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阜阳市2011年手足口病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高勇 韩明锋 +2 位作者 李秀勇 陈晓枫 唐振华 《检验医学》 CAS 2013年第9期796-800,共5页
目的对手足口病患儿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阜阳市手足口病患儿肠道病毒的感染状况及实验室常规检验项目的检测结果,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497例(重症型102例、普通型395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的咽试子和疱... 目的对手足口病患儿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阜阳市手足口病患儿肠道病毒的感染状况及实验室常规检验项目的检测结果,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497例(重症型102例、普通型395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的咽试子和疱疹液样本,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肠道病毒通用型(EV)、肠道病毒71型(EV71)以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特异性RNA。同时检测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血糖(Glu)并进行分析。结果 497例手足口病患儿中EV、EV71、CA16感染的阳性例数(阳性率)分别为339例(68.21%)、286例(57.55%)、22例(4.43%)。10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EV71阳性率最高[95例(93.14%)];男、女性患儿间EV、EV71、CA16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岁以下患儿为高风险年龄组,497例手足口病患儿中有398例(80.08%)≤3岁。102例重症型患儿有96例(94.12%)≤3岁;其中EV71阳性率最高,为94.79%(91/96)。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WBC增高80例(78.43%)、CRP增高81例(79.41%)、Glu增高52例(50.98%)、AST增高64例(62.75%);普通型患儿WBC增高70例(17.72%)、CRP增高87例(22.03%)、Glu增高26例(6.58%)、AST增高78例(19.75%);重症型阳性率明显高于普通型(P<0.01)。CK-MB、LDH水平在手足口病普通型及重症型患儿中均增高,且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常规检验项目。结论手足口病患儿感染的肠道病毒主要为EV71病毒,而且是引起重症型病例的主要病原体,3岁以下婴幼儿应加强监测。对重症型病例应做到早期识别,减少重症和死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肠道病毒 柯萨奇病毒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FN-γ、IL-2联合检测在肺结核与细菌性肺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2
作者 许静 王伟 李团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73-1177,共5页
目的评价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双因子联合检测在肺结核与细菌性肺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阜阳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0月呼吸科住院患者91例,明确诊断为肺结核患者45例(肺... 目的评价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双因子联合检测在肺结核与细菌性肺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阜阳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0月呼吸科住院患者91例,明确诊断为肺结核患者45例(肺结核组)和细菌性肺炎患者46例(肺炎组),均进行双因子联合检测,比对分析双因子联合检测与C反应蛋白(CRP)对肺结核和细菌性肺炎鉴别诊断的效果。结果使用双因子联合检测对肺结核与细菌性肺炎进行鉴别诊断,灵敏度为86.7%、特异度为84.8%,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28(95%CI:0.870~0.986),与CRP的鉴别诊断效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细胞因子IFN-γ、IL-2联合检测在鉴别肺结核与细菌性肺炎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为临床肺结核和细菌性肺炎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细菌性肺炎 IFN-Γ IL-2 联合检测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基于影像学和血清学特征构建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列线图模型
3
作者 潘强强 卢家忠 +5 位作者 吕新才 冉辉 张标 戎成振 张金刚 王洪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76-881,共6页
目的基于心脏影像学特点和血清标志物分析持续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环肺静脉隔离+顶部线+后壁线的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持续性AF患者... 目的基于心脏影像学特点和血清标志物分析持续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环肺静脉隔离+顶部线+后壁线的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持续性AF患者172例,根据术后6个月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51例和未复发组121例。于术前常规予以心电图、经胸和食管心动图检查,同时检测血常规和相关生化指标,均行环肺静脉隔离+顶部线+后壁线的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用二元logistic分析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并评估列线图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复发组左心房直径、左心房容积指数、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B型钠尿肽、C反应蛋白高于未复发组,左心耳峰值填充流速、左心耳峰值排空流速、左心耳射血分数低于未复发组(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持续性AF患者左心房容积指数升高(OR=1.160,95%CI:1.006~1.337)、左心耳峰值排空流速降低(OR=0.740,95%CI:0.583~0.940)、左心耳射血分数降低(OR=0.608,95%CI:0.422~0.877)、B型钠尿肽升高(OR=1.017,95%CI:1.004~1.030)和NLR升高(OR=10.116,95%CI:1.316~77.755)是环肺静脉隔离+顶部线+后壁线的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以左心房容积指数、左心耳峰值排空流速、左心耳射血分数、B型钠尿肽、NLR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持续性AF患者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889(95%CI:0.833~0.932)。结论持续性AF患者心脏影像学参数左心房容积指数、左心耳峰值排空流速、左心耳射血分数及血清标志物B型钠尿肽、NLR与环肺静脉隔离+顶部线+后壁线的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密切相关,且相关列线图模型对术后复发的诊断价值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复发 列线图 血清标志物
下载PDF
不同糖代谢状态下TyG指数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冠心病发生风险的评估价值
4
作者 丁云云 汪小五 +4 位作者 武东 王伟 刘艳 李梅 李团团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1期3161-3167,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糖代谢状态下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TyG)指数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冠心病(CHD)发生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在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CKD患者30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CHD分为CKD合并CHD组(CHD... 目的探讨不同糖代谢状态下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TyG)指数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冠心病(CHD)发生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在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CKD患者30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CHD分为CKD合并CHD组(CHD组)130例,CKD不合并CHD组(非CHD组)177例。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进行分层:糖尿病患者中CHD组59例,非CHD组65例;无糖尿病患者中CHD组71例,非CHD组112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糖代谢状态下TyG指数、空腹血糖(GLU)、空腹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纤维蛋白原(FIB)对CHD发生风险的评估价值,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CKD患者发生CHD的危险因素。结果在糖尿病患者中,CHD组年龄、TyG指数以及GLU、TG水平高于非CHD组(P<0.05),HDL-C水平低于非CHD组(P<0.05);TyG指数、GLU、TG、HDL-C预测CKD患者发生CH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0(95%CI:0.741~0.883)、0.676(95%CI:0.586~0.757)、0.717(95%CI:0.630~0.795)、0.666(95%CI:0.576~0.749);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增大、TyG指数升高是糖尿病CKD患者发生CHD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92、6.200,P<0.05)。在无糖尿病患者中,CHD组年龄、患有高血压的比例、TyG指数,以及GLU、TG、FIB水平高于非CHD组(P<0.05),HDL-C水平低于非CHD组(P<0.05),TyG指数、GLU、TG、HDL-C、FIB预测CKD患者发生CHD的AUC为0.898(95%CI:0.845~0.938)、0.653(95%CI:0.579~0.721)、0.823(95%CI:0.760~0.875)、0.618(95%CI:0.544~0.689)、0.688(95%CI:0.615~0.754);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增大、患有高血压、TyG指数升高、FIB水平升高是无糖尿病CKD患者发生CHD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20、19.674、48.002、1.999,P<0.05)。结论TyG指数、GLU、TG、HDL-C、FIB与CKD患者发生CHD均有一定的关系,且TyG指数的风险评估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疾病 冠心病 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 二元LOGISTIC回归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不同时间点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在诊断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高勇 唐振华 +3 位作者 蒋影 张峰 徐丹丹 黄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3172-3175,共4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时间点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与24h尿白蛋白(24huA)的相关性,探讨采用不同时间点尿ACR替代24huA用于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89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24h尿及不同时间点尿(主...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时间点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与24h尿白蛋白(24huA)的相关性,探讨采用不同时间点尿ACR替代24huA用于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89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24h尿及不同时间点尿(主要是晨尿和随机尿)标本,比较不同时间点尿ACR与24hUA的相关性、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同时以24huA为标准,建立不同时间点尿ACR的ROC曲线,并比较ROC曲线下面积。结果:不同尿液留取方式中晨尿及随机尿ACR分别为9.02(5.69。11.64)mg/mmol及8.65(5.80-11.83)mg/mmo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07,P〉0.05)。随机尿ACR与晨尿ACR相关分析显示两者呈高度相关(r=0.951,P〈0.01);晨尿ACR、随机尿ACR与24huA均具有高度相关性,r分别为0.886及0.859(P〈0.01);晨尿ACR诊断白蛋白尿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2.6%及87.5%,随机尿ACR分别为90.1%及87.5%,两者相近。以24hUA作为判断标准,进行ROC曲线分析显示,晨尿、随机尿ACR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4±0.022)及(0.960±0.02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07,P〉0.05)。结论:晨尿及随机尿ACR与24huA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均可替代24hUA。但因随机尿ACR更方便留取尿液标本,可以较好地替代24hUA作为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筛查及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随机尿ACR 晨尿ACR 24 h尿白蛋白 早期肾损伤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BV标志物和HBV DNA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6
作者 邓庆梅 高勇 +2 位作者 何皖伟 徐庆 刘毅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14-416,共3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BV标志物模式及HBV DNA水平。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51例PHC、132例慢性乙型肝炎和14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结果在15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BV标志物模式及HBV DNA水平。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51例PHC、132例慢性乙型肝炎和14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结果在15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HBV感染率达97.4%(147/151),HBV DNA阳性率为74.8%(113/151),平均水平为5.6±1.1 lgcopies/ml;HBsAg(+)、HBeAb(+)、HBcAb(+)90例(59.6%),其血清HBVDNA检出率为76.7%,平均水平为5.1±0.9lgcopies/ml;HBsAg(+)、HBeAg(+)、HBcAb(+)38例(25.2%),血清HBVDNA检出率100.0%,平均水平为6.4±0.9 lgcopies/ml。结论 PHC患者HBV感染率高,HBV与PHC发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随着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肝硬化病情的进展,血清HBeAg自发性发生血清学转换和HBV DNA载量下降,要警防原发性肝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乙型肝炎 肝硬化 HBV DNA载量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血常规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 被引量:7
7
作者 朱义朗 徐元宏 +2 位作者 汪小五 李梅 高勇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96-598,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血常规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选取2020年1月—2月在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COVID-19患者66例,将同期住院的疑似并最终排除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血常规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选取2020年1月—2月在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COVID-19患者66例,将同期住院的疑似并最终排除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血常规和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COVID-19患病的血液细胞学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OVID-19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M)、CD4^+T细胞、CD8^+T细胞、B淋巴细胞水平均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4+T细胞水平升高是COVID-19患者的保护因素(OR=0.997,95%CI:0.994~0.999),同时CD4+T细胞与LYM计数呈正相关(rs=0.829,P<0.01)。结论COVID-19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下降,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可为临床诊断SARSCoV-2的感染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病毒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淋巴细胞 CD4阳性T淋巴细胞 血常规
下载PDF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朱义朗 邓庆梅 +1 位作者 唐振华 何颖利 《安徽医药》 CAS 2005年第10期780-781,共2页
目的研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对ESBLs(—)肺炎克雷伯菌73株和ESBLs(+)肺炎克雷伯菌31株进行11种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试验。ESBLs采用双纸片协同法测得。结果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阳... 目的研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对ESBLs(—)肺炎克雷伯菌73株和ESBLs(+)肺炎克雷伯菌31株进行11种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试验。ESBLs采用双纸片协同法测得。结果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阳性率为29.8%。ESBLs(+)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率显著低于ESBLs(—)菌。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氨曲南的敏感率最高,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次之;对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及哌拉西林耐药性很强。结论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较强,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其有很高的活性,这些数据对临床经验用药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分析 药物敏感性试验 ESBLs 药物敏感率 抗菌药物 双纸片协同法
下载PDF
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及细胞因子产生的调节机制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高勇 徐元宏 +3 位作者 陈晓枫 辛克峰 袁子清 郑美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对树突状细胞(DC)成熟凋亡、DC中信号传导通路激活、细胞因子释放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患儿40例,分为20例轻症型组及20例重症型组,正常对照组儿童20例。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儿童外周血DC表...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对树突状细胞(DC)成熟凋亡、DC中信号传导通路激活、细胞因子释放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患儿40例,分为20例轻症型组及20例重症型组,正常对照组儿童20例。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儿童外周血DC表面标志分子CD11c、CD86、CD80和CD83表达的百分比;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DC中MAPK信号传导通路分子磷酸化水平;ELISA法检测同期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随着EV71感染程度的加深,外周血DC中标志着细胞成熟的表面标志分子水平均有增加,CD83及CD80尤为显著;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活化程度逐渐加强;细胞因子水平的表达显著升高。结论 EV71感染可促进树突状细胞成熟凋亡、激活MAPK信号传导通路并增加细胞因子的释放,MAPK信号传导通路在EV71感染的DC中发挥显著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EV71 树突状细胞 MAPK信号传导通路 细胞因子
下载PDF
血清Cys C尿mAlb和尿β_2-MG联合检测在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早期肾功能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高勇 张峰 +2 位作者 李团团 唐振华 谭林 《安徽医学》 2013年第4期484-487,共4页
目的测定慢性肝病、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尿微量白蛋白(mAlb)及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含量,探讨三项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检测67例慢性肝病、63例肝硬化、33例PLC患者和78例正... 目的测定慢性肝病、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尿微量白蛋白(mAlb)及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含量,探讨三项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检测67例慢性肝病、63例肝硬化、33例PLC患者和78例正常对照者血清Cys C、肌酐(SCr)、尿素(Urea)、尿mAlb及尿β2-MG含量,并分析差异。比较肝硬化、PLC患者Child-Pugh不同等级间血清Cys C、SCr、Urea、尿mAlb、尿β2-MG水平。同时比较血清Cys C、尿mAlb、尿β2-MG单独及联合检测在慢性肝病、肝硬化、PLC患者的检出率。结果肝硬化、PLC组患者血清Cys C、尿mAlb及β2-MG水平分别为(1.40±0.47,27.57±21.45,0.29±0.09)mg/L和(1.21±0.21,19.60±7.28,0.22±0.09)mg/L,均高于慢性肝病组(1.01±0.13,11.30±3.46,0.14±0.05)mg/L(P<0.05)和正常对照(0.81±0.11,11.21±2.47,0.14±0.03)mg/L(P<0.05),肝硬化组血清Cys C、尿mAlb水平明显高于PLC组(P<0.05)。肝硬化和PLC组Child-Pugh B级、C级患者血清Cys C、尿mAlb水平均明显高于Child-Pugh A级(P<0.05)。肝硬化、PLC组患者血清Cys C、尿mAlb、尿β2-MG单独及联合检测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57.1%、38.1%、31.7%、68.3%和51.5%、33.3%、30.3%、78.8%,均高于慢性肝病组(11.9%、3.0%、3.0%、16.4%)(P<0.05),且联合检测的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同组患者单独检测异常检出率(P<0.05)。结论血清Cys C、尿mAlb及尿β2-MG水平随着慢性肝病的进展和肝功能的下降而升高,且比SCr、Urea更能灵敏的反映肝硬化、PLC患者继发早期肾功能损伤。同时三项目联合检测对肝硬化、PLC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优于单独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尿微量白蛋白 尿Β2微球蛋白 联合检测 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勇 唐振华 +3 位作者 蒋影 张峰 徐丹丹 黄帅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1110-1112,共3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晨尿和随机尿中白蛋白/肌酐比值(ACR)与24 h尿白蛋白(24 h UA)的相关性,探讨采用随机尿ACR替代24 h UA用于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89例2型糖尿病患者24 h尿及晨尿和随机尿标本,比较晨尿和...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晨尿和随机尿中白蛋白/肌酐比值(ACR)与24 h尿白蛋白(24 h UA)的相关性,探讨采用随机尿ACR替代24 h UA用于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89例2型糖尿病患者24 h尿及晨尿和随机尿标本,比较晨尿和随机尿ACR与24 h UA的相关性、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同时以24 h UA为标准,建立晨尿和随机尿ACR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比较ROC曲线下面积。结果:晨尿及随机尿ACR分别为9.02及8.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机尿与晨尿ACR呈高度相关关系(r=0.951,P<0.01);晨尿ACR和随机尿ACR与24 h UA亦均呈高度相关关系(P<0.01);晨尿ACR诊断白蛋白尿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2.6%及87.5%,随机尿ACR分别为90.1%及87.5%。晨尿和随机尿ACR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2±0.020及0.949±0.019(P>0.05)。结论:随机尿ACR具有标本留取简便、与24 h UA相关性较好等特点,可以替代24 h UA作为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筛查及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检验 晨尿 白蛋白/肌酐 尿白蛋白 2型糖尿病 肾损伤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IL-6和TNF-α与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7
12
作者 高勇 邓庆梅 唐振华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97-298,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仪(TNF-α)与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发生的关系。方法:用HITACH17170A生化分析仪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中hs-CRP,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仪(TNF-α)与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发生的关系。方法:用HITACH17170A生化分析仪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中hs-CRP,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中IL-6及TNF-α。结果: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组血清中hs-CRP、IL-6和TNF-α水平均高于无血管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P〈0.01);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三项指标之间有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患者的血清中IL-6,TNF-α.和肝脏急性期蛋白(CRP)水平均升高,提示这三者在2型糖尿病的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高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充分水化联合精细化护理对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对比剂肾病的作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高伟 汪小五 高勇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963-965,969,共4页
目的:探讨充分水化疗法和精细化护理干预对于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后病人并发对比剂肾病(CIN)的作用。方法:选择冠心病支架置入术病人62例,随机分成干预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仅术后常规饮水并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术... 目的:探讨充分水化疗法和精细化护理干预对于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后病人并发对比剂肾病(CIN)的作用。方法:选择冠心病支架置入术病人62例,随机分成干预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仅术后常规饮水并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术后3h充分饮水并实施精细化护理。重点监测病人术前和术后12~72h血清肌酐(sCr)和胱抑素C(Cys-C)的水平。同时观察病人对其治疗效果和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病人sCr和Cys-C水平在术前和术后5个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病人sCr和Cys-C水平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r值术后72h高于术前、术后12h和术后24h,Cys-C值术后72h高于术前(P<0.05~P<0.01)。干预组病人干预后CIN发病率、胃部不适和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组病人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充分水化疗法和精细化护理干预对于PCI术后发生CIN、胃部不适和尿潴留有预防作用,能提高病人满意度,大大降低病人术后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 充分水化疗法 对比剂肾病 胱抑素C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尿β_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在恶性肿瘤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冰 郭兴来 高勇 《安徽医学》 2013年第12期1840-1843,共4页
目的测定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清胱抑素(CysC)、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含量,探讨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检测88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和58例正常对照者血清CysC、尿β2-MG、尿mAlb含量及内生肌酐... 目的测定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清胱抑素(CysC)、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含量,探讨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检测88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和58例正常对照者血清CysC、尿β2-MG、尿mAlb含量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并分析此4个项目差异。同时比较患者化疗前后血清CysC、尿β2-MG、尿mAlb单独及联合检测的异常检出率。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清CysC、尿β2-MG、尿mAlb水平均显著高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化疗前后3个项目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肾功能轻度受损患者化疗后血清CysC、尿β2-MG的水平显著高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mAlb水平化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化疗后血清CysC、尿β2-MG、尿mAlb单独及联合检测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68.2%、55.7%、44.3%和83.0%,显著高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同组患者3个项目联合检测的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sC、尿β2-MG及尿mAlb均能监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早期肾功能损害情况,但尿mAlb敏感性不如血清CysC、尿β2-MG。同时3个项目联合检测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优于单独检测。因此3个项目联合检测可作为替代Ccr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早期肾损害进行评估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 尿Β2微球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联合检测 恶性肿瘤 化疗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前S1抗原和HBV DNA与肝功能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庆梅 张金良 +1 位作者 唐振华 高勇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08-210,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1)及HBV-M和HBV DNA与肝功能检测间的关系。方法对576例血清标本进行PreS1及HBV-M和HBV DNA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同步检测。结果PreS1、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72.05%和61.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1)及HBV-M和HBV DNA与肝功能检测间的关系。方法对576例血清标本进行PreS1及HBV-M和HBV DNA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同步检测。结果PreS1、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72.05%和61.81%,两者符合率达74.65%;在HBsAg(-)和正常对照组PreS1、HBV DNA均为阴性;在HBsAg、HBeAg与HBsAg、抗-HBe、抗-HBc和HBsAg、抗-HBc三种阳性模式组中,PreS1阳性率(87.25%、55.71%、68.21%)、HBV DNA阳性率(94.02%、29.29%、45.66%)在各组中相互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05);PreS1与HBV DNA阳性符合率为92.03%、53.57%、68.21%,差异有显著性(P<0.05);PreS1阳性组和PreS1阴性组ALT、AST异常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reS1主要存在于HbsAg阳性携带者中,且与HBeAg、HBV DNA关系密切,是反映HBV复制及传染性的又一血清学指标,同时PreS1阳性还与肝功能损害有关。PreS1联合HBV-M及HBV DNA和肝功能同步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 HBV DNA
下载PDF
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清IL-2、IL-18和TNF-α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邓庆梅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67-168,共2页
目的 :探讨化疗药物对机体免疫系统是否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间接法亲和素 -生物素复合物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ABC ELISA)检测 32例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化疗一个周期前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2 (interleukin 2 ,IL 2 )、I... 目的 :探讨化疗药物对机体免疫系统是否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间接法亲和素 -生物素复合物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ABC ELISA)检测 32例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化疗一个周期前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2 (interleukin 2 ,IL 2 )、IL 18、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水平。结果 :IL 2、IL 18、TNF α在肿瘤患者化疗前后变化均不显著 (P >0 .0 5 )。结论 :机体的细胞免疫系统在化疗药物细胞毒性物质作用下能够发挥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维持自身细胞免疫水平于一定的稳定状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测定 肿瘤 白细胞介素类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义朗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6年第2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各级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以及这3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测定100例各级EH患者血浆Fib、DD和hs-CRP含量,以36例健康人作对照。血浆Fib测定采用比浊法... 目的探讨各级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以及这3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测定100例各级EH患者血浆Fib、DD和hs-CRP含量,以36例健康人作对照。血浆Fib测定采用比浊法,DD测定采用ELISA法,hs-CRP测定则采用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结果血浆Fib水平在Ⅰ级EH时升高不明显(P>0.05),Ⅱ级和Ⅲ级时显著升高(P<0.01),Ⅱ级EH时Fib的水平与Ⅰ级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水平在Ⅰ级EH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水平在各级EH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级EH患者血浆3项指标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分别为r=0.648,r=0.831和r=0.734;P<0.01)。结论各级EH患者血浆中hs-CRP水平变化比Fib和DD明显。血浆hs-CRP、Fib和DD联合检测,能较好地反映EH患者的病情发展程度,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血清直接、间接胆红素对氧化酶法测定甘油三脂浓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勇 《安徽医学》 2007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种类胆红素对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氧化酶测定方法的干扰,探讨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 IBIL)对过氧化氢酶(H2O2)偶联Trinder反应的TG氧化酶法测定结果影响程度的不同...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种类胆红素对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氧化酶测定方法的干扰,探讨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 IBIL)对过氧化氢酶(H2O2)偶联Trinder反应的TG氧化酶法测定结果影响程度的不同。方法我们制备系列不同浓度的DBIL、IBIL混合血清,且根据TG含量分为高、中、低三组,其中DBIL、IBIL均在日立7170A上检测;而每种血清标本中TG含量均经氧化酶(GPO-PAP)和甘油三脂乙酰丙酮显色法检测。结果DBIL对TG检测的干扰大,当其浓度达280μmol/L时高、中、低三组标本中TG回收率仅为62.8%、60.3%、58.8%;而IBIL对TG检测的干扰小,当浓度达240μmol/L时TG回收率仍达90%以上。结论DBIL、IBIL对TG氧化酶测定结果的影响程度不同在实际操作中应区别对待。尤其在DBIL含量较高的标本用氧化酶法测TG时产生的负干扰,在结果审核时应重视加以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 甘油三脂:氧化酶法
下载PDF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细菌学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义朗 唐振华 +1 位作者 李世东 孙守攀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149-149,共1页
目的 :了解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CBP)患者前列腺液 (EPS)的细菌感染情况及药敏结果。方法 :对 76 4例CBP患者的EPS标本进行常规培养及淋病奈瑟菌的特殊培养和细菌鉴定 ,药敏试验采用K B法。结果 :12 6例EPS细菌培养阳性。其中单一G+ 菌... 目的 :了解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CBP)患者前列腺液 (EPS)的细菌感染情况及药敏结果。方法 :对 76 4例CBP患者的EPS标本进行常规培养及淋病奈瑟菌的特殊培养和细菌鉴定 ,药敏试验采用K B法。结果 :12 6例EPS细菌培养阳性。其中单一G+ 菌感染 46例 ,单一G-菌感染 70例 ,9例为 2种细菌 ,1例为 3种细菌混合感染。 5 9株G+ 球菌对头孢唑啉、阿米卡星及头孢哌酮敏感率最高。 6 1株肠杆菌科细菌对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敏感率最高。结论 :CBP的致病菌种类较多 ,细菌易产生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前列腺炎 细菌学 药敏试验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义朗 《安徽医学》 2006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各级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以及这三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测定100例各级EH患者血浆Fib、DD和hs-CRP含量,以36例健康人作对照。血浆Fib测定采用比浊法... 目的探讨各级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以及这三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测定100例各级EH患者血浆Fib、DD和hs-CRP含量,以36例健康人作对照。血浆Fib测定采用比浊法,DD测定采用ELISA法,hs-CRP测定则采用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结果血浆Fib水平在Ⅰ级EH时升高不明显(P>0.05),Ⅱ级和Ⅲ级时显著升高(P<0.05;P<0.01),Ⅱ级EH时的水平与Ⅰ级时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DD水平在Ⅰ级EH时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hs-CRP水平各级EH患者间比较均P<0.01。各级EH患者血浆三项指标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分别为γ=0.648,γ=0.831和γ=0.734;P<0.01)。结论各级EH患者血浆中hs-CRP水平变化比Fib和DD明显。血浆hs-CRP、Fib和DD用于联合检测,能较好地反映EH患者的病情发展程度,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