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艳丽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8年第5期52-52,共1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种活动类的综合课程,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新型产物,它与其他各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区别,它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是学科课程与知识类综合课程的—种补充形态。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课 注意 小学 综合课程 学科课程 实践性课程 课程改革 产物
下载PDF
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三改”
2
作者 韩玉芝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7年第4期20-20,共1页
小学作文教学必须确立“学生自己写,写自己,自己改,改自己”的主体意识,好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修改作文的能力是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自主作文的重要途径。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渐渐悟出了培养和提高学... 小学作文教学必须确立“学生自己写,写自己,自己改,改自己”的主体意识,好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修改作文的能力是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自主作文的重要途径。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渐渐悟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 自改作文能力 写作能力 主体意识 自主作文 教学实践 学生 培养
下载PDF
教学,因生成而精彩——与心灵对话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丽香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5年第8期1-1,共1页
关键词 《春蚕》 教学设计 语文教学 教学民主 小学 动态生成
下载PDF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
作者 李井海 《文理导航》 2010年第9期20-20,共1页
我国历来讲究师道尊严,在师生关系中,教师一直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在目前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比较多地表现为“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甚至是“管制与被管制”的关系。儿童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被视为学习的机器,不断面临分数的裁决,... 我国历来讲究师道尊严,在师生关系中,教师一直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在目前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比较多地表现为“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甚至是“管制与被管制”的关系。儿童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被视为学习的机器,不断面临分数的裁决,他们的自由和愉快从学校的课堂上一点点地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 学生 主人 师道尊严 师生关系 关系比较 教师 领导
下载PDF
自读自悟 读中求创
5
作者 刘艳丽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8年第4期21-21,共1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一理念,实际上就是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一理念,实际上就是以“自主实践”作基础,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自主体悟,以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教;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理想境界。在阅读教学中,“自读自悟”是达到这种“自能状态”的最基本、最直接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读自悟 《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实践活动 阅读实践 自主实践 个性化行为 情感活动 自能读书
下载PDF
让“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
6
作者 韩玉芝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7年第3期28-28,45,共2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阅读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积极主动地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通过个性化的阅读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阅读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积极主动地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通过个性化的阅读积累、个性化的思考、表达使“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教学 “个性” 个性化行为 《语文课程标准》 创造性活动 阅读活动 阅读实践 自读自悟
下载PDF
让语文课堂因为有“梦”而鲜活
7
作者 韩玉芝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7年第1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语文课堂 “梦” 鲜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语文教师 幸福 校园 孩子
下载PDF
让“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
8
作者 韩玉芝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7年第7期56-56,45,共1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它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阅读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积极主动地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通过个性化的阅读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它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阅读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积极主动地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通过个性化的阅读积累、个性化的思考、表达。使“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教学 “个性” 个性化行为 《语文课程标准》 创造性活动 阅读活动 阅读实践 自读自悟
下载PDF
美从读中来——《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点评
9
作者 刘艳丽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8年第6期37-37,39,共2页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感受荷叶的可爱、夏日的乐趣,积累词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 《荷叶圆圆》 教学设计 课时 朗读课文 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学生
下载PDF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0
作者 齐瑶瑶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年第16期64-64,共1页
正教学中应尊重每一名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这是新课标所要求的.《新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论述: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 正教学中应尊重每一名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这是新课标所要求的.《新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论述: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数学教学活动应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这是因材施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决问题策略 培养学生 基本策略 份数 不同角度 个性特征 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 因材施教 新课标
下载PDF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原则与措施
11
作者 谭勇 《新课程学习》 2010年第2期58-58,共1页
在数学教学中用到的各种数学方法都体现着一定的数学思想,但数学思想是属于数学观念范畴,因此是比较抽象的,而方法较为具体些,它是实施有关思想的纽带和桥梁。为了说明如何加强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教学,我浅谈其原则与措施如下。
关键词 数学思想方法教学 原则与措施 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方法 数学教学 数学知识 学生参与 数学观念 解题教学 加强
下载PDF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与设计意图
12
作者 王彩凤 《辽宁教育》 2008年第3期61-62,共2页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十二册圆柱的体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理解、掌握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 “圆柱的体积” 设计意图 教学设计 九年义务教育 体积公式 小学教科书 第十二册 教学内容
下载PDF
浅谈积分综合评价实施中遇到问题和解决方法
13
作者 梁星 《俪人(教师)》 2015年第16期247-247,共1页
用积分综合评价小学生,是希望通过积分来将学生、家长、教师的注意力由学习成绩的“结果”转移到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上.具体表现形式是要通过“积分”,将学生的各方面表现都具体化为分数从而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让家长更... 用积分综合评价小学生,是希望通过积分来将学生、家长、教师的注意力由学习成绩的“结果”转移到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上.具体表现形式是要通过“积分”,将学生的各方面表现都具体化为分数从而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让家长更了解自己孩子,让教师能更好的因材施教,更有利于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下面简单和大家谈一谈我在用积分综合评价学生中遇到的问题和摸索出的一些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评价 积分 和解 小学生 学生健康 学习成绩 因材施教 健康快乐
下载PDF
让评语成为学生人生的引航灯
14
作者 王彩凤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2008年第6期28-28,共1页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老师的语言更像引航灯,能引领学生人生的航向。有一位知名人士发表的一篇回忆其小学生活的文章,其中一部分大意是:这位先生小学时是个不折不扣的顽童,玩兴大,一到外面便是“祸事滚滚来”,成绩单上也常是“大...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老师的语言更像引航灯,能引领学生人生的航向。有一位知名人士发表的一篇回忆其小学生活的文章,其中一部分大意是:这位先生小学时是个不折不扣的顽童,玩兴大,一到外面便是“祸事滚滚来”,成绩单上也常是“大红灯笼高高挂”。在一次自然课上。一道题目难住了班上的所有学生,而他却不知怎么竟给做了出来。正巧老师又是新来的,不清楚他的“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活 人生 评语 教学实践 知名人士 成绩单 自然课 老师
下载PDF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之我见
15
作者 王彩凤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8年第3期49-49,共1页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使他的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获取知识的巨大推动力,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和追求。
关键词 学习数学 学生 培养 数学知识 皮亚杰 教育家 数学课 儿童
下载PDF
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16
作者 吴则萍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2009年第6期5-5,共1页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出发点,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学习方式的改变不仅体现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更要体现在学科教学中。那么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有什么不同?在学科教学中如...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出发点,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学习方式的改变不仅体现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更要体现在学科教学中。那么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有什么不同?在学科教学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课程 学科教学 学生学习方式 根本出发点 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