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栓弹力图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彦 贾友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06-1108,共3页
1948年,Harber首次研制出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TEG)并开始应用于实验研究。TEG可动态监测从血小板一纤维蛋白相互反应开始,包括血小板聚集、血凝块强化、纤维蛋白交联以及血凝块溶解的全过程。直至20世纪80年代,TEG才开... 1948年,Harber首次研制出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TEG)并开始应用于实验研究。TEG可动态监测从血小板一纤维蛋白相互反应开始,包括血小板聚集、血凝块强化、纤维蛋白交联以及血凝块溶解的全过程。直至20世纪80年代,TEG才开始在肝移植和心血管手术中应用。2004年推出的血小板图检测(plateletmapping)技术,基于不同凝血通路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为临床上快速、准确监测血小板聚集过程和评价抗血小板药物疗效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描记术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心血管疾病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
下载PDF
瞬时波强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马红 王浩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51-553,共3页
瞬时波强(wave intensity,WI)[1]是在e-tracking技术的基础上新近研发的一项综合评价心血管功能及血液动力学改变的技术.WI即是循环系统中任意点的压力变化(dP/dt)与速度变化(dU/dt)的乘积,计算公式:WI=(dP/dt)×(dU/dt)... 瞬时波强(wave intensity,WI)[1]是在e-tracking技术的基础上新近研发的一项综合评价心血管功能及血液动力学改变的技术.WI即是循环系统中任意点的压力变化(dP/dt)与速度变化(dU/dt)的乘积,计算公式:WI=(dP/dt)×(dU/dt).WI系统包括2个追踪光标,可以分别测量出同一血管内径及血流速度的大小,并用血压值进行校正,从而可以用血管管径的变化来代替血压的变化,再绘制出管径变化曲线、血流速度曲线及WI曲线,最终可以自动计算出相应的WI参数、血管僵硬度及时间参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超声心动描记术 瞬时波强 综述
下载PDF
人工肝技术在心血管手术后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中的应用
3
作者 刘红 裴锋博 +1 位作者 陈祖君 刘平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3年第5期282-286,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了人工肝技术-血浆置换(TPE)和白蛋白透析联合胆红素吸附在心血管手术后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1月到2020年12月,本中心共有13例患者术后由于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接受了人工肝技术治疗,包括TPE 7... 目的总结分析了人工肝技术-血浆置换(TPE)和白蛋白透析联合胆红素吸附在心血管手术后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1月到2020年12月,本中心共有13例患者术后由于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接受了人工肝技术治疗,包括TPE 7例、白蛋白透析联合胆红素吸附6例。比较人工肝技术治疗前、后各项参数的变化,包括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正性肌力药物评分、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C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各项指标。比较两种人工肝技术的治疗效果有无差异。结果TPE组治疗前和治疗后TB(516.1±83.3)μmol/L vs.(346.1±53.5)μmol/L,P<0.001)、CB(305.1±68.4)μmol/L vs.(212.4±59.8)μmol/L,P<0.001)、PTA(49±0.3)μmol/L vs.(61±0.5)μmol/L,P<0.001)均有显著性差异。白蛋白透析联合胆红素吸附组治疗前和治疗后TB(511.4±96.5)μmol/L vs.(368.3±76.8)μmol/L,P<0.001)、CB(277.2±53.6)μmol/L vs(.198.3±46.7)μmol/L,P<0.001)均有显著性差异。两种治疗方法相比较,TPE在TB(32.9±2.6)μmol/L vs.(27.2±3.7)μmol/L,P<0.001)、CB(30.4±2.9)μmol/L vs(.27.1±2.5)μmol/L,P<0.001)及PTA(19.7±1.6)μmol/L vs(.2.8±1.8)μmol/L P<0.001)的改善率上优于白蛋白透析联合胆红素吸附组。两种治疗方法均能保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未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TPE及白蛋白透析联合胆红素吸附对于心血管手术后的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均是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根据临床情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心血管手术 人工肝技术 血浆置换
下载PDF
卒中纳入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工具(节选第一部分)
4
作者 滑蓉蓉 余杨 +1 位作者 王春育 张伟丽 《中国卒中杂志》 2012年第11期886-901,共16页
背景和目的目前美国指南声明有关一级、二级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预测与预防采用绝对风险评估,以确定血管疾病事件高风险和可通过采取专业预防干预获益的患者人群。但是,这些指南未明确地将卒中患者纳入其中。本报告全面回顾了相关证据和论... 背景和目的目前美国指南声明有关一级、二级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预测与预防采用绝对风险评估,以确定血管疾病事件高风险和可通过采取专业预防干预获益的患者人群。但是,这些指南未明确地将卒中患者纳入其中。本报告全面回顾了相关证据和论证,支持:①将卒中患者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纳入心血管疾病绝对高危人群;②将作为心血管疾病结局之一的卒中纳入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工具。方法和结果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卒中委员会科学报告监督委员会和AHA手稿监督委员会组成联合主席团,根据专家们既往相关专业领域进行提名、确定编写组成员名单。编写组查阅1980年1月~2010年3月期间发表的系统文献综述,已发表的指南、个人文件和专家意见总结了现有证据,指出目前的认识缺陷,并在适当的时候,根据AHA标准规范做出推荐。编写组的所有成员均可对此推荐进行评论,并审批文件的最终版本。该指南经AHA内部同行、卒中委员会领导以及科学报告监督委员会审查后,提交AHA科学咨询和协调委员会审议、批准。编写组陈述了数个将卒中患者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的原因。首先,证据提示缺血性卒中患者是致死性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的绝对高危因素,10年以上发生风险约≥20%,这一数据在一些指南中被使用作为确定冠状动脉疾病风险的等危症。其次,纳入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的原因与将糖尿病、周围血管病、慢性肾脏疾病和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作为等危症的原因一致.尽管没有统一的证据证实这些风险在整体人群或患者中的情况。第三,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与上述这些疾病具有相同的病理生理机制。将卒中纳入高危因素后,高危患者人群增加约10%。然而,由于卒中的异质性,尚不确定其他卒中亚型,如出血性卒中和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是否也具有同样高的风险,还需进一步的研究。由于卒中对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影响、卒中的预防和其他血管疾病的预防方法的相似性,以及在一些人群中预防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卒中的重要性,将卒中伴发心肌梗死和猝死纳入心血管事件风险预测工具是合适的。除美国外,其他国家的指南中,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通常包括卒中患者,并将卒中的发生作为心血管疾病终点事件的一个要素。结论应将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纳入远期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事件高风险人群(10年以上风险≥20%)。尚不确定是否纳入非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亚型。为达到一级预防的目的 ,应将缺血性卒中增加到心血管疾病预后评估的绝对危险因素的计算公式中。将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纳入高风险因素,并将更为广泛的缺血性卒中纳入结局,会使高危患者数量大幅度增加,这可能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有重要意义。(Stroke,2012,43:0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A科学报告 心血管疾病 风险评估 风险预测 卒中 血管疾病
下载PDF
卒中纳入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工具(节选第二部分)
5
作者 滑蓉蓉 余杨 +1 位作者 王春育 张伟丽 《中国卒中杂志》 2012年第12期957-965,共9页
4.3.5颈动脉干预试验卒中患者心血管结局事件的另外一些研究数据,来自比较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与动脉内膜切除术的研究。但是仅有2项研究在报告了卒中和死亡发生率的同时,也报告了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的长期发生率。
关键词 AHA科学报告 心血管疾病 风险评估 风险预测 卒中 血管疾病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检查死亡病例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禹纪红 金敬琳 +6 位作者 李世国 徐仲英 张戈军 吕斌 刘琼 宋会军 蒋世良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188-192,共5页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术死亡病例的特点,分析死亡原因及危险因素,为降低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心导管心血管造影术病死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近11年间,先心病行心导管或心血管造影检查术...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术死亡病例的特点,分析死亡原因及危险因素,为降低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心导管心血管造影术病死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近11年间,先心病行心导管或心血管造影检查术死亡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超声、胸X线片、心导管及造影检查、尸体解剖结果,分析各种先心病行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检查的病死率。结果:先心病行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术总病死率1.4‰,58.3%的患者死于缺氧发作,33.3%的患者死于恶性心律失常,8.3%的患者死于心源性休克;在各种先心病中,威廉斯综合征(Williams syndrome,WS)行心导管心血管造影术的病死率最高,达23.1%;83.3%的患者术前有严重的低氧血症,50%的患者临床NYHA心功能分级III-IV;33.3%的患者心血管造影术中经过顺利而死于术后并发症。结论:先心病行心导管心血管造影检查时缺氧发作是引起死亡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的低氧血症及心功能不全是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术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威廉斯综合征行造影检查存在较高的病死率,术后24小时是并发症高发时期,应加强心血管造影术后监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心血管造影 心导管 死亡
下载PDF
基因变异及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单核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6和10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谢高强 于晖 +4 位作者 陈敬洲 赵连成 任福秀 史平 武阳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89-595,共7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基因变异及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ygen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缺乏体力活动、超重等]与单核细胞分泌IL-6和IL-10的关系.方法:2010年在北京社区人...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基因变异及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ygen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缺乏体力活动、超重等]与单核细胞分泌IL-6和IL-10的关系.方法:2010年在北京社区人群随机抽取无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病史的40名51 ~80岁的健康人,收集吸烟、饮酒资料,测量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指标,并检测IL-6(rs1800796、rs1524107、rs2066992)、IL-10基因变异(rs1800872、rs1554286、rs3021094).分离静脉血单核细胞,在RPMI 1640培养液中培养24 h,分为二等份,一份加入ox-LDL(50 mg/L)刺激,另一份加入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继续培养48 h,采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IL-6和IL-10的浓度.结果:配对Wilcoxon检验显示,与PBS培养液相比,ox-LDL培养液中单核细胞分泌IL-6、IL-10以及IL-6/IL-10显著升高(P<0.01).以PBS和ox-LDL培养液中IL浓度作为重复测量结果,调整年龄、性别后,重复测量的多因素一般线性模型显示,超重者(BMI≥26 kg/m2)单核细胞分泌IL-10显著低于体重较轻者(P =0.007),IL-6/IL-10则显著高于体重较低者(P=0.003);缺乏体力活动者[metabolic equivalent of energy,METS< 166 kJ/(kg&#183;d)]单核细胞分泌的IL-6/IL-10显著高于体力活动较高者(P=0.046);饮酒者单核细胞分泌的IL-6和IL-10显著高于不饮酒者(P =0.049和0.006);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eholesterol,HDL-c)较高者(≥56.4 mg/dL)单核细胞分泌IL-6显著升高(P=0.027);IL-10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rs1800872、rs1554286、rs3021094)与ox-LDL对单核细胞分泌IL-10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IL-6基因SNP与ox-LDL无显著交互作用.结论:ox-LDL、缺乏体力活动、超重等心血管因素与炎症-抗炎平衡向炎症方向偏斜密切相关,IL-10基因和ox-LDL的交互作用与抗炎细胞因子IL-10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变异(遗传学) 运动活动 超重
下载PDF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喜梅 杨跃进 吴永健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2年第5期593-596,共4页
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是一类新型的糖尿病治疗药物,近年来研究显示DPP-4抑制剂对心血管系统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引起广大心脏病学者的极大兴趣。DPP-4抑制剂具有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心肌代谢等作用,可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减少缺... 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是一类新型的糖尿病治疗药物,近年来研究显示DPP-4抑制剂对心血管系统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引起广大心脏病学者的极大兴趣。DPP-4抑制剂具有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心肌代谢等作用,可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稳定心肌缺血时电生理状态,改善心室重构,并动员干细胞至心血管损伤处,促进组织修复。现将DPP-4抑制剂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P-4抑制剂 心血管保护
下载PDF
从整合医学视角看心血管学科未来发展 被引量:23
9
作者 胡盛寿 张浩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21,共3页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国人健康的首位疾病。现代医学的发展使药物、介入和外科手术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三大基石,但专科的进一步细化也带来相当多的弊端。因此,需要以患者为核心,摒弃学科的分野,将各种医学知识和防治手段有机融合,...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国人健康的首位疾病。现代医学的发展使药物、介入和外科手术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三大基石,但专科的进一步细化也带来相当多的弊端。因此,需要以患者为核心,摒弃学科的分野,将各种医学知识和防治手段有机融合,构建一个新的整合医学体系去培养年轻医师,切实控制心血管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整合医学 医学模式
下载PDF
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建设与领军人才培养的探索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杨鹏跃 朱蕾 张雪燕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9-142,共4页
为保障持续创新能力,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聚焦国家科技战略需求,遵循科学规律,在现有学科布局基础上创新机制,引进海外领军人才,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领军人才、科研项目的有机结合进行了实践探索.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学科建设 领军型人才
下载PDF
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静 张梅 张伟丽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1期82-86,共5页
目前的研究显示端粒的长度与人类的衰老、疾病密切相关。研究显示端粒的长度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在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中发现外周血白细胞端粒缩短与心血管疾病风险正相关,但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尚有争议。本文就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 目前的研究显示端粒的长度与人类的衰老、疾病密切相关。研究显示端粒的长度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在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中发现外周血白细胞端粒缩短与心血管疾病风险正相关,但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尚有争议。本文就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长度 动脉粥样硬化 卒中
下载PDF
脉搏波传导速度检测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意义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志广 党爱民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3-226,共4页
人的动脉血管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变硬,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病理状态加速动脉硬化过程,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动脉僵硬度升高是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是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强预测因子,无创性检测动脉僵硬度对于... 人的动脉血管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变硬,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病理状态加速动脉硬化过程,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动脉僵硬度升高是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是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强预测因子,无创性检测动脉僵硬度对于心血管疾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无创性检测 脉搏波传导速度 不良心血管事件 动脉僵硬度 动脉粥样硬化 独立危险因子 动脉血管
原文传递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和食物血糖负荷与心血管病风险的关系
13
作者 范婧尧 惠汝太 张伟丽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8-350,共3页
近年来,心血管病已经成为人类的“头号杀手”,每26S就会发生1例心血管病事件,每分钟就有1例心血管病死亡。我国每年心血管病死亡人数达30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在研究治疗药物的同时,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心血管病发病... 近年来,心血管病已经成为人类的“头号杀手”,每26S就会发生1例心血管病事件,每分钟就有1例心血管病死亡。我国每年心血管病死亡人数达30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在研究治疗药物的同时,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改变饮食因素预防心血管病有很多潜在优势,可以避免服用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事件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血糖负荷 风险 死亡人数 心血管疾病 防心血管病 治疗药物
原文传递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天龙 刘晶 +2 位作者 肖宁 刘小雷 陈敬洲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1937-1939,共3页
改变终末分化细胞的可塑性使其重新具有多能性是生物医学研究在21世纪的重要突破。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uman-induced plu r ipotent stem cells,i PSCs)的出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胚胎干细胞在技术、伦理和免疫排斥反应上的限制,而且... 改变终末分化细胞的可塑性使其重新具有多能性是生物医学研究在21世纪的重要突破。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uman-induced plu r ipotent stem cells,i PSCs)的出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胚胎干细胞在技术、伦理和免疫排斥反应上的限制,而且为基础医学研究和再生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非感染性死亡的首要原因,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由于心血管疾病研究方法上限制,如动物模型不能很好反映人的疾病状态、人源心肌样本缺少及原代心肌细胞获得和培养困难等,为该病的研究和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的阐明提供了障碍。目前研究显示,i PSCs在心肌损伤修复,心血管疾病相关模型的建立和治疗药物筛选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和应用前景。本文就i PSCs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做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多能干细胞 心血管疾病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对体外膜式氧合辅助下婴幼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崔勇丽 刘晋萍 +3 位作者 赵举 冯正义 龙村 钱向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8期79-81,共3页
目的回顾婴幼儿患者在体外膜式氧合(ECMO)辅助下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AKI)的情况,探索其相关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ECMO辅助的婴幼儿患者38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并对建立ECMO前、辅助循环开始后第1个24 h、以及第2个24 h所用的血... 目的回顾婴幼儿患者在体外膜式氧合(ECMO)辅助下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AKI)的情况,探索其相关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ECMO辅助的婴幼儿患者38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并对建立ECMO前、辅助循环开始后第1个24 h、以及第2个24 h所用的血管活性药物进行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AKI的相关因素,并分析相关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辅助循环开始后第2个24 h血管活性药评分对急性肾功能损伤的发生有预测作用(P=0.004),高分值患者发生该并发症的风险显著增高(OR=93.3,95%CI:9.1~1021.2,P=0.000),病死率也显著高于低分值患者(OR=14.9,95%CI:2.6~84.1,P=0.01)。结论血管活性药评分是婴幼儿患者在ECMO治疗中发生AKI的预测指标,ECMO辅助第2天血管活性药评分较高则预示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患者 急性肾功能损伤 体外膜式氧合 血管活性药
下载PDF
择期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再血管化治疗和保守治疗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华炜 郑哲 +5 位作者 赵延延 王杨 徐波 许亮 李卫 胡盛寿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33-736,共4页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冠脉)伴或不伴左主干病变的三支病变患者接受再血管化治疗(REV)和保守治疗(MT)的长期预后。方法:连续入选我院在2007-01至2008-12间经择期冠脉造影发现的伴或不伴左主干病变的4 875例三支病变患者。其中705例...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冠脉)伴或不伴左主干病变的三支病变患者接受再血管化治疗(REV)和保守治疗(MT)的长期预后。方法:连续入选我院在2007-01至2008-12间经择期冠脉造影发现的伴或不伴左主干病变的4 875例三支病变患者。其中705例(14.4%)患者为MT组,4 170例(85.6%)患者接受了REV为REV组。经倾向评分的逆概率加权方法调整使其基线均衡后,比较两组患者在随访中全因死亡率以及再血管化率。结果:在4 875例患者中,3 962例(81.2%)为单纯三支(右冠脉、左前降支、左回旋支)病变,913例(18.8%)患者为三支合并左主干病变。两组患者住院死亡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OR)=0.7,95%可信区间(CI):0.3-1.4;P=0.30]。随访中位数为1年,MT组经校正的全因死亡率显著高于REV组[风险比(HR)=8.3,95%CI:6.7-11.1;P〈0.001],再血管化率也显著高于REV组(HR=1.4,95%CI:1.1-1.6;P〈0.001)。无论是否合并左主干病变,与REV相比,MT组的全因死亡率均明显较高(合并左主干:HR=10.4,95%CI:7.1-15.4,P〈0.001;单纯三支:HR=7.1,95%CI:5.3-10.0;P〈0.001)。结论:在真实世界中,对于择期冠脉造影发现的伴或不伴左主干病变的三支病变患者,经REV的长期预后明显优于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随访研究 再血管化
下载PDF
心脏微血管内皮屏障功能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转化医学意义探寻 被引量:2
17
作者 齐康 杨跃进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4年第6期648-652,共5页
微血管内皮屏障是氧、养分和代谢产物进行选择性交换的场所,对于维持心肌微环境稳态起核心作用。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可促进白细胞跨内皮迁移、组织水肿和炎症反应。微血管通透性增加与心肌再灌注损伤程度不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还有生物学... 微血管内皮屏障是氧、养分和代谢产物进行选择性交换的场所,对于维持心肌微环境稳态起核心作用。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可促进白细胞跨内皮迁移、组织水肿和炎症反应。微血管通透性增加与心肌再灌注损伤程度不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还有生物学机制上的密切关联。虽然现有的再灌注治疗和公认的辅助治疗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但该部分患者仍存在再灌注损伤的剩余风险,调节微血管通透性的转化医学研究成果有望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再灌注损伤 微血管通透性 内皮细胞 心肌梗死 转化医学
下载PDF
MicroRNAs参与血管内皮细胞衰老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米雪楠 惠汝太 张伟丽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4期52-54,共3页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病理基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内皮细胞衰老参与血管功能紊乱的病理过程,因此血管内皮细胞衰老的调节机制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微小RNA(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小的非编码RNA,能...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病理基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内皮细胞衰老参与血管功能紊乱的病理过程,因此血管内皮细胞衰老的调节机制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微小RNA(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小的非编码RNA,能够调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等基因的表达水平,继而调控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本文主要综述了miRNAs参与内皮细胞衰老机制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S 血管内皮细胞 衰老
下载PDF
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与初发卒中患者心脑血管死亡风险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宇 王玉瑶 +6 位作者 范靖尧 刘鹏 叶志东 陈洁 刘继斌 惠汝太 张伟丽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5期368-374,共7页
目的 探讨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缩短对初发卒中患者心脑血管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访研究,纳入2000年12月至2001年12月全国7家临床中心的急性起病的发病3周内的1662例初发卒中患者,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9版标准分为动... 目的 探讨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缩短对初发卒中患者心脑血管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访研究,纳入2000年12月至2001年12月全国7家临床中心的急性起病的发病3周内的1662例初发卒中患者,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9版标准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725例)、腔隙性脑梗死(481例)和脑出血(456例),患者发病后4~5周抽取外周静脉血,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外周白细胞端粒长度。通过Cox生存回归模型分析端粒长度与卒中后全因死亡和心脑血管死亡风险的关系。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随访中[随访时间4.5年(中位数)],312例死亡,其中181例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饮酒、血脂、血糖、糖尿病、高血压、卒中家族史后,发现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中,端粒较短时发生全因死亡的风险增加69%[校正相对风险(adjusted relative risk,adj.RR)1.69,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1.07~2.67;P=0.02],心脑血管死亡风险增加是长端粒组的2.57倍(adj.RR2.57,95%CI1.24~5.31;P=0.01)。腔隙性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中,未发现端粒缩短与全因死亡(adj.RR1.14,95%CI0.59~2.18,P=0.35;adj.RR0.92,95%CI0.57~1.50,P=0.59)、心脑血管死亡风险(adj.RR1.95,95%CI0.76~4.97,P=0.24;adj.RR1.06,95%CI0.59~1.89,P=0.56)的关系。结论 外周血白细胞端粒缩短有可能作为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发生全因死亡和心脑血管死亡风险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长度 卒中 心脑血管死亡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中国心血管外科的技术发展和医疗质量控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盛寿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05-708,共4页
心血管外科现状 在国人生活水平提高,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攀升的大背景下,中国大陆心血管外科手术量逐年增加,近年手术量增长率为6.5%~18%,其中2012年为10.21%。根据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调查报告,2012年大陆... 心血管外科现状 在国人生活水平提高,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攀升的大背景下,中国大陆心血管外科手术量逐年增加,近年手术量增长率为6.5%~18%,其中2012年为10.21%。根据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调查报告,2012年大陆心外科手术量首次突破20万例,达204988例,其中体外循环手术为150787例,较10年前增长2.5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外科 中国大陆 医疗质量控制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体外循环手术 外科手术量 疾病发病率 生活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