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线材生产中的质量控制研究
1
作者 郝飞翔 《山西冶金》 CAS 2023年第9期178-179,183,共3页
生产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高速线材质量的提升,但与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针对线材生产的特点,运用以统计过程控制为基础的方法,对线材生产过程中的控制对象和控制图的选取进行分析,并设计出一套实用的分析系统。实际运用表明,该控制体... 生产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高速线材质量的提升,但与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针对线材生产的特点,运用以统计过程控制为基础的方法,对线材生产过程中的控制对象和控制图的选取进行分析,并设计出一套实用的分析系统。实际运用表明,该控制体系对线材产品质量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线材 质量控制 控制对象
下载PDF
基于在线动态废钢收得率的转炉能量模型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甘俊杰 张立强 +3 位作者 龙海山 夏金魁 张本亮 张超杰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83-1495,共13页
针对转炉炼钢过程中铁水比降低导致炉内热源不足,需要加入发热剂用于平衡炉内热量收支的问题,为更精确地控制转炉内配加发热剂用量,利用物料平衡和热量平衡作为理论依据,构建了转炉能量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循环寻优的废钢收得率自... 针对转炉炼钢过程中铁水比降低导致炉内热源不足,需要加入发热剂用于平衡炉内热量收支的问题,为更精确地控制转炉内配加发热剂用量,利用物料平衡和热量平衡作为理论依据,构建了转炉能量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循环寻优的废钢收得率自适应算法,同时采用历史炉次的终点命中情况作为动态反馈,以提高转炉能量模型的鲁棒性能和计算精度。本模型在某厂120 t转炉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在低铁耗下通过补加发热剂能够达到平衡转炉内热量收支的目的,平均每炉补加353.75 kg焦丁和54.25 kg硅铁,实现转炉平均废钢比由19.9%提升至22.0%。利用转炉能量模型控制发热剂加入量,能够在入炉原料成分、温度发生变化时,及时更新炉内热量收支平衡,从而合理化发热剂用量,提高废钢比,保证经济性和冶炼过程的稳定性,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炼钢 算法开发 废钢收得率 终点控制 数学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