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00—2000年地球主磁场的本征模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徐文耀 孙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9,共9页
利用1900—2000年国际参考地磁场模型(IGRF),对地球主磁场的空间结构和长期变化进行了自然正交分量分析,得到了组成地磁场的主要成分(本征模)及其随时间的长期变化(SV).第一本征模描述主磁场稳定结构的总体特征,其强度随时间... 利用1900—2000年国际参考地磁场模型(IGRF),对地球主磁场的空间结构和长期变化进行了自然正交分量分析,得到了组成地磁场的主要成分(本征模)及其随时间的长期变化(SV).第一本征模描述主磁场稳定结构的总体特征,其强度随时间单调减小;第二本征模主要描述印度洋和南大西洋地区正异常特征,其强度也随时间单调变化;第三本征模对应于加勒比地区正异常,其强度呈100a周期的变化,目前正处于下降阶段;第四本征模的主要特点是北美正异常和南亚负异常,其强度呈80a周期的变化;第五本征模对应尺度较小的局部磁异常,其强度的变化周期约60a;第六及其以后的本征模则对应空间尺度更小和时间变化更快的磁异常.分析表明,太平洋地区的磁场经历着缓慢的单调减小变化,其结构比较稳定,几乎完全包括在第一本征模中.但是,印度洋磁场结构较复杂,它是由空间结构不同和变化周期各异的多个本征模组成的.大西洋的北部、中部和南部分属不同本征模,它们有完全不同的时间变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场 长期变化 本征模 磁异常
下载PDF
利用InSAR技术获取三峡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 被引量:18
2
作者 乔学军 李澍荪 +2 位作者 王琪 游新兆 杜瑞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3年第2期122-127,共6页
利用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InSAR)技术 ,使用 38幅 1992~ 2 0 0 0年间三峡地区的ERS卫星SAR图像 ,并利用USGS的低精度DEM ,得到了该地区的DEM ,与GPS高程结果对比的差值为 15~ 12 8m。干涉结果表明 ,基线小于 2 0 0m的串行数... 利用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InSAR)技术 ,使用 38幅 1992~ 2 0 0 0年间三峡地区的ERS卫星SAR图像 ,并利用USGS的低精度DEM ,得到了该地区的DEM ,与GPS高程结果对比的差值为 15~ 12 8m。干涉结果表明 ,基线小于 2 0 0m的串行数据图像对具有较好的相干性 ;基线大于 2 0 0m、在晚春和夏季观测的串行数据图像对容易出现失相关 ,而几乎所有重复轨道的SAR图像对在进行配准时都不相关。为了进一步获得三峡地区较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 ,在该地区建立了角反射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技术 数字高程模型 三峡地区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串行 角反射器
下载PDF
长江三峡工程库首区InSAR测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游新兆 李澍荪 +4 位作者 杨少敏 乔学军 王琪 Tom Logen 杜瑞林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2001年第4期58-66,共9页
正在进行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将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水库 ,已有的研究表明 ,高坝水库有可能诱发中强地震。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InSAR)已成为测量地球表面变化极具潜力的技术。对欧洲遥感卫星ERS - 1与ERS - 2的SAR数据的初步分... 正在进行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将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水库 ,已有的研究表明 ,高坝水库有可能诱发中强地震。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InSAR)已成为测量地球表面变化极具潜力的技术。对欧洲遥感卫星ERS - 1与ERS - 2的SAR数据的初步分析表明 :只要时间跨度不太长 ,在有植被覆盖、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亦能获得较为理想的干涉图像。结合三峡地壳形变监测网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峡工程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GPS 地壳形变 全球定位系统
下载PDF
具有电子旋转方向的旋转间断的稳定性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林 李罗权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29-135,共7页
用一维混合粒子编码研究了具有电子旋转方向的对称和非对称旋转间断的稳定性。发现在相对窄的过渡层厚度下,具有电子旋转方向的旋转间断是不稳定的,它趋向于发展成离子旋转方向的旋转间断和一些MHD波。这个发展过程部分地受到电子温度... 用一维混合粒子编码研究了具有电子旋转方向的对称和非对称旋转间断的稳定性。发现在相对窄的过渡层厚度下,具有电子旋转方向的旋转间断是不稳定的,它趋向于发展成离子旋转方向的旋转间断和一些MHD波。这个发展过程部分地受到电子温度的限制。当过渡层厚度增加到足够宽时,电子旋转方向的旋转间断变成稳定的。本文简单地讨论了导致这种旋转间断不稳定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间断 过渡层厚度 稳定性
下载PDF
旋转间断过渡层中的粒子轨道
5
作者 黄林 李罗权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53-158,共6页
用一维粒子Code研究了旋转间断过渡层中的粒子轨道。发现绝大多数粒子都能穿过过渡层到达下游区;但是,有少量的粒子被捕获在过渡层内;也有一定数量的粒子被反射回上游区。捕获粒子数和反射粒子数与过渡层厚度D有关。在稳定旋转间断中,... 用一维粒子Code研究了旋转间断过渡层中的粒子轨道。发现绝大多数粒子都能穿过过渡层到达下游区;但是,有少量的粒子被捕获在过渡层内;也有一定数量的粒子被反射回上游区。捕获粒子数和反射粒子数与过渡层厚度D有关。在稳定旋转间断中,反射粒子数和捕获粒子数分别为2%和3%左右。对于不稳定的旋转间断,这两个比值可上升2-4倍。反射粒子和捕获粒子的动力学效应可以很好地解释旋转间断,中间激波和多重激波模拟的一些重要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 过渡层 反射 轨道 捕获 粒子
下载PDF
多重激波的数值模拟研究
6
作者 黄林 李罗权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20-129,共10页
本文用一维混合粒子模拟Code研究了包括中间激波在内的多重激波.模拟了四种情形,可以分为两类:(1)由快激波和中间激波构成的两重激波,(2)快激波、中间激波和慢激波构成的三重激波.结果表明:多重激波是不稳定的,它趋向于发展成磁流体旋... 本文用一维混合粒子模拟Code研究了包括中间激波在内的多重激波.模拟了四种情形,可以分为两类:(1)由快激波和中间激波构成的两重激波,(2)快激波、中间激波和慢激波构成的三重激波.结果表明:多重激波是不稳定的,它趋向于发展成磁流体旋转间断和MHD波,左旋圆偏振波逐渐在上游区内发展起来.文章对导致多重激波不稳定性的可能原因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波 多重激波 数值模拟 旋转间断
下载PDF
极区电离层不均匀结构与增亮极光薄层
7
作者 宋礼庭 李罗权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4-30,共7页
磁层亚暴期间随着电子沉降到极区产生极光,一个磁层电场也投射到极区电离层,在电场会聚作用下形成不均匀离子薄层。本文解出稳态动力学平衡Es层,并把它和反常的极光增亮薄层联系起来,与观测结果比较。
关键词 极光 偶发E层 复合率
下载PDF
近岸冰害区中的永久性人工岛
8
作者 W.M.Sackinger 李福成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2-50,共9页
作者总结并介绍了在北方近岸浅水区。经常被石油生产采用的永久性人工岛及结构物的设计施工原理。环境设计要素包括冰原的移动、流冰、潮汐、风暴潮、波浪、近岸沉积物的输送、可能含有永久冰的底层沉积物;以及可能引起冻土的低气温;人... 作者总结并介绍了在北方近岸浅水区。经常被石油生产采用的永久性人工岛及结构物的设计施工原理。环境设计要素包括冰原的移动、流冰、潮汐、风暴潮、波浪、近岸沉积物的输送、可能含有永久冰的底层沉积物;以及可能引起冻土的低气温;人员与设备进出的方便和可靠性;及油气输送的安全和经济性,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文中给出了阿拉斯加区域的有关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中 风暴潮 冰原 岸冰 浅水区 设计波高 石油生产 施工原理 油气输送 设计要素
下载PDF
3 还不能,但最终能 被引量:2
9
作者 Max Wyss 《国际地震动态》 1999年第6期23-24,共2页
不幸的是,对地震预报研究的争论有时常常基于不正确的论断[1,2]。辩论发起人引论中的前两句就重复了这种情形。与他的看法相反,最近发生在哥伦比亚的地震未显示能否从科学上预报地震,因为在哥伦比亚未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大量... 不幸的是,对地震预报研究的争论有时常常基于不正确的论断[1,2]。辩论发起人引论中的前两句就重复了这种情形。与他的看法相反,最近发生在哥伦比亚的地震未显示能否从科学上预报地震,因为在哥伦比亚未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大量的全球性工作?同样,“已经在研究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地震前兆 地震 天然地震
下载PDF
19 一致多于岐见
10
作者 Max Wyss 《国际地震动态》 1999年第7期19-20,共2页
因为我们都认为对地震如何发生及如何预测地震的问题,我们知之甚少,所以我们要研究这个问题,并最终达到相对满意的解决。问题是,我们是给搞预测研究的人以有效的财政支持和便利(这是此项人道主义努力所应享有的)呢,还是迫使个别... 因为我们都认为对地震如何发生及如何预测地震的问题,我们知之甚少,所以我们要研究这个问题,并最终达到相对满意的解决。问题是,我们是给搞预测研究的人以有效的财政支持和便利(这是此项人道主义努力所应享有的)呢,还是迫使个别科学家在难以保证的业余时间去艰苦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历史震例 预报质量 地震学
下载PDF
8 没有资金就没有进展
11
作者 Max Wyss 《国际地震动态》 1999年第6期32-33,共2页
到目前为止,那些在《自然》杂志上关于地震预测研究争论的意见非常清楚地表明,对于地震破裂如何起始及如何预测它这一问题,我们几乎还没能触及其皮毛。这是由于该问题很困难和缺乏一个强有力的计划来研究它。正如AndrewMic... 到目前为止,那些在《自然》杂志上关于地震预测研究争论的意见非常清楚地表明,对于地震破裂如何起始及如何预测它这一问题,我们几乎还没能触及其皮毛。这是由于该问题很困难和缺乏一个强有力的计划来研究它。正如AndrewMichael所说,在美国对地震预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金 地震预测 地震破裂 抗震
下载PDF
地震预报的研究为何进步不快?
12
作者 MaxWyss 吴玉荣 王文清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 2003年第3期1-7,共7页
地震作为一种物理现象,认识到一定的程度肯定是能够预报的。但是,它是一个困难的课题,因为地球中的震源体不能直接观测到,并且最重要的参量——应力的强度也不能直接测出。同时,地震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地震的起因只是到了20世纪6... 地震作为一种物理现象,认识到一定的程度肯定是能够预报的。但是,它是一个困难的课题,因为地球中的震源体不能直接观测到,并且最重要的参量——应力的强度也不能直接测出。同时,地震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地震的起因只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才被揭示出来:先进的地震台网以及测量地壳形变的技术,象地球定位系统(GPS)和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lnSAR)仅仅是最近才开始在线布设。布设足够密度的测点,才能在了解破裂的过程时有重大进展,也只有日本才能做到。可是在美国还没有一个实用的地震预报研究程序。主要原因是资金赞助机构和同级的评审机构都回避非专业化的领域,但却促成了一些单项的活动。虽然一些成功的预报意见看来理由并不充分,确实有少量准确预报的例子。多数的预报都有几年的时间间隔,但有时也精确到几天,并且能提供准备活动的时间,为取得更大的进步,我们必须创造一个严格的科学的探讨范畴,在这里允许非专业人员大胆尝试。领导者应当把必要的资金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包括把最优秀的智力投入到这个充满希望的有益于社会,但也颇具争论的课题中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地壳形变 地球定位系统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可预测性 定量测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