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AFP联合能谱CT对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吴瑞 顾金凤 +3 位作者 陈芳云 王小雷 张传敏 石士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2020-2025,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甲胎蛋白(AFP)联合能谱CT预测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28例HC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病理分为MVI组53例和无MVI组75例,比较两组术前血AFP水平及能谱CT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 目的探讨术前甲胎蛋白(AFP)联合能谱CT预测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28例HC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病理分为MVI组53例和无MVI组75例,比较两组术前血AFP水平及能谱CT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估各指标对MVI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MVI组患者低分化的比例、术前AFP水平、NIC动脉期、NWC门静脉期、能谱曲线斜率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门静脉期等能谱CT参数均显著高于无MV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低分化、术前AFP、NIC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门静脉期是患者MVI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低分化、术前AFP、NIC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门静脉期均有中等的预测价值(AUC为0.7~0.9),且术前AFP与能谱参数联合应用能进一步提高预测价值。结论HCC患者术前血AFP水平与能谱CT参数均能有效预测MVI的发生,两者联合能提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侵犯 甲胎蛋白 肝细胞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胸部CT表现 被引量:2
2
作者 顾金凤 刘斌 +2 位作者 宁克佳 苏大建 刘军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9期1744-1748,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CT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就诊于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113例经CDC实验室核酸确诊的COVID-19 CT检查的病变表现形式、分布特点及病变程度。结果...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CT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就诊于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113例经CDC实验室核酸确诊的COVID-19 CT检查的病变表现形式、分布特点及病变程度。结果 COVID-19病人的CT检查最主要影像表现:早期两肺外周带(92.9%)多发磨玻璃样影(占84.9%),其内血管增粗(占79.6%);进展期,短期内病灶范围增大,密度增高,部分出现实变(占84.4%),内见充气支气管征;重症期病变短期内进展迅速,病灶弥漫,部分呈"白肺"表现;吸收期,实变密度减低,病变范围缩小,部分可见纤维索条(占86.7%)。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T表现具有特异性,不同时期的CT表现,结合病人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典型影像学征象和病原学检查能够更为精准地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放射摄影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胸部CT表现 咽拭子病毒核酸 逆转录PCR
下载PDF
梗阻性黄疸的CT诊断价值(附45例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顾金凤 《淮海医药》 CAS 2008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CT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的CT征象资料。结果本组中肝门胆管癌10例,胆囊癌10例,胆总管下段癌11例,壶腹癌1例,胰头癌7例,十二指肠乳头癌5例,肝尾叶癌1例。恶... 目的探讨CT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的CT征象资料。结果本组中肝门胆管癌10例,胆囊癌10例,胆总管下段癌11例,壶腹癌1例,胰头癌7例,十二指肠乳头癌5例,肝尾叶癌1例。恶性胆道梗阻的CT表现有:肝内及肝门部胆管扩张、胆总管扩张,表现为"软藤征","截断征"等。结论CT是诊断梗阻性黄疸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CT对梗阻性黄疸有极高的定位与定性诊断价值,但在具体病因确定上有一定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梗阻性 恶性梗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急性氨中毒肺部CT表现(附33例报告)
4
作者 顾金凤 《淮海医药》 CAS 2009年第1期11-11,F0003,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氨中毒致肺部损害的CT表现。方法对33例急性氨中毒致肺部损害的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肺损害表现为: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小叶性肺炎及片状、斑片状稍高密度样肺水肿等改变。结论氨中毒患者肺损害表现征象出现较早,治疗后病灶... 目的分析急性氨中毒致肺部损害的CT表现。方法对33例急性氨中毒致肺部损害的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肺损害表现为: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小叶性肺炎及片状、斑片状稍高密度样肺水肿等改变。结论氨中毒患者肺损害表现征象出现较早,治疗后病灶吸收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氨中毒 肺水肿 体层摄影术 螺纹计算机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对青壮年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顾金凤 刘军 +3 位作者 苏大建 李晨曦 陈芳云 周宾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12期2093-2094,共2页
目的探讨及评估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青壮年(年龄≤50岁)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小于等于50岁的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CTA检查资料。对所有原始资料采用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曲面重建... 目的探讨及评估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青壮年(年龄≤50岁)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小于等于50岁的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CTA检查资料。对所有原始资料采用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曲面重建进行图像后处理,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结果 156例中检出冠状动脉心肌桥38例(24%),冠状动脉硬化53例(34%),冠状动脉起源异常4例(3%)。结论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可靠的、无创性的检查方法,对于青壮年的冠状动脉病变是一种安全的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冠状动脉病变 心肌桥 起源异常
下载PDF
出院后6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胸部CT随访 被引量:2
6
作者 宁克佳 苏大建 +1 位作者 顾金凤 刘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35-1238,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后胸部CT表现。方法:对治愈6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前最后一次胸部CT残留病灶进行随访分析。结果:67例患者15~73d内随访发现CT影像转归正常39例(39/67),异常残留有28例(28/67),28例均见磨玻璃影或/...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后胸部CT表现。方法:对治愈6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前最后一次胸部CT残留病灶进行随访分析。结果:67例患者15~73d内随访发现CT影像转归正常39例(39/67),异常残留有28例(28/67),28例均见磨玻璃影或/和局灶纤维化,合并胸膜增厚较少见。青年组(37/67)恢复正常比例较中年组(22/67)明显增高,且恢复正常平均时间(26±15d)较短,老年组无一恢复正常;无基础疾病组恢复正常比例较有基础疾病组更高,且恢复正常平均时间(35.7±14d)更短;青中年分组及有无基础疾病在是否恢复正常上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普通型恢复正常比例较重症型略高且恢复正常平均时间(25.7±15.5d)更短;男性恢复正常比例较女性略高,但恢复正常时间(29.8±19.1d)较长;临床分型及性别在是否恢复正常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与胸部CT恢复正常时间具有正相关(P<0.05),但年龄影响有限。结论:大部分治愈出院患者在随访期(15~73d)内胸部CT恢复正常,少数患者残留少许磨玻璃影或/和纤维灶。年龄、有无基础疾病对胸部CT恢复正常比例及时间有影响;年龄与恢复正常时间呈正相关性,但年龄不是主要影响因素,它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病毒感染 出院 新型冠状病毒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Revolution CT单能量成像联合低管电流、个体化剂量及ASiR技术在头颈部CTA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丁晓云 石士奎 +3 位作者 张平 李聪聪 王瑞瑞 吴瑞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5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Revolution CT单能量成像联合低管电流、个体化剂量及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 R)技术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临床疑诊头颈部血管疾病需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分为64排常规螺旋CT扫描组、256 Revolutio... 目的探讨Revolution CT单能量成像联合低管电流、个体化剂量及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 R)技术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临床疑诊头颈部血管疾病需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分为64排常规螺旋CT扫描组、256 Revolution CT单能量成像联合低管电流、个体化剂量及ASiR技术组各30例。对两组图像进行主观及客观评分。记录两组扫描的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研究组主动脉弓、颈动脉分叉处及大脑中动脉M1段CT值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DLP及有效辐射剂量(ED)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碘对比剂用量及碘负荷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噪声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主动脉弓、颈动脉分叉处及大脑中动脉M1段的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volution CT单能量成像联合低管电流、个体化剂量及ASiR技术可获得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头颈部血管图像,同时可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及碘对比剂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volution CT 低管电流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 血管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CT表现及动态变化特点 被引量:1
8
作者 苏大建 宁克佳 +1 位作者 刘军 顾金凤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388-390,共3页
目的正确认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的CT表现对于明确诊断和评价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0年1―2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经安徽省或阜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核酸检测阳性确诊的NCP病人91例,分析所有病例的胸部CT表现。结... 目的正确认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的CT表现对于明确诊断和评价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0年1―2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经安徽省或阜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核酸检测阳性确诊的NCP病人91例,分析所有病例的胸部CT表现。结果NCP早期表现主要表现为单或双肺胸膜下(包括叶间胸膜)结节状及斑片状磨玻璃影,可出现弥漫性细网格影,“充气支气管征”、“小血管增粗征”、“晕征”;进展期病灶增多伴部分实变,沿胸膜下及支气管血管束向肺门方向发展;重症期双肺可呈弥漫性实变影,少数病例出现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及少量胸腔积液;消散期肺部病灶吸收仅有少许毛玻璃影及纤维索条影。结论NCP肺炎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病人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典型影像学征象和标本核酸检测能够更准确的诊断NCP,CT是评估病灶范围、评价临床疗效的重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 放射摄影术 胸部 影像学 CT检查
下载PDF
定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参数与外周血血小板功能指标相关性及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田建 刘军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575-581,共7页
目的探究定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参数与外周血血小板功能指标相关性,并分析其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及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疑似冠状动脉狭窄患者18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目的探究定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参数与外周血血小板功能指标相关性,并分析其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及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疑似冠状动脉狭窄患者18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确诊为冠状动脉狭窄(125例)作为观察组,无冠状动脉狭窄(5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及观察组不同病情患者定量冠状动脉CTA参数[最小管腔直径(minimal lumen diameter,MLD)、狭窄面积百分比(percentage of stenosis,%AS)、狭窄直径百分比(percentage of stenosis diameter,%DS)、最小管腔面积(minimal lumen area,MLA)],并对比观察组不同病情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功能指标[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栓最大坚固度(thrombelastography maximum,TEG-MA)、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BB,PDGF-BB)],分析定量冠状动脉CTA参数与外周血血小板功能指标相关性及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MLA、MLD小于对照组,%AS、%DS大于对照组(P<0.05)。MLA、MLD与狭窄程度呈负相关,与斑块性质呈正相关,%AS、%DS与狭窄程度呈正相关,与斑块性质呈负相关,MPV、TEG-MA、PDGF-BB与狭窄程度呈正相关,与斑块性质呈负相关(P<0.05)。MLA、MLD与MPV、TEG-MA、PDGF-BB呈负相关,%AS、%DS与MPV、TEG-MA、PDGF-BB呈正相关(P<0.05)。MLA联合MLD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曲线下面积为0.901,敏感度为76.80%,特异度为94.83%。结论CTA参数与外周血血小板功能存在一定相关性,采用定量冠状动脉CTA检查有助于提高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价值,评估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性质,同时可作为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可靠无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心血管造影术 血小板
下载PDF
CT扫描用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与急救
10
作者 陈芳云 《工企医刊》 2001年第6期63-63,共1页
我院CT1996年至今共接受做CT检查的病人数为11,785人次,接受增强扫描为853人次,非离子型为12人次,出现过敏反应共76人次,其中非离子型无,而离子型过敏发生率约为8.9%.造影剂类型:离子型60%泛影葡胺,非离子型一优维显(德国生产).使用方法... 我院CT1996年至今共接受做CT检查的病人数为11,785人次,接受增强扫描为853人次,非离子型为12人次,出现过敏反应共76人次,其中非离子型无,而离子型过敏发生率约为8.9%.造影剂类型:离子型60%泛影葡胺,非离子型一优维显(德国生产).使用方法:100ml静脉快速推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造影剂 过敏反应 预防 急救
下载PDF
16排胸部CT平扫的多组参数与贫血的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宁克佳 顾金凤 +7 位作者 陈芳云 周宾 曹慧萍 孟瑶 苏大建 刘军 吴瑞 夏润祥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6期252-253,256,共3页
目的:研究胸部CT平扫多个部位的CT值与贫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月我院进行胸部CT平扫的贫血者及正常者各50例,分别测量左心腔、主动脉腔等部位的C T值,并以之与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数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目的:研究胸部CT平扫多个部位的CT值与贫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月我院进行胸部CT平扫的贫血者及正常者各50例,分别测量左心腔、主动脉腔等部位的C T值,并以之与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数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左心室腔C T值、主动脉腔C T值与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均呈直线正相关性(P<0.01),室间隔与左心室腔C T值差、肩胛骨骼肌与主动脉腔C T值差与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均呈直线负相关性(P<0.01);贫血组患者左心室腔C T值、主动脉腔C T值均低于非贫血组患者,室间隔与左心室腔C T值差、肩胛骨骼肌与主动脉腔C T值差均高于非贫血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参数与血红蛋白相关系数均较红细胞数高(0.865、0.879、-0.842、-0.857 VS 0.748、0.767、-0.763、-0.776),主动脉腔CT值与血红蛋白相关度更高(r=0.879、R 2=0.772)。结论:通过胸部C T平扫可以大致判别患者有无贫血及贫血的严重程度,结合各种参数联合分析可以取得较好的贫血诊断预期,血红蛋白与各组参数关系更为密切,其中主动脉腔CT值与贫血相关程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胸部 CT值 血红蛋白浓度
下载PDF
多脾综合征伴多系统畸形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宁克佳 吴瑞 +3 位作者 周励 范星军 马磊 赵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33-1633,共1页
患者女,57岁,反复腹痛、纳差10年余,加重伴晕厥1周;曾有“焦虑、抑郁”病史,具体不详。查体:剑突下压痛(+)。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三尖瓣少量反流。胸腹部CT:右肺水平裂缺如,呈对称性左肺;部分内脏转位,肝脏... 患者女,57岁,反复腹痛、纳差10年余,加重伴晕厥1周;曾有“焦虑、抑郁”病史,具体不详。查体:剑突下压痛(+)。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三尖瓣少量反流。胸腹部CT:右肺水平裂缺如,呈对称性左肺;部分内脏转位,肝脏大部分位于左侧,脾、胃位于右侧,增强动脉期脾脏见4处花斑样强化(图1A),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较均匀(图1B、1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畸形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异位综合征
下载PDF
肝左叶巨大增生结节1例
13
作者 顾金凤 《安徽医学》 2012年第1期122-122,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22岁,因“上腹部不适”入院,病程中患者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呕血黑便,食纳正常,无消瘦,无口服避孕药史。
关键词 肝局灶性结节样增生 肝左叶 CT 结节
下载PDF
64排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顾金凤 刘斌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8-621,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CT)方案对胸部CT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更加合理的胸部低剂量扫描方案。方法分两组,第一组分别进行200 m A、100 m A、50 m A、25m A扫描,第二组设置噪声指数为9.2、15...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CT)方案对胸部CT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更加合理的胸部低剂量扫描方案。方法分两组,第一组分别进行200 m A、100 m A、50 m A、25m A扫描,第二组设置噪声指数为9.2、15、20、25、30扫描;测量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CT剂量指数(CT does index,CTDIvol)、噪声指数、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CNR)数据进行客观分析,评估肺窗、纵膈窗图像主观评分。结果第一组随着管电流的降低肺窗和纵膈窗评分为:5.96、5.85、5.04、4.22和5.97、5.22、4.26、3.30;DLP为:126.10、66.90、33.35、16.83;CNR为0.82、0.62、0.42、0.27;CTDvol为:8.85、6.41、3.35、1.71;噪声为:13.72、17.06、23.03、30.51。肺窗、纵膈窗评分及CNR、DLP、CTDIvol随着管电流的降低明显降低,噪声随着管电流的降低而升高。第二组随着噪声指数的增加肺窗和纵膈窗评分为6.00、6.00、5.98、5.86、4.39和6.00、5.90、5.71、4.80、4.08;DLP为:108.40、88.10、72.10、61.40、51.10;CNR为0.93、0.68、0.51、0.39、0.30。CTDIvol为:10.77、8.74、6.66、5.22、3.74。肺窗、纵膈窗评分及CNR、DLP、CTDIvol随着噪声的增加明显降低。结论将管电流降至50 m A或将噪声指数升至30,均能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的同时明显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放射治疗剂量 噪声 辐射剂量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与DR摄影在隐匿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32
15
作者 李涛 顾金凤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10期21-24,共4页
【目的】分析两种常用影像学技术在隐匿性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51例疑似肋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先行数字化X线摄影(DR)检查,后行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分析DR、MSCT两种检查方法阳性检出... 【目的】分析两种常用影像学技术在隐匿性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51例疑似肋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先行数字化X线摄影(DR)检查,后行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分析DR、MSCT两种检查方法阳性检出率、漏检率、检查时长及MSCT复检时间窗。【结果】51例患者共有91处隐匿性肋骨骨折发生;DR检出隐匿性肋骨骨折39例,72处,有12例19处漏检,阳性检出率为79.12%,漏检率为20.88%;MSCT检出隐匿性肋骨骨折48例,87处,有3例4处漏检,阳性检出率为95.60%,漏检率为4.40%;与DR相比,MSCT阳性检出率较高(P<0.05),漏诊率较低(P<0.05);与DR相比,MSCT检查用时较短(P<0.05);第3、4、5、6周MSCT复查与初诊结果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与DR相比,隐匿性肋骨骨折阳性检出率更高,用时更短,有助于及时进行临床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数字化X线摄影 隐匿性肋骨骨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