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博物馆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新趋势
1
作者 李红梅 《河北画报》 2022年第18期94-96,共3页
收藏、研究、展览、教育都是博物馆最基本的社会职能,博物馆不仅可以传播知识,还可以对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起到重要导向作用,本文从博物馆的教育作为基础阐述,深入分析博物馆教育发展的现状和最新趋势,旨在可以不断地提升社会阶层的文... 收藏、研究、展览、教育都是博物馆最基本的社会职能,博物馆不仅可以传播知识,还可以对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起到重要导向作用,本文从博物馆的教育作为基础阐述,深入分析博物馆教育发展的现状和最新趋势,旨在可以不断地提升社会阶层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这也是整个时代赋予博物馆的重要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院 教育 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阿拉善左旗头道沙子遗址调查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国庆 巴戈那 《内蒙古文物考古》 2004年第1期26-38,共13页
关键词 遗址 灰陶 刮削器 TC 沙子 阿拉善左旗
下载PDF
阿拉善岩画内容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杨丽梅 赵淑霞 《内蒙古文物考古》 2002年第1期129-134,共6页
阿拉善盟地处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境内多沙漠、戈壁,其间近百座大小山脉纵横分布.山脉附近,往往有水源,绿地,是游牧民族的栖息场所.
关键词 阿拉善盟 岩画 中国 内蒙古 文物考古 文化现象
下载PDF
黑水城出土的一件元代书信文书考释 被引量:3
4
作者 郭明明 杨峰 《西夏学》 CSSCI 2018年第1期196-205,共10页
阿拉善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元代书信文书,通过考证,可以将其定名为《满寿记示保保书》。这件文书成书年代应该是在元代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前后。该文书对于研究黑水城地区民间群体的交际往来、亦集乃路下辖站赤建制以及吐蕃行宣政院的院... 阿拉善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元代书信文书,通过考证,可以将其定名为《满寿记示保保书》。这件文书成书年代应该是在元代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前后。该文书对于研究黑水城地区民间群体的交际往来、亦集乃路下辖站赤建制以及吐蕃行宣政院的院使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黑水城 书信文书 站赤 行宣政院
下载PDF
额济纳旗砾石沙梁墓葬清理简报
5
作者 王仁旺 岳够明 +4 位作者 胡春柏 李国庆 巴格那 傅兴业 宝勒德 《内蒙古文物考古》 2009年第2期24-27,共4页
额济纳旗砾石沙梁墓葬,西北距额济纳旗府所在地达来呼布镇31.3公里,东北距绿城遗址1.4公里(图一)。2006年4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调查额济纳旗额日古哈拉遗址时。
关键词 墓葬 遗址 文物考古研究所 底径 墓室 额济纳旗
下载PDF
天籁之音“呼麦”——浅谈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呼麦” 被引量:4
6
作者 袁健新 袁建明 《黄河之声》 2010年第23期64-65,共2页
蒙古族有一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演唱方法——"呼麦",它的独特之处是一个人的嗓音可以同时发出高低不同的两种声音,由于"呼麦"的发声原理,音色特征和表现方法极其罕见,因而堪称人声艺术的奇葩。做为喉音之母的演唱方... 蒙古族有一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演唱方法——"呼麦",它的独特之处是一个人的嗓音可以同时发出高低不同的两种声音,由于"呼麦"的发声原理,音色特征和表现方法极其罕见,因而堪称人声艺术的奇葩。做为喉音之母的演唱方式——"呼麦",虽然不像其他唱法那麼璀璨炫丽,但是,平实之中自有一种洗净铅华的兼容并蓄、淡远悠长。在蒙古族的祭祀、放牧、婚丧嫁娶、重大节日都少不了歌舞相伴,可以说,音乐.歌舞已经渗透在蒙古族人生活里的每一个细节,而说起蒙古族的音乐.歌舞,就不能不提到被音乐界誉为"天籁之音"的——"呼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呼麦 非物质文化遗产 内蒙古 音乐 音色特征 马头琴 唱法 蒙古人 发声原理
下载PDF
内蒙古出土的西夏擦擦及其特点
7
作者 蔡彤华 《西夏学》 2016年第2期358-368,共11页
内蒙古出土的西夏擦擦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艺术风格多元,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是研究西夏佛教艺术,特别藏传佛教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也是这一时期佛教发展、教派流传不可多得的历史见证。
关键词 内蒙古 西夏 擦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