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阜阳市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大梁七年”铜戈
1
作者 魏汉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第14期32-33,共2页
阜阳博物馆收藏了一件珍贵的战国时期魏国铜戈,此戈铸造精良,形制优美,刃上寒光清澈,翠绿色薄锈轻敷。更为难得的是内尾铸有十四字铭文"七年大梁司寇绶右库工币缳冶",文章现略作考释。
关键词 阜阳 铭文 “大梁七年” 铜戈
下载PDF
对博物馆馆藏文物的保护性修缮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高丽萍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第14期78-79,共2页
文物具有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博物馆建设的目的之一便是对文物进行保护。文物保护性修缮是博物馆的主要工作内容,需要受到重视。基于此,博物馆需要认识到馆藏文物保护性修缮的重要意义,并采用合理的方法对馆藏文物进行保护性修缮,发挥... 文物具有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博物馆建设的目的之一便是对文物进行保护。文物保护性修缮是博物馆的主要工作内容,需要受到重视。基于此,博物馆需要认识到馆藏文物保护性修缮的重要意义,并采用合理的方法对馆藏文物进行保护性修缮,发挥自身保护文物、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提升文物的历史价值及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馆藏文物 保护性修缮
下载PDF
苏州东吴博物馆藏“然于举土”铭新莽铜镜铭文校释
3
作者 杨东圆 《文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6-66,共11页
苏州东吴博物馆收藏一枚“然于举土”铭新莽铜镜,因镜铭文字简化、缺省、变异、错讹过甚未作释读。本文校补、释读该镜铭文,分析镜铭文字的特殊形构与书体特征,梳理镜铭辞句的渊源与流变轨迹,解读镜铭承载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总结新莽时... 苏州东吴博物馆收藏一枚“然于举土”铭新莽铜镜,因镜铭文字简化、缺省、变异、错讹过甚未作释读。本文校补、释读该镜铭文,分析镜铭文字的特殊形构与书体特征,梳理镜铭辞句的渊源与流变轨迹,解读镜铭承载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总结新莽时期同类铭文镜的时代特征与基本断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然于举土 新莽 铜镜 铭文
下载PDF
浅谈阜阳出土商代青铜酒器带来的酒文化启示
4
作者 魏汉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15期97-100,共4页
商代,中国酒的历史进入重大发展时期,农业和手工业进一步发展,殷人已经可以成熟、大规模地开展制曲酿酒和青铜冶炼铸造活动。酒文化与青铜文化在这一时期产生完美结合,形成华丽独特的青铜酒器文化,推动了酒向礼的层面发展。阜阳地区出... 商代,中国酒的历史进入重大发展时期,农业和手工业进一步发展,殷人已经可以成熟、大规模地开展制曲酿酒和青铜冶炼铸造活动。酒文化与青铜文化在这一时期产生完美结合,形成华丽独特的青铜酒器文化,推动了酒向礼的层面发展。阜阳地区出土的一批商代青铜酒器造型庄威、纹饰精美,是我国早期青铜酒器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和重器,更是研究商代阜阳地区酒文化发展演变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文章以阜阳出土的商代青铜酒器为题,拟从酒文化角度探讨其中的文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代 阜阳 酒器 酒文化
下载PDF
汉代铜镜铭文中相思文化研究
5
作者 黄海燕 杨玉彬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1期13-16,共4页
文章主要以阜阳汉代铜镜和冈村秀典《汉镜分期研究·镜铭集释》中的二十例铭辞为例试做探讨,并对其中“内清质以昭明”和“洁清白而事君”两类特殊相思文化镜铭进行释读,在出现与流播年代、配字组句特征和铭辞体例风格等方面有一定... 文章主要以阜阳汉代铜镜和冈村秀典《汉镜分期研究·镜铭集释》中的二十例铭辞为例试做探讨,并对其中“内清质以昭明”和“洁清白而事君”两类特殊相思文化镜铭进行释读,在出现与流播年代、配字组句特征和铭辞体例风格等方面有一定程度的认知。但由于异体字、通假字和减笔字较多,研究者释读出现了“工艺说”“养生说”“敬夫说”“晁错说”“君臣说”“相思说”“辟邪说”“养生固精说”“魂魄说”等多种说法。结合此类镜铭出现与流播的社会背景及时代动因等因素综合考察,汉兴以来,汉武帝为开疆拓土、解决匈奴边患危机,需要征发数量众多的青壮年男子从军戍边、补充兵员,夫妻分离、家庭破碎的现象使以镜寄托相思、以镜托物言志成为铜镜相思文化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铜镜 铭文 相思文化
下载PDF
阜阳出土新莽“井田”铭博局镜及相关问题
6
作者 杨玉彬 《南方文物》 2013年第2期205-208,I0008,共5页
1978年3月,安徽阜阳程集区刘棚乡万庄大队刘庄村农民在七渔河西侧田间取土时发现一座小型砖石墓,随即私自将墓葬破坏,随葬器物被哄抢。文物部门获悉情况后赴现场调查,从农民手中收缴一枚新莽时期“井田”铭禽兽博局纹镜,因镜铭文... 1978年3月,安徽阜阳程集区刘棚乡万庄大队刘庄村农民在七渔河西侧田间取土时发现一座小型砖石墓,随即私自将墓葬破坏,随葬器物被哄抢。文物部门获悉情况后赴现场调查,从农民手中收缴一枚新莽时期“井田”铭禽兽博局纹镜,因镜铭文涉及王莽“王田制”改革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莽时期 井田 出土 重大历史事件 随葬器物 现场调查 文物部门
下载PDF
阜阳道家文化镜的初步观察
7
作者 高影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第8期36-39,共4页
统计、分析阜阳地区出土历代铜镜材料,可发现镜图与铭文内容在不同历史时期曾受到来自道家思想文化的强烈渗透与影响。与周邻地区的同类铜镜材料比较,阜阳地区出土道家文化镜的数量占了高达42.9%的比例,这种显著而稳定的地域道家文化色... 统计、分析阜阳地区出土历代铜镜材料,可发现镜图与铭文内容在不同历史时期曾受到来自道家思想文化的强烈渗透与影响。与周邻地区的同类铜镜材料比较,阜阳地区出土道家文化镜的数量占了高达42.9%的比例,这种显著而稳定的地域道家文化色彩,应该是皖北区本为道家思想的发祥地以及本地域繁荣发达的道家思想文化辐射影响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阜阳 出土 道教文化 铜镜 观察
下载PDF
阜阳新出《大元魏氏夫人墓志铭》研究
8
作者 杨玉彬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4,共4页
大元魏氏夫人墓志铭是近年皖北元代考古中的重要发现,它的出土为考证元代状元李黼的籍贯与家族世系、确认元代工部尚书李守中家族墓地的位置与布局、校勘李守中墓志铭自元代以来传抄刊印之讹谬、梳理阜阳颍州西湖变迁史、研究元末刘福... 大元魏氏夫人墓志铭是近年皖北元代考古中的重要发现,它的出土为考证元代状元李黼的籍贯与家族世系、确认元代工部尚书李守中家族墓地的位置与布局、校勘李守中墓志铭自元代以来传抄刊印之讹谬、梳理阜阳颍州西湖变迁史、研究元末刘福通红巾军破颍之役、解决皖北元史文献研究中的若干争议问题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材料,具有重要的"证史"、"校史"、"补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阜阳 元代 魏氏夫人 墓志铭 研究
下载PDF
阜阳莽式铭文镜研究
9
作者 魏汉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第11期30-33,共4页
新莽政权虽仅存15年,莽式镜却在沿袭汉镜工艺成就与艺术特色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进步,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莽式镜镜面铭文更是具有极重要的"证史""补史"研究价值。阜阳市博物馆馆藏6枚莽式铭文镜,记载的内容包含了... 新莽政权虽仅存15年,莽式镜却在沿袭汉镜工艺成就与艺术特色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进步,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莽式镜镜面铭文更是具有极重要的"证史""补史"研究价值。阜阳市博物馆馆藏6枚莽式铭文镜,记载的内容包含了旨在为王莽建立新朝歌功颂德时代流行的典型"政治歌谣"以及当时的新莽社会文化风气、地貌特征等,是研究两汉尤其是新朝政治、经济、文化史不可多得的实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阜阳 莽式铭文镜 形制 铭文 研究
下载PDF
阜阳汉代地方官吏试探
10
作者 高影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第9期60-61,共2页
汉代对儒家思想的推崇,为形成重视德行的社会风气提供了思想条件;汉代孝廉制度成为稳定的入仕制度,为形成重视德行的社会风气提供了制度条件。两汉400余年间,一大批负经国治世之才的名儒贤吏在阜阳地区任职县令长或县佐吏,政绩官德流芳... 汉代对儒家思想的推崇,为形成重视德行的社会风气提供了思想条件;汉代孝廉制度成为稳定的入仕制度,为形成重视德行的社会风气提供了制度条件。两汉400余年间,一大批负经国治世之才的名儒贤吏在阜阳地区任职县令长或县佐吏,政绩官德流芳青史,文章现略做试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阜阳 汉代 地方官吏
下载PDF
河南灵宝西坡遗址遗存探析
11
作者 高丽萍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9期174-176,F0003,共4页
灵宝西坡遗址是探索和研究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或称庙底沟文化)热门的话题之一,其代表着庙底沟类型阶段的社会复杂程度。文章以西坡遗址考古发掘已发表的材料为依据,对遗址中的重点遗迹进行人类学角度的解读,以期能够获得一些新的认识。
关键词 灵宝西坡遗址 考古 墓葬 庙底沟文化
下载PDF
皖北地区出土几件周代青铜器的铅同位素比值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强 黄海燕 +1 位作者 李立新 魏国锋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21,共8页
皖北地区地处安徽淮河以北,是先秦时期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长江中下游铜矿北进中原的必经区域之一,该地区的青铜器对于探讨长江中下游铜矿与中原青铜文化的关系至关重要。本工作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和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等... 皖北地区地处安徽淮河以北,是先秦时期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长江中下游铜矿北进中原的必经区域之一,该地区的青铜器对于探讨长江中下游铜矿与中原青铜文化的关系至关重要。本工作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和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LA-MC-ICP-MS)对出土于皖北地区4件青铜器及湖北吉家院战国楚墓出土的青铜器进行成分分析和铅同位素比值分析,并与长江中下游的皖南及湖北矿区矿石的铅同位素比值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探讨皖北地区青铜器的合金配比及矿料来源。成分测试结果显示皖北4件青铜器中,铅锡青铜3件、锡青铜1件的铜含量范围为60.69%~76.65%,锡含量普遍较高,为9.66%~33.24%,铅含量为0.43%~18.07%,成分波动范围较大。铅同位素比值分析结果显示样品的铅同位素比值均属于普通铅的范围,两件锡青铜(WB-3、JJY-1)指示铜料来源,其余样品反映的都是铅料来源信息。通过与不同地区的矿石进行对比,发现西周时期皖北青铜器和湖北铜绿山矿区的数据较为接近,战国时期皖北青铜器开始使用皖南矿区的矿料,因此从西周至战国,皖北地区所使用的金属资源开始从湖北铜绿山地区逐渐向皖南沿江地区转变。本研究为皖北地区周代青铜器的矿料来源及其与周边地区青铜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北地区 青铜器 铅同位素 矿料来源 X射线荧光光谱法 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法
下载PDF
陈列设计中的色彩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畅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33-134,共2页
色彩是陈列设计造型手段中的重要因素,它是建立在多个学科基础之上的,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对于深化陈列主题思想、突出展品起着重大的催化作用。
关键词 陈列设计 色彩 情感 韵律 和谐统一
下载PDF
汉代玉器“游丝毛雕”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丽萍 杨玉彬 《惠州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74-77,共4页
"游丝毛雕"阴刻线工艺发端于春秋晚期,流行于战国中晚期至东汉之际,至汉代这种治玉工艺日臻成熟完善,成为同时代玉作工艺成就的代表作。游丝阴线的刻划多是用细小勾砣旋切而成,组图形态有单阴线、双阴线、直线、曲线、短斜线... "游丝毛雕"阴刻线工艺发端于春秋晚期,流行于战国中晚期至东汉之际,至汉代这种治玉工艺日臻成熟完善,成为同时代玉作工艺成就的代表作。游丝阴线的刻划多是用细小勾砣旋切而成,组图形态有单阴线、双阴线、直线、曲线、短斜线等多种,此类微雕阴线本身亦有粗细、繁简、深浅之分。高濂《遵生八笺》所述的"双钩碾法、游丝白描",仅是汉玉"游丝毛雕"中的一种特殊形态,不能将其作为定义、判别汉玉"游丝毛雕"的唯一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玉 游丝毛雕 观察
下载PDF
新见楚国铭文兵器
15
作者 韩朝 刘海洋 《南方文物》 2004年第4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铭文 兵器 楚国 文物收藏
下载PDF
汉玉“游丝工”新说
16
作者 杨玉彬 《文博》 2012年第5期33-36,67,共5页
"游丝工"阴刻线工艺发端于春秋晚期,流行于战国中晚期至东汉之际,至汉代这种治玉工艺日臻成熟完善,成为同时代玉作工艺成就的代表作。游丝阴线的刻划多是用细小勾砣旋切而成,组图形态有单阴线、双阴线、直线、曲线、短斜线等... "游丝工"阴刻线工艺发端于春秋晚期,流行于战国中晚期至东汉之际,至汉代这种治玉工艺日臻成熟完善,成为同时代玉作工艺成就的代表作。游丝阴线的刻划多是用细小勾砣旋切而成,组图形态有单阴线、双阴线、直线、曲线、短斜线等多种,此类微雕阴线本身亦有粗细、繁简、深浅之分。高濂《遵生八笺》所述的"双钩碾法、游丝白描",仅是汉玉"游丝工"中的一种特殊形态,不能将其作为定义、判别汉玉"游丝工"的唯一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玉 游丝工 观察
下载PDF
淮河流域东汉人物画像镜的初步观察
17
作者 杨玉彬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8,共8页
淮河流域是东汉时期"北方系人物画像镜"的一个主产地与流播中心,整理淮河流域东汉人物画像镜的出土材料,对此类镜的起源、兴衰演变、图像特征等问题进行探证,梳理其形制特征、文化内涵、地域分布规律及其与周邻同类器之间的关... 淮河流域是东汉时期"北方系人物画像镜"的一个主产地与流播中心,整理淮河流域东汉人物画像镜的出土材料,对此类镜的起源、兴衰演变、图像特征等问题进行探证,梳理其形制特征、文化内涵、地域分布规律及其与周邻同类器之间的关系,可见淮河流域人物画像镜特色鲜明、自成一系,是东汉中晚期"北方系人物画像镜"中的经典之作,其中六安寿县一带应是此类镜一个重要的生产与流播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东汉 人物画像镜 观察
下载PDF
新出北宋王回家族墓志研究
18
作者 杨东圆 杨玉彬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13-21,共9页
阜南朱寨曹元村宋墓新出王容季、王子直墓志铭,确认了北宋名儒王回家族墓地位置,是近年安徽地区宋代墓志材料中最重要的一次发现。出土墓志文与文献、传世诸墓志文互证,可校补王回家族史料之讹误、阙疑,为研究北宋颍州王回家族居地与墓... 阜南朱寨曹元村宋墓新出王容季、王子直墓志铭,确认了北宋名儒王回家族墓地位置,是近年安徽地区宋代墓志材料中最重要的一次发现。出土墓志文与文献、传世诸墓志文互证,可校补王回家族史料之讹误、阙疑,为研究北宋颍州王回家族居地与墓地迁移,爬梳其家族世系与族人迁徙轨迹,考证其家族名人科举、仕宦、交游、文学成就、婚姻与丧葬等提供了珍贵材料。墓志文蕴含的丰富史料信息,对研究北宋文学史、社会生活史及基层行政管理组织机构变革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王回 王容季 王子直 家族墓志
下载PDF
“然于举土”铭新莽镜铭文校释
19
作者 杨东圆(文/图) 《大众考古》 2020年第9期44-48,共5页
西汉中晚期以来,具有图案化装饰效果的铭文圈带在汉镜构图中广为流播。为适应镜面特殊形状、空间大小、艺术美感等需要,铸镜者常对铭文圈带中的辞句组合与文字数量、形构、书体等做加工处理,镜铭中文字笔画与形构部件的简化、省略、变... 西汉中晚期以来,具有图案化装饰效果的铭文圈带在汉镜构图中广为流播。为适应镜面特殊形状、空间大小、艺术美感等需要,铸镜者常对铭文圈带中的辞句组合与文字数量、形构、书体等做加工处理,镜铭中文字笔画与形构部件的简化、省略、变形、移位、替代、衍赘、错讹及文字通假、同音通用、合文、拆分、反书等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新莽朝前后,镜铭辞句的组合与文字书写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给研究者释读造成困难。苏州东吴博物馆收藏的“然于举土”铭新莽镜即是典型一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莽 镜铭 特殊形状 图案化 文字书写 汉镜 辞句 艺术美感
下载PDF
浅析博物馆玉器的修复与保养
20
作者 李军 《明日风尚》 2016年第9期164-164,共1页
在博物馆收藏中,玉器是最娇嫩、最珍贵的内容之一,所以对玉器修复与保养有着严厉的要求。本文对玉器的清洁、修复、复制和保养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以此,对做好玉器修复与保养工作有所助益。
关键词 博物馆 玉器 修复 保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