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原地区妊娠期贫血孕妇孕晚期红细胞、铁参数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
1
1
作者
胡燕
曾琴
+1 位作者
李慧敏
扎西措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7期1204-1207,共4页
目的 探究高原地区妊娠期贫血孕妇孕晚期红细胞、铁参数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接收的390例高原地区妊娠期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孕妇妊娠期贫血情况将其分为研究组(妊娠...
目的 探究高原地区妊娠期贫血孕妇孕晚期红细胞、铁参数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接收的390例高原地区妊娠期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孕妇妊娠期贫血情况将其分为研究组(妊娠期贫血孕妇)和对照组(妊娠期血红蛋白正常孕妇),比较两组孕妇孕晚期血清红细胞(RBC)水平、血红蛋白(Hb)、铁蛋白(SF)水平,再根据孕妇妊娠结局情况将研究组分为正常妊娠组(正常妊娠孕妇)与不良妊娠组(不良妊娠孕妇),比较两亚组孕妇孕晚期血清RBC、Hb、SF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孕晚期血清RBC、Hb、SF水平对高原地区妊娠期贫血孕妇妊娠结局的预测效能。结果 390例高原地区妊娠期孕妇中,共确诊妊娠期贫血孕妇107例,高原地区孕妇妊娠期贫血发病率为27.43%。研究组孕晚期血清RBC、Hb、S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7例妊娠期贫血孕妇中,65例孕妇正常妊娠,42例孕妇出现非正常妊娠,正常妊娠组孕晚期血清RBC、Hb水平均高于不良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亚组孕晚期S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血清RBC、Hb水平均对高原地区妊娠期贫血孕妇妊娠结局有一定预测价值(AUC>0.5),其cut-off值分别为312.88×10^(12)/L、80.53 g/L。结论 高原地区妊娠期贫血孕妇孕晚期RBC、Hb水平对不良妊娠结局有一定预测价值,临床应加强孕晚期孕妇血清RBC、Hb水平的监测,及时补充,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
妊娠期贫血
孕期
红细胞
铁参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米非司酮片联合米索前列醇片终止早孕临床观察
2
作者
高玉琼
《中国药业》
CAS
2018年第A01期51-51,共1页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片及米索前列醇片终止早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09年至2017年收治的早孕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观察组予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照组予单纯的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服药后孕囊排出...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片及米索前列醇片终止早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09年至2017年收治的早孕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观察组予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照组予单纯的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服药后孕囊排出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流产成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流产成功率为97.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70%(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与对照组的6.98%相当(P>0.05);观察组孕囊排出时间为(40.23±2.62)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2.32±4.39)h(P<0.05)。结论米非司酮片和米索前列醇片终止早孕的效果均很好;两药联用,不仅孕囊排出时间更短,流产成功率更高,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变化,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片
米索前列醇片
终止早孕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背景下医务人员 报告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汀兰
陈贵儒
《医学信息》
2021年第8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索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背景下影响医务人员报告不良事件的关键因素。方法于2019年1月~2月方便选取四川省2所三级医院的595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使用患者安全文化调查问卷、医院的价值和效率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595名研究对象年...
目的探索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背景下影响医务人员报告不良事件的关键因素。方法于2019年1月~2月方便选取四川省2所三级医院的595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使用患者安全文化调查问卷、医院的价值和效率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595名研究对象年龄主要集中于30~39岁,女性多于男性,以本科、已婚、护士、正式编制、初级职称、内科、工作年限、当前医院工作年限及当前科室工作年限为1~5年、与患者直接接触、每周工作时间40~59 h、一年内不良事件报告数量为0者居多。患者安全文化各维度的得分最小值为1.000,最大值为5.000,其中员工配置得分最低,同科室内团队合作得分最高,各维度(除员工配置、差错的非惩罚性反应外)与事件报告频率均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对差错的沟通反馈、效率和减少浪费、一年内上报不良事件的数量能解释不良事件报告频率16.9%的变异(P<0.05)。结论患者安全文化影响医务人员报告不良事件,其中事件沟通反馈、效率和减少浪费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医院管理者应创新不良事件沟通反馈机制,鼓励医务人员参与事件分析管理并提供必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事件
安全文化
事件报告频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原地区妊娠期贫血孕妇孕晚期红细胞、铁参数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
1
1
作者
胡燕
曾琴
李慧敏
扎西措
机构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妇产科
出处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7期1204-1207,共4页
基金
四川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项目(2021ZYD0103)。
文摘
目的 探究高原地区妊娠期贫血孕妇孕晚期红细胞、铁参数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接收的390例高原地区妊娠期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孕妇妊娠期贫血情况将其分为研究组(妊娠期贫血孕妇)和对照组(妊娠期血红蛋白正常孕妇),比较两组孕妇孕晚期血清红细胞(RBC)水平、血红蛋白(Hb)、铁蛋白(SF)水平,再根据孕妇妊娠结局情况将研究组分为正常妊娠组(正常妊娠孕妇)与不良妊娠组(不良妊娠孕妇),比较两亚组孕妇孕晚期血清RBC、Hb、SF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孕晚期血清RBC、Hb、SF水平对高原地区妊娠期贫血孕妇妊娠结局的预测效能。结果 390例高原地区妊娠期孕妇中,共确诊妊娠期贫血孕妇107例,高原地区孕妇妊娠期贫血发病率为27.43%。研究组孕晚期血清RBC、Hb、S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7例妊娠期贫血孕妇中,65例孕妇正常妊娠,42例孕妇出现非正常妊娠,正常妊娠组孕晚期血清RBC、Hb水平均高于不良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亚组孕晚期S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血清RBC、Hb水平均对高原地区妊娠期贫血孕妇妊娠结局有一定预测价值(AUC>0.5),其cut-off值分别为312.88×10^(12)/L、80.53 g/L。结论 高原地区妊娠期贫血孕妇孕晚期RBC、Hb水平对不良妊娠结局有一定预测价值,临床应加强孕晚期孕妇血清RBC、Hb水平的监测,及时补充,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出现。
关键词
高原地区
妊娠期贫血
孕期
红细胞
铁参数
Keywords
Plateau area
Anemia during pregnancy
Pregnancy
Red blood cell
Iron parameters
分类号
R714.254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米非司酮片联合米索前列醇片终止早孕临床观察
2
作者
高玉琼
机构
四川省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妇产科
出处
《中国药业》
CAS
2018年第A01期51-51,共1页
文摘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片及米索前列醇片终止早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09年至2017年收治的早孕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观察组予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照组予单纯的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服药后孕囊排出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流产成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流产成功率为97.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70%(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与对照组的6.98%相当(P>0.05);观察组孕囊排出时间为(40.23±2.62)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2.32±4.39)h(P<0.05)。结论米非司酮片和米索前列醇片终止早孕的效果均很好;两药联用,不仅孕囊排出时间更短,流产成功率更高,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变化,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米非司酮片
米索前列醇片
终止早孕
临床疗效
分类号
R969.4 [医药卫生—药理学]
R979.22 [医药卫生—药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背景下医务人员 报告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汀兰
陈贵儒
机构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妇产科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出处
《医学信息》
2021年第8期129-133,共5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厅2020年科技创新基地(平台)和人才计划项目(编号:2020JDR0368)。
文摘
目的探索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背景下影响医务人员报告不良事件的关键因素。方法于2019年1月~2月方便选取四川省2所三级医院的595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使用患者安全文化调查问卷、医院的价值和效率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595名研究对象年龄主要集中于30~39岁,女性多于男性,以本科、已婚、护士、正式编制、初级职称、内科、工作年限、当前医院工作年限及当前科室工作年限为1~5年、与患者直接接触、每周工作时间40~59 h、一年内不良事件报告数量为0者居多。患者安全文化各维度的得分最小值为1.000,最大值为5.000,其中员工配置得分最低,同科室内团队合作得分最高,各维度(除员工配置、差错的非惩罚性反应外)与事件报告频率均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对差错的沟通反馈、效率和减少浪费、一年内上报不良事件的数量能解释不良事件报告频率16.9%的变异(P<0.05)。结论患者安全文化影响医务人员报告不良事件,其中事件沟通反馈、效率和减少浪费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医院管理者应创新不良事件沟通反馈机制,鼓励医务人员参与事件分析管理并提供必要支持。
关键词
不良事件
安全文化
事件报告频率
Keywords
Adverse event
Safety culture
Frequency of events reported
分类号
R197.323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原地区妊娠期贫血孕妇孕晚期红细胞、铁参数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胡燕
曾琴
李慧敏
扎西措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米非司酮片联合米索前列醇片终止早孕临床观察
高玉琼
《中国药业》
CAS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背景下医务人员 报告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
李汀兰
陈贵儒
《医学信息》
202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