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肿瘤血管生成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日乐 田明铭 +3 位作者 樊剑芳 姜文霞 张育东 汤如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58-260,共3页
肿瘤血管生成(TumorAngiogenesis,TA)是目前肿瘤研究的重要课题,其研究目的在于探讨TA的预后价值以及预测肿瘤对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反应。本文应用第八因子相关抗原多克隆抗体对6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以下简... 肿瘤血管生成(TumorAngiogenesis,TA)是目前肿瘤研究的重要课题,其研究目的在于探讨TA的预后价值以及预测肿瘤对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反应。本文应用第八因子相关抗原多克隆抗体对6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以下简称乳腺癌)进行了微血管的定量研究。结果显示:腋下淋巴结阳性病例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129.7±44.9)明显高于腋下淋巴结阴性(NodeNegativeBreastCancer,NNBC)病例组的MVD(79.6±33.6),差异呈极显著性(P<0.001);发生术后复发及远处转移的病例的MVD均值高达145.3;以上结果提示乳腺癌MVD与肿瘤转移、复发均密切相关。我们认为乳腺癌MVD可反映其血供状态,MVD高的病例微血管丰富,肿瘤组织生长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肿瘤血管生成 肿瘤转移
下载PDF
34例粘膜相关淋巴瘤病理组织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汤如勇 江自然 +2 位作者 孙维纲 姚宇琪 王影 《昆明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48-50,共3页
对34例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起源的粘膜相关淋巴瘤(MAL)病理组织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瘤组织主要由滤泡中心样细胞(CCL细胞)构成,可见嗜上皮性、浆细胞样分化及绣毯样图象等特征;转移至淋巴结时主要累及淋... 对34例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起源的粘膜相关淋巴瘤(MAL)病理组织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瘤组织主要由滤泡中心样细胞(CCL细胞)构成,可见嗜上皮性、浆细胞样分化及绣毯样图象等特征;转移至淋巴结时主要累及淋巴窦,而淋巴结结构常存在结果提示,MAL组织学上是以小B细胞为主的淋巴瘤,可转化成快速进展行为的高度恶性大细胞性淋巴瘤MALT的器官中,CCL细胞弥漫性浸润是诊断MAL的主要依据,结合淋巴上皮病损,浆细胞样分化及绣毯状结构将有助于与易混淆的低分化癌或未分化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膜相关淋巴瘤 MALT 淋巴瘤 病理组织学
下载PDF
周围神经鞘瘤60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3
作者 汤如勇 河丹 +1 位作者 王影 廖传桂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2-62,共1页
周围神经鞘瘤60例临床病理学分析汤如勇,河丹,王影,廖传桂周围神经鞘瘤(Peripheralnervesheathtumor,PNST)可发生于颅神经、脊神经和周围神经,其病理组织学谱系广,尤其是恶性者变异较大[1,... 周围神经鞘瘤60例临床病理学分析汤如勇,河丹,王影,廖传桂周围神经鞘瘤(Peripheralnervesheathtumor,PNST)可发生于颅神经、脊神经和周围神经,其病理组织学谱系广,尤其是恶性者变异较大[1,2],易给诊断造成迷惑。为此,本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肿瘤 神经鞘瘤 临床病理学
下载PDF
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理诊断分析
4
作者 姜文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75-77,共3页
分析我院300例绝轻后子宫出血患者的诊断性刮宫术及子宫切除术后的病理诊断结果。发现良性病变253例(84.33%),恶性病变29例(9.67%),小区玻碎子宫内膜等不足作病理学诊断者18例(6.00%)。
关键词 绝经后 子宫出血 病理诊断
下载PDF
食管癌手术切缘残瘤癌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泽民 《上海铁道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80-82,共3页
应用病理学方法对26例食管癌手术切除标本进行观察,检出有切缘癌残留者12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探讨其发生原因。结果表明:残留癌的发生率为46.2%,主要原因为手术切除残端的长度不够。其次亦与主体癌本身的某些特性有关。可以认为:术... 应用病理学方法对26例食管癌手术切除标本进行观察,检出有切缘癌残留者12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探讨其发生原因。结果表明:残留癌的发生率为46.2%,主要原因为手术切除残端的长度不够。其次亦与主体癌本身的某些特性有关。可以认为:术中切缘送冰冻切片诊断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切缘 残留癌 病理学
下载PDF
特殊类型周围神经肿瘤 被引量:9
6
作者 蒋智铭 朱雄增 +3 位作者 李日乐 张惠箴 陈洁晴 王兆亮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4-47,I009,共5页
目的:介绍特殊类型周围神经肿瘤的病理诊断。方法:收集外检和会诊中遇到的各种类型周围神经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必要的免疫组化标记和鉴别诊断,报道9例罕见的特殊类型周围神经肿瘤。结果:9例中:上皮样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 目的:介绍特殊类型周围神经肿瘤的病理诊断。方法:收集外检和会诊中遇到的各种类型周围神经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必要的免疫组化标记和鉴别诊断,报道9例罕见的特殊类型周围神经肿瘤。结果:9例中:上皮样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恶性蝾螈瘤,黑色素性神经鞘瘤,婴儿黑色素性神经外胚叶瘤,腺性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粘液瘤,节细胞性神经母细胞瘤,恶性颗粒细胞瘤和透明细胞肉瘤各1例。结论:特殊类型周围神经肿瘤的形成与原始神经嵴细胞多向分化潜能密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肿瘤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下载PDF
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日乐 田明铭 汤如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肿瘤转移等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1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的VEGF表达进行了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正常乳腺组织及良性病变组织均无VEGF表达。乳腺癌VEGF表达与组织分化(...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肿瘤转移等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1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的VEGF表达进行了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正常乳腺组织及良性病变组织均无VEGF表达。乳腺癌VEGF表达与组织分化(P<0.05),淋巴结转移(P<0.005),远处转移(P<0.005)及早期死亡(P<0.005)密切相关,与乳腺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亦呈显著相关性(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VEGF是促进乳腺癌血管生成的主要因素。VEGF阳性的乳腺癌组织分化差,易发生转移,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 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 乳腺肿瘤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乳腺癌血管生成及组织蛋白酶D表达与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日乐 田明铭 汤如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59-361,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eseldensity,MVD)及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CD)表达与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乳腺癌组织的MVD及CD进行定量和半定量研究。结果...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eseldensity,MVD)及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CD)表达与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乳腺癌组织的MVD及CD进行定量和半定量研究。结果:乳腺癌组织MVD及CD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腋下淋巴结转移组的MVD(131.8±39.8)明显高于腋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nodenegativebreastcancer,NNBC)组的MVD(78.1±27.1)(P<0.001);腋下淋巴结转移组CD高表达者(33/36,91.7%)明显多于NNBC组(16/36,44.4%)(P<0.01)。乳腺癌组织MVD与CD表达关系密切;远处转移及早期死亡者MVD较高且CD表达极强。结论:乳腺癌组织MVD的增加及CD高表达可能协同促进肿瘤转移。富于微血管及CD高表达的乳腺癌应作为远处转移及早期死亡的高危患者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 乳腺癌 组织蛋白酶D MVD 肿瘤转移
下载PDF
组织蛋白酶D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李日乐 张育东 +3 位作者 田明铭 樊剑芳 姜文霞 汤如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92-194,共3页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CD)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CD多克隆抗体对7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以下简称乳腺癌)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乳腺癌CD阳性细胞的分布极不一致,可能与...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CD)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CD多克隆抗体对7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以下简称乳腺癌)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乳腺癌CD阳性细胞的分布极不一致,可能与乳腺癌的生长方式及异质性有关;腋下淋巴结阳性病例组中CD高表达者明显多于腋下淋巴结阴性(node-negativebreastcancer,NNBC)病例组(P<0.005);乳腺癌术后复发及远处转移者均为高水平CD表达;34例NNBC的CD表达差异颇大,其中有10例CD完全阴性,8例低表达,16例高表达。结论CD表达与乳腺癌转移密切相关,CD高表达者术后复发、远处转移的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组织蛋白酶 乳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胃肠道肿瘤癌基因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姜文霞 汤如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4期180-183,共4页
胃肠道肿瘤癌基因的研究进展姜文霞,汤如勇(上海铁道大学附属甘泉医院病理科)上海200040癌基因(oncogene)的研究始于1911年,Rous首先发现一株病毒,使鸡产生一种具有传染性的Rous肉瘤,后来认识到是此... 胃肠道肿瘤癌基因的研究进展姜文霞,汤如勇(上海铁道大学附属甘泉医院病理科)上海200040癌基因(oncogene)的研究始于1911年,Rous首先发现一株病毒,使鸡产生一种具有传染性的Rous肉瘤,后来认识到是此病毒的基因导致该肿瘤的形成,这一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癌基因 基因表达 基因突变
下载PDF
睾丸恶性间质细胞瘤1例
11
作者 田明铭 汤如勇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6年第4期334-334,共1页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3岁,左睾丸无明显诱因下进行性肿大2个月,无触痛,亦无性生活障碍。此后渐觉行走时两股间有异物感,伴左阴囊坠胀。既往无隐睾及睾丸鞘膜积液史。入院体检:发育正常,无女性化倾向,阴茎正常,左阴囊内肿块透光试验阴性,...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3岁,左睾丸无明显诱因下进行性肿大2个月,无触痛,亦无性生活障碍。此后渐觉行走时两股间有异物感,伴左阴囊坠胀。既往无隐睾及睾丸鞘膜积液史。入院体检:发育正常,无女性化倾向,阴茎正常,左阴囊内肿块透光试验阴性,左精索静脉无曲张。行左睾丸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间质细胞 睾丸肿瘤 诊断
下载PDF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癌1例
12
作者 姜文霞 汤如勇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6年第4期333-333,共1页
基底细胞样鳞癌(basaloi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BSCC)是属罕见的病理和临床类型。现遇一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男性,54岁。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病理学 BSCC
下载PDF
肺癌MRI信号与癌细胞核DNA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冬明 陈九如 +3 位作者 杨振燕 汤如勇 詹松华 李日乐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251-253,共3页
目的:通过MRI及细胞图像分析仪,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MRI信号与DNA倍体的关系。材料与方法:23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于术前2周,行Resonex0.38T磁共振成像(横断面SET1WI、GR、增强后SET1WI)。术后标本用ICM-100细胞图像分析... 目的:通过MRI及细胞图像分析仪,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MRI信号与DNA倍体的关系。材料与方法:23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于术前2周,行Resonex0.38T磁共振成像(横断面SET1WI、GR、增强后SET1WI)。术后标本用ICM-100细胞图像分析仪,测定每例肺癌标本的DNA含量及SPF值。结果:T1加权平扫二倍体肿瘤信号强度比(病变/椎体)显著小于异倍体肿瘤的信号强度比。二倍体肿瘤的SPF值也显著小于异倍体肿瘤的SPF值。但MRI信号强度比不能反映肺癌的SPF值。结论:MRI信号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肿瘤细胞的倍体情况,即可间接地反映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MRI信号 DNA含量 S期分数 癌细胞核
下载PDF
胃癌预后计量判别的研究
14
作者 汤如勇 李义清 王钟秀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6年第4期264-266,共3页
本文以213例手术切除胃癌标本及影响预后的5项病理组织学指标为基础,按多因素分析原则,以最大似然法对胃癌病人的术后二年内死亡和生存二年以上两类预后进行计量判断,经组内及组外考核,正确率分别为83.8%及84.4%,表明本研究对具体胃癌... 本文以213例手术切除胃癌标本及影响预后的5项病理组织学指标为基础,按多因素分析原则,以最大似然法对胃癌病人的术后二年内死亡和生存二年以上两类预后进行计量判断,经组内及组外考核,正确率分别为83.8%及84.4%,表明本研究对具体胃癌病人的术后生存时间作出预测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预后 最大似然法
下载PDF
CD_(44)v6基因变异体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15
作者 李泽民 樊剑芳 方建萍 《胃肠病学》 1999年第4期210-212,共3页
探讨胃癌中CD_(44)v6基因变异体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75例手术切除胃癌标本中的CD_(44)v6基因变异表达产物进行检测。结果: 75例胃癌标本中,56例CD_(44)v6基... 探讨胃癌中CD_(44)v6基因变异体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75例手术切除胃癌标本中的CD_(44)v6基因变异表达产物进行检测。结果: 75例胃癌标本中,56例CD_(44)v6基因变异体呈阳性表达,占74.7%;而55例有淋巴结转移的标本中46例呈阳性表达(83.6%),20例无淋巴结转移的标本中10例呈阳性表达(50%),差异有显著性(P<0.001);正常胃粘膜不表达CD_(44)v6基因变异体。这一结果提示,CD_(44)v6基因变异体的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结论:含v6外显子的CD_(44)变异表达产物可作为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潜能较可靠的分子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V6基因 胃癌 淋巴结转移 阳性表达 变异体 标本 分子标记物 表达产物 外显子 显著性
下载PDF
乳腺癌nm23与组织蛋白酶D蛋白表达及其预后意义
16
作者 易升明 李日乐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5期35-37,共3页
目的 探讨 nm 23、组织蛋白酶 D( Cath D)蛋白表达在乳腺癌预后及转移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随访 3 年以上的 52 例乳腺癌组织中 nm 23 和 Cath D 蛋白的表达。结果 癌组织 nm... 目的 探讨 nm 23、组织蛋白酶 D( Cath D)蛋白表达在乳腺癌预后及转移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随访 3 年以上的 52 例乳腺癌组织中 nm 23 和 Cath D 蛋白的表达。结果 癌组织 nm 23 高表达24 例(462% ), Cath D 阳性 30 例(577% )。nm 23 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相关( P < 0.01; P < 0.05 ); Cath D 的表达与预后相关( P < 0.05);nm 23 的表达与 Cath D的表达呈负相关( P < 0.01)。结论 nm 23 与 Cath 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NM23基因 组织蛋白酶D 预后
全文增补中
巨大型多发性黄素化滤泡囊肿1例
17
作者 李泽民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9期87-87,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26岁,孕2产0,孕33+5周,右下腹疼痛1h入院。入院诊断为“双胎妊娠,阑尾炎?”。给予抗炎,加强胎儿监护等治疗。入院3天后疼痛消失。测血压17.3/12.0kPa(130/90mmHg),考虑轻... 1临床资料患者女,26岁,孕2产0,孕33+5周,右下腹疼痛1h入院。入院诊断为“双胎妊娠,阑尾炎?”。给予抗炎,加强胎儿监护等治疗。入院3天后疼痛消失。测血压17.3/12.0kPa(130/90mmHg),考虑轻度妊娠性高血压,给予降压治疗,行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肿 黄素化滤泡囊肿 多发性
下载PDF
不同时期主要动脉阻断对再植肢成活影响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俞光荣 叶刚 +5 位作者 袁锋 季玉萍 闵晓辉 李日乐 汤如勇 徐伟国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 研究大鼠再植肢于不同时期主要动脉阻断对其成活的影响。 方法 选用成年SD大鼠 48只 ,按再植手术后股动脉切断的时间 ,分成 4d和 1、2、3、4、5、8周各组。观察股动脉切断后再植肢皮温、血管造影和组织学变化。 结果  4d、1... 目的 研究大鼠再植肢于不同时期主要动脉阻断对其成活的影响。 方法 选用成年SD大鼠 48只 ,按再植手术后股动脉切断的时间 ,分成 4d和 1、2、3、4、5、8周各组。观察股动脉切断后再植肢皮温、血管造影和组织学变化。 结果  4d、1周组皮温低 ,未见新生侧枝血管形成 ,再植肢坏死。2、3、4、5、6、8周组 ,随着时间的延长 ,再植肢血液循环和成活情况逐渐改善 ,新生侧枝血管逐渐增多增粗并长向远侧。 结论 大鼠断肢再植术后 1周内主要动脉阻断 ,再植肢发生坏死 ;2周后主要动脉阻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肢再植 动脉阻断 侧枝循环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