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封闭式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小儿心脏外科手术后累及胸骨的深部切口感染 被引量:2
1
作者 林野 李守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806-809,共4页
目的对使用封闭式持续负压吸引(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治疗小儿心脏外科手术后累及胸骨深部切口感染(deep sternal wound infection,DSWI)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方法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小儿心... 目的对使用封闭式持续负压吸引(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治疗小儿心脏外科手术后累及胸骨深部切口感染(deep sternal wound infection,DSWI)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方法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小儿心脏外科中心共收治6例年龄小于7岁的经胸骨正中切口手术后发生DSWI的患者,均接受封闭式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15天至5岁,平均(2.18±1.85)岁;体质量3~19 kg,平均(10.43±5.96)kg。患儿切口感染均累及胸骨或纵膈组织,伤口裂开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胸骨切割或纵膈感染,均需入手术室行清创手术。患儿基础心脏疾病包括:完全型大动脉转位1例,法洛四联症2例,右室双出口1例,室间隔缺损1例,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伤口分泌物培养阳性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表皮葡萄球菌2例)。选择VAC治疗的原因为:伤口感染严重、渗出量多或者患儿依从性差无法耐受床旁换药。本组6例分别于术后第7~20天给予封闭式负压吸引治疗。方法如下:开放原手术切口直至充分显露胸骨,彻底清除切口内的坏死组织,修剪出与切口大小一致的黑色泡沫敷料填充于胸骨表面,最后用贴膜密闭创口,于渗出较多处开口,接负压吸引装置,初始压力为50 mmHg,治疗模式为持续吸引,吸引强度为轻到中级强度,年龄5岁以上患儿如果渗出较多,可以将压力增加至75 mmHg,观察每日伤口引流量及颜色,待引流液少于10 mL/d、引流液颜色变淡呈浆液性,无脓性分泌物,肉芽新鲜后入手术室行清创缝合术,术后定期观察伤口。结果6例中无一例住院期间死亡。使用VAC治疗时间为5~7 d,在使用VAC治疗后伤口渗液明显减少,颜色变淡;患儿体温下降,血白细胞计数逐渐恢复正常,6例均在完成一个VAC治疗周期后进手术室接受清创手术,其中5例顺利保留胸骨并完成了二期清创缝合手术,另外1例由于发现感染的时间晚,胸骨坏死严重,在清创手术后感染复发,又进行了二次清创手术,同期行胸大肌肌瓣转移手术。6例均痊愈出院,在使用VAC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活动性出血、循环波动等并发症,患儿均未主诉伤口疼痛。结论封闭式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小儿心脏外科胸骨正中切口术后累及胸骨深部的切口感染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正中切口 切口感染 封闭式持续负压吸引
下载PDF
3-羟基丁酸与3-羟基己酸共聚酯在心血管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吴松 刘迎龙 +4 位作者 崔彬 唐跃 王强 曲向华 陈国强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0-616,共7页
为了研究可降解聚合材料3-羟基丁酸与3-羟基己酸共聚酯(3-hydroxybutyrate-co-3-hydroxyhexanoate,PHBHHx)的血管内生物相容性,采用脱细胞羊肺动脉为支架,以PHBHHx涂层,构建复合补片(Hybrid patch),植入New Zealand兔腹主动脉内(12只),... 为了研究可降解聚合材料3-羟基丁酸与3-羟基己酸共聚酯(3-hydroxybutyrate-co-3-hydroxyhexanoate,PHBHHx)的血管内生物相容性,采用脱细胞羊肺动脉为支架,以PHBHHx涂层,构建复合补片(Hybrid patch),植入New Zealand兔腹主动脉内(12只),以脱细胞未涂层羊肺动脉片(Uncoated patch)做为对照(12只)。分别于术后第1、4和12周处死动物,取出移植补片进行组织学、免疫荧光染色、扫描电镜和钙含量测定。结果表明:hybrid patch管腔面光滑无血栓,内膜增生适度,再细胞化完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新生内膜组织中类内皮细胞呈CD31阳性反应,单层连续排列,间质细胞呈现SMA阳性反应;钙含量测定,hybrid patch明显低于uncoated patch(P<0.05)。由此认为:PHBHHx的血管内生物相容性满意,是心血管组织工程较为理想的腔内涂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异种血管 3-羟基丁酸与3-羟基己酸共聚酯(PHBHHx) 血管内生物相容性 心血管组织工程
下载PDF
分期和“一站式”Hybrid手术治疗法洛四联症合并体肺动脉侧支血管形成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8
3
作者 郑哲 李守军 +5 位作者 胡盛寿 王德 刘志刚 张瑛 徐仲英 胡海波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50-253,共4页
目的重症法洛四联症(TOF)常由于合并体肺动脉侧支血管形成(APCAs)而增加手术矫治及术后恢复的难度,为了提高此类患者的手术效果,评价分期和"一站式"Hybrid手术治疗TOF-APCA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30例TO... 目的重症法洛四联症(TOF)常由于合并体肺动脉侧支血管形成(APCAs)而增加手术矫治及术后恢复的难度,为了提高此类患者的手术效果,评价分期和"一站式"Hybrid手术治疗TOF-APCA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30例TOF-APCAs患者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介入和Hybrid手术治疗。其中15例患者于TOF根治术前后行APCAs栓塞术治疗(分期Hybrid组),15例采用"一站式"栓塞与根治手术治疗("一站式"Hybrid组);两组患者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常规TOF根治术。结果分期Hybrid组患者主动脉造影发现APCAs19支,对其中15支(78%)侧支血管成功进行栓塞,术中结扎2支,4例术前行体肺侧支栓塞,11例为术后行体肺侧支栓塞;5例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因大量肺渗出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一站式"Hybrid组患者主动脉造影发现APCAs22支,对其中的18支(82%)侧支血管进行了成功栓塞,术中结扎3支,术后1例出现肺渗出,均痊愈出院。分期Hybrid组的住院时间(中位数37dvs.22d,P=0.011)、住院费用(中位数64101元vs.48021元,P=0.033)、ICU滞留时间(中位数7.0dvs.4.7d,P=0.029)、气管内插管时间(中位数131hvs.19h,P=0.009)明显高于"一站式"Hybrid组;两组患者的体外循环时间(P=0.126)、主动脉阻断时间(P=0.1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传统的分期Hybrid手术,"一站式"Hybrid手术可简化TOF-APCAs患者的手术过程,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降低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体肺侧支血管形成 法洛四联症 一站式 杂交 外科
下载PDF
法洛四联症合并异常冠状动脉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尹朝华 沈向东 +2 位作者 刘迎龙 王小启 李巅远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分析法洛四联症合并异常冠状动脉横跨右心室流出道的外科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0月-2006年2月期间26例法洛四联症合并异常冠状动脉横跨右心室流出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1例采用异常冠状动脉上下右心室流出... 目的分析法洛四联症合并异常冠状动脉横跨右心室流出道的外科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0月-2006年2月期间26例法洛四联症合并异常冠状动脉横跨右心室流出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1例采用异常冠状动脉上下右心室流出道双切口,6例采用异常冠状动脉下右心室流出道切口,4例采用异常冠状动脉上右心室流出道切口,2例采用心外管道;其他3例。结果26例患者中手术死亡2例(7.7%),无远期死亡。随访1-100个月,所有患者无室间隔残余分流,右室-肺动脉压差27.3±15.6mmHg。结论对法洛四联症患者术前应明确冠状动脉走行;术者术中应仔细观察冠状动脉的走行,根据右心室流出道狭窄程度和异常冠状动脉走行采用个体化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异常冠状动脉 先天性心脏病 外科
下载PDF
循环miR-19a作为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标志物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伟丹 聂宇 李守军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285-288,共4页
目的 miRNA是一类约高度保守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具有调控细胞分化、增殖、凋亡的功能,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因肺动脉高压是血管增殖性疾病,与血管再生相关的miR-19a可能与肺动脉高压密切相关,循环miRNA可作为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 目的 miRNA是一类约高度保守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具有调控细胞分化、增殖、凋亡的功能,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因肺动脉高压是血管增殖性疾病,与血管再生相关的miR-19a可能与肺动脉高压密切相关,循环miRNA可作为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无创诊断标志物。方法收集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14例(病例组),室间隔缺损不伴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14例(对照组)。分别从血浆中提取总RNA并进行质量检测,进行逆转录反应,获得相应miRNA的cDNA,以U6snRNA为内参进行标定,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曲线和各样本的定量PCR结果计算miR-19a的表达量并绘制ROC曲线。结果两组样本的总RNA均有较好的质量,可以满足miRNA芯片检测和实时定量PCR的实验要求。病例组血浆中miR-19a拷贝数明显高于对照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5(95%可信区间,CI=0.727-1.002,P<0.001),循环miR-19a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中miR-19a显著增高,循环miR-19a可作为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新的无创性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miRNA 肺动脉高压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改良节约用血策略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输血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邹丽华 刘晋萍 +7 位作者 冯正义 赵举 崔勇丽 赵明霞 李守军 闫军 晏馥霞 王旭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5年第3期146-149,160,共5页
目的探索改良节约用血策略下体重≤15 kg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输血的影响因素。方法 283例患儿先后实施改良节约用血策略即无血预充方案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若患儿在体外循环期间发生与低血红蛋白浓度相关的缺氧指征时,则需严格按照... 目的探索改良节约用血策略下体重≤15 kg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输血的影响因素。方法 283例患儿先后实施改良节约用血策略即无血预充方案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若患儿在体外循环期间发生与低血红蛋白浓度相关的缺氧指征时,则需严格按照输血指征申请输血治疗,并纳入术中输血组;手术后进行输血治疗的患儿则纳入到术后输血组;成功实施免输血手术的患儿,需纳入免输血组,收集三组患儿围术期的血气指标及血制品的用量,记录术后24 h胸液引流量及患儿术后早期恢复的相关指标。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前较高红细胞比容(Hct)、体重、身高水平与降低术中输血风险相关[OR=0.811,CI(0.729-0.901),P<0.001;OR=0.717,CI(0.598-0.859),P<0.001;OR=0.909,CI(0.846-0.975),P=0.008],增加预充量则增加术中输血风险[OR=1.006,CI(1.001-1.012),P=0.032],体重、紫绀分别为术后输血的保护因素与危险因素[OR=0.833,CI(0.730-0.955),P=0.009;OR=2.597,CI(1.168-5.774),P=0.019]。结论应用改良节约用血策略基础上,15 kg以下患儿围术期输血受到术前Hct、体重、身高、预充量、紫绀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婴幼儿 节约用血
下载PDF
低于15公斤患儿心脏手术围体外循环期改良节约用血策略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邹丽华 刘晋萍 +7 位作者 冯正义 赵举 崔勇丽 赵明霞 李守军 闫军 晏馥霞 王旭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5年第2期99-104,共6页
目的探索改良节约用血策略对体重≤15 kg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安全性,并分析体外循环中传统与改良库血预充策略对患儿围术期血制品输注情况及近期临床预后。方法自2011年2月至2013年10月,按入选标准先后纳入53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传统... 目的探索改良节约用血策略对体重≤15 kg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安全性,并分析体外循环中传统与改良库血预充策略对患儿围术期血制品输注情况及近期临床预后。方法自2011年2月至2013年10月,按入选标准先后纳入53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传统组(C组,n=248例)患儿采用库血预充方案,改良组(M组,n=283例)患儿实施改良节约用血策略即无库血预充方案,所有患儿行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收集转前及转中、转后不同时点的血气指标及围术期的资料。结果两组患儿初步分析表明,改良组患儿围术期红细胞用量明显少于传统组(P<0.001);改良组患儿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24 h胸液引流量明显低于传统组(P=0.028,P=0.034,P=0.012);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再次气管插管、术后腹透及死亡率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体重≤15 kg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期间实施改良节约用血策略是安全可行的,该策略有助于减少围术期的血制品用量,改善患儿近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婴幼儿 节约用血
下载PDF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的快速康复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曾敏 李守军 +3 位作者 王旭 阎军 晏馥霞 李霞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探索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快速康复(fast track,FT)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小儿外科中心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患者865例的临床资料。病种包括:法洛四联症,肺动... 目的探索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快速康复(fast track,FT)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小儿外科中心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患者865例的临床资料。病种包括:法洛四联症,肺动脉闭锁、右心室双出口,大动脉转位,肺静脉畸形引流,心内膜垫缺损,主动脉缩窄合并室间隔缺损等。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风险分级评估(risk adjustment forcongenital heart surgery 1,RACHS-1),病种类型、年龄、体质量等因素对FT的影响。结果总体FT比率为42.65%。按年龄分组(0~6个月、6~12个月以及>12个月)3组FT比率分别为19.70%、40.20%、62.61%,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比非FT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1±4.06)h vs.(58.07±74.81)h,P<0.05;(2.05±1.06)d vs.(7.64±8.75)d,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体质量、高RACHS-1分级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FT治疗影响因素。结论部分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可行FT治疗,高RACHS-1风险分级、疾病类型、年龄<6个月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FT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外科治疗 快速康复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西地那非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 被引量:3
9
作者 陈伟丹 李守军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年第2期151-153,共3页
按照2003年WHO在意大利威尼斯举办的第3次肺动脉高压专家工作组会议制定的肺动脉高压诊断分类标准,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相关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属于第一类肺动脉高压,其... 按照2003年WHO在意大利威尼斯举办的第3次肺动脉高压专家工作组会议制定的肺动脉高压诊断分类标准,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相关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属于第一类肺动脉高压,其标准为静息时平均肺动脉压〉25mmHg,运动时平均肺动脉压〉30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先天性心脏病 西地那非 hypertension ARTERIAL 平均肺动脉压 治疗 分类标准
下载PDF
镰刀综合征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小启 尹朝华 +1 位作者 沈向东 胡盛寿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25-227,共3页
目的 探讨镰刀综合征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4年7月12例镰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采用经典房内通道技术;1例采用体外循环,用人工血管将镰刀静脉与左心房相连;1例在非体外循环下直接将镰刀静脉吻... 目的 探讨镰刀综合征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4年7月12例镰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采用经典房内通道技术;1例采用体外循环,用人工血管将镰刀静脉与左心房相连;1例在非体外循环下直接将镰刀静脉吻合在左心房。结果 12例患者无手术及远期死亡,均无需二次手术。随访1~36个月,所有患者恢复良好,超声心动图显示未见明显的肺静脉回流梗阻。结论 治疗镰刀综合征的手术方法应根据术中异位回流肺静脉的具体位置决定,恰当的方法均可起到良好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刀综合征 先天性心脏病 手术
下载PDF
右室双出口外科治疗进展——双心室矫治是首选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守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501-505,共5页
右室双出口(double outlet right ventricle,DORV)是病理解剖复杂多样的一类先天性心脏病,其外科手术方式多样,主要以双心室解剖矫治及单心室姑息治疗为主。不同病理解剖类型的DORV手术复杂程度不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规范,对于左右心室... 右室双出口(double outlet right ventricle,DORV)是病理解剖复杂多样的一类先天性心脏病,其外科手术方式多样,主要以双心室解剖矫治及单心室姑息治疗为主。不同病理解剖类型的DORV手术复杂程度不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规范,对于左右心室发育均衡、房室瓣功能尚佳的DORV患者,双心室矫治是手术治疗的优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室双出口/外科学 右室双出口/分类 心脏缺损 先天性/外科学 心脏缺损 先天性/诊断 临床方案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动脉高压的定义、原因及治疗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浩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4期16-17,共2页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已经成为我国首位出生缺陷疾病。毫无疑问,外科手术是先心病首选治疗方案。最近十年内,我国先心病外科治疗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一些高难度的手术得到普及并有所创新,且一些常见先心病治疗的成功率已经...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已经成为我国首位出生缺陷疾病。毫无疑问,外科手术是先心病首选治疗方案。最近十年内,我国先心病外科治疗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一些高难度的手术得到普及并有所创新,且一些常见先心病治疗的成功率已经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高血压 肺性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小儿心脏外科手术后累及胸骨的深部切口感染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4
13
作者 林野 李守军 +2 位作者 李汉美 芮璐 王旭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83-887,共5页
目的总结小儿心脏外科手术后累及胸骨的深部切口感染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31866例年龄<7岁的患儿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经胸骨正中切口行心脏手术,新生儿共387例。31866例患儿中,0.15%(47/31866)的患儿发生... 目的总结小儿心脏外科手术后累及胸骨的深部切口感染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31866例年龄<7岁的患儿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经胸骨正中切口行心脏手术,新生儿共387例。31866例患儿中,0.15%(47/31866)的患儿发生了累及胸骨的深部切口感染;不同年龄患儿术后深部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新生儿2.33%(9/387),2~6月龄患儿0.15%(6/4018),6~12月龄患儿0.09%(6/7010),1~3岁患儿0.13%(15/11511),3~7岁患儿0.12%(11/8940)。47例患儿中,男30例,女17例;年龄为(1.98±2.03)岁;体重为(10.55±6.24)kg。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占74.5%(35/47);新生儿占19.1%(9/47),其中2例有延迟关胸病史;心脏手术后15 d内发现伤口感染并进行清创手术的患儿占29.8%(14/47),心脏手术后15~30 d发现伤口感染并进行清创手术的患儿占23.4%(11/47),>30 d的占46.8%(22/47)。结果新生儿术后深部切口的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患儿术后深部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47例患儿均为胸骨正中切口,感染确诊后即开放原手术切口引流换药,待伤口创面清洁、肉芽新鲜后送入手术室接受清创手术,清创手术距离上次心脏手术的时间为(126.89±310.53)d,范围为4~1997 d,其中感染时间>30 d才进行清创手术的患儿的感染复发率高,需要进行多次清创的患儿占50.0%(11/22),而且只有59.1%(13/22)的患儿能够保留胸骨。本研究中,29.8%(14/47)的患儿需要在院内接受两次以上的清创手术;25.5%(12/47)的患儿因感染较重无法保留胸骨故行胸大肌肌瓣转移手术;14.9%(7/47)的患儿因感染严重渗出较多或无法配合床旁换药,在清创手术前使用了封闭式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对31例患儿的伤口分泌物进行了细菌学培养,其中18例培养出革兰氏阳性球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9例未检出致病菌,余4例培养出革兰氏阴性杆菌。本研究的患儿无住院死亡病例。1例患儿形成窦道出院后需要继续换药治疗;1例患儿在清创手术中发生了心脏破裂出血,术中压迫止血后顺利关胸,痊愈出院;其他患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尽早发现并确诊心脏外科术后累及胸骨的深部切口感染,彻底引流,尽早行清创手术,避免感染范围扩大所导致的其他严重并发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伤口感染 胸骨 心脏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治疗先天性重症孤立性右心室流出道梗阻11年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瑛 胡盛寿 +8 位作者 李守军 刘迎龙 闫军 沈向东 李永青 花中东 郑哲 杨克明 张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介绍采用传统的外科手术与杂交技术治疗先天性重症孤立性右心室流出道梗阻11年的临床经验。方法:我院1998-01至2009-12治疗先天性重症孤立性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小婴儿127例,年龄2天~12个月,平均年龄(5.7±0.3)个月,其中新生儿1... 目的:介绍采用传统的外科手术与杂交技术治疗先天性重症孤立性右心室流出道梗阻11年的临床经验。方法:我院1998-01至2009-12治疗先天性重症孤立性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小婴儿127例,年龄2天~12个月,平均年龄(5.7±0.3)个月,其中新生儿18例。127例患儿按照治疗方法和肺动脉瓣病变情况分组。将75例传统外科手术患儿,分为肺动脉瓣闭锁外科手术组(A1组,13例),重度肺动脉瓣狭窄(PS)外科手术组(A2组,62例);将52例杂交技术患儿,分为肺动脉瓣闭锁杂交技术组(B1组,25例),重度PS杂交技术组(B2组,27例)。并对住院和随访结果进行统计。结果:127例患儿住院死亡12例(A1组4例,A2组8例,B1、B2组均为0)。存活出院的115例患者中,可随访到100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4.1±26.4(1~102)个月。杂交技术有5例远期死亡,传统外科手术无远期死亡。结论:开胸经心室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治疗孤立性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可提高围术期的生存率,降低并发症,为远期双心室矫治创造条件。同期加行改良体肺分流,对新生儿和右心室发育较差的患儿是重要选择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瓣闭锁 肺动脉瓣狭窄 室间隔完整 球囊瓣膜成形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外科治疗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东海 张新 +5 位作者 罗鸿 张伟华 孔伟华 郭瑞明 乔晨晖 朱耀斌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0年第6期553-554,共2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和手术效果。方法: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126例,围术期给予综合降肺动脉压治疗,保护心肺功能,术后合理使用呼吸机及综合降肺动脉压治疗。结果:早期死亡8例(病死率6.35%),...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和手术效果。方法: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126例,围术期给予综合降肺动脉压治疗,保护心肺功能,术后合理使用呼吸机及综合降肺动脉压治疗。结果:早期死亡8例(病死率6.35%),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12例。痊愈出院118例,术后随访3-24个月,所有肺动脉压力均下降至中度以下。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经围术期综合治疗后再行手术根治可获良好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先天性心脏病 外科治疗
原文传递
冠心病患者尿miR-126的表达及其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6
16
作者 范雪松 王恩世 +2 位作者 贺建勋 赵秀清 袁慧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尿miR-126的表达及其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关系。方法收集11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118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尿miR-126表达量,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尿miR-126的表达及其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关系。方法收集11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118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尿miR-126表达量,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载脂蛋白A1(Apo A1)、载脂蛋白B(Apo B)、三酰甘油(TG)、C-反应蛋白(CRP)、葡萄糖(Glu)水平,通过光透视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率,以区分阿司匹林抵抗(AR)和非阿司匹林抵抗(NAR)。结果冠心病组HDL-ch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Apo B、TG和Glu水平则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的尿miR-126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0.19±0.03 vs 0.28±0.03,t=2.30,P=0.02);但在AR和NAR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9±0.08 vs 0.21±0.09,t=1.80,P〉0.05)。冠心病组AR发生率为16.10%(19/118);健康对照组中AR发生率为23.33%(27/1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84,P〉0.05)。健康对照组中发生AR者尿miR-126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NAR者(0.24±0.04 vs 0.29±0.06,t=7.53,P〈0.05);此外,尿miR-126水平降低可导致健康人AR的发生率显著增加(OR=0.50,95%CI:0.03~0.96,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尿miR-126表达低于健康对照者,尿miR-126可以作为健康人发生AR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微小RNA-126 阿司匹林抵抗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对体肺分流术的评价和随访 被引量:5
17
作者 施怡声 王浩 +3 位作者 李建蓉 李永青 蒋丽 李守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54-457,共4页
目的:体肺分流术是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主要姑息手术之一,主要包括改良体肺分流术(BT)和中央分流术(CS)两类。本文回顾性总结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体肺分流术式和体肺分流术后的评价及中期随访。方法:选择体肺分流术后随访6个... 目的:体肺分流术是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主要姑息手术之一,主要包括改良体肺分流术(BT)和中央分流术(CS)两类。本文回顾性总结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体肺分流术式和体肺分流术后的评价及中期随访。方法:选择体肺分流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的患者资料共87例,其中改良体肺分流术(BT组)42例,中央分流术(CS组)45例,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记录手术前后的肺动脉内径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变化,分流管道的血流速度和管道通畅情况。结果:两组共7例患者术后当天接受急诊手术对管道进行重新处理。BT组术后平均随访(22.3±12.1)个月,CS组术后平均随访(26.0±21.3)个月。随访期间前者(BT组)有8例发生堵塞,后者(CS组)有6例。分流手术后,左心室前后径扩大CS组为(8.9±3.5)mm较BT组(6.6±5.1)mm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而两组主肺动脉内径增加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2.2)mm vs.(1.7±1.8)mm)]。术后随访期间接受后期矫治手术两组分别为BT组24例和CS组27例,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1%(24/42)vs 60.0%(27/45),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两组体肺分流术式都可以促进肺血管和左心室的发育。超声心动图检查在不同术式的体肺分流的术后近期监测及远期随访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 分流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载PDF
高频振荡通气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胜利 王旭 +3 位作者 贺彦 刘迎龙 李守军 闫军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54-955,共2页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2007年6月-2008年6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小儿心脏中心实施心脏手术患儿1957例,其中实施HFOV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13.4±15.4)个月;体质量4.2~12.5kg。其中法洛...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2007年6月-2008年6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小儿心脏中心实施心脏手术患儿1957例,其中实施HFOV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13.4±15.4)个月;体质量4.2~12.5kg。其中法洛四联症4例,大动脉转位3例(其中校正性大动脉转位1例),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肺动脉闭锁各2例。除1例肺动脉闭锁行体肺分流术外,其余手术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术后常规呼吸机辅助呼吸。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换HFOV前常频呼吸机辅助时间为(15.70±20.33)d,HFOV辅助时间为(10.0±7.5)d。高频通气早期可明显改善通气、换气功能,13例患儿中,存活5例,存活率38.4%。死亡病例中,6例死于肺实变,死于肾衰竭、肺出血各1例。7例并发气胸。结论HFOV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的应用,早期可获得满意通气换气功能;但病死率仍很高;远期效果差者,HFOV可作为过渡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气 先天性心脏病 急性肺损伤
原文传递
先天性二尖瓣瓣上环的解剖病变及手术效果 被引量:4
19
作者 凌雁 沈向东 +2 位作者 郭少先 耿斌 刘迎龙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370-373,378,共5页
目的:总结先天性二尖瓣瓣上环的解剖结构、手术方法和近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二尖瓣瓣上环病例的临床资料、手术情况、手术前后超声心动图结果及随诊情况。结果:共40例,平均年龄5.0岁,平均体质量16.1kg,其中37例(92%)为中-重度狭窄... 目的:总结先天性二尖瓣瓣上环的解剖结构、手术方法和近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二尖瓣瓣上环病例的临床资料、手术情况、手术前后超声心动图结果及随诊情况。结果:共40例,平均年龄5.0岁,平均体质量16.1kg,其中37例(92%)为中-重度狭窄。Shone复合征(20例)、室间隔缺损(20例)和动脉导管未闭(15例)是最常见的合并心脏畸形。二尖瓣器结构正常和异常的分别为13例(32%,A组)和27例(68%,B组),两组的二尖瓣多普勒超声血流压差和狭窄程度无差别。除B组中1例行机械瓣置换术外,余均行瓣上环切除。B组有17例(63%)需同时处置异常的二尖瓣器。两组共有14例(35%)需同期矫治并发的左心系统狭窄。术后A组二尖瓣血流峰压差(MVPmax)由[(25.8±7.8)mmHg(1mmHg=0.133kPa)降低为(5.8±3.0)mmHg,P=0.0002],B组由[(23.6±5.2)mmHg降为(9.5±4.7)mmHg,P=0.000001],但A组明显低于B组(P=0.005)。两组平均分别随诊2.0和1.6年,无死亡或再次手术病例,A组的MVPmax低于B组[(9.2±4.2)(14.7±6.9)mmHg,P=0.01)],但均高于术后早期(分别为P=0.009和P=0.0002)。结论:大多数先天性二尖瓣瓣上环合并二尖瓣器结构异常,并伴Shone复合征及其他心内畸形,常需同期手术处置。手术近、中期效果良好,但需密切随诊二尖瓣功能,尤其是合并二尖瓣器结构异常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瓣上环 儿童 手术转归
下载PDF
零平衡超滤对降钙素原及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楼松 刘迎龙 刘晋萍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中零平衡超滤对法洛四联症手术患儿术后降钙素原(procalciton in,PCT)血浆浓度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法洛四联症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n=10)于体外循环复温后行零平衡超滤及常规超滤,对照组(n=1...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中零平衡超滤对法洛四联症手术患儿术后降钙素原(procalciton in,PCT)血浆浓度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法洛四联症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n=10)于体外循环复温后行零平衡超滤及常规超滤,对照组(n=10)于复温后仅施行常规超滤。术前、超滤前、术后即刻、术后12 h、24 h、48h监测PCT浓度及呼吸功能。结果术后12 h PCT开始升高,24 h达到顶峰,48 h未恢复到术前水平。术后12~48 h试验组PCT水平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试验组肺顺应性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即刻和12 h氧指数有增高的趋势。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缩短(P〈0.01),PCT峰浓度与机械通气时间正相关(P〈0.01)。结论零平衡超滤对降低术后PCT血浆浓度可能有效,可以改善术后通气功能、缩短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有改善氧合功能的趋势。术后呼吸功能改善可能与PCT浓度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零平衡超滤 降钙素原 呼吸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