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观察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
作者 陆丙丁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36期98-98,共1页
目的探讨应用锁孔手术方式对颅内肿瘤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颅内肿瘤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法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方式进行,并将2组治疗效... 目的探讨应用锁孔手术方式对颅内肿瘤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颅内肿瘤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法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方式进行,并将2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康复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方式对颅内肿瘤进行治疗,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促进患者更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孔手术 颅内肿瘤 神经外科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行立体定向联合显微手术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吉锋 《中国疗养医学》 2017年第2期175-177,共3页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行立体定向联合显微手术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3—2016-03于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诊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6例,按治疗方式不同设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8例。研究组予立体定向与显微手术联合治疗,对照组...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行立体定向联合显微手术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3—2016-03于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诊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6例,按治疗方式不同设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8例。研究组予立体定向与显微手术联合治疗,对照组予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NIHSS评分、血肿量及生活自理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1个月、3个月NIHSS评分(10.37±2.48)分、(7.96±2.43)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3 d、7 d血肿量(10.37±3.86)m L、(7.28±2.09)m L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无法自理、自理较差1.72%、10.34%低于对照组13.79%、32.76%(P<0.05)。结论立体定向与显微手术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清除血肿,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手术 立体定向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洪武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5期79-80,共2页
目的分析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8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分析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中有69例疼痛完全缓解,有10例疼痛明显缓... 目的分析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8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分析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中有69例疼痛完全缓解,有10例疼痛明显缓解,仅有2例患者疼痛缓解不明显且药物控制效果较差;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包括1例味觉减退,1例面部麻木,2例术侧口唇处疱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4%;本组中有16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9.75%,神经上血管压迹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P<0.05)。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预后影响因素为神经上血管压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减压术 三叉神经痛 临床疗效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多发性脑膜瘤患者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4
作者 曾光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24期22-23,共2页
目的:分析多发性脑膜瘤患者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40例多发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应用该术式的临床效果、病理性检查结果以及... 目的:分析多发性脑膜瘤患者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40例多发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应用该术式的临床效果、病理性检查结果以及随访情况。结果:40例患者均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共切除脑膜瘤145个,其中37例患者临床症状获得明显改善,且随访1年后发现全部患者肿瘤切除部位未见明显复发。结论:多发性脑膜瘤患者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积极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脑膜瘤 显微外科手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不同时机开颅手术及血管内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45
5
作者 曾光 洪明 +1 位作者 徐岩 杨巨亮 《河北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不同时机开颅术及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疗效差异以及预后不同。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颅内动脉瘤性SAH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Hunt-Hess分级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低分级(n=87,Ⅰ~Ⅲ级)和高分级(n=65,...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不同时机开颅术及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疗效差异以及预后不同。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颅内动脉瘤性SAH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Hunt-Hess分级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低分级(n=87,Ⅰ~Ⅲ级)和高分级(n=65,Ⅳ~Ⅴ级),应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患者预后,比较两组患者中早期、延期行开颅术及血管内介入术的效果差异。结果:低分级中,早期行开颅术及血管内介入术的良好率高于延期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分级中,延期行开颅术及血管内介入术的良好率高于早期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低分级和高分级的行开颅术及血管内介入术的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时机是影响颅内动脉瘤性SAH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而手术方式与治疗效果无相关性,积极行开颅术及血管内介入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开颅术 血管内介术 手术时机
下载PDF
脉血康肠溶片在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水肿、促进脑血肿吸收中的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陆丙丁 王川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9期2287-2289,共3页
目的:研究脉血康在治疗急性脑出血和促进脑血肿吸收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l 2月我院收治的192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在入院后立即行脑CT、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等确诊,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两组,两组均进行抗感染、... 目的:研究脉血康在治疗急性脑出血和促进脑血肿吸收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l 2月我院收治的192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在入院后立即行脑CT、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等确诊,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两组,两组均进行抗感染、甘露醇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脉血康肠溶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和治疗各阶段脑水肿体积、NIHSS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水肿体积、NIHS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4、28d后观察组水肿体积[(15.33±4.42)、(9.51±3.87)cm^2]与对照组[(18.12±4.38)、(13.28±4.35)c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4、28d后观察组NIHSS评分[(18.73±4.65)、(14.25±4.30)]与对照组[(22.01±4.42)、(20.33±3.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8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8.75%,高于对照组(53.12%)(P<0.01)。讨论:脉血康肠溶片作为一种凝血酶抑制剂,可以有效减轻急性脑出血后局部凝血酶含量变化导致的一系列病理学改变,促进血肿吸收和神经功能恢复,同时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血康肠溶片 急性脑出血 脑血肿
下载PDF
脑胶质瘤术后瘤腔置管卡莫司汀化疗2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晓伟 穆小军 +2 位作者 尚悦 任岩 王新宇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5年第5期494-494,共1页
关键词 脑肿瘤 胶质瘤 药物疗法 卡莫司汀
下载PDF
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卒中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陆丙丁 《当代医学》 2017年第1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卒中的效果,对垂体瘤卒中的有效治疗提高相应的借鉴以及参考。方法选取74例垂体瘤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全部患者实施早期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头部CT以...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卒中的效果,对垂体瘤卒中的有效治疗提高相应的借鉴以及参考。方法选取74例垂体瘤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全部患者实施早期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头部CT以及MRI检查,对患者手术之前、手术之后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94.59%的患者症状明显减轻,40例患者泌乳素水平下降幅度明显;52例患者存在并发尿崩症,呈现一过性,在完成相应的对症处理之后患者的症状明显好转,出现脑脊液漏的患者有2例,在对患者实施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之后有效治愈。结论在治疗垂体瘤卒中的过程中使用早期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蝶入路显微手术 垂体瘤卒中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治疗脑出血偏瘫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3
9
作者 赵艳艳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1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治疗脑出血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阜新市某医院2015年3-8月收治的78例脑出血偏瘫且神志清楚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人。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治疗脑出血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阜新市某医院2015年3-8月收治的78例脑出血偏瘫且神志清楚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人。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之上施行早期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肌力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肌力恢复总有效率、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97.44%及92.31%,高于对照组的58.97%及6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24,10.400,P<0.05)。研究组患者健康调查简表(SF-36)中心理功能、身体功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及精神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99,6.726,6.477,10.115,3.788;P<0.05)。结论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肌力恢复情况及其生活质量,并且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脑出血 偏瘫 肢体运动功能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脑肿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徐丽娟 《中国疗养医学》 2016年第7期768-770,共3页
目的分析脑肿瘤患者在围术期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2015-01—2016-01收治的脑肿瘤9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时所用不同护理方法分成两组,将应用常规护理3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护理... 目的分析脑肿瘤患者在围术期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2015-01—2016-01收治的脑肿瘤9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时所用不同护理方法分成两组,将应用常规护理3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围术期优质护理5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心理状态、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及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护理后SDS、SAS与ADL、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比对照组显著(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率3.85%比对照组26.32%低(P<0.05)。结论脑肿瘤患者在围术期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且减少并发症发生,可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围术期 优质护理 效果
下载PDF
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吉锋 《中国疗养医学》 2017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观察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01—2016-06收治的96例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行小骨窗开颅术,观察组行微创钻孔引流术,观察比... 目的观察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01—2016-06收治的96例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行小骨窗开颅术,观察组行微创钻孔引流术,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对照组改善程度小于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92%显著高于观察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手术和术后恢复效果,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 微创钻孔引流术 小骨窗开颅术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艳艳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2期96-97,共2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阜新市某医院在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60例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阜新市某医院在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60例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脑血管畸形 出血
下载PDF
心理护理对脑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艳艳 《中国民康医学》 2017年第1期71-72,共2页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脑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动脉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动脉瘤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是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脑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动脉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动脉瘤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是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介入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心理状态及行为异常的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脑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脑动脉瘤 介入治疗 心理状态
下载PDF
老年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治疗58例
14
作者 孙晓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5年第6期587-587,共1页
1999年3月-2004年9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老年患者(>70岁)58例,经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高血压病 脑出血 微创手术 老年人
下载PDF
老年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治疗
15
作者 孙晓伟 《中华今日医学杂志》 2004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探索一种快速有效的治疗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法。方法:对58例患者行急诊CT血肿定位,床旁钻颅抽吸血肿并置入硅胶管引流,尿激酶注入溶解残余血块并定期腰穿。结果:58例患者入院时已处于病危状态,经快速微创手术后,除2... 目的:探索一种快速有效的治疗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法。方法:对58例患者行急诊CT血肿定位,床旁钻颅抽吸血肿并置入硅胶管引流,尿激酶注入溶解残余血块并定期腰穿。结果:58例患者入院时已处于病危状态,经快速微创手术后,除2例因脑疝时间较长,术后数小时内死亡外,56例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并经综合治疗后,按ADL分级22例为Ⅱ级,26例Ⅲ级,3例Ⅳ级,2例Ⅴ级,3例死于并发症。结论:采用此手术方法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费用,而且打破了以往高龄患者的手术禁忌,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术 CT 血肿定位 手术治疗 脑溢血 出血性脑卒中 发病原因
下载PDF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30例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穆晓军 徐岩 +3 位作者 孙晓伟 扬巨亮 贺凤武 尚悦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5年第7期750-751,共2页
关键词 数字战影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在脑血管介入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徐丽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年第18期2876-2878,共3页
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在脑血管介入围手术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进行脑血管介入手术治疗的115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63例)在常规护理上采用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 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在脑血管介入围手术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进行脑血管介入手术治疗的115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63例)在常规护理上采用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总并发症率为7.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住院时间为(15.63±1.58)d,显著短于对照组(28.96±2.03)d,满意度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另外,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应用于脑血管介入围手术期中临床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 脑血管 介入手术
下载PDF
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40例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洪武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10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的并发症特点及处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40例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2例并发脑脊液鼻漏,10例并发高血糖,10例并发垂体... 目的探讨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的并发症特点及处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40例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2例并发脑脊液鼻漏,10例并发高血糖,10例并发垂体功能下降,20例并发尿崩症,2例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所有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的并发症主要有高血糖、尿崩症、脑脊液鼻漏、垂体功能下降、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其中微小腺瘤容易出现高血糖和尿崩症,临床上给予对症治疗后,病情均能得到很好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 并发症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对脑外伤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曾光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22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究高压氧治疗对脑外伤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96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高压氧治疗,... 目的:探究高压氧治疗对脑外伤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96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认知功能水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血液流变学。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较对照组MMSE评分增加更明显,ADL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高切比粘度、低切比粘度纤维蛋白原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红细胞比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不仅可以提高脑外伤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动及细胞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脑外伤 认知功能
下载PDF
研究优质护理措施在脑肿瘤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冰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24期147-148,共2页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措施在脑肿瘤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B组在围术期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抑郁...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措施在脑肿瘤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B组在围术期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DS和SAS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且B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48/50),明显高于A组的80.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措施在脑肿瘤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增加患者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脑肿瘤 围术期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