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位于现在的过去:怀特、奥尔巴赫与米德之间的人文主义联系
1
作者 张作成(译) 《世界历史评论》 2020年第3期61-88,261,262,共30页
本文通过探究怀特对奥尔巴赫比喻实在论的运用,旨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相信“过去的实在性”,即相信过去“独立于”我们历史建构的性质,是不是怀特与奥尔巴赫合法性的一个前提条件。我会证明下述两方之间具有结构相似性与共同的哲学根源... 本文通过探究怀特对奥尔巴赫比喻实在论的运用,旨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相信“过去的实在性”,即相信过去“独立于”我们历史建构的性质,是不是怀特与奥尔巴赫合法性的一个前提条件。我会证明下述两方之间具有结构相似性与共同的哲学根源:一方是奥尔巴赫和怀特对比喻实在论的思考,另一方是米德对过去与现在关系的思考(视角主义实在论)。这种联系使我得出与大多数怀特批判者(也包括态度宽厚的怀特读者)相反的结论:坚信实在“独立于”历史建构,会令怀特的建构主义逐渐沦为怀疑主义。“实在论”“过去的实在性”“历史事实”都是有争议的观念。它们远非毫无问题的研究假设,它们的用法或意义需要或要求加以审查。当然,奥尔巴赫与怀特对实在论的实用主义解读(源于米德),并没有(明确的)文本支持。在这方面,没有交叉阅读的证据。不过,正如下文所述,这种联系成为可能取决于两个前提条件:一个是黑格尔对奥尔巴赫和米德已经证实的影响,另一个是仍未得到研究但同样重要的反笛卡尔的人文主义。对于这种否定主客二元论的立场,米德明确支持,奥尔巴赫与怀特含蓄地认同,这是由于他们的反笛卡尔前辈维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喻实在论 认知责任 人文主义 维柯
下载PDF
从政治观念史到政治语言史:当代西方思想史上的“理论革命”
2
作者 埃利亚斯.何塞.帕尔蒂 杨光烁 张旭鹏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15年第4期119-128,7,8,共12页
本文旨在从概念史方法论的角度探讨"政治思想史"和"政治观念史"的分野。诚然,二者差异的精微处,连一些"政治思想史"的提倡者也未必有着完全的认识。而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政治思想史的新旧潮流... 本文旨在从概念史方法论的角度探讨"政治思想史"和"政治观念史"的分野。诚然,二者差异的精微处,连一些"政治思想史"的提倡者也未必有着完全的认识。而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政治思想史的新旧潮流之变十分复杂,远非贯通一致的过程,而是三个源流各异的学术思潮(即剑桥学派、德国概念史派和法国政治概念史派)互相交融所致。本文认为,要以新的理论视野整合各个学派之长,以超越传统政治思想史的藩篱。作者进而提出以"政治语言史"考察不同政治言说时间观的新方法,以便揭示政治语言的偶然性之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思想 当代西方 语言史 西方思想史 革命 观念史 共和主义 自由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