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逆行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艾尼瓦尔.吾买尔 游建军 +3 位作者 王天堂 岳金鑫 张羽浩 阿里木江.阿不都 《中国医药》 2006年第7期444-444,共1页
关键词 肱骨骨折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结合小关节囊封闭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羽浩 郑飞 《当代医学》 2021年第16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结合小关节囊封闭术应用于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结合小关节囊封闭术应用于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小关节囊封闭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相关指标、术后VAS评分及奥斯沃斯特里残疾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椎体压缩改善程度、Cobb角矫正度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及3、6个月,研究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及3、6个月,研究组ODI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经椎弓根入路PVP手术结合小关节囊封闭术应用于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疗效显著,对减轻术后疼痛,改善椎体压缩程度、保障手术效果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 小关节囊封闭术 高龄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疗效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复位结合术后CPM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2
3
作者 岳金鑫 侯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21期1734-1734,1736,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复位结合术后辅助持续被动活动机(CPM)早期功能锻炼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3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治疗,并结合CPM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23例患者均获得了随访,随访时间7~16月,平均1...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复位结合术后辅助持续被动活动机(CPM)早期功能锻炼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3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治疗,并结合CPM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23例患者均获得了随访,随访时间7~16月,平均13个月。按照Rasmussen评分标准:优11例,良8例,优良率82.6%。结论合理把握手术时间及适应证,关节镜辅助复位结合术后早期CPM功能锻炼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镜 复位 持续被动运动机 功能康复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与Henry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郑飞 张羽浩 《新疆医学》 2019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探究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在使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与Henry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7.2-2018.2收治的91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成治疗1组(46例)与治疗2组(45例),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对照组... 目的探究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在使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与Henry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7.2-2018.2收治的91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成治疗1组(46例)与治疗2组(45例),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对照组采用Henry入路钢板内固定。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关节优良率(91.30%)显著比对照组(73.33%)高(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比对照组短(P<0.05),在尺偏角、掌倾角恢复角度上观察组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将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时,疗效理想,术后尺偏角、掌倾角恢复好,骨折愈合用时短,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Henry入路钢板内固定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腓肠神经皮瓣治疗糖尿病患者骨折术后胫前皮肤缺损15例体会
5
作者 王天堂 刘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24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皮瓣修复糖尿病患者胫前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在外踝和跟腱连线中点上方约5cm处向上沿腓肠神经切取筋膜蒂皮瓣并逆行转移,修复胫前创面。结果 15例中除1例因损伤重,皮肤条件差,术后皮瓣坏死外,其余14例均治愈。结论腓...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皮瓣修复糖尿病患者胫前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在外踝和跟腱连线中点上方约5cm处向上沿腓肠神经切取筋膜蒂皮瓣并逆行转移,修复胫前创面。结果 15例中除1例因损伤重,皮肤条件差,术后皮瓣坏死外,其余14例均治愈。结论腓肠神经皮瓣具有易切取、血供好、弹性佳、抗感染能力强等优点,适合修复糖尿病患者胫前皮肤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皮瓣 糖尿病 骨折 胫前皮肤缺损
下载PDF
AO中空螺钉并带蒂骨移植治疗舟状骨陈旧骨折
6
作者 王天堂 刘霞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8期185-186,共2页
目的探讨AO加压空心钉并桡骨远端骨膜瓣翻转植骨治疗腕舟状骨陈旧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1例舟状骨骨折患者应用AO加压空心钉并桡骨远端骨膜瓣植骨治疗,随访6~18个月。结果除1例并发桡腕关节炎的患者行桡骨茎突切除,术后腕部有轻度活动... 目的探讨AO加压空心钉并桡骨远端骨膜瓣翻转植骨治疗腕舟状骨陈旧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1例舟状骨骨折患者应用AO加压空心钉并桡骨远端骨膜瓣植骨治疗,随访6~18个月。结果除1例并发桡腕关节炎的患者行桡骨茎突切除,术后腕部有轻度活动受限外,其余患者均良好愈合。结论采用AO加压空心钉并桡骨远端骨膜瓣翻转植骨是治疗腕舟状骨陈旧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加压空心钉 骨膜瓣 植骨 舟状骨 陈旧性
下载PDF
多发性创伤合并骨折的急救护理体会 被引量:5
7
作者 崔定风 马咏梅 《新疆医学》 2010年第4期104-106,共3页
关键词 多发性创伤 合并骨折 急救护理 早期并发症 病理生理变化 多发创伤 创伤患者 死亡率
下载PDF
股骨粗隆间骨折用PFNA治疗与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闫东阳 岳金鑫 《新疆医学》 2018年第2期189-191,共3页
目的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应用钢板内固定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并探究分析两种方法效果。方法前瞻性地对7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将其以投掷法随机分成两组,... 目的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应用钢板内固定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并探究分析两种方法效果。方法前瞻性地对7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将其以投掷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应用PFNA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应用钢板内固定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标及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切口长度(5.1±1.7)cm、出血量(139.5±7.9)mL、手术时间(62.4±10.3)min、术后功能锻炼时间(4.1±1.4)d、住院时间(16.8±3.9)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4±2.2)cm、(208.7±10.4)mL、(92.8±12.5)min、(9.6±2.6)d、(24.1±4.3)d;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月时Harris评分(88.64±6.2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3±7.19)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PFNA相比于钢板内固定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标,减轻患者痛苦,建议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股骨粗隆 骨折 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经尺骨鹰嘴斜形截骨入路治疗严重肘关节骨化性肌炎30例
9
作者 艾尼瓦尔.吾买尔 游建军 +1 位作者 王天堂 刘耿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5期364-364,共1页
关键词 肘关节骨化性肌炎 尺骨鹰嘴斜形截骨入路
下载PDF
成人肱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分析
10
作者 卡合曼·阿布都热合曼 阿里木江·阿布都热合曼 汗克孜·沙吾提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10年第7期15-16,共2页
目的研究成人肱骨远端骨折(含髁间骨折)的手术内固定术和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手术治疗成人肱骨远端骨折患者50例,男40例,女10例,年龄17—51岁,平均34岁,其中陈旧性骨折3例,开放性骨折10例。AO/ASIF分型:A型3例,B... 目的研究成人肱骨远端骨折(含髁间骨折)的手术内固定术和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手术治疗成人肱骨远端骨折患者50例,男40例,女10例,年龄17—51岁,平均34岁,其中陈旧性骨折3例,开放性骨折10例。AO/ASIF分型:A型3例,B型7例,C型40例。按照不同的骨折类型采用相应的内固定并进行功能锻炼。定期随访并手术后1、3、6个月拍片,了解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5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50例均骨折愈合,全部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对成人肱骨远端骨折采用手术,术中充分显露,骨折关节面解剖复住,在髁上部利用钢板,螺钉,克氏针合理运用牢靠固定,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肱骨远端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微型钢板经掌侧、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岳金鑫 闫东阳 《新疆医学》 2018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经腕关节掌侧及背侧手术入路下选用微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性。方法本研究纳入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及采用的手术入路确定为经腕关节掌侧入路组(A组)... 目的对比研究经腕关节掌侧及背侧手术入路下选用微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性。方法本研究纳入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及采用的手术入路确定为经腕关节掌侧入路组(A组)和背侧入路组(B组),其中背侧入路32例,掌侧入路46例。全部患者接受微型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并进行12~24个月的门诊随访,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面台阶;并记录手术切口感染、肌腱断裂、肌腱粘连及骨折端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本研究纳入的全部研究对象骨折愈合良好,A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1例,B组患者发生肌腱粘连1例,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与B组患者的术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面台阶相同,且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型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以有效恢复腕关节的生理结构和力学功能,使骨折端解剖复位,该手术方式有效促进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手术风险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手术入路 微型钢板 疗效对比
下载PDF
双钢板两种不同的内固定方式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岳金鑫 闫东阳 《新疆医学》 2018年第4期424-426,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解剖型双钢板垂直内固定方式和平行内固定方式,在治疗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中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性。方法本研究纳入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我院创伤外科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28例,随机1:1对照分为... 目的对比研究解剖型双钢板垂直内固定方式和平行内固定方式,在治疗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中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性。方法本研究纳入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我院创伤外科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28例,随机1:1对照分为实验组和治疗组,全部患者采用解剖型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术中实验组患者采用双钢板平行固定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双钢板垂直固定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1个月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和术后6个月Mayo肘关节评分情况。结果全部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实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方面与对照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1月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为(163.3±9.59)°,对照组为(163.3±7.80)°,术后6个月Mayo肘关节评分实验组为(90.9±5.72),优良率91.7%,对照组为(90.3±6.11),优良率95.8%,两组患者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解剖型双钢板在治疗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时,垂直固定与平行固定均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的骨折形态和个体差异,选择适合的固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关节内骨折 双钢板固定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硬膜外镇痛泵膝关节腔连续镇痛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晨 游建军 +2 位作者 石光英 王利 袁宏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1073-1077,1081,共6页
目的探讨使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泵留置膝关节腔连续镇痛对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疼痛疗效及对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9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3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5例。试验... 目的探讨使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泵留置膝关节腔连续镇痛对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疼痛疗效及对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9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3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5例。试验组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导管留置于膝关节腔连续镇痛,对照组采用常规硬膜外镇痛泵硬膜外腔连续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72h内的术后平均静息痛VAS评分记录以及TKA术后1、2、3、7、14、40d的术后平均运动痛程度VAS评分、术后的膝关节活动度(ROM)以及膝关节术后膝关节协会评分(KSS)和患者的总体满意度来比较2种镇痛方式的效果。结果试验组TKA术后72h内的术后平均静息痛VAS评分和术后的平均运动痛程度VAS评分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膝关节活动度ROM与膝关节术后KSS平均评分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硬膜外镇痛泵膝关节腔连续镇痛的方法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镇痛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手术后疼痛,减少局部组织挛缩粘连,预防关节活动度受限,最大限度提高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膝关节 关节腔镇痛
下载PDF
保留椎体后壁的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相邻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天堂 刘霞 《中国医药导刊》 2013年第12期2003-2003,2005,共2页
目的:探讨保留椎体后壁的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相邻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保留椎体后壁的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相邻节段颈椎病12例。结果:12例均有6个月以上的随访,均未发生钢板松动及植骨脱落、塌陷,所有患者病... 目的:探讨保留椎体后壁的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相邻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保留椎体后壁的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相邻节段颈椎病12例。结果:12例均有6个月以上的随访,均未发生钢板松动及植骨脱落、塌陷,所有患者病变节段稳定,无假关节形成,植骨均在术后4个月后与上、下正常椎体的终板及椎体后壁融合。结论:采用保留椎体后壁的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相邻节段颈椎病具有减压充分简便,操作安全,增加颈椎稳定性,植骨融合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后壁 椎体次全切 颈椎病
下载PDF
检测血清14-3-3η蛋白对RA与SpA患者的临床意义
15
作者 张羽浩 郑飞 《当代医学》 2021年第13期87-88,共2页
目的研究血清14-3-3η蛋白运用于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和脊柱关节病(SpA)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组)和75例脊柱关节病患者(SpA组)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0名作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血清14-3-3η蛋白运用于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和脊柱关节病(SpA)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组)和75例脊柱关节病患者(SpA组)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0名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14-3-3η蛋白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RA组阳性率为96.67%,明显高于SpA组(60.00%)和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早期患者血清14-3-3η蛋白水平与非早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SpA组早期血清14-3-3η蛋白水平与非早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A组早期、非早期血清14-3-3η蛋白水平均高于SpA组(P<0.05)。结论血清14-3-3η蛋白运用于RA、SpA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判断疾病类型,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意义 血清14-3-3η蛋白 脊柱关节病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辉 崔定风 +1 位作者 刘丽 李宏玲 《新疆医学》 2012年第10期129-132,共4页
下肢深静脉栓塞(DVT)是指内源性和外源性栓子堵塞下肢深静脉而导致机体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综合症。血液在下肢静脉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怒张是DVT的三大主要表现。血管内膜损伤,血液滞... 下肢深静脉栓塞(DVT)是指内源性和外源性栓子堵塞下肢深静脉而导致机体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综合症。血液在下肢静脉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怒张是DVT的三大主要表现。血管内膜损伤,血液滞留,血液高凝状态已成为公认的血栓形成的三要素。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开展,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 下肢深静脉栓塞 老年患者 栓塞并发症 血液高凝状态 病理生理综合症 护理 预防
下载PDF
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17
作者 阿里木江阿布都热合曼 艾尼瓦尔库尔班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6期70-72,共3页
目的观察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75例脊柱创伤患者,随机分为(35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脊柱创伤手术治疗,实验组行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70.3±8.7)... 目的观察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75例脊柱创伤患者,随机分为(35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脊柱创伤手术治疗,实验组行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70.3±8.7)min、术中出血量为(109.5±5.3)ml,住院时间为(9.8±1.6)d,优于对照组的(108.6±10.3)min、(257.6±7.8)ml、(14.6±2.2)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7例出现并发症,其中3例感染、2例神经损伤、2例脑脊液漏,并发症发生率为20%(7/35);实验组2例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感染、1例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为5%(2/4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脊柱创伤手术 脊柱创伤 临床效果
下载PDF
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18
作者 岳金鑫 游建军 《当代医学》 2020年第34期30-32,共3页
目的探究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MIS-T... 目的探究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MIS-TLIF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TLIF)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2.50%(P<0.05)。结论对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症患者采用MIS-TLIF治疗后,不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且能缩短患者手术用时、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 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症 并发症 疗效
下载PDF
高龄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
19
作者 崔定风 刘霞 《新疆医学》 2010年第5期94-96,共3页
关键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高龄患者 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 术后并发症 多脏器功能 机体功能 老年病人
下载PDF
在临床压疮预防与治疗中建立伤口造口护理小组的临床意义探析
20
作者 莫艳兰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年第17期56-56,58,共2页
目的为有效预防与治疗压疮,建立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并加强对患者的压疮预防护理管理,探究其干预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一科收治的收治的98例有压疮风险的患者,按照摸球法将其分为传统组与改良组,均给予两组患者传统护理模式,改... 目的为有效预防与治疗压疮,建立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并加强对患者的压疮预防护理管理,探究其干预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一科收治的收治的98例有压疮风险的患者,按照摸球法将其分为传统组与改良组,均给予两组患者传统护理模式,改良组同时建立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加强对患者的压疮预防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改良组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而治愈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在临床压疮预防与治疗中,建立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有效减少压疮的发生,促进压疮治愈,利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 压疮 预防与治疗 压疮预防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