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多层螺旋CT心肌灌注和冠状动脉造影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传亭 刘新疆 +4 位作者 武乐斌 刘玉清 李德才 纪洪升 邵广瑞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8-231,F002,共5页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缺血和梗死的多层螺旋CT(MSCT)心肌灌注特点 ,探索MS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阻断的显示情况。方法 :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前、后不同时期分别进行MSCT心肌灌注扫描 ,分析其特点 ,并与病理检查相对照 ;同时做MSCT...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缺血和梗死的多层螺旋CT(MSCT)心肌灌注特点 ,探索MS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阻断的显示情况。方法 :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前、后不同时期分别进行MSCT心肌灌注扫描 ,分析其特点 ,并与病理检查相对照 ;同时做MSCT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冠状动脉阻断的情况。结果 :犬心肌正常灌注量为 ( 69.3±1 3 .9)ml·1 0 0g- 1·min- 1、达峰值时间 ( 1 2 .8± 2 .1 )sec。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 3 0min后MSCT心肌灌注表现为灌注量减低 ,时间密度曲线低平 ,延迟 1 0min扫描局部心肌密度无显著改变。结扎 4h后 ,局部心肌呈明显延迟增强。MSCT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断。结论 :MSCT心肌灌注结合冠状动脉造影可以判断心肌缺血和梗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模型 多层螺旋CT 心肌灌注 冠状动脉造影 MSCT 心肌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