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细胞分布宽度β_(2)-微球蛋白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刘高虹 田云凤 +2 位作者 梁捧元 吕艳 任小军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第1期8-13,I0001,共7页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β_(2)-微球蛋白(β_(2)-MG)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认知障碍(CI)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2年1月至6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MHD患者195例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β_(2)-微球蛋白(β_(2)-MG)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认知障碍(CI)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2年1月至6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MHD患者195例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筛查。Logistic回归分析MHD患者发生CI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DW、β_(2)-MG对MHD患者CI预测价值。结果 195例MHD患者中CI71例(36.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β_(2)-MG是MHD患者发生CI的独立危险因素。RDW预测MHD认知功能障碍的灵敏度80.3%、特异度为83.1%,曲线下面积(95%CI)为0.856(0.803,0.909)(P<0.05)。β_(2)-MG预测MH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灵敏度87.3%、特异度为78.2%,曲线下面积(95%CI)为0.872(0.821,0.922)(P<0.05)。RDW联合β_(2)-MG预测MHD认知功能障碍灵敏度85.9%、特异度为88.0%,曲线下面积(95%CI)为0.949(0.922,0.975)(P<0.05)。结论 高RDW、β_(2)-MG对MHD患者认知障碍有一定预测价值,且两者联合检测对MHD患者认知障碍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维持性 认知障碍 红细胞分布宽度 β_(2)-微球蛋白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发生有效血容量不足时血压波动特征及其与透析开始时血压的比较 被引量:13
2
作者 姜振华 任玉卿 +4 位作者 史官茂 梁捧元 李翠香 魏俊娥 杨俊丽 《中国综合临床》 2020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超滤治疗过程中引发的有效血容量不足临床症状,对症状形成时的血压变化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2月在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肾内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46例,共进行39...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超滤治疗过程中引发的有效血容量不足临床症状,对症状形成时的血压变化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2月在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肾内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46例,共进行39658例次血液透析。发生可确定的血容量不足出现的临床症状病例3527例次。分析透析早期(>0~≤60 min)、中期(>60~≤180 min)、后期(>180~≤240 min)各时间段发生血容量不足时的临床症状特点。对透析中的低血压、高血压、维持血压进行定义,统计临床症状出现时各种血压发生率。将临床症状出现时测得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与其透析开始时的MAP进行比较,对MAP的演变过程进行分类。对透析间期干体质量增加量即≥5%或<5%在透析超滤中引发临床症状的发病情况给予统计。分析透析中超滤过速、过量外的其他导致血容量不足临床症状的因素。结果血容量不足出现的临床症状发生率为8.9%(3527/39658)。有效血容量不足引发的临床症状在透析的各时间段均有表现,有其发病特点。血压指标不能准确反映临床症状发生必有的相关联性。透析>0~≤60 min发生的有效血容量不足多与超滤量过多、过快有关,共发病493例次,其中低血压341例次,占69.1%(341/493);高血压79例次,占16.1%(79/493);维持血压73例次,占14.8%(73/493)。透析>60~≤180 min,临床症状发生率增加,与持续或过量超滤有关,共发病1306例次,其中低血压1003例次,占76.8%(1003/1306);高血压179例次,占13.7%(179/1306);维持血压124次,占9.5%(124/1306)。透析>180~≤240 min是临床症状的高发时间段,与持续的超滤并超出干体质量设置有关,共发病1728例次,其中低血压1408例次,占81.5%(1408/1728);高血压发生减少,但仍有顽固性高血压病例。血容量不足临床症状出现时,1989例次表现为渐降型低血压,容易引起临床关注;763例次表现为骤降型低血压,临床症状出现前血压较稳定,出现时血压骤然下降;446例次临床症状出现时较透析前有明显升高,给临床症状的判断带来困难;329例次维持了透析前的血压。过度水潴留在全程透析临床症状均有发作,总次数显著增多。一般水潴留发生次数少,多发生于透析>180~≤240 min。血浆胶体和晶体渗透压影响血浆再充盈,透析超滤方式的改变以及透析温度对血压和血容量变化有影响。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因其发病特点和治疗的特殊性,透析超滤过程易发生有效血容量不足引起的相关临床症状。而临床症状的出现并不与血压变化同步,提高对血容量不足临床症状认识,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有利于后续血液透析的安全治疗,较好的完成超滤目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超滤 血容量不足 临床症状 血压监测
原文传递
前臂内瘘术后肘部静脉提前用作引血通路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姜振华 任玉卿 +4 位作者 李翠香 史官茂 梁捧元 魏俊娥 杨俊丽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766-768,共3页
目的对前臂内瘘术1周后患者采用肘部静脉提前用作血液透析引血通路的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本院前臂内瘘维持性透析患者78例,抽取术前临时血管通路应用时间较长或没有临时血管通路但内瘘术后需要及早透析的患者43例作为前... 目的对前臂内瘘术1周后患者采用肘部静脉提前用作血液透析引血通路的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本院前臂内瘘维持性透析患者78例,抽取术前临时血管通路应用时间较长或没有临时血管通路但内瘘术后需要及早透析的患者43例作为前臂内瘘提前使用组,而临时血管通路建立时间较短或不需紧急透析的患者35例确定为内瘘成熟后使用组,内瘘提前使用组于前臂内瘘术1周后开始在肘部静脉作为引血通路,并测定不同内瘘成熟周期的泵前压力检测值,彩超监测内瘘吻合口直径及距吻合口3~5 cm内瘘的血流量。结果所有前臂内瘘术1周后肘部静脉提前引血的患者,均顺利过渡到内瘘成熟期,未对内瘘成熟过程形成影响。前臂内瘘术后肘部静脉提前使用,不同引血流量负压值均不相同,200~220 ml/min较稳定,第4周较开始使用时负压值减小(P<0.01),随透析周期延长,内瘘血流量增加。与内瘘成熟后使用组比较,不同周期内瘘吻合口直径,距吻合口2~5 cm内瘘血流量值接近。结论前臂内瘘术后肘部静脉可以提前用作血液透析的引血通路,本方法可解决术后多数患者4~8周的等待内瘘成熟时间,减少在这期间因建立临时血管通路产生的较多并发症,有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瘘/外科学 前臂/血液供给 肘/血液供给 肾透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