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站ELISA联合核酸检测在无偿献血标本输血传播疾病筛查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允留 陈红梅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1416-1418,共3页
目的:探究血站酶联免疫吸附性试验(ELISA)联合核酸检测在无偿献血标本输血传播疾病筛查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本血站采集到的46664份无偿献血的血液标本,其中2021年血液标本数22538份、2022年血液标本24126... 目的:探究血站酶联免疫吸附性试验(ELISA)联合核酸检测在无偿献血标本输血传播疾病筛查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本血站采集到的46664份无偿献血的血液标本,其中2021年血液标本数22538份、2022年血液标本24126份。每份血液样本均留取2管血液,一份用于ELISA检测;一份用于核酸检测。分析2021年、2022年血液标的检测结果。结果:2021年22538份无偿献血的血液标本中,经ELISA检测不合格的共256份,不合格率为1.14%(256/22538),其中HBsAg检测不合格的130份,占比0.58%(130/22538);抗-HCV检测不合格的40份,占比0.18%(40/22538);抗-HIV检测不合格的17份,占比0.08%(17/22538);梅毒检测不合格的69份,占比0.31%(69/22538)。核酸检测不合格的共24份,不合格率为0.11%(24/22538),均为HBV-DNA检测不合格的。2022年24126份无偿献血的血液标本中,经ELISA检测不合格的共250份,不合格率为1.04%(250/24126),其中HBsAg检测不合格的128份,占比0.53%(128/24126);抗-HCV检测不合格的28份,占比0.12%(28/24126);抗-HIV检测不合格的19份,占比0.08%(19/24126);梅毒检测不合格的75份,占比0.31%(75/24126)。核酸检测不合格的共32份,不合格率为0.13%(32/24126),均为HBV-DNA检测不合格的。46664份无偿献血的血液标本中出现窗口期血液标本56份,检出率为0.12%(56/46664)。相较于ELISA检测的窗口期[(35.68±4.35)天],核酸检测的窗口期[(22.31±3.86)天]更短(P<0.05)。结论:采用ELISA与核酸联合检测血站的无偿献血血液标本,有助于提升血液标本中病毒的检出率,避免漏检,而且还可缩短病毒的窗口期,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站无偿献血标本 输血传播疾病 核酸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性试验
下载PDF
阳江地区无偿献血者RhD阴性血型筛查结果及稀有血型数据库建立意义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林月红 陈红梅 +1 位作者 董彩燕 林春红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阳江地区无偿献血者RhD阴性血型筛查结果及稀有血型数据库建立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阳江地区血站采集的10000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行RhD血型鉴定,建立RhD阴性血型无偿献血者资料库,所有采集的RhD阴性血型均采... 目的:探讨阳江地区无偿献血者RhD阴性血型筛查结果及稀有血型数据库建立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阳江地区血站采集的10000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行RhD血型鉴定,建立RhD阴性血型无偿献血者资料库,所有采集的RhD阴性血型均采用深低温技术保存。并创造信息化管理系统对资料库进行定期更新与维护,统计各年度RhD阴性血型临床应用情况。结果:经血液初筛与后续验证发现,10000名无偿献血者中58名为RhD阴性献血者,占0.58%。其中A型血12例,占20.69%;B型血19例,占32.76%;O型血14例,占24.14%;AB型血8例,占13.79%;AmB、Bs、B(A)型血各1例,均占1.72%;类孟买B型血2例,占3.45%。2018—2022年血站数据库建立后无偿献血者向临床RhD阴性受血者共提供血液1171U(11.71%)。2018—2022年RhD临床用血占比分别为8.97%、9.49%、10.97%、13.07%、15.16%,总体呈现逐年升高趋势( P <0.05)。 结论: RhD阴性血型数据库的建立可为临床提供Rh表型抗原表型相吻合的献血者血液,降低不良事件风险,保障临床输血需求与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RHD阴性血型 稀有血型 数据库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阳江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梁振鸿 陈豪 +1 位作者 尹江源 孙斌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第2期207-209,共3页
目的 通过分析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评估血液安全水平,为制订血液安全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阳江市历年参加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HIV感染与户籍、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等的关系.结果 1999-2010年,阳江市无偿献血人群中共发现HIV阳... 目的 通过分析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评估血液安全水平,为制订血液安全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阳江市历年参加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HIV感染与户籍、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等的关系.结果 1999-2010年,阳江市无偿献血人群中共发现HIV阳性63例,HIV阳性率0.048%,居省内前列;63例HIV感染者按5个年龄组(18岁~、21岁~、31岁~、41岁~、51~55岁)分别为1例(0.013%)、29例(0.053%)、28例(0.089%)、3例(0.010%)、2例(0.037%),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其中以21~40岁年龄组感染为主;63例HIV感染者按男、女性别分别为48例(0.051%)和15例(0.041%),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与户籍、文化程度等也有明显关系.结论 阳江市血液安全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应加大力度,完善血源招募策略和积极提高血液检测及质量管理水平,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HIV感染 确证 血源招募 固定献血者
下载PDF
阳江地区无偿献血者HBsAg调查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斌 董彩燕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3年第4期284-284,共1页
关键词 阳江地区 无偿献血者 HBSAG 乙型肝炎 感染率 输血安全
下载PDF
阳江地区术前及输血前感染性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豪 董彩燕 冯自由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16期2532-2534,共3页
目的探讨阳江地区术前与输血前感染性标志物的检测结果。方法选自阳江地区2014年4月至2017年3月医院术前及输血前患者4 973例,分别于术前和输血前采集外周静脉血3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anti-TP、anti-HIV、anti-HCV、HBsA... 目的探讨阳江地区术前与输血前感染性标志物的检测结果。方法选自阳江地区2014年4月至2017年3月医院术前及输血前患者4 973例,分别于术前和输血前采集外周静脉血3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anti-TP、anti-HIV、anti-HCV、HBsAg含量,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标准测定。结果 4 973例患者anti-TP阳性率为3.14%、anti-HIV阳性率为0.26%、anti-HCV阳性率为2.96%、HBsAg阳性率为10.07%;男性anti-TP阳性率、anti-HCV阳性率、HBsAg阳性率略高于女性,而女性anti-HIV阳性略高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份anti-TP、anti-HIV、anti-HCV、HBsAg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岁anti-TP、anti-HIV、antiHCV、HBsAg阳性率高于年龄≤40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江地区术前与输血前感染性标志物anti-TP、anti-HIV、anti-HCV、HBsAg均有一定感染,且随着年龄增加感染率越高,应严格检测,强化相关病毒操作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江地区 术前 输血前 感染性标志物
下载PDF
阳江市临床用血合理性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豪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年第14期2158-2160,共3页
目的 调查本地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研究持续改进措施,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方法 随机调取本地区6家医院的临床用血病历,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评估临床输血的合理性.结果 红细胞和血浆合理输注分别为79.8... 目的 调查本地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研究持续改进措施,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方法 随机调取本地区6家医院的临床用血病历,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评估临床输血的合理性.结果 红细胞和血浆合理输注分别为79.8%和25%;血小板和冷沉淀输注全部合理.红细胞不合理应用的主要原因是输注指征过宽,血浆不合理输注主要是与红细胞搭配输注和用于治疗低蛋白血症.结论 本地区临床输血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但不合理临床用血仍然存在.需加强对临床医师输血知识的继续教育,强化和落实临床用血管理,树立正确的输血理念,合理安全用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用血 合理用血 调查
下载PDF
近10年来阳江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尹江源 梁振鸿 陈豪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第2期212-213,共2页
目的 掌握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感染情况,从低危人群中招募合格的献血者,从而控制经血传播疾病风险,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9年无偿献血的173 311份血液检测资料,总结献血人群梅毒感染比率的上升或下降与同期在血源招募... 目的 掌握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感染情况,从低危人群中招募合格的献血者,从而控制经血传播疾病风险,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9年无偿献血的173 311份血液检测资料,总结献血人群梅毒感染比率的上升或下降与同期在血源招募中所采取的策略及措施的关系.结果 阳江市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梅毒检测不合格率为0.78%;按年份分析,梅毒检测的不合格率从2000年的0.43%上升到2003年的1.09%,又从2003年的1.09%下降到2009年的0.66%,不同年份的梅毒检测不合格率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按性别分析,男性和女性梅毒检测不合格率分别为0.77%和0.82%,女性略高于男性.结论 2000-2003年,随着我国性病的感染逐年升高,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感染率也呈上升趋势.2003-2009年梅毒检测的不合格率呈现下降趋势,与随着无偿献血的深入开展,血源招募中策略和措施的不断完善有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梅毒
下载PDF
对阳江市公民无偿献血知晓情况的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梁振鸿 张桂秀 +5 位作者 尹江源 陈豪 周密 孙斌 张岳 陈允留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年第5期33-34,共2页
目的:评价本市公民对无偿献血的知晓情况,给无偿献血的宣传和策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发放调查问卷方法,调查本市15-55周岁公民和在校青少年4600名,调查问卷赋予分值,得分≥60为知晓、得分21-59为部分知晓、得分≤21为不知晓,知晓和部... 目的:评价本市公民对无偿献血的知晓情况,给无偿献血的宣传和策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发放调查问卷方法,调查本市15-55周岁公民和在校青少年4600名,调查问卷赋予分值,得分≥60为知晓、得分21-59为部分知晓、得分≤21为不知晓,知晓和部分知晓均列入知晓率计算。结果:15-55周岁城镇居民无偿献血知晓率90.6%,农村居民8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校青少年无偿献血知晓率91.2%,与15-55周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15-55周岁组和在校青少年组不同性别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无偿献血参与度与公民对无偿献血的知晓认知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知晓情况 调查问卷 评价
下载PDF
阳江市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9
作者 李盛花 钟冬福 梁荣健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18期14-16,共3页
目的:分析近7年来阳江市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为献血者招募及检测提供依据,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阳江市2011-2017年所有无偿献血者149899例进行抗–HIV筛查,筛查阳性标本送阳江市... 目的:分析近7年来阳江市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为献血者招募及检测提供依据,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阳江市2011-2017年所有无偿献血者149899例进行抗–HIV筛查,筛查阳性标本送阳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确证实验室确认。结果:149899份无偿献血者标本,抗–HIV确证阳性48例,总阳性率为3.202,且近年以来的抗–HIV阳性率总体平稳;男女献血者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年龄组之间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5~44岁年龄组为感染高发年龄阶段,显著高于其他年龄阶段。结论:本市7年来志愿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状况较为严峻,必须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加强献血人群的甄别,采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检测试剂及检测技术,降低HIV经血液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感染 血液传播
下载PDF
连续多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小板参数、铁营养状态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美笑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1414-1416,共3页
目的:探究连续多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小板参数、铁营养状态检测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20年12月—2023年4月期间在血站进行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0例、女性52例,平均年龄(36.52±9.41)岁。首次单采血小板... 目的:探究连续多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小板参数、铁营养状态检测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20年12月—2023年4月期间在血站进行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0例、女性52例,平均年龄(36.52±9.41)岁。首次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30例,作为首次组;其余连续多次(≥5次)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82例,作为多次组。其中多次组依据单采血小板次数分为5~9次组31例、10~15次组28例、≥16次组23例。检测血小板参数[血小板(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铁营养状态指标[铁蛋白(SF)、转铁蛋白(TRF)、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水平,并比较各组间差异性。结果:多次组献血者血小板参数指标PLT、PCT均明显较首次组高(P<0.05)。多次组献血者铁营养状态指标中SF水平低于首次组,而铁营养状态指标中TRF、sTfR水平高于首次组(P<0.05)。多次组中≥16次组献血者血小板参数指标PLT、PCT水平高于5~9次组,且PLT水平高于10~15次组(P<0.05)。多次组中≥16次组铁营养状态指标SF低于首次组、5~9次组、10~15次组,而sTfR水平高于5~9次组(P<0.05);10~15次组铁营养状态指标sTfR水平高于5~9次组(P<0.05)。结论:相比于首次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连续多次(≥5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SF水平下降,而TRF、sTfR水平升高,血小板参数PLT、PCT水平升高,献血次数增加SF随之下降。SF、TRF以及sTfR可作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铁营养状态指标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 献血 连续多次 血小板参数 铁营养状态
下载PDF
固相红细胞免疫吸附试验在临床中性粒细胞抗体筛检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振鸿 杜梅英 吴飞燕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特别是粒细胞减少症患者体内粒细胞抗体水平,分析固相红细胞免疫吸附试验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固相红细胞免疫吸附试验技术分别对185例血液病患者(试验组)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粒细胞抗体检测,...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特别是粒细胞减少症患者体内粒细胞抗体水平,分析固相红细胞免疫吸附试验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固相红细胞免疫吸附试验技术分别对185例血液病患者(试验组)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粒细胞抗体检测,并与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固相红细胞免疫吸附试验技术在血液病患者中检出粒细胞抗体32例(17.3%),其中30例(93.8%)患者中性粒细胞数<2×109/L。健康体检者中均未检出粒细胞抗体。该结果与流式细胞术相比,阳性一致性百分比为96.97%,阴性一致性百分比为100%,总一致性百分比为99.65%。结论固相红细胞免疫吸附试验技术检测粒细胞抗体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在诊断和治疗粒细胞减少症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 固相免疫吸附 抗体筛检
下载PDF
试析减少临床输血风险和输血误差的应对策略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豪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9期272-273,共2页
目的探讨减少临床输血风险和输血误差的应对措施。方法 200例输血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输血,实验组患者输血过程中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对比分析两组输血成功率、输血不良反应和误差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 目的探讨减少临床输血风险和输血误差的应对措施。方法 200例输血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输血,实验组患者输血过程中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对比分析两组输血成功率、输血不良反应和误差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输血成功率98%,输血不良反应和误差发生率8%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输血成功率60%,输血不良反应和误差发生率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在患者血液输注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有助于输血成功率地提高,避免患者发生输血风险和输血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输血风险 输血误差 策略
下载PDF
农民无偿献血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侯俊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48-1148,共1页
关键词 无偿献血 心理分析 心理护理
下载PDF
无偿献血者抗-HCV阳性与ALT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豪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22期152-154,共3页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抗丙型肝炎病毒(抗-HCV)阳性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结果,为降低血液报废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9789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研究,所有无偿献血者均接受抗-HCV以及ALT检测,判断血液标本的合格率。结果10978...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抗丙型肝炎病毒(抗-HCV)阳性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结果,为降低血液报废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9789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研究,所有无偿献血者均接受抗-HCV以及ALT检测,判断血液标本的合格率。结果109789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中,不合格标本1569例,占比1.43%,其中245例抗-HCV不合格,占比0.22%,1324例ALT不合格,占比1.21%。结论加强对无偿献血者的ALT以及抗-HCV阳性筛查,有利于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丙型肝炎病毒 输血
下载PDF
献血反应30例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侯俊英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1年第1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献血反应 献血后 献血员 献血者 不良反应 观察 分析 少数 情况 程度
下载PDF
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及输血安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林月红 董彩燕 +3 位作者 林春红 陈红梅 陈允留 李盛花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80-182,共3页
目的:分析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在血型实验室中的应用及对输血安全的影响效果。方法:以广东省阳江市中心血站2020年6月-2021年6月采集的、符合研究要求的20000份血液样本为研究对象,依据采取的管理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00份,对照组... 目的:分析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在血型实验室中的应用及对输血安全的影响效果。方法:以广东省阳江市中心血站2020年6月-2021年6月采集的、符合研究要求的20000份血液样本为研究对象,依据采取的管理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00份,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采取输血检验质量控制,比较两组血型实验室质量监控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联检总阳性率1.72‰、联检单阳性率0.71‰、室内质控失控率0.40‰、无效检测列表率1.85‰、有效列表无效检测率0.21‰、环境监测阳性率12.25‰,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的3.21‰、1.42‰、1.02‰、2.89‰、0.72‰、25.29‰,联检单阳性标本的鉴别阳性率27.59‰大于对照组的21.33‰,P均<0.05。结论:在血型实验室中输血检验质量控制能够有效提高质量监控效果,提高输血安全性,建议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实验室 输血检验质量控制 质量监控 输血安全
下载PDF
无偿献血者中检测出抗-HIV阳性的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豪 梁振鸿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2年第1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无偿献血 抗-HIV阳性 检测 血源管理 ELISA间接法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初产妇分娩结局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小燕 何杏 +3 位作者 林姗姗 苏月婷 张媛 孙斌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5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初产妇分娩结局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8月我院高危妊娠初产妇6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n=120)和产前护理干预组(n=500),统计分析两组初产妇的分娩结局、HAMA评分、SF-36评分。结果产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初产妇分娩结局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8月我院高危妊娠初产妇6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n=120)和产前护理干预组(n=500),统计分析两组初产妇的分娩结局、HAMA评分、SF-36评分。结果产前护理干预组初产妇的阴道分娩率83.2%(416/500)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56.7%(68/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率16.8%(84/500)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43.3%(52/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6.6%(33/500)、3.2%(16/500),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3.3%(28/120)、16.7%(20/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A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护理干预较常规护理更能有效改善高危妊娠初产妇分娩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护理 产前护理干预 高危妊娠初产妇 分娩结局
下载PDF
回收式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在手术大出血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伟峰 黄光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9期13-14,16,共3页
目的比较回收式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在手术大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阳江市人民医院2016年9月-2018年10月收治的手术大出血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自体输血组和异体输血组,各50例。自体输血组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异... 目的比较回收式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在手术大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阳江市人民医院2016年9月-2018年10月收治的手术大出血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自体输血组和异体输血组,各50例。自体输血组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异体输血组患者采用常规异体输血。比较两组输血前和输血后第3天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比容、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结果术前两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比容、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自体输血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比容、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高于异体输血组,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异体输血组(P<0.05)。结论与异体输血相比,回收式自体输血能促进手术大出血患者相关指标的快速恢复,减轻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自体 出血 异体输血 疗效比较研究
下载PDF
无偿献血者献血认知及动机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钟冬福 李盛花 徐伟峰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22期150-151,共2页
目的:探讨阳江市无偿献血者献血认知及动机分析,为改善无偿献血管理策略,更好地服务于无偿献血招募工作,推广无偿献血工作全面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阳江市中心血站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随机抽取24371例无偿献血者作为研... 目的:探讨阳江市无偿献血者献血认知及动机分析,为改善无偿献血管理策略,更好地服务于无偿献血招募工作,推广无偿献血工作全面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阳江市中心血站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随机抽取24371例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询问等多种方式,调查其对无偿献血的认知差异以及动机差异。结果:参加无偿献血的献血者以25~35岁年龄段(36.77%)的人为主,25~35岁年龄段的无偿献血者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无论单次献血还是多次献血的献血者主要目的均为献爱心,分别占比34.12%与53.68%;但多次献血者献爱心比例显著高于单次献血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次献血者其目的单纯(主要为奉献爱心以及有益健康),是较为稳定的献血队伍。多次献血者对献血知识了解人数比例显著高于单次献血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少人对于献血可能造成身体影响认识有误,动机也多样化,认知、动机、态度会影响无偿献血的行为,加大对无偿献血安全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深化无偿献血安全知识教育能对无偿献血产生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献血认知 献血动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