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面干预措施对脊柱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玲 岳志 张胜南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5期621-626,640,共7页
目的探讨全面干预措施对脊柱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于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术后干预措施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5,接受常规干预措施)和... 目的探讨全面干预措施对脊柱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于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术后干预措施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5,接受常规干预措施)和观察组(n=45,接受全面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d、干预2周后的下肢静脉最大血流速度、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例(P-LCR)]及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血浆D-二聚体(D-D)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干预2周后下肢DVT发生情况。采用36条目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d、干预2周后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1 d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2周后股总静脉、股深静脉、髂外静脉、腘静脉的最大血流速度均高于本组术后1 d及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PLT、MPV、PDW、P-LCR、PT、APTT、TT、FIB水平、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患者SF-36中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生理机能、活力、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关于服务态度、护理针对性、健康教育、舒适度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干预措施可改善脊柱骨折术后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流,改善凝血功能,降低术后下肢DVT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骨折 手术 下肢 深静脉血栓形成 全面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