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肺复苏期间心脏氧利用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何忠杰 林洪远 +7 位作者 柯友洋 程尉新 陈东 张宪 夏云峰 郭旭升 翁志华 彭国球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11期669-671,共3页
:目的 :通过心肺复苏期间对心脏氧利用率 (O2 UCc)的测量来评估心脏复跳的可能性。方法 :19例患者分别为 , 冠心病组 10例 ,男 8例 ,女 2例 ,年龄 36~ 6 2 (4 9.5± 10 .3)岁 ,血流动力学稳定 ,插入右心导管取冠状窦静脉血标本。 ... :目的 :通过心肺复苏期间对心脏氧利用率 (O2 UCc)的测量来评估心脏复跳的可能性。方法 :19例患者分别为 , 冠心病组 10例 ,男 8例 ,女 2例 ,年龄 36~ 6 2 (4 9.5± 10 .3)岁 ,血流动力学稳定 ,插入右心导管取冠状窦静脉血标本。 心肺复苏组 9例 ,男 8例 ,女 1例 ,年龄 2 0~ 70 (39.0± 15 .5 )岁 ,心脏停跳后 ,先按照标准心肺复苏步骤行胸外心脏按压抢救 2 0分钟 (胸外按压频率 12 0~ 140次 / min,血管活性药用药间隔为 2分钟 ,应用 4%碳酸氢钠液 2 5 0~ 5 0 0 m l)。如心脏未复跳 ,再继续开胸心脏按压复苏 2 0分钟 (按压频率为 80~10 0次 / m in)。此间用呼吸机控制呼吸 ,维持动脉血氧饱和度 (Sa O2 ) 0 .90 0以上。抢救停止后即刻抽取冠状静脉血和动脉血。所有血标本均即刻进行血气分析 ,并计算心脏氧利用率〔O2 UCc=(Sa O2 Sv O2 ) / Sa O2 〕。根据所得结果分析其对心肺复苏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 组患者冠状静脉窦血的血气分析结果 :Pa O2 (4 .2 0±0 .41) k Pa(1k Pa=7.5 mm Hg) ,Sa O2 0 .5 32± 0 .0 90 ,O2 U Cc为 0 .46± 0 .0 9; 组患者 O2 U Cc=0 .85± 0 .11,其中 4例心脏复跳者 O2 UCc=0 .78± 0 .10 ,5例无效者 O2 UCc=0 .91± 0 .0 7,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0 1)。结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心脏氧利用率 心脏复跳
下载PDF
人心肺复苏中脑灌注压的测定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东 何忠杰 +5 位作者 任国军 柯友洋 林洪远 张宪 彭国球 徐桂琴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2004年第4期257-260,共4页
目的在人心肺复苏胸外按压状态下,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的研究未见报告。方法13例危重患者在SICU临终前已做了血流动力学监测和上呼吸机等综合的生命支持,在心搏停止后以胸外按压(频率120~140/min,用药间隔2~3min)20min后腰穿针做颈部... 目的在人心肺复苏胸外按压状态下,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的研究未见报告。方法13例危重患者在SICU临终前已做了血流动力学监测和上呼吸机等综合的生命支持,在心搏停止后以胸外按压(频率120~140/min,用药间隔2~3min)20min后腰穿针做颈部小脑延髓池穿刺成功后,接测压管,同时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动静脉和中心静脉血气,并计算。结果在血流动力学指标(10例)的心排量平均为2.34±1.19L/min时,氧代谢指标(13例,心排量为2.11±1.02L/min):动脉氧含量(CaO2):10.7±3.3ml/dl;混合静脉氧含量(CvO2):4.1±2.5ml/dl;氧载(O2AV):216±96ml/min;氧耗(VO2):135±62ml/min;氧提取率(O2ER):0.65±0.16;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457±192mmHg;动-静脉分流率(Qs/Qt):42.0±15.3%。氧耗与氧载存在依赖关系条件下。颅内压(intraerail pressure ICP 12例)为:12.8±7.9mmHg,脑灌注压为18.3±17.1mmHg。脑压水平与生理相当,脑灌注压为正常低限生理灌注压的1/3。结论胸外按压下颅内压与生理数值相差不大。而脑灌注压确只有最低生理灌注压的1/3。对脑血流的情况的估价,本临床试验没能客观提供,但从心肺复苏时眼底动脉荧光显影推断脑血流是存在的。这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灌注压 心肺复苏 胸外按压 颅内压 静脉 脑血流 中脑 生理 血流动力学 氧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